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哲學」只屬於那個男人的無間地獄

​「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受千萬億劫,以此連綿,求出無期。」

【一】

「電影哲學」只屬於那個男人的無間地獄

一直以來,我都不敢寫《無間道》系列。

因為太喜歡了,總覺得即使萬語千言,也無法道盡箇中故事。

即使不如《教父》三部曲,每作都保持超高的水準,但《無間道2》的史詩敘事,仍然把這個系列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第一部《無間道》,讓梁朝偉第五次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稱帝,第三部《終極無間》,則讓劉德華在金馬獎上折桂。

我們都說,劉德華很勤奮,但演技天賦上,遠遜於梁朝偉。

但這並不妨礙在《無間道》三部曲裡,「劉建明」這一角色的設定,要比「陳永仁」更加有戲,更有深度可挖掘。

所以,即使《終極無間》的品質是三部曲裡最差的,劉德華仍然能夠藉助這個充滿「玩味」的角色,贏得大家對其演技的肯定(角色太有戲,甚至把演員的表演水準都拉了起來)。

劉建明,黑幫安插在警方的「反臥底」,這一個悲劇人物,我想用這篇文章,好好地聊一下他。


【二】

《無間道1》,走的是雙主角路線,但對兩個主角的故事背景,都沒有太深刻的鋪墊,直接就走上了雙雄對決的道路。

所以不論是陳永仁,還是劉建明,他們的角色設定,都是在《無間道2》才真正立起來——

一個是黑幫老大的私生子,希望通過考入警隊,逃離「壞人」的家族背景,卻不想命運撥弄,被警隊安排為臥底,安插到自己萬般不願接觸的家族中去。

陳永仁的命運,是身不由己。

那劉建明呢?

雖然沒有明說,但他的出身顯然不是太高,否則也不會年紀輕輕就進了黑幫,成為韓琛的小弟。

但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卻是劉建明自己的選擇——他愛上了韓琛的女人,Mary(劉嘉玲)。

「電影哲學」只屬於那個男人的無間地獄

這份感情,讓他走上了罪孽的路途,可是當時,他並不能想到那麼遠。

只要能夠幫韓琛把事情做成,就能夠讓Mary高興,只要Mary高興,劉建明就會開心。

剛開始的時候,他的出發點很單純。

可是人是會變的,慾望總是永無止境的——就像「剛開始的時候,我只想知道你的名字。」

如果說,陳永仁的命運,就像一個彈球,被命運那無形的手,將他扔來扔去,無法掌控自己的去向。

那劉建明,則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向地獄深淵。

而這一切,都是從他因愛成恨,決定出賣Mary,並親眼看著她死在自己面前的那一刻開始。


【三】

想看懂劉建明的悲劇,需要回答三個問題——

1、在《無間道》系列裡,劉建明的本質,是壞人嗎?

2、在《無間道1》裡,劉建明說從前他沒有選擇,現在他想當一個好人,他是真的想當好人嗎?

3、在《無間道3》裡,劉建明在最後,終於成為好人了嗎?


第一個問題,要放到最後去回答。

我們先探討一下問題2。

在《無間道》那場經典的天台戲,陳永仁捉住了劉建明,兩人交談——

劉:「從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當個好人。」

陳:「好啊!」

劉:(面露喜色)

陳:「跟法官說,看他讓不讓你當好人。」

劉:「那你就是要我死?」

陳:「對不起,我是警察。」

劉:(臉色一沉)「誰知道?」

「電影哲學」只屬於那個男人的無間地獄

雖然在不久之前,劉建明就向Mary(鄭秀文飾演,因為與劉嘉玲飾演的角色同名,而開始戀愛關係)坦白了自己的身份,並且聲稱不論如何,都會把真實身份還給陳永仁。

但這是一個「被迫」的選擇,並非劉建明自己的決定——陳永仁找到了自己和韓琛對話的錄音帶,Mary也已經知道了真相。

所以他說,自己從前是「沒法選擇」,但其實到了今天,他仍然是「沒法選擇」。

幫陳永仁拿回他的臥底身份,只是利益之間交換的決定。

他所希望的,是讓陳永仁在得到他想要的清白身份之後,自己也可以保留現在「光明正大」、「前途無限」的高級警務人員身份。

過去自己做過的壞事,只要大家都不說,就能好像黑板上的粉筆字那樣,一筆勾銷。

所以,問題2的結論是,在那個時候,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要當一個好人

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何謂「好人」,甚至連「良知」上的懲罰都沒有受到過,又怎麼談「當個好人」?


【四】

那麼,問題3——在最後,劉建明終於成為好人了嗎?

在《無間道3》裡,電影被分成了兩條平衡的時間線,其中一條時間線是在《無間道2》與《無間道1》之間,主角是陳永仁。

另一條時間線,是在陳永仁被殺之後,主角則是劉建明。

在陳永仁死後,Mary雖然沒有向警方告發劉建明的真實身份,但他們之間的關係還是破滅了。

劉建明雖然讓警方高層相信,陳永仁的死與自己無關,但還是被調離了原來的崗位。

這時,警方仍在進行內部自查,要搜出其他由韓琛安插進來的臥底,警隊里人人自危。

「電影哲學」只屬於那個男人的無間地獄

與此同時,警隊保安科的高級警司楊錦榮,好像盯上了劉建明。

接二連三地,韓琛其他安插到警隊的臥底被找到,讓劉建明的精神高度緊張,他懷疑楊錦榮也是臥底,其他人被發現,是因為楊錦榮想「清場」。

為了「保存自己」,也為了「做個好人」,劉建明決定先發制人。

可是隨著事態的發展,我們漸漸發現,劉建明的精神出了問題,他產生了幻覺,甚至把自己當成了已經死去的陳永仁。

「電影哲學」只屬於那個男人的無間地獄

到了最後,當他以為自己掌握了全部證據,可以揭發楊錦榮「臥底」身份的時候,真相大白——他自己的臥底身份被揭穿了。

在最終走投無路的時候,他終於「清醒」,舉著槍向圍捕他的警員咆哮——

「我幫你們殺光了韓琛派進來的臥底,我只是想做個好人,為什麼你們不肯給我一個機會,為什麼?」

到了最後,他選擇了吞槍自殺。

可諷刺的是,他的自殺並沒有成功,反而成了一個植物人。

陳永仁以死擺脫了煉獄一般的臥底生涯,劉建明卻不能,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是他最終的結局——永遠生活在無間地獄之中。

那麼迴歸問題,劉建明在最後當了好人了嗎?答案很明顯,沒有,直到故事的最後,他仍然是一個壞人


【五】

當後兩個問題得到了答案,第1個問題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

劉建明的本質,就是壞人。

「電影哲學」只屬於那個男人的無間地獄

■Mary讓他殺人,他便殺人(陳永仁的父親,是他殺的)。

■Mary不愛自己——得不到你的人,那就讓你去死吧。

■設計殺死韓琛,不為伸張正義,只為永絕後患。

■刪除陳永仁的臥底資料,只為不讓被人揭破身份。

■在警隊肅清內鬼,同樣也只是為了保證自己身份的安全。


他從來就沒有覺得,自己在任何一件事情上做錯了,他只知道責怪命運不公,造化弄人。

孟子曾經說過:「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恥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劉建明,非人也。

所以貫穿三集《無間道》,他始終都行走在那個阿鼻地獄之中,承受著罪人應該承受的懲罰。

「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受千萬億劫,以此連綿,求出無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