《知否》墨兰、《少年的你》魏莱:同款“熊孩子”,源于同种家教

图/网络

《知否》墨兰、《少年的你》魏莱:同款“熊孩子”,源于同种家教

《知否》盛墨兰、《少年的你》魏莱


最近重温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发现剧中女主的四姐——盛墨兰的人设,与我看过的电影《少年的你》中的魏莱很像。

这两个女子,虽然一个生在古代,一个生在现代,但年龄相仿、性格相似,都属于那种外表青春美丽,内心冷酷无情的反面角色。她们一边欺负别人,还要一边装无辜,装天真。从这个角度来看,她们是可恨的。

这两个女子的所作所为,都让人愤怒,但与其他反派不同的一点是:

其他反派,会让观众恨不得冲进屏幕里问他们:你的良心呢?

而墨兰、魏莱这样的反派,我们不会想要和他们讲道理、讲良心,因为她们根本讲不通。她们生来就没有明过事理,没有长过良心——就像那些讨厌的“熊孩子”,让人想打、想骂,却不想和他们浪费口舌。

古语云,“无知者无畏”,墨兰和魏莱,她们肆无忌惮的坏,其实是源于无知

为什么无知?因为她们的父母没有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她们不是变坏的,是生来就不知道如何去善良。从这个角度来看,她们是“可怜”的。

《知否》墨兰、《少年的你》魏莱:同款“熊孩子”,源于同种家教


本文将分析墨兰和魏莱性格中的共同特征(即“可恨之处”)、所受家庭教育的共同缺陷(即“可怜之处”),通过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当代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同样的“可恨”:墨兰与魏莱,都是披着人皮的魔鬼,美好的外表下掩藏着恶毒的心

①一个楚楚可怜,一个乖巧可爱,她们都有一副“好人”的外表

墨兰虽是庶女,但因为是父亲的宠妾所生,也颇得宠爱,衣着打扮、一举一动都是“嫡女的派头”;

盛家开了家塾,女子也能学文化,加之墨兰的生母林小娘是读过书的,她被养得颇为风雅,爱吟诗弄词,又天性要强,多次在京城官家子女的诗会中拔得头筹;

除了这些,墨兰还有个“杀手锏”,就是爱哭。墨兰的性子随林小娘,懂得示弱,只要她眉头一皱,眼泪一淌,父亲就对她无有不依。

观众开了上帝视角,知道墨兰心机深沉,但剧中不了解墨兰的人,都会以为她是个知书识礼、娇媚柔弱的大家闺秀

《知否》墨兰、《少年的你》魏莱:同款“熊孩子”,源于同种家教

如果说墨兰是古代才女、闺秀,那魏莱就是现代学霸、女神。

魏莱出场的时候,我根本没意识到她是反派。因为她看起来是那么漂亮,那么阳光——长发飘飘,笑容灿烂,一身干干净净的校服,和女主陈念搭起讪来,未曾开口先笑三分,一副天真活泼的模样。

魏莱成绩很优秀,很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家境也好,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她就像我们身边那些温室里长大,不知人间疾苦的乖乖女,放在校园偶像剧里,也算得上是“女神”,不了解的人,很难讨厌她。

《知否》墨兰、《少年的你》魏莱:同款“熊孩子”,源于同种家教

魏莱

②一个陷害妹妹,一个霸凌同学,她们都是一副魔鬼心肠

看过《知否》的都知道,墨兰的爱风雅、懂礼仪,其实都是装的,是为了钓金龟婿,攀高枝。她优雅、柔弱的外表下,是一颗险恶的心,每每犯了错,为了不失去父亲的宠爱,都要泪眼盈盈地假扮委屈,栽赃嫁祸给如兰、明兰两个妹妹。

这些还算是小事。墨兰主要有三“恶”:

一是见永昌伯爵府的吴大娘子喜欢妹妹明兰,以为明兰即将攀上高枝,心生嫉妒,用碎瓷片划伤了明兰的脸;

二是不顾全家的名声,不顾兄弟姐妹的前程,与永昌伯爵嫡子梁六郎偷情,并用不光彩的方法,逼迫娘家促成这门亲事;

三是婚后谋害丈夫的妾室、通房,用各种下作手段,让她们的孩子或流产、或难产、或早夭,总之一个都没保住。

《知否》墨兰、《少年的你》魏莱:同款“熊孩子”,源于同种家教

墨兰与丈夫梁晗

年纪轻轻,就如此自私、残忍,墨兰如果生在现代,很可能会是一个校园霸凌施暴者,就像《少年的你》中的魏莱那样。

魏莱,看似是个乖巧的优等生,实际是个校园霸凌头目。她把同学胡小蝶侮辱到绝望自杀,还在公安局里大言不惭地叫嚣:她是自杀的,跟我有什么关系?

女主角陈念给胡小蝶的尸体盖了一件衣服,从此就被魏莱盯上,并疯狂报复——她怕陈念在警察面前揭发她。

她趁乱把陈念推下楼梯,还居高临下,冷眼旁观,挑衅的眼神里仿佛写着“是我推的你,你能怎样?”

她多次在放学路上把陈念拦下,对她拳打脚踢,甚至逼得陈念躲进垃圾桶;

高考前夕,她纠集一群同党,把陈念围堵起来,剪头发、撕衣服、拍裸照,满口污言秽语,极尽侮辱。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愤怒地握紧拳头。这个女孩,怎么能恶毒到这个地步?哪怕她们的霸凌行为被人看见,她也只是害怕这次“玩大了”影响参加高考,从来没有一丝半点的愧疚之心。

警察郑易问陈念“你见过野生动物的眼睛吗?”没错,那就是魏莱的眼睛。她的血液里,没有人性,只有野性。

《知否》墨兰、《少年的你》魏莱:同款“熊孩子”,源于同种家教

把陈念推下楼梯后,魏莱面无表情

一个立体的反派,才是一个成功的反派,坏人本身不算可怕,可怕的是坏人长了一张好人的脸,真正的好人只能吃哑巴亏。从艺术效果上讲,墨兰和魏莱的角色塑造都是成功的。她们就像“熊孩子”,让人想计较,都无处计较,只能干生气,因为他们根本就什么都不懂。他们不是不肯认错,是根本不觉得自己有错。

二、同样的“可怜”:墨兰与魏莱的邪恶都源自无知,而这无知,又都源自不合格的父母、不正确的家教

成功的反派,往往都是有故事的反派。我们忙着为“熊孩子”而愤怒的时候,其实应该思考一下,是谁造就了“熊孩子”?没错,是“熊父母”。墨兰和魏莱的无知,都来自于不合格的父母,失败的家庭教育,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有条件的爱”:她们都有一个爱面子大于爱孩子的父亲,导致她们人格分裂,变得虚伪

墨兰的父亲盛紘,看起来是极宠爱她的,好吃好穿的都给她,每次墨兰犯错,只要眼泪汪汪地哭上一场,再嫁祸给妹妹,父亲准会被她蒙蔽。

但墨兰心里清楚,父亲爱面子远远超过爱自己,一旦自己做了有损家族名声的事,被他发现,是绝不会轻饶的。也就是说,盛紘对墨兰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墨兰乖巧懂事的时候,才会给她庇护。墨兰深知这一点,她的内心其实很缺乏安全感,每当母亲或自己犯错,她总是慌了神,问母亲:“爹爹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知否》墨兰、《少年的你》魏莱:同款“熊孩子”,源于同种家教

墨兰父亲——盛紘

魏莱的父亲在电影中戏份很少,但我们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个严厉、爱面子的父亲。嚣张跋扈的魏莱为什么跪下来求陈念不要报警?因为她害怕高考受影响,还得复读。为什么怕复读?因为上一次高考落榜,父亲因此一年都没有理她。

魏父对魏莱的爱,也是有条件的。只有魏莱足够优秀、给他争脸的时候,他才爱她。魏莱死后,公安局叫家属辨认尸体,魏父认出女儿之后,转身就走,因为他觉得魏莱的死,也是在给他“丢人”。

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的爱。当他们发现,只有变得乖巧、优秀,才可以赢得父母的青睐,他们就会不断追求这些,如果做不到,那就假装做到;但同时,每个孩子又都渴望父母无条件的爱,他们潜意识里总想知道,“如果我不那么乖,不那么优秀,爸爸妈妈还会爱我吗?”于是他们的人格开始分裂——戴着“乖孩子”的面具,暗地里却在“坏孩子”的边缘疯狂试探,越陷越深。

《知否》墨兰、《少年的你》魏莱:同款“熊孩子”,源于同种家教

魏莱死后,魏父指认尸体

②“无底线的爱”:她们都有一个缺乏良知、没有边界的母亲,导致她们自私自利,漠视生命

墨兰的生母林小娘,是一个虚伪、有心机的女人,她假装爱慕盛紘的人品和才学,勾引了他,未婚先孕,顺利嫁他为妾,并靠着装柔弱、装深情,处处压制着盛紘嫡妻王大娘子,享尽荣华富贵;同时,她也是一个心肠恶毒,没有底线的女人,见另一个小妾卫小娘有了身孕,极有可能生下儿子,怕人家分走盛紘的宠爱,就设计让人家难产,一尸两命。

在林小娘眼里,一面装好人,一面用阴毒手段铲除异己,就是正确的生存之道,非但不会遭报应,也不会受良心的谴责。她把这套“经验”全数教给墨兰,墨兰也对此深信不疑。墨兰做坏事,林小娘不仅放纵,还要煽动、支持。

《知否》墨兰、《少年的你》魏莱:同款“熊孩子”,源于同种家教

墨兰生母——林噙霜

魏莱的母亲,表面看是一个很优雅的妇人,说出来的话,却十分自私、冷漠。

警察找上门,说孩子涉嫌霸凌同学、逼得同学自杀——寻常父母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都会仔细查问孩子,是不是确有其事。但魏母呢,一口咬定“我们不是这样的家庭”,弦外之音是:就算我女儿真做了,你们也不能怎么样。她威胁警察“真要追究起来,谁脸上也不好看”,说白了就是包庇、纵容魏莱。

魏母溺爱自己的女儿,却视别人的生命如草芥。胡小蝶自杀,她说“对方家长什么身份?他们孩子心理素质怎么就那么差?”可见在她心里,谁“身份高”、有权有势,谁就有理。难怪魏莱会在公安局叫嚣:“胡小蝶死了不好吗?她要是没死的话,她妈也弄不到那么多钱!”也难怪她会试图用钱收买陈念,说出“你收了钱我也放心点”这种“不要脸”的话——

这都是她母亲教给她的:人命算什么?都能用钱和权解决!

母亲无底线地纵容,孩子只会无底线地犯错;一个冷漠的母亲,也只能教出一个没良心的孩子。父母的包庇、溺爱,只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什么都可以做,不用承担后果。看似是“爱”,实则是“害”。

《知否》墨兰、《少年的你》魏莱:同款“熊孩子”,源于同种家教

魏莱母亲为女儿开脱


三、墨兰、魏莱的家庭教育问题,值得当代家长深思,并从中吸取教训

从墨兰和魏莱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合格的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模式,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也许有人觉得,墨兰和魏莱的父母,他们的教养方式没有问题:

要求孩子优秀、乖巧,难道不对吗?家长“望子成龙”,也是为了让孩子学好本领,以后过上好日子啊!

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宠爱一些有问题吗?当爸妈的不“护犊子”,难道任由别人欺负孩子吗?

其实,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教育孩子是一门很深学问,不能一刀切,要讲究平衡。“望子成龙”也好,“护犊子”也罢,都要有个度。

《知否》墨兰、《少年的你》魏莱:同款“熊孩子”,源于同种家教

林小娘回护女儿墨兰

①如何处理“望子成龙”与“尊重个体自由”之间的关系?

家长“望子成龙”本没错,错的是把孩子优秀与否,与爱不爱孩子挂上钩。

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内心的逻辑是这样的:我必须得对孩子期望高一些,要求严一些,不能由着他们自己,否则孩子就要学坏了!

其实,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低估。人生来就有求生本能,只要家长告诉孩子适者生存的道理,并以身作则,加以引导,孩子自然会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努力变得优秀,无需家长通过“你不优秀我就不喜欢你了”来威胁。事实上,这种威胁可能不仅没用,还会起反作用。

还记得我小的时候,如果考试考好了,我爸爸会非常高兴地夸奖我,我妈妈则什么也不说;

如果没考好,我爸爸会安慰我“没关系,我们也不能次次都考第一名,总得给其他小朋友一点机会嘛”,然后帮我做试卷分析,让我明白自己差在哪里。而我妈妈呢,总要先把我骂一顿,让我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然后就冷暴力、不理我,如果我羞愧得哭了,不论我正在写作业,还是正在吃饭,都会教训我:“哭哭哭,就知道哭,考那么点分还好意思哭”!

《知否》墨兰、《少年的你》魏莱:同款“熊孩子”,源于同种家教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望女成凤”的,我考好的时候,他们都比我考差的时候要高兴。其实他们一样爱我,但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总觉得爸爸比妈妈更爱我,因为爸爸的爱是无条件的,妈妈的爱,是我用“优秀”换来的,一旦我不优秀了,她就不爱我了。

自从爸爸去世后,我开始变得分裂:表面上要装乖、装努力,讨好妈妈;内心却越来越叛逆,控制不住地不想学习,只想偷懒,成绩也大不如前,因为我潜意识里总想证明:妈妈对我的爱,与我是否优秀无关。

你优秀,我就爱你,你不优秀,我就不爱你——这是有条件的爱,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分裂成两个矛盾的自我;

我希望你努力变得优秀,但你若注定平庸,我也同样爱你——这是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也拥有被爱环绕的底气。

《知否》墨兰、《少年的你》魏莱:同款“熊孩子”,源于同种家教

②如何处理“严管”和“厚爱”之间的关系

很多家长都纠结一个问题:对孩子的管教,到底是严格一些好,还是慈爱一些好?太严格,怕伤害孩子的感情,也怕把孩子吓得胆小懦弱;太慈爱,又怕把孩子纵得无法无天。

针对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是:宽严相济。要划出底线,也要给足爱。

关于这个道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在讲座中,举过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孩子想买玩具小汽车,但家里已经有很多小汽车了,父母不给买,孩子就在地上撒泼打滚。

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家长可能会选择把孩子打一顿,拖走,这样虽然给孩子亮明了底线,却伤了孩子的自尊,也有损亲子之间的感情;有些家长可能会拗不过孩子,再给买一辆小汽车,这样虽然满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却也失去了原则和底线,孩子一看撒泼有用,还不会受罚,以后还会故技重施,甚至变本加厉……《少年的你》中的魏莱,就是这样被母亲纵坏的。

《知否》墨兰、《少年的你》魏莱:同款“熊孩子”,源于同种家教

李玫瑾教授

家长到底该怎么做?李玫瑾教授给出的方案是这样的:把孩子抱回家,关起门来,不打、不骂、不说教,只是严肃地告诉孩子,这个事情不行就是不行,然后看着他哭;等孩子哭累了,哭够了,再给点爱,拿热毛巾帮他擦擦脸。

李教授的方法,是最合理,也是最有效的。其实,每个孩子生下来,就像一头懵懂的小兽。他们幼小可怜,需要关爱;他们野性未退,也需要驯化。当家长的,需要做到这两点:

通过坚定的拒绝,为孩子划出底线,告诉孩子,你不是宇宙的中心,不能为所欲为;

再通过温柔的爱意,疏导孩子“得不到”的愤怒情绪,让孩子知道,你无需得到一切,拥有爸爸妈妈的爱,你就是安全的。

《知否》墨兰、《少年的你》魏莱:同款“熊孩子”,源于同种家教


写在最后:

剧中的墨兰、电影里的魏莱,结局都不好。

墨兰虽然得嫁高门,却被丈夫发现了虚伪、自私、残忍的真面目,从此厌弃了她。她自恃才高,生性要强,却满盘皆输,晚景凄凉;

魏莱更糟糕,她想要用钱收买陈念,言语之间让陈念感觉受到侮辱,愤怒之下把她推下楼梯,摔死了。她的名字谐音“未来”,却死在了十七八岁的花季,再也没有了未来。

我们只看到她们是恶魔,却忘了她们也曾是孩子,她们被生下来,也是一张白纸。在她们分不清是非、辨不清善恶的时候,父母教她们什么,她们就以为什么是对的。如果换一对合格的父母来教养,她们也许不至于此。她们固然可恨,但她们又何其可怜!

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熊家长”,墨兰和魏莱的人生悲剧,表面是自作孽的报应,实则是家庭教育失败的后果。痛恨“熊孩子”之余,我们更应该学会做一个好家长,用无私的爱、明确的底线去驯化孩子,让懵懂小兽成长为一个有良知、有分寸的,大写的人。

END.


我是李慢,热爱写作的大龄女青年。凡事总比同龄人慢半拍,却从未停止自我成长。关注我吧,让我陪你慢慢成长,慢慢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