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对中国电影市场影响深远的经典电影有哪些?

侃聊天下


就说近二十年的中国电影吧,近二十年前,我国加入WTO,随后经济腾飞。在这二十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接受的洗礼和变革也非常大。当年中国电影人对好莱坞的入侵的不安,当年出演一部当红电影的女演员会被媒体称为“X女郎”(比如张艺谋电影女主会叫谋女郎),当年上网叫网上冲浪,当年人人都在抄写《大话西游》里的金句。这二十年好似一场梦,出现了太多传奇往事,也有许多改变我们的电影。

1.《无间道》(2002):港片最后的辉煌

八九十年代华语电影的辉煌在香港,被誉为东方好莱坞。无数经典港片和粤语金曲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90年代末,随着亚洲金融风暴、人才青黄不接和电视行业及好莱坞的冲击等因素,香港电影逐渐走向衰落,1999年香港电影的票房冠军属于周星驰的《喜剧之王》,成绩为2949万港币,但是要知道,早在90年代初,周星驰电影就已经进入4000万票房的时代。在世纪之交,所有的香港电影精英集结,完成了这样一部救市之作《无间道》,这部电影至今依旧是21世纪最好的港片之一。也是港片黄金时代的谢幕之作。

2.《英雄》(2001):国产大片时代来临

对于咄咄逼人的好莱坞,拿了三座三大金奖的张艺谋是最早行动的那个。

张艺谋用一个与《卧虎藏龙》类似的写意武侠的形式,同时运用自己最擅长的创造视觉奇观的特点,讲了一个罗生门故事。《英雄》在海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开启了国产大片的时代,之后很长时间里面,每年国产市场的重头戏都是类似的古装武侠+名导大明星模式。

3.贾樟柯与“故乡三部曲”:文艺片生存指南

第六代导演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几乎等于是“新浪潮”的一代,他们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电影的语言,同时因为许多人早年都是地下导演,他们也开创了文艺片生存的一条新路,其中贾樟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尽管《小武》、《站台》和《任逍遥》三部影片都未公映,但这些影片以过硬的艺术质量连续入围国际电影节并在艺术市场上卖得不错的版权价,2006年的《三峡好人》尽管只取得了30万元票房,但是这部金狮奖作品是盈利的,贾樟柯也是众多投资人心中的完美搭档:他懂得控制成本,不超时不超支,总能入围各大奖项口碑爆棚,总能够盈利。

4.宁浩与《疯狂的石头》(2006):靠故事以小博大

贾樟柯的山西老乡宁浩早年也是拍文艺片的艺术青年,处女作《香火》在美学和叙事上都颇得“贾科长”真传,但是宁浩走了一条更加大众的路线。

尽管许多资深影迷会吐槽《疯狂的石头》剧作上与盖·里奇电影的相似处,但是这部电影在当时创下了一个奇迹:用300万人民币的成本赢得了两千多万元的票房。随后宁浩迅速跻身票房大导行列,他的成功模式也被许多年轻导演借鉴:成本低不要紧,你得会讲故事,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5.《孤岛惊魂》(2011):流量明星时代来临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不合格的电影,但是通过杨幂的超高人气,这部500万元的低成本的国产恐怖片依旧收获了近亿元的票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开了一个不大好的头:只要主演流量足够顶级,即使质量不高也能赚钱。

6.《湄公河行动》(2016):国产主旋律新时代

其实早在2014年徐老怪徐克便通过类型化演绎《智取威虎山》来改编经典主旋律电影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中国香港导演林超贤则做了更近一步的尝试:取材我国公安干警边境缉毒的英雄事迹的电影《湄公河行动》,这部电影歌颂了我国缉毒干警的奉献精神与英雄故事,同时用更加类型化的电影叙事和高度工业化的制作结合,让主旋律电影更上一层楼。之后的《战狼2》与《红海行动》都是此类创作思想下的成功作品。


阿巴斯的特写


永恒中的经典——《霸王别姬》

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尤其是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一角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4年张国荣凭借此片获得第4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贡献奖。2005年《霸王别姬》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

“世上再无程蝶衣”,再无绝唱“霸王别姬”

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一个人若是活的太过纯粹,就注定被纷扰的世俗所埋葬。

程蝶衣,终其一生,只唱一段京剧,只爱一个段小楼。而出于对生的本能的渴望,段小楼出卖了同门之谊,同时也出卖了自己的爱情,那个死心塌地想和他过一辈子安稳日子的头牌名妓一菊仙。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也有人说或许他根本不爱段小楼,他只是分不清现实,他的心里只有“戏”,纷纷扰扰,乱乱糟糟,他却因为段小楼为日本人唱戏。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与时代的悲剧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当师兄二人在分离了22年的舞台上最后一次合演《霸王别姬》,虞姬唱罢最后一句,用他送给霸王的那把注满他感情和幻想的宝剑自刎了,蝶衣在师兄小楼的怀中结束了自己的演艺生涯,也结束了这出灿烂的悲剧。

看完这部影片,心中有着莫名的压抑感,一生人,一场戏,不过是一阵云烟罢了。


小关爱叭吧


《地道战》

中国早期创作电影的经典之作对那些勤劳而充满智慧的广大人民的崇敬之情,还有留在童年记忆中的画面。

《一江春水向东流》

影片有着辽阔的社会背景,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时间跨度大。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卓著,是中国风格的电影代表作。

《白毛女》

新中国第一部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的电影,它改编自延安时代令广大工农兵刻骨铭心的同名歌剧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称之为“动人心弦的现实主义”。

《喜盈门》

家庭伦理道德片《喜盈门》以北方农村一个家庭婆媳之间的争端为主要内容,1981年放映后的两年内,全国观众达1.7亿人次,成为80年代上座率最高的国产故事片之一。

《芙蓉镇》

其电影在多年之内创造的观众人次记录在中国电影史上堪称空前绝后。1998年,仍然有25%的观众选择了谢晋为他们 “最欣赏的国内导演”,其得票率超过了居第二位的张艺谋。

《英雄本色》

香港英雄片的经典之作,曾被评选为香港10大电影第一名。1986年8月首映后,创下了票房346513 24港元的当年最高纪录,随后风靡东南亚,又以辗转的渠道风靡整个大陆。

《少林寺》

功夫电影全国公映后取得巨大轰动,在香港及亚洲、澳洲和美洲一些国家上映时,引发一股强烈的“少林旋风”和“功夫热潮”,观众遍及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国内的观影人数就达到了5亿人次,在日本的票房收入超过了3000万人民币,香港突破功夫片历史最高卖座记录,仅在香港的票房收入就达1615.7万港元。

《大话西游》

投资6000万港币的影片最初在香港上映时,票房极差,仅为4500万港币,进入大陆后,《大话西游》已成为年轻人心中CULT片崇高的经典

《英雄》

这部投资3000万美元的超级巨片以别人无法仿效的宣传发行模式,瞬间席卷了全国影院,并创下了高达2亿元的国产电影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纪录,两年后的2004年9月份,《英雄》北美上映后成为票房冠军。


萌萌小k酱


1.《阿飞正传》

《阿飞正传》是一部充满怀旧色彩的都市片,片中借六十年代一群年轻人的迷失影射出九七回归前香港人焦虑、迷茫与困惑的心态——对过去无法定位,对未来又无所适从。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香港人从历史和文化上都产生了无法定位的流离感和无根感。空旷的岁月中,“阿飞”们风华正茂、神情淡漠。全片色调幽蓝,飘渺的镜头,象一声叹息,飞越了三十年时光。用六十年代斑驳的镜子照出九十年代疲惫的灵魂。 王家卫电影中的一些十分明显的主题,如人物情感的孤立,拒绝沟通,或交流上出现困难,在其影片中一再出现,而在展示这些主题时,王家卫把故事的时间、空间切割成零碎片断,打破了时空在传统影片中的线性叙述,表现一种人物置于空间当中,但又不知身在何时何处的虚幻感。 王家卫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标署着艺术和奖项的商标。在广大华语电影日益衰落的今天,王家卫仍保持着良好的国际发行和市场信誉,他是流行文化中横空出世的天才,有对流行文化的了然于心和极度敏感。他的影片完美融合了商业与艺术、东方与西方、世界与民族的电影精华,像是琳琅满目的精品文化超市,罗列着丰富多样的艺术元素——戈达尔式的跳接和诗意对白、马丁.西科塞斯式的运动镜头和剪辑技巧,巴洛克风格的东方迷幻他的电影活色生香,一面追求格调,缅怀浮世的极品音色;一面制造时尚、引领潮流。他是精英文化的代表,他的电影语言永远屹立于世界的潮头。他的作品没有完整的故事性和起承转合,而是以波动的人物情绪和跳跃的思维代替固有的情节把握全片的脉络走向,呈现出生活化、心理化、情绪化、个性化和风格化的倾向。

2.《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的第五部影片,本片风格与他的四部前作完全不同,他的头两部影片《黄土地》到《孩子王》,属第一阶段,这个阶段是为以后作准备的,一方面是作电影理解的准备,另方面则是电影技巧的准备。他说:“这个阶段对我已成过去”。 《霸王别姬》一片借助于几位京剧演员人生、命运的曲折展现对人的生存理想与现实存在着的永恒矛盾做了哲理的探索与阐释。感情强烈,情节曲折,充满生生死死的戏剧冲突,并邀请几位大明星主演,具备充分的商业元素,同时,也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这一点上,与陈凯歌的前作是一贯的。影评界对于本片的“雅俗共赏”,叫好又叫座,以“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来形容,相当中肯。 陈凯歌选择中国文化积淀 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来表现他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是很聪明而独到的。国际影评联盟评委认为:“《霸王别姬》一片深刻挖掘中国文化历史及人性、影象华丽、剧情细腻”。这是外国专家的看法,对于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则此片的内蕴更为丰富深广,银幕影象的张力更具历史深度。

影片中选用的几个京剧的片断,是经过严格精选的,陈凯歌说是要“尽量借这些片断说明程、菊及段三人关系的变化”。但事实上,不单如此,这些京剧片断,对于塑造程蝶衣裳形象,是极具魅力的视听元素。 陈凯歌在本片充满激情地叙述这个延续半个世纪的故事,但他却不满足于仅仅动人地讲故事。片中一些镜头,极具张力,具有相当大的历史涵盖面,发人深省。这部影片,在华丽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影片因其娴熟的艺术技巧及内蕴的丰厚的东方化的人文主题获法国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等8项国际奖。

3.《小兵张嘎》

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十七年”的电影创作具有许多突破性进展,本片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它反映现实生活,表现革命斗争,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导演之一崔嵬(1912—1979)早年从事左翼戏剧活动。1954年转入电影界,先当演员,后当导演,是“北影四大帅”之一。他导演的影片有一种气势磅礴、浓郁粗犷的艺术风格。在环境的渲染上,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在人物刻画上,既善于表现强烈的戏剧动作,又努力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小兵张嘎》手法纯熟,画面流畅而富有韵味,尤其是运动长镜头的运用让观众叹为观止。


慢慢品味着不


方世玉 战狼2 霍元甲 卧虎藏龙 无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