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苏轼再回首,看透人生,写出“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当我们把苏轼和中秋节这两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很容易想到的就是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是苏轼关于中秋节最著名的宋词,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熟知所传唱。

一个人在他整个生命当中会有很多个中秋节,而且每一个中秋节他的心境也是不相同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他中年时期,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当他老年之后看到中秋节的月亮,心中却又生出另外的情愫来。

61岁苏轼再回首,看透人生,写出“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首宋词就是宋代的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也是苏轼最著名的以“西江月”为词牌名的宋词作品。从情感上来讲,这首宋词所写的情愫非常的悲哀低沉。毕竟当时的苏轼已经年过花甲,毕竟当时的苏轼被贬到海南儋州——当时尚未开化的地方。

在这首宋词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就应该是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那就是“”。这个“”写出了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也写出了天上一轮带着清凉的明月,还写出了苏轼在这个深秋之夜对人生对生命的独特的感受。

61岁苏轼再回首,看透人生,写出“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一个人只有到了老年的时候,才能回想起这一辈子度过的种种岁月,才有资格评价这一生乃是堪称大梦一场。苏轼的人生也确实足够精彩,经历过荣耀也经历过波折,甚至还经历过死里逃生,还有能够在死里逃生当中开辟出一片新的境界来。

我们这熟知的苏轼自然是那个旷达无比的诗人,但是在这首诗词当中,我们看得到他内心的不甘心。一个孤高自诩、一个骄傲的士大夫,是绝对不甘心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尤其是年过花甲还被贬偏远的儋州。学而优则仕是他们心中不变的梦想,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苏轼还在盼着皇帝能够把他召回京城,让他继续发挥余热。

61岁苏轼再回首,看透人生,写出“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但很可惜的是,他已经“看取眉头鬓上”,而且“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正如同第一句所说的那样“人生几度秋凉”。人世凉薄,没有人能够帮助他,所以在这个孤独的中秋之夜,他也只能是“把盏凄然北望”。

一代大才沦落至此,如何不让人生出几分悲情。回首再看这首中秋节宋词,又是何等凄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