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的南良村曾經的工業強村

南良村自隋朝建村以來啊,就是沒有定位在農業上面,曾經是羅家軍的南糧站,到了民國還是三團的駐地,新中國成立後,南良村便開始發展工業:鑄造業、手工製造業等。

在俺的記憶中,南良村鑄造業以:鏊子,農機具為主,還有手工製造業的甕窯以燒製甕,瓦罐等陶器為主,還有榨油的油坊,制磚廠,壓瓦廠,木工廠等。


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的南良村曾經的工業強村


很多年後,我在別的村裡,聽說我是南良人,他們指著攤煎餅的鏊子跟我說:這是南良產的!就算現在有的人家還有這種鏊子呢!

但是隨著那位工業的領軍人物的病逝,南良村的工業也徹底消失了。經過這些年的轉型:先是提倡養殖肉雞,後來又提倡養殖肉鴨,直到現在提倡種植核桃,南良村的經濟真的是、、、


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的南良村曾經的工業強村


所以說不管從任何方面說:領頭人很重要!

記得我剛剛回到南良村時,村裡提出發展村西沙丁路兩側為南良村的開發區,要成立蔬菜批發市場,這也是讓我現在都想不明白的事,為什麼就突然停止了呢?!

大家都知道自從南良村的工業轉型後,南良的西瓜種植在當地那絕對是領頭羊,一到了西瓜的收穫季節,沙丁路上的賣瓜的瓜農擠得是水洩不通,最多一天可以往全國各地輸送西瓜500多噸!有人曾經說過是因為西瓜的經紀人的問題,因為壓稱壓價傷了瓜農的心,導致沒有人種植西瓜了,但是究其原因真的如此嗎?如果是真的如此,那應該如何改變呢?

當然也會有人說:年輕勞動力的流失造成了現在的局面;有地無人耕種了。這個原因不能否定,但是我覺得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缺失帶頭人!

這個局面該如何打破呢?春天馬上就要到了,您有什麼好的建議,請在評論區留言咱們一起探討一下!


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的南良村曾經的工業強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