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什么支持孟加拉国独立,而不是直接将孟加拉国吞并?

香堂风子


印度做梦都想把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囊入怀中,结合成为一个新的南亚次陆国家。印度始终认为自己是英国的继承人自诩,但当时他自己都是殖民地。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只是一个地理名词。可以说,印度想把孟加拉吞并注定是个梦想,一是现在已经不可能吞并他国的事情的发生了,再就是现实不允许。应该说,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之前,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是一个国家(东巴)在第三次印巴战争的时候被分裂,在1972年1月19日,巴基斯坦被印度一分为二。占全巴基斯坦人口56%,面积16%的东巴基斯坦就此成为一个独立的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被截肢了。孟加拉的独立只是在军事上缓解了印度的压力。在其他方面印度并没有获得的太多,起码现在孟加拉在外交和战略上并没有依附于印度,而且和巴基斯坦关系很好。再说,孟加拉本身也极其防范印度的入侵,但囿于国力的有限,孟加拉就想出了一个笨方法,那就是生孩子,拼命生孩子,小小的孟加拉现在都快2亿人口,印度现在即便想吃也不吃下。那就噎死 了。

孟加拉国面积仅有1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却多达1.6亿。每平方公里就要容纳1250人生活。自然灾害肆虐和极度贫困。可以说孟加拉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几乎一无是处。印度如果真的吞并孟加拉就是一个巨大包袱,现在对于印度来说,现在吞并孟加拉国意义不大。就孟加拉而言,他没有战略纵深可言,几乎无自身安全。也就是说印度如果要侵略孟加拉,孟加拉根本无法抵御,情况令人担忧。

应该说,现在的印度更加希望在战略上和外交上控制孟加拉,只要如此,土地上的占据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了,而现在的孟加拉正在竭力摆脱印度的控制,而能否冲破印度的政治包围圈,这其中最关键的国家就是缅甸有。从地缘上看,孟加拉被印度三面包围。孟加拉只有东南部却与缅甸接壤,这成为孟加拉突破印度包围圈唯一方法。印度自诩南亚主宰,对孟加拉肯定动心,但已经无法占据孟加拉,孟加拉在文明体系上的伊斯兰化,与印度格格格不入。这也是印度最大障碍。但也必须承认。只要有印度在,孟加拉就永远无法发达起来。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印度之所以支持孟加拉国独立是因为如果孟加拉国独立,印度就可以彻底肢解巴基斯坦达到称霸南亚次大陆的目的;但印度本身不具备吞并孟加拉国的实力;因为孟加拉国是一个人口过亿的穆斯林国家与印度教背道而驰!

孟加拉国简介:

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三角洲,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领土东西北三面被印度领土包围,南临孟加拉湾,首都达卡,全国总人口约1.65亿,是位列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尼日利亚、巴基斯坦之后的世界第七人口大国;人口密度堪称世界大国之最!

印度与孟加拉国的现实利益关系,实质上是印度与巴基斯坦冲突的延续!孟加拉国的独立关乎印度切身利益!

孟加拉国前身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英国撤离时英属印度被分为11省和数量众多的土邦,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的克什米尔就是最大的土邦,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压力,由时任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提出了解决英属印度民族权利划分的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其它土邦则可以自行加入印度与巴基斯坦,然而此方案并未涉及英属印度治下的锡金和英属缅甸,也没有明确孟加拉省和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印巴分治前夕,孟加拉省再次分解,西孟加拉加入印度,即今日的印度西孟加拉邦,而东孟加拉加入巴基斯坦视为”东巴基斯坦”,即今日的孟加拉国。1947年英属印度正式解体分为印度自治领与巴基斯坦自治领两个新国家,1948年锡金与缅甸相继独立!至此英属印度正式分解为印度、巴基斯坦、锡金、缅甸四个国家!巴基斯坦则被印度领土隔离,分为东巴和西巴两个相距2000公里之遥的联邦主体,而克什米尔土邦问题遗留至今,为南亚次大陆的再次动乱埋下伏笔!



独立后的印度与巴基斯坦围绕克什米尔土邦在民族、宗教、领土等问题上冲突不断,先后爆发三次印巴战争,由于巴基斯坦领土对印度形成东西合围之势,在前两次印巴克什米尔战争中,巴军利用驻军东巴基斯坦的地利优势使印度面临东西两线受敌的窘境,为此印度一直耿耿于怀,但是地理上的相互隔离也使巴基斯坦内部民族矛盾日益严重,最终导致东巴动乱,1971年东巴基斯坦宣布脱离巴基斯坦独立,随后在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加尔各答成立临时政府,印度总理甘地夫人授权以战争手段支持东巴基斯坦独立以钳制西巴基斯坦,同年11月印度出兵东巴基斯坦,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战火很快席卷西巴基斯坦,最终东巴基斯坦正式独立建立孟加拉国!

印巴在前两次战争中,印度无论是经济、军事、政治上,并不占绝对优势,对于克什米尔,印度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印巴双方均损失惨重,更何况人口基数数倍于克什米尔的东巴基斯坦,印度无力、也无心吞并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建立已经是印度取得的胜利,巴基斯坦失去了与印度争霸的能力,对印度而言贫穷、落后、矛盾丛生的孟加拉国,独立是最好的选择,印度不仅可以轻易封锁孟加拉国,也彻底肢解了巴基斯坦!
(英属印度版图包括现今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缅甸和印度锡金邦)


印度支持孟加拉国独立并参与第三次印巴战争,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论证的结局,摆在印度总理甘地夫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如果战败自己不仅会像自己父亲尼赫鲁那样因为1962年对华战争惨败而下台,也会使印度国力大幅下滑,颜面扫地,陷入内乱;如果战胜,不仅可以肢解巴基斯坦,也可以为印度称霸南亚扫清障碍!这场战争就像一场豪赌,而孟加拉国独立则是印度能为此押注的最大赌注!

所以自始至终印度都没有能力吞并孟加拉国,支持孟加拉国独立是印度能获取利益最大化的最好结局!


前程HAN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印度跟巴基斯坦本来无冤无仇,两家打仗也是为了利益,打来打去都是为了领土。

可是印度跟巴基斯坦却有一次例外,那就是印度费尽周折跟巴基斯坦较劲,把一块肥肉从巴基斯坦嘴里夺下,却没有吞并而是让它自己独立了,这块肥肉就是孟加拉。


众所周知,英国人让自己的殖民地印度大陆独立的时候,提供了印度独立方案——蒙巴顿方案。

这个方案就是把印度以宗教为分水岭分成两个国家,所以就有了巴基斯坦和印度。

但关于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蒙巴顿方案又不提宗教了,又说要让当地部落的王公决定他们归印度还是巴基斯坦。

那些王公是印度人,当然愿意归印度,可其领地居民多数是穆斯林,这下子就是猴吃麻花满拧了。

这就是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


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了克什米尔归属大打出手,独立后的日子差不多都用在了打仗上了。

如果说克什米尔问题是英国人挖的坑,而孟加拉独立就纯粹是巴基斯坦自己给自己挖坑,咎由自取。

为什么这样说呢?巴基斯坦当初按照英国的蒙巴顿方案按照宗教信仰从印度独立出去了,这不是好好的嘛。

虽然当时巴基斯坦因为地理原因分为东西巴基斯坦,但两边都是穆斯林,都是亲兄弟,这样的巴基斯坦没有理由过不好,可是西巴基斯坦的人不知道珍惜,硬是把亲兄弟给挤兑出去,能怪谁呢?

巴西基斯坦把首都定在自己这边,国家高官都是西巴的,财政大权和立法、司法大权也在西巴人手里。西巴人吃肉,东巴人喝汤也难喝上,换了谁也不答应。


东巴人口多,财富多,自己的日子过得也比西巴好,却为了一个宗教信仰,处处听西巴人摆布,吃饱了撑的吗?

开始的时候,东巴人也没想独立,没想分家,只是想在这个家争自己的权利。

东巴争不过西巴,就把希望寄托在选举上。因为巴基斯坦领导人宣布国家实行民主,由老百姓直选议会。东巴人迎来了翻身的机会,因为东巴人多选票就多呀,在议会赢得多数席位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制定新宪法,争取自己的权利。

可是,投票日期到来的时候,西巴领导人却宣布延迟投票,这明摆着就是耍赖。


东巴人对这个兄弟彻底失望了,就宣布退群了,不玩了。而西巴这个时候没有冷静,而是宣布巴基斯坦进入紧急状态,并且立刻向东巴派兵对宣布独立的东巴进行镇压。

在东巴基斯坦和西巴的内战中,印度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背后起着关键作用的还是苏联。

没有苏联的全力支持,印度也不敢放手去跟巴基斯坦在东巴去打。苏联当时给东巴武装和印度军队提供了大量的武器援助,而当时美国对巴基斯坦还是采取非常超脱的中立态度。

所以巴基斯坦一个国家面对的是三个对手:东巴、印度和苏联。这场战争巴基斯坦要打赢也就怪了。


总之,这事还是西巴没有处理好,如果兄弟俩相处好好的,外人也插不上嘴,这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1971年12月,西巴军队撤出东巴,东巴基斯坦正式宣布独立,成立孟加拉国。

印度为什么没有吞并孟加拉呢?

首先,孟加拉国是为了争取自由而独立的,如果加入印度,这个独立还有什么意义。

东巴人民浴血奋战如果是为了从一个跟自己宗教信仰相同的西巴基斯坦分离出去,去投入到跟自己宗教信仰不同的国家,那不是才脱狼口,又入虎口吗?

东巴人民有病吗?即使领导人答应,人民也不答应。


其次,印度当时全力支持东巴独立,是以主持公道的名义出现的,如果印度支持孟加拉独立后是为了吞并,那它当初的公道也就失去了全世界的支持,联合国和安理会也并不会答应。

还有一点最关键,那就是印度和东巴的宗教信仰不同,如果两国宗教信仰相同还可以考虑,但信仰不同就难以融合。

东巴为什么独立的?因为西巴对它不公平,

如果吞并了东巴,印度就能一碗水端平吗?

如果东巴觉得吃亏了,再闹独立怎么办?

印度的领导人没有那么愚蠢,巴基斯坦丢下的烫手山芋,他们也不想接。

所以,印度吞并孟加拉就是一个伪命题。


小约翰


我们知道,当年,在苏联的支持下,印度挑起了第三次印巴战争。最终,东巴基斯坦分裂独立,成为孟加拉国。不惜发动战争,出兵支持孟加拉国独立的印度,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削弱老对头巴基斯坦的实力,巩固自己南亚老大的地位。
从地理位置上看,孟加拉国三面都被印度所包围,只有东南一角,与缅甸接壤。如果印度能够将孟加拉国纳入怀中,夹在孟加拉国和不丹锡金间狭窄的西里古里走廊,将不复存在。

(印巴战争)
这样一来,东部六邦和印度在地理上将彻底联为一体,不仅有利于东部各邦归属感的增强,不再闹独立,而且在削弱巴基斯坦的同时,还增强了印度自身的实力。可以说,这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那么,当初印度为何只是支持孟加拉国独立,为何不顺势将其吞并呢?
一、历史上难以调和宗教矛盾的影响。
首先,当年英国实行印巴分治时,为了避免宗教流血冲突,按宗教聚居区作为划分印巴两国领土的依据。
当时的孟加拉地区,信奉印度教的区域被划给印度的孟加拉邦,而信奉伊斯兰教的区域,成了巴基斯坦远隔印度的一块飞地,称为东巴基斯坦。
如果印度当年借支持独立之名吞并孟加拉,那么肢解巴基斯坦的政治目的,就难以实现。闹分家的东巴孟加拉,会立刻和原本一家人的西巴,因为共同的宗教信仰,重新紧密地站在一起,掉转枪口和西巴共同对付印度。
一旦如此,印度再想分裂巴基斯坦,解决西里古里受制东巴的愿望,就难以实现。印度将重新面对腹背受敌于巴基斯坦的境地。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可能完全改变。
站在道义的高度支持独立,孟加拉国就会对印度感恩戴德。不仅西里古里走廊危机解除,印巴冲突时,他们也会站在印度一方,使印度占据绝对优势。
况且,当年因为宗教矛盾分治的印度和孟加拉国,如果再次合并,很难保证当年流血屠杀事件遗留的仇恨,不会引起双方教派制造更大的内乱。到那时看笑话的,就是印度的死对头巴基斯坦了。

(印巴分治)
二、 孟加拉国现实国情,使吞并得不偿失。
当年印巴分治时,印度中部以东的伊斯兰教众,就近大量迁入东巴,而中部以西的则迁入西巴。结果就造成80多万平方公里的西巴仅有两亿人口,而14.7万平方公里的东巴孟加拉却涌入了1.6亿人。这使得孟加拉国独立后,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而且,孟加拉国除了人多,其它方面几乎一无所有。既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没有优良的农业环境,自然灾害肆虐和极度贫困,使其已经成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当年印巴战争时,巴基斯坦之所以没有强硬反对孟加拉国独立,除了难以增兵,甩掉贫穷的孟加拉地区的扶贫包袱,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吞并这样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面积狭小的国家,意味着印度虽然获得了少量土地,但不得不接收近两亿的贫困人口。要知道,印度自己还有数亿人口没有脱贫呢!再增加两亿,光扶贫都能使印度政府崩溃。对于精明的印度人来说,这种性价比极低的吞并,还是不要做的好。

(人口众多的孟加拉国)
三、世界大国和国际势力,不会允许吞并事件发生。
印度出兵孟加拉时,是受到苏联支持的。而美国作为苏联的冷战对手,出于制衡苏联目的,在印度军队还没有攻进达卡时,就主导安理会通过协议,敦促印度撤军。对于来自世界强国美国和英国的反对,印度不得不考虑。
在当时国际社会形势下,丛林规则已经行不通。吞并一个尚属于巴基斯坦主权国家的孟加拉地区,等同于赤裸裸的侵略。一旦从支持独立变为吞并行为,巴基斯坦会第一个跳起来,世界各国也会将其视为,这是对国际法的直接践踏。联合国更不会坐视不管,必然直接干涉,甚至采取经济制裁、军事干预等强力手段。
如果是那样,印度最终不但达不到吞并目的,还会在国际上内外交困,孤立无援,甚至受到致命的打击。印度深知其中利害,因此从始至终都没打算要吞并孟加拉。
应该说,现在的印度并不想在地域上拥有孟加拉国,而希望在战略和外交上掌控孟加拉国,这就是印度的真正想法。
(参考资料:《论第三次印巴战争及其影响》)

张生全精彩历史


地缘谷为您作答:

1946年,蒙巴顿将军走进唐宁街10号,等候多时的英国首相艾德礼热情地上前迎接。

从东南亚战场凯旋,又受到英国首相的召见,蒙巴顿心情愉快。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首相却总在介绍英国殖民地印度的情况,让他始料未及。

当时,印度在历经二战洗礼的英国手中,已然是烫手的山芋。首相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他希望蒙巴顿能出任最后一任印度总督。

但蒙巴顿却对政治毫无兴趣,他提出一系列无理要求,以逃避首相对他的派遣。其中甚至包括在印度决定任何事都无需请示英国政府。可结果却出人意料,首相一一答应了他的要求。

1947年,万般无奈的蒙巴顿离开英国,远赴重洋,前往印度。

在动乱和冲突中,蒙巴顿宣誓就职。而此刻的英属印度,已濒临分崩离析。

1600年,通过建立印度公司,英国开始对印度实行商业剥削。1757年,英国在普拉西大败印军,印度逐渐沦为英国殖民地。此后,印度反抗殖民统治运动此消彼长,不曾间断。

1885年,印度人成立了第一个政党“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圣雄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成为该党指导思想。不久后,穆斯林领袖真纳也于1920年脱离国大党,领导此前建立的“穆斯林联盟”。 十年后,他们用各穆斯林省份首字母组成了单词“巴基斯坦”,作为穆斯林对于自己生活区域的统一称呼。

不管是国大党还是“穆斯林联盟”,都曾反抗或支持过英国殖民统治,其不同时期截然相反的态度决定了英国给予他们的不同政策,而这也无形中割裂了他们背后的群体,印度教信徒和穆斯林。

印度教是南亚本土宗教,而伊斯兰教是外来宗教。两者在几千年的融合中冲突不断,这根源于两种宗教在教义上的对立。

1936年,杰马勒普尔一个印度教徒举行结婚典礼,参加婚礼的人群在吹吹打打地经过一清真寺时与里面教徒发生冲突,造成数十人流血。原因仅仅在于印度教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往往载歌载舞,热闹非凡,而穆斯林在礼拜时讲求清静。种种习俗分歧不仅左右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在1947年也左右了印巴分治。

在英国殖民势力退出南亚舞台后,曾经的不平衡和冲突在权力真空下暴露无遗,使得印巴分裂趋势更加明显。

英国首相艾德礼曾力图保持印度统一,声称对印度怀有浓烈情感的蒙巴顿,也不愿意看到印度走向分裂。但此时,左右印度局势的是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遭受二战重创的英国早已大权旁落。蒙巴顿能做的,仅仅是协调。

在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之间游说,蒙巴顿提出了一套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印度联邦,即建立一个只负责邮政和国防外交的松散联邦,穆斯林和印度教在这顶联邦帽子下仍然实行分治。

尼赫鲁对此欣然同意。但方案中将旁遮普省和孟加拉省划归穆斯林实在难以接受,尽管这两个省份都是穆斯林聚居地,但“印度粮仓”和“黄麻产地”万万不能丢。他提出,应将两省各分一半,才能妥协。

而真纳却不以为然,独立的穆斯林国是他毕生努力的梦想。如果接受了这个联邦方案,意味着广大的穆斯林信徒在未来将长期受制于人。

谈判很快陷入僵局,蒙巴顿深感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于是他写信给英国政府,表明自己最坏的打算,让印度分裂成两个国家。

1947年6月3日晚上7点,蒙巴顿通过全印广播电台发表讲话,阐述了英国政府战后对印政策的一贯主张以及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之间的分歧,然后宣读了《蒙巴顿方案》全文。

受蒙巴顿委托,一个对实际情况一知半解的律师拿出地图,一番勾画之后,印巴两个国家便在他的笔下诞生了。最终,旁遮普省“粮仓”的一半和西孟加拉加尔各答成为国大党囊中物,尽管失去了两省的一半,但真纳终于获得了独立的巴基斯坦,由西巴和东巴两部分组成。

印度国防部曾经评估说:“周边邻国中,唯有巴基斯坦会抓住每个时机袭击印度。”这不仅体现了印巴分治后两国的紧张形势,更折射出印度在南亚角力中对自己身处巴基斯坦包围中的深深忧虑。

印巴分治后,印度独揽整个半岛,巴基斯坦分置东西两侧,对于印度人来说,巴基斯坦是首要敌患,是印度走向“大国梦”的绊脚石。

要想高枕无忧,巴基斯坦必须被肢解。而东巴和西巴嫌隙不断,也让印度嗅到了机会。西巴一直是整个巴基斯坦的领导力量,其强势和独大引起东巴不满,长期以来,西巴根本不管东巴的死活。

1966年,东巴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穆吉布·拉赫曼提出6点自治纲领。随后的1971年,他进一步掀起大规模“不合作运动”,公然打出“孟加拉国”的旗号。

这种做法立刻招来巴基斯坦不满,3月26日,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强力逮捕拉赫曼和其他领导人。孟加拉国军队随之溃散,纷纷逃难印度。蓄谋已久的印度召开议会,宣布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独立的孟加拉国。

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甚至兴高采烈地向全国宣布:“孟加拉的战争已经变成对印度的战争了。”

1971年11月21日,印度试探性地在印巴边界发起挑衅。12月3日下午,巴基斯坦总统被迫对印宣战。由此正中印度下怀。第三次印巴战争全面爆发。在东攻西守原则指导下,印军迅速向东巴基斯坦城市达卡进发。

达卡是东巴的政治经济中心。印军从西、北、东三面对达卡实施围攻,从南面实施海上封锁。达卡巴军孤立无援,最终在12月16日向印军投降。

1972年1月19日,拉赫曼获释出任孟加拉第一任总统。巴基斯坦被一分为二。占全巴基斯坦人口56%,面积16%的东巴基斯坦成为一个独立的孟加拉国。

孟加拉的独立虽然减缓了巴基斯坦对于自身的威胁,但印度终究还是失去了恒河三角洲这片黄麻产地,同时也让恒河分属两国,恒河的航运功能因此受到限制,印度为此不得不借港出海。

而孟加拉则一改之前联合西巴,夹击印度的优势地位,蜷身于从印度加尔各答到东北六邦的三面包围中,孟加拉湾这一海上通道也在印度本土与安达曼群岛架起的“海上铁丝网”中被封锁。

为支持孟加拉独立,阻断西巴进攻,1971年,印度曾封锁西巴通往东巴的海陆要道,将整个孟加拉包围。易如反掌的包围让孟加拉人至今心有余悸。

独立后的孟加拉国面积仅有1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却多达1.6亿。这意味着这片土地每平方公里就要容纳1250人生活。加之农业技术落后,自然灾害频发,孟加拉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而与印度争锋相对的巴基斯坦,在后来此消彼长的军备竞赛中逐渐拥有核武器,成为印度不敢轻举妄动的砝码,而反观孟加拉国这些年的变化,除了自然灾害肆虐和极度贫困,几乎一无是处。曾与西巴携手包围印度,可如今却被印度围困,小小的孟加拉没有战略纵深可言,其自身的安全令人担忧。

多年来,虽然孟加拉国和缅甸在领海边界、罗兴迦难民等问题上存在争议,关系不畅。但缅甸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不容忽视。孟加拉能否冲破印度包围圈,缅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被印度海陆包裹着,但孟加拉东南部却与缅甸接壤,这成为孟加拉踏步圈外的唯一通道。

印度人曾一心要将印度洋变成印度的内海,真正的“印度之洋”,但这种露骨的野心很快招来斯里兰卡的反感。斯里兰卡与印度在大洋上的隔阂反倒成为孟加拉国拉拢斯里兰卡的机会。

斯里兰卡位置优越,是天生的印度洋中心,又很少受到印度钳制,其连通孟加拉湾与印度洋的跳板作用被孟加拉国重视,因为这可能是自己跳脱印度包围的关键渠道。

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首都达卡郊区的一座八层建筑突然倒塌。1127人在事故中遇难。多年来,孟加拉国事故频发,基础设施建设一塌糊涂。人们意识到,抛除被包围的不利形势,孟加拉国内的混乱和贫穷才是这个国家走向世界的最大障碍。

浅析有关印巴分治的若干观点.谌焕义

简述印巴分治对南亚稳定的影响.黄乐钧











地缘谷


英国人主持印巴分家,可算是缺德了。

作为英国王冠上最为耀眼的珍珠,英国人是不希望印度独立的。可是印度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随时都会掀起反英起义。被二战严重削弱的英国无力应付,只好屈从“民意”,选了温和派作为谈判代表。

英国虽然国力衰弱,无可奈何花落去,留不下印度人的心,但是英国人智商还在线。如果把一整个英属印度都交给印度国大党,那可是一个面积超过400万平方公里的世界大国,印度洋将会成为这个大国的后花园。美国已经把英国世界霸主的位子抢走了,还要指摘英国殖民统治多么残暴。印度如果再来这么一出,他们为了提高国家荣誉感和凝聚力,英国就是一个最好的对立面和靶子。毕竟英国人殖民时期没少杀人,他们怕印度人记仇。如果把他们分开就好了,分而治之,让他们自己去斗,让他们的内部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就不会埋怨到英国头上,反而还会请求英国的居中调停。


(蒙巴顿方案)

于是乎,英国人弄了一个分家方案,看起来比较合理。既然大家性格不合,那就分开单过吧。原本英国是想要印度分成几十个国家的,这个包藏祸心的方案连温和派都看不下去了,游行示威、暴动天天有,把英国吓个半死,最后出台了把英属印度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方案。

这个方案看起来还算不错,还比较符合印度人口占比,可是仔细看地图就发现巴基斯坦吃了大亏了。原来,巴基斯坦不到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被分成了相隔2000多公里的两块版图,被称为东巴和西巴。当初巴基斯坦为了快速和印度人分家过日子,巴基斯坦人没有考虑太多,就通过了建国宣言,把领土组成写进了宪法。

印巴冲突不出意外地因为分地不均打起来了,几乎是刚刚分家,两边就开始把对方当做死敌来看待了。印度人的注意力果然都被集中到了巴基斯坦人身上,忘记了300年殖民者的罪恶。第一次印巴冲突,双方打和了,虽然看起来巴基斯坦吃了亏,只占了争议领土克什米尔的40%的面积,但是以巴基斯坦战争能力,能做到这样就已经不错了。

没过多长时间,第二次印巴冲突很快又打起来了,这一次巴基斯坦险胜印度。为什么要说险胜呢?因为虽然巴基斯坦的空军在开始阶段打的不错,但是印度缓过来后,已经准备发起强势反推作战。印度还把航母派到了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的外海上,随时准备轰炸巴基斯坦首都。巴基斯坦对印度的全方位战争无法抵御,前线阵地开始崩溃。紧急时刻,巴基斯坦求助于中国。中国给印度写了一封“勿谓言之不预”的信,加上1962年的时候确实教会了印度怎么做人,印度就选择在局面大好的情形下放弃了进攻。

但是,印度对这个城下之盟非常憋屈,他们甚至认为是家门不幸,出了巴基斯坦这个孽障。他们从退兵之时就开始筹划着怎么清理门户了。他们启动了核计划,也不为了面子做“不结盟运动”的领袖了,他们跟苏联越走越近,购买了大批军火,随时准备复仇巴基斯坦。


(第二次印巴战争)

巴基斯坦对印度要报仇的事心知肚明,他们也不是毫无准备。为了不再受印度的海军威胁,巴基斯坦把首都搬到了北方,同时还能便于调度克什米尔前线。巴基斯坦把大量的军事装备和研发功业都安排到了内陆地区,以免被印度发起突然打击,摧毁潜在战争能力。

这本来是巴基斯坦正常的国防需求,却在东巴引起了不满。原来,东巴地势平坦,没有险要可以防守。因此巴基斯坦政府就把工业都安排到了西巴,这让东巴人民认为中央政府处事不公平。西巴要发展,东巴也要活命呀,因此在巴基斯坦积极备战的时候,东巴发起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活动。巴基斯坦政府军很快开到达卡,抓了很多分裂分子,镇压了叛乱。

敌国有乱,是本国之福。印度如果不趁你病,要你命,那也不是印度了。于是,印度借口巴基斯坦政府违反人权等,在东巴带路党的邀请下,兵发东巴,同时在克什米尔地区也发起了进攻,用以牵制巴基斯坦政府军救援东巴。

印度发起战争前曾打听过世界各国的态度,苏联是全力支持印度的,美国则陷入越战泥潭,无法抽身,连给巴基斯坦的军火都只能算是敷衍应付。在危急时刻,美国曾经请求中国直接出兵援助。可是当时中国正处在特殊时期,无力援助。巴基斯坦孤立无援,在东巴的9万部队都被印度俘获。东巴在印度的操纵下,通过了独立宣言,正式成立了孟加拉国。通过肢解巴基斯坦,使得巴基斯坦从此失去了从东西两面夹击印度的战略优势,印度因此实现了独霸南亚的战略目标。

(第三次印巴战争)

那么,对于建立一个大印度念念不忘的印度,为什么会让孟加拉国独立,而没有想过直接吞并呢?

印度肯定想过直接吞并孟加拉国,因为印度的外交理念就是小国在未来都是大国的附庸,是没有必要独立存在的。所以,印度在南亚是横着走的江湖大哥。之所以印度停下了吞并的手续,主要原因有三个:

1,通过武力吞并改变国土的时代过去了,印度如果直接吞并孟加拉国,不仅之前标榜的吊民伐罪的道义制高点荡然无存,也会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如果因为吞并孟加拉国,导致联合国干涉,在孟加拉国再发起一次“联合国军”行动,印度到手的成果可能都会鸡飞蛋打。印度不能冒这个险,因为美国曾经干过这个事。

2,孟加拉国国土面积不算小,人口也极多,而且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印度靠近孟加拉国的地方,还有一个邦叫做西孟加拉邦,原本是和孟加拉国是一个地区的,就是因为宗教原因给分开了。如果孟加拉国吞并进来,那么1.5亿以上人口的穆斯林,涌入西孟加拉邦,会完全改变印度在当地的政治生态。以穆斯林的政治诉求,难保印度吞并了孟加拉国,最后还不得不搭上西孟加拉邦才能把这个国家送走。

3,印度如果吞并了孟加拉国,印度在印度洋上的海岸线将会大大加长,起码在地缘上,印度将会成为印度洋最大的陆地—海洋霸权国家。这样的结局,是世界其他大国都不能接受的情况。如果世界五常国家通过印度洋都要看印度的脸色,那还让他们在联合国怎么混?

所以,印度看着孟加拉国这片土地,及时流干了口水也不敢下手,还不如扶持一个傀儡政权,坐坐太上皇舒服和安全的多。

(孟加拉国的穆斯林人口使印度忌惮)


近些年印度还把孟加拉国溢出来的1500万穆斯林给强制遣送回孟加拉国,这件事还引起了两国的外交纷争。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印度当年没有吞并孟加拉国,确实是明智之举啊。


而知而行的历史


孟加拉国之所以能够独立,完全是印巴冲突的产物。我们都知道,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三国原来都是英属印度殖民地,然而老牌殖民帝国英国在经历二战后,实力已经遭到巨大的削弱,根本无力在维持海外庞大的殖民地体系,所以在1947年被迫接受英属印度独立。



然而由于英属印度内部本身的复杂性,英国殖民者根据宗教信仰的不同,来划分出两个国家(印巴分治)。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群聚居地成立了巴基斯坦国,而大部分信仰印度教的人群则成立印度国。

巴基斯坦则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就是孟加拉国。然而在地图上能够明显看得出,东西巴基斯坦领土是相互不接壤的,主体部分是西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就相当于飞地,两地相隔2000公里。然而东西巴基斯坦也属于一个临时拼凑的国家,只是有共同的信仰,其实两地差异非常大。最令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不满的是,巴基斯坦整体倾向于主体部分,把大部分财政都用在西巴基斯坦,两地本身不接壤,加上还有矛盾,所以东巴基斯坦的独立倾向非常明显。



印度更是抓住了这一点,向巴基斯坦发难,1971年,东巴基斯坦独立势力在印度的支持下,成立了孟加拉国,这也就是第3次印巴战争,印度取得全面胜利,成功分裂的巴基斯坦,解除了被东西巴基斯坦双线作战的夹击之势。1972年,孟加拉国正式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很多人会有疑问,印度不是想吞并整个南亚地区吗?为何要帮助孟加拉国独立?直接吞并孟加拉国不就行了?

事实上印度也清楚,孟加拉国可不是那么好吞并。最主要的是印度真没有那么大胃口。孟加拉国国土不大,只有14.7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密集程度比印度还要厉害,现在的孟加拉国,拥有1.67亿人口,是世界人口大国;而且经济状况比印度还要贫困,吞并了孟加拉国百害而无一利,印度真没有那么多的财力来补贴孟加拉国,更重要的是,孟加拉国基本上信仰伊斯兰教,和印度本土宗教印度教格格不入,吞并孟加拉国,对印度来说真没有太多好处。



当然孟加拉国也不愿意并入印度,除非印度给予很好的条件,但绝对是印度出不起的条件。


大正看世界


这个问题,说好听点是印度具有无私的共产主义精神,说难听点就是印度没有这个能力。

而从印度70多年来所干的破事来看,它的确是没有这样的能力。

作为南亚第一大国,印度也是世界上最奇葩的国家之一,被英国殖民了几百年,在屈辱中长大的印度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除了对英国殖民者感恩戴德,印度还处处以英属印度的继承者自居,在英国殖民者撤走之后,印度义无反顾的挑起了英国殖民者的角色,将魔爪伸向昔日同被英国殖民者欺侮的小伙伴,还大言不惭曰要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而作为南亚次大陆第二大国,巴基斯坦自然是印度的眼中钉和肉中刺。自1947年印巴分制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进行了三次激烈战争,虽然巴基斯坦和印度同样都拥有核武器,但由于体量上的巨大差异,巴基斯坦在三次印巴战争中,几乎都处于下风,尤其是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在东西两线对巴基斯坦形成压倒性优势,巴基斯坦不得不接受允许东巴基斯坦独立的残酷现实,孟加拉国由此建立。

但是匪夷所思的是,一向以大国为己任,以吃掉周边小伙伴为乐的印度,竟然没有挟胜利之威,吃掉孟加拉国。要知道,印巴分治时,印度早已完全占据西孟加拉,因为孟加拉国的独立,印度和孟加拉国至今还有数百块难舍难分的飞地。

而印度之所以如此“绅士”,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自身能力不足

作为一个被英国殖民了200多年的国家,印度没有和其他大国一样,经历过惨烈革命的血火拼杀,因此走向独立的印度,本身就先天不足。

从1947年独立建国以来,印度能够打得过的最大国家就是巴基斯坦,虽然印度在南亚次大陆上表现的咄咄逼人,但迄今为止印度领土扩张的最大战果,也就是吞并了面积不足1万平方公里的锡金。而吞并的方式,没有诉诸武力,而是相当温柔的“独立公投”。

因为锡金本身就是小国寡民,总人口不过60多万,这样一个体量只有我国一个县的弹丸之地,印度确实不用诉诸武力。在吞并锡金之前,印度强迫锡金打开国门,允许印度人向此迁徙,当迁入锡金的印度人占到锡金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时,这些假锡金人的公投结果直接决定了锡金的未来。

1975年,锡金公投结果要求“加入”印度,印度由此冠冕堂皇地吞并了锡金。

但孟加拉是一个人口过亿的小国,这样的体量虽说不大,但对于印度玩“锡金第二”的把戏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虽然孟加拉国水资源极其丰富,能够满足印度完全霸占恒河中下游的欲望,但孟加拉国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国家之一,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洪涝灾害,是印度这个基建水平相当落后的地区大国难以应付的。

更重要的是孟加拉国人口以穆斯林为主,对于十多亿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来说,吃掉孟加拉国必然给印度带来前所未有的消化不良问题,愈演愈烈的种族冲突足以让印度陷入恐怖的社会动荡中。

在地区撕裂难以彻底解决的情况下,印度可能在吃不下孟加拉国的情况下,丢掉西古里走廊以东的东北部地区,这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生意,印度不敢冒这个险。

2、国际社会不允

虽然尼赫鲁一直致力于让印度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但历史已经无情的证明,印度的有声有色只能针对周边能力不足的小伙伴,面对真正的强者,特别是北方大国,印度只能无语凝噎。

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之所以一帆风顺,是因为国际社会的不作为。

自印度建国以来,就一直是苏联的好朋友、好伙伴。而为了在南亚寻找立足点,1971年美国抛弃传统南亚盟友巴基斯坦,转而和印度发展友好关系,这让成为美苏座上宾的印度开始飘飘然。

而此时的北方大国,和美苏两国的关系剑拔弩张,印度成为美苏两国遏制北方大国崛起的重要棋子。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印度吞并锡金,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选择视而不见。

当然,美苏两国之所以选择性失明,是因为锡金小的实在无足轻重。但孟加拉国就完全不同了,某种程度上说它关系到印度能不能更好地被美苏掌控,所以印度想要吞并孟加拉国,美苏两国即便和印度关系再铁,也不会傻到看着印度一步步坐大。

而北方大国虽然实力不及美苏,但胜在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所以在1975年未干涉印度吞并锡金,除了锡金面积小得微不足道,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国内环境力不从心。

但此时的北方大国早已今非昔比,对印度野心的洞悉比任何时候都清楚,所以印度想要吞并孟加拉国,北方大国首先不答应,或者说即使国内环境不允许也不答应,毕竟有藏南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失地,北方大国更不可能坐视印度领土扩张。

所以对印度而言,能够成功肢解巴基斯坦,促使孟加拉国独立,已是最好的结局。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这个要从孟加拉国建国的过程说起,本来1947年前,如今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三部分作一个整体国家称为印度。1947年印度从英国殖地独立,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包含东巴基斯坦即孟加拉地区和西巴基斯坦两部分)两个国家。后来由于巴基斯坦的东西两片领土的内部矛盾,1971年,东巴基斯坦闹独立,且是在印度的怂恿下在印度境内建立了孟加拉国临时政府。直接导致了印巴全面战争,最后印度攻占了达卡击败了东巴军队,孟加拉国得以独立!可见孟加拉国是印度一手扶持建立起立的国家。由于处于冷战时期,美苏都不允许出现另一个潜在对手的存在,估而反对印度的吞并野心,特别是美国主导安理会发出决议要求印度退兵,印度不得不收起吞并野心。此外,自二战后,单单靠军事实力吞并一个国家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了,面对道义上的谴责是任何国家都承受不起的。还有,孟加拉国人口过亿,信奉伊斯兰教,与印度截然不同,若贸然吞并,很有可能激起宗教矛盾,也是很难处理的。总之,吞并一个国家不是那么容易的,即使强如美国,也不敢吞并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


背锅我来


印度要是吞得下的话早吞了,尼泊尔、不丹、锡金这些,哪个不是被印度虎视眈眈盯着?印度被西方殖民惯了,所以也就学会了西方国家到处吞并圈地的那一套。

之所以没吞孟加拉国,不是因为印度不想,而是因为确实是不好吞。孟加拉国拥有147570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个国家不算大也不算小,不过人口倒是多得惊人,有1.647亿人(2017年),相当于英国总人口的两倍多了。印度想吞这个国家,真的没那么容易。

而且,孟加拉国原来是东巴基斯坦,只不过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被印度成功给分离了。虽然印度是通过战争手段分离孟加拉国,但是倘若印度有吞并孟加拉国想法的话,则巴基斯坦也必然不会接受,有巴基斯坦牵制,印度也不敢轻举妄动。

虽然印度一直很高估自己,但是印度自己其实也存在很多问题,贸然去吞一个孟加拉国,带来的不一定是好的结果。

所以,印度只能是让孟加拉国分离,但不能指望将之吞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