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三種男性的態度,平權時代快來!

一、趙南柱: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

這句話出自韓國作家趙南柱的暢銷書《82年生的金智英》。2016年10月,《82年生的金智英》在韓國成功出版,接下來便以火燒燎原的趨勢,風靡世界,賣出中國、日本、英國、美國、西班牙等17個國家的版權,成為韓國2017年上半年銷量最高的小說。

今天我們要談的就是改編自這本暢銷書的同名電影。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平凡的韓國女人在婚後,對抗來自家庭、職場、社會上壓力的故事。

這部影片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有的只是生活中稀鬆平常的日常小事,但韓國女性給這部影片打下9.2的高分。原因在於這部影片帶給女性極大的共鳴,生活中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細節卻帶給女性一種壓抑的苦痛。來自家庭、職場、社會上的隱性的歧視就像無形的打孔機一般將女性打成千瘡百孔。影片女主金智英不僅是韓國女性日常的寫照,同時也代表著東南亞女性的日常。

這時候,人們彷彿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這個看似男女平等的社會,仍對女性懷有極大的惡意。婦女解放之後的這麼多年,女生仍處於一個不公的地位,處在一個隱性的困境當中。

這些不公看上去似乎是由是男性帶來的。但實際上,男性並不是造成女性困境的主要份子,實際上有很多男性在為婦女解放運動中振臂高呼。

韓國女議員金秀敏也說:男性也可能是長期父權制的受害者,希望不要把歧視和逆向歧視看作是男女的問題,這是韓國社會的結構性問題。那我們該如何解決女性困境的問題呢?

守鯨認為,之所以會產生這類結構性問題,在於長期處於父權制的社會下,人們對性別產生了刻板化印象。而在日新月異的世界裡,人們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變化,這些刻板化印象跟不上人們變化,於是產生各式各樣的問題。

接下來,本文將淺析電影中三類男性對女性的態度,意圖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女性可以在未來呼吸更自由的空氣,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

二、淺析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三類常見男性對女性的態度


第一類男性:滿懷對女性的偏見,對女性散發隱性或顯性的惡意。


“命好啊,命好啊,我也想用丈夫的錢來舒舒服服的喝咖啡。”一位男職員用著嘲諷的語氣評價剛接完孩子坐在公園喝咖啡的金智英。此時,她只是剛結束家務活,享受難得的清閒。

“好好待在家裡帶孩子不就好了,帶孩子出來喝什麼咖啡,給社會帶來這麼大的麻煩,真是媽蟲。”又是一位男職員和同事當面吐槽帶著孩子去買咖啡,因為孩子搗亂而將咖啡灑在地上,正忙著收拾的金智英。

而媽蟲是韓國原本用來貶低“沒有把孩子管教好的母親”,現在多用來貶低“沒有收入,專靠老公,在家裡帶孩子的全職媽媽。”

這一類男人還包括在公司女廁所安裝攝像頭並將女性上廁所偷拍照片上傳到色情網站上的男保安、在色情網站上發現女同事照片卻不報警,而是選擇將其傳播給其他男同事的公司男職員以及認為性騷擾只是普通的交流的男員工等等。

類似這樣的男人有很多,可以說佔據男性群體的大部分比例。這類男性長期接受父權制度下對女性的刻板化印象,以及由於人類本身劣根性、且自身處在社會工作的繁忙之中,卻沒有正視女性為家庭、社會所作出的貢獻,認為女性處於極大的優勢地位,出於各種原因,便滿懷對女性的偏見,並向女性散發出顯性或隱性的惡意。

淺析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三種男性的態度,平權時代快來!



第二類男性:享受女性帶來的便利,卻欣然忘卻女性的付出,將功勞佔為己有。


這一類男性的代表人物是金智英的舅舅們。金智英的母親明明是家裡五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但是為了哥哥弟弟們能夠順利上學,而和姐姐一起輟學到工廠努力打工賺錢,然後將辛苦攢下的錢寄回家供男孩子們讀書。金智英的舅舅們雖然靠著金智英母親的錢有了出息,可在別人的耳中卻完全聽不到對金智英母親和大姨的讚許,反而是不斷誇讚金智英舅舅們自己努力,是做大事的人。金智英母親也從未在自己兄弟那得到任何感謝以及回報。即便是金智英母親單方面不再接觸舅舅們,也沒有見到過舅舅們有過什麼動作。彷彿金智英母親就是個可有可無的人。彷彿自己從未接受過來自金智英母親的幫助,一切全憑自己努力。金智英母親帶有血淚的辛苦成了笑話。

這一類男性還包括金智英的爸爸,明明生意是媽媽指導爸爸開的,家中的勞務是媽媽乾的,床是媽媽為奶奶鋪的,飯是媽媽為奶奶做的,而奶奶以及外婆卻只誇讚了爸爸,誇爸爸有本事,卻忽略媽媽所做一切。而爸爸對於這樣的誇讚也從未想過為自己的妻子辯駁一句,

心安理得接受了誇讚。

這樣的男人常見於重男輕女的家庭當中,因為家庭氛圍導致,這類男性長期接受女性地位比男性地位低,女性的付出都是理所應當的理念。以及父權制度對女性的壓迫,使得男性對女性的付出習以為常,產生一種畸形的價值觀:女性就該為男性服務,從而心安理得地享受女性自己帶來的便利。


第三類男性:理解女性的付出,希望替女性分工解憂,雖仍有不足,但卻有積極的想法。


這一類男性的代表人物是鄭代賢,鄭代賢是金智英的丈夫。在結婚之後,並沒有理所當然的認為妻子應該待在家中相夫教子,而是積極的想要替妻子分擔家務,減輕妻子的負擔。當發現妻子的病之後,也積極地為妻子尋找解決的辦法。

當妻子想要上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時候,鄭代賢甚至願意請育兒假來讓妻子上班。在影片中,某位請了育兒假的前輩在休假回去後,直接被退休隱含著請育兒假就是放棄工作的信息。

這無疑意味著鄭代賢願意為妻子的工作而放棄自己的工作,這在當代社會並不常見。在發現妻子被家庭阻礙實現自己的夢想後,認為是自己耽誤了自己的妻子而感到巨大的愧疚。

當然,鄭代賢並不是完美的。因為儘管鄭代賢有心為金智英分擔,但心有餘而力不足,社會,家庭環境仍舊不允許其這麼做,所以到最後,金智英的情況其實也並沒有好轉到哪裡。

但這一類男性是新時代平權思想與舊時代理念衝突下的產物。他們的出現無疑在漫長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結構中出現的一道“修正液”,也是在為實現男女平權之火猛烈燃燒的一把木炭。儘管並不是十全十美,但卻出現了可持續動力。馬克思主義哲學曾闡明瞭量變與質變的辯證統一:量變與質變相互依賴,相互轉化。量變到達一定程度必定轉化為質變。這一類男性的增加就使男女平權運動變得不那麼艱難。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客座教授、韓國文化專家Cedar Bough Saeji在談論《82年生的金智英》備受爭議的原因曾說道:“韓國社會通過教育、媒體傳達出這樣一種理念:男性是最重要的。”她告訴《南華早報》,“歷史上重要的韓國人都是男性,重要的書籍、藝術品都是男性的作品;電視談話節目以男性為主導,專家會議也都是男人.......”

在這樣一種社會氛圍中,以鄭代賢為代表認識到女性真正價值與地位的男性的出現,無疑是一種巨大的突破。是一種進步的象徵。

淺析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三種男性的態度,平權時代快來!


三、從分析中得到的啟示與結語。

1.時代雖然正在進步,但並不足夠,人們仍需為實現平等而吶喊抗爭。恩格斯曾說:在任何社會中,婦女解放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從過去男尊女卑的時代到如今“女性也能頂起半邊天”,從各種意義上來看我們無疑處在進步的道路上,但從本片中金智英等女性所遭受不公、恐慌、驚懼來看,一切都還不足夠,仍未達到男女真正平等的真正標準。作者趙南柱說:“我寫這本書是為了反映30歲以上婦女的普遍困境。畢竟大多數女性無法站出來抗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隨著時代發展而發展。1982年的金智英生活在平庸當中,但2002年、2012年和2022年的命運會有所改變。世界在變,下一代的生活將比我們更好,而我們的責任就是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誰說不是呢。時代總是在改變當中,只有我們意識到目前仍然不夠完善,未來仍可以更好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吶喊,團聚力量一起為未來更美好,而做出努力。

2

.要想實現真正平權,我們需要消除對他人的性別刻板印象。從片中男性對女性的態度中,我們不難看出,阻礙男女平權的並不簡單只是男性或者女性的問題,這無關性別,而有關於社會制度與結構。長期的父權制下,人們早已形成一種刻板化印象,將性別固定在某一種印象裡。男性必須英勇雄壯,懂得賺錢,女性必須賢良淑德會顧家,這就像一把尺子,讓我們把別人的形象框在尺度內。但正如那句名言: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人也是如此,人的多樣性決定了人不能被簡單的概括。知名學者李銀河說過:性別刻板印象是對於豐富多彩的人性的壓迫,不但是對女性的壓迫,也是對男性的壓迫。性別刻板印象的直接後果就是使人們誤以為某種性別就必須是某種樣子,這種刻板印象就給許多人帶來了不必要的壓力和痛苦。在當今社會,我們都是性別刻板印象下的受害者。所以若是想實現真正的平權,我們都需要丟掉我們內心裡對別人印象的尺子。

3、互相體諒是一劑良方。其實當今社會中,誰都有一點苦楚。作家趙南柱說:“經濟不景氣,高物價,惡劣的職場環境......其實人生中的各種苦難,誰都會面臨,無關性別,

只是許多人不願承認這一點。”其實誰也說不得誰,誰也不見得比誰好過,在外打拼的人也許正飽受職場困擾,家庭壓力,在家安內的人也許也正被育兒、家務、以及各種雜事所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唯有互相體諒才可以在這紛擾的世界報團取暖,共度難關。

結語:生活本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改變,不會在一瞬間,就能煥然一新。所以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為美好生活而改變,不用害怕,因為美好的生活就在改變的那一刻開啟,真正的平權時代才會到來!

淺析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三種男性的態度,平權時代快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