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中医 不负此生

从事中医二十多年的我,经历了人生的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帮助了越来越多的患者走出治病弯路,也让我的家人得到了很好的健康保障。

现将个人的学医行医经历如实记录,希望启迪读者热爱中医文化,在疾病面前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与保健养生方法,延长生命长度,提高生命品质,为家庭和社会做出更多有益的贡献。

一、医趣启航 梦想成真

对中医的兴趣,可以追溯到小学时期。偶然几回得病,父亲带我到公社医院找一位老中医,几副药喝下,病即痊愈,那时候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对中医产生了无限的崇敬之情。我目睹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求医之难、被庸医误治的痛苦与因病致贫的悲凉,幼小时的我,学习医术,惠民济世的念头就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真正开始学习中医,是从近30岁起步,当时也背负了多方压力的和冷言冷语,我没有气馁,毅然的走上了一条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交织的人生之路。

我首先从中医经典入手,对《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逐一通读,自觉胸中有些轮廓,但具体运用时还是茫然无措。“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此,我给自己制定了严苛的学习计划,并报考了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学习,每天坚持学到晚上11点后,除新闻联播外其他电视节目一律不看。两年下来我用坏了一书包笔芯,写下读书笔记上百本。勤学和坚持使我不断进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以全市最高分通过了执业医师资格。我在考取执业医师的同时,也参加了全国的执业药师考试,用两年时间取得了全国执业药师资格。通过不断学习,我先后取得中医学中专、大专、本科毕业文凭,并参加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研究生考试,成为一名在职研究生。至此,我这个半路改行的中医痴迷者,终于一步步登入梦寐以求的中医学殿堂。

二、医术初成 造福患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对博大精深的中医学而言,师者,更是人生之大宝。

我刚开始学习中医时,主要靠书本,虽然看的书上至中医经典,下至近当代名医医案,甚至日本汉方,但实际运用起来却并不得心应手。这一时期约有五六年时间,用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状态叫“一阵明白、一阵糊涂”,病人服药好了,自己就“飘飘然”,病人服药无效时就“茫茫然”,几次变方仍无效更是“一筹莫展”,甚至对自己的医术产生怀疑。一段时间从补肾上来着手,一段时间又从调脾胃上来,一段时间自己创一个综合方子。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就是个糊涂的中医。

我于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淄博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淄博名中医李长达教授,蒙其不弃,成为其学术传承弟子。恩师对经方运用的信手拈来,效如桴鼓、激发了我更大的学习热情,在恩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下,我对中医的认识与应用进入豁然开朗的境地。

我治的两个病例:一个8岁男童,咳嗽半月,打吊瓶5天效果不明显,经人介绍找我治疗,诊见:患者喘息声粗,无力,大便溏稀,舌红苔薄,脉沉细,辨证为肺热脾虚,遂以清热健脾为主,拟方3剂,患者服用后,诸症明显减轻。二诊,3剂后痊愈。

一位58岁女性患者,患胃溃疡十几年,四方求医,时好时差,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找我求诊。我通过四诊合参,观其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胸肋胁痛,淋溲便难,腹中急痛,遂参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位49岁女性患者,咳嗽、咳痰近一月,曾先后两次输液,用过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等,发烧虽退,但咳嗽、咳痰加重,入夜更甚,特别是凌晨三四点钟,常咳至上气不接下气。诊见面色萎黄、痰稀白、舌体胖大、脉沉细数。四诊合参,证属太阳、太阴、少阴合病,方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小青龙汤之意3剂水煎分2次服。二诊诸症明显减轻,尚觉手足稍冷,遂将原方中肉桂加量至15g,继服3剂,恢复正常。

一个个不胜枚举的案例,坚定了我的信念:中医就是人类瑰宝,值得我用尽毕生精力去传承。

三、医路携手 家旺族兴

古语有云:“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通过学习中医,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体会。

我的母亲原也是有病就依赖吃西药的人,有一年冬天感冒得厉害,吃了两三天广谱消炎药一点效果都没有,并开始出现咳嗽、气喘、眼睑浮肿,又换了好几种感冒药全没效果,于是去医院把各种检查做了一遍:血像检查、肺部拍片、头部CT均正常,西医没辙了!母亲不得已求助于我这个中医。我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为母亲开了三副中药,并亲自为母亲煎服,一日三次,吃中药后,她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一周病愈。从此,母亲成了我的中医粉。

在药店工作的妻子过去不信中医,一次她患了感冒,头痛、咽喉肿痛,自行服了一些感冒药,不但没见效,咽喉肿痛反而加重,并开始发烧,我给妻子诊脉后,在大椎、耳尖、少商穴点刺放血,又用了一副葛根汤,第二天,妻子便退烧了,咽喉也不痛了。她非常惊讶,中医竟有如此神效。自从这件事情之后,原本对我学习中医并不很理解的妻子,变成我中医学习之路上坚定的支持者。

我外甥经常感冒咳嗽,输液是家常便饭,一次他高烧后输液吃西药均没效果,我给他用了一粒安宫牛黄丸,第二天,热退神清。此后,他也迷上了中医。初中毕业后,主动报了曲阜中药学校的中医学专业,后又考入山东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现已成为一名执业助理医师。

还有我的儿子在我的感召下,对中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今已是山东曲阜中医药学校中医学专业即将毕业的学生。这是我莫大的欣慰。让我们的中医传承代代发扬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