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炮开炮时人都跑老远再拉绳开炮,那坦克里空间那么小开炮时乘员如何防巨响和震动?

蓝色的夜晚47


兔哥回答;火炮是用来打击远距离目标的,榴弹炮、加农炮都具备很远的射程,而射程需要火炮的高膛压来满足,而高膛压必须要用发射药的装药量做保障,因此火炮的膛压都很高,后坐力也很大,声音自然就大了。火炮开火方式的确是有用绳子拉发的,主要就是避免后座力的伤害,不过现在的火炮都有炮闩击发装置,不用拉绳子了,特别是自行火炮、坦克炮之类的,没空间去拉绳子。另外,火炮开炮时都有震荡冲击波和巨大的声音,陆地开阔地带好理解,声音扩散的快,坦克炮塔空间几乎就封闭的,开炮时坦克乘员如何防止被噪音伤害呢?下面兔哥说说这个问题;


我们通过一些资料能够了解火炮射击时的噪音是非常大的,不但有声音,还有震荡冲击波,士兵开炮时都会张大嘴巴,目的也是为了保护耳朵。其实张嘴主要防范震荡冲击波的伤害,炮兵都有防噪音耳塞,为什么基本不用,主要是防震荡冲击波效果不好。火炮开炮的冲击波效能多大呢?一桶满装矿泉水放在火炮后面能被震破裂,人站在火炮后面腿部就像被鞭子抽似的,五脏六腑震荡非常厉害。人体内有气体,如果闭嘴闷里面会造成伤害,张嘴使内外压力平衡,好受的多,耳膜也不会因为内外压力不平衡而破裂。越是开阔空间震荡冲击波和声音波束扩散越容易,越是密闭空间伤害越大。那么坦克炮塔内的乘员又是如何避免伤害的呢?说出来可能出乎你想象。

坦克炮塔虽然空间密闭但这正是它隔音的最好方面,火炮虽然声音大,但我们要知道它的声音来源在哪里。火炮的发射原理是将炮弹送进炮膛,然后炮闩闭锁,整个火炮尾部是封闭的,火炮发射时火药气体开始推动弹丸沿炮管向前运动,火药燃烧膨胀气体也是向前运动,同时声波随火药燃烧气体向前运动,冲出炮管的一刹那,火药燃烧膨胀气体伴随声波波束一起从炮口迸发出去,产生巨大的声波震荡。我们从图片中能够感受到火药气体冲出炮口时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中包含了声波能量,也就是说火炮的炮口才是火炮的声音来源之处,炮尾由于是密封的并没有多大声音,当然声音是有的,但要小的多,小到不需要做任何保护措施的地步,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恰恰是密闭的炮塔,坦克的炮塔都有厚重的装甲,这样的厚度隔音效果非常好,陆地上火炮由于空间开放,声音和火药气体产生的震荡波束会360度传播,虽然炮尾部位的声音要小很多,但依然要大于坦克炮塔内的声音,并且冲击波也会向后传播,火炮的冲击波,以及声波向后传播的途径并不是炮闩尾部,陆地上火炮的炮闩尾部也是闭锁的,声音来自于开放的空间。而坦克炮塔是一个非常好的阻隔声音的屏障,厚重的装甲,密闭的空间阻隔了声音进入,因此,坦克炮塔内的声音反而很小。除了能够阻止声音进入,同样也阻止了冲击波的扩散进入,所以坦克炮塔内是声音很小的。

耳机保护措施也是一个隔音效果的体现,坦克虽然火炮射击时的声音不大,但坦克炮塔内并不是一个安静的地方,发动机就安装在坦克内部,虽然有隔音措施,但依然噪音嘈杂,坦克内部的乘员之间的说话都听不清,因此,所有乘员虽然都相隔不远,依然需要佩戴耳机通话,而这个耳机本身就具备隔音效果,因此,坦克开炮时的声音也被耳机阻隔了一部分。经过坦克炮塔和乘员耳机两层隔音措施,坦克炮塔内开炮时的声音就很小了,远小于陆地火炮很多很多。自行火炮的声音要大于坦克炮塔内的声音,自行火炮后座力也要大的多,同时炮塔厚度要薄很多,隔音效果也无法和坦克炮塔比,另外自行火炮射击时震荡效应也大,这也是很多自行火炮射击时打开尾门或是侧门,起到泄压平衡的作用。通过上述讲解大家对于坦克炮塔内的声音了解了吗?欢迎探讨指正,共同提高。欢迎关注退伍老兵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兔哥42928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有一次去南京郊区的南京炮院学院办事,正巧遇到了一次军事演习(或者说表演)。

当时军区司令员或者副司令员也到了,陪同巴基斯坦方面的高级军官。

虽然清了场,但由于演习规模非常大,尤其是那门自行火炮距离萨沙也就七八米左右。

之前我从没有这么近距离看过打炮,没有什么准备,结果差点完了蛋。

突然直接,那门自行火炮就开炮了。

炮声多响就不说了,关键它一开炮,七八米内的水泥地面都在明显的震动。

当时我耳朵嗡的一声就半聋了,随后好几天都听到一种啸叫声,大概一周才恢复过来。

我同一个中越战争当过炮兵的前辈吹牛,他说这是常有的事。

当时开战前,他们虽然有多次演习,但从没有饱和炮击过。当时每个人都带了一些泥土、橡皮塞之内,用于堵住耳朵。

结果开战以后,他们打了一个上午的炮,到中午发现互相讲话都听不清。再一摸,堵耳朵的东西早就不知道整到哪里去了。因为当时他们炮兵阵地距离越军很近,非常紧张,也顾不上别的。

由于耳朵几乎失聪,后来就打手势,或者在小本子上写字沟通。

不过,萨沙有个96式坦克兵朋友告诉我,其实坦克内的炮声没有外面听到的那么大。

因为坦克炮不是无坐力炮,炮击的时候火炮内部是封闭的,炮闩闭锁,整个火炮尾部是封闭的。

炮弹出膛以后会发出巨大的声音,所以坦克外面听的很清楚。

炮击的时候火炮是封闭的,装甲和炮管都很厚重,起到了一定的隔音效果。

而现代化坦克佩戴的耳罩式通话器,也能起到一定的隔音作用。

另外,现代化坦克内部存在隔音设计,普通坦克兵之间有隔音板,防止巨大的噪音后续量感染。

所以,坦克内部的炮声并非很夸张,还是可以接受的。

即便如此,据统计服役3年以上的坦克驾驶员中,有10%的比例存在听觉障碍。


萨沙


道理非常简单:火炮噪音来自炮口,而不是跑尾。而坦克是封闭的,现代坦克都有三防要求,其气密性远超我们常人想象,对炮口的噪音阻隔效果远比开放环境好。另外,坦克自身质量都很大,其整体质量远大于一般牵引火炮(牵引火炮为了提高机动性能,一般尽可能减少自身质量,用筑锄来作缓冲装置),足以承担火炮的后坐力和震动。当然,坦克开跑是对车内乘员一点影响没有是假的,只是远比牵引火炮的条件好。


叮叮东334


打炮时候的膛口噪音和冲击波主要来自发射药冲出炮口,并在周围二次燃烧、膨胀而产生。这个冲击波会以空气为介质,传到后边打炮的人身上。(但这并不是拉绳发炮的原因,我最后说)

而坦克有装甲啊,炮口的冲击波要传到坦克内部乘员身上得透过装甲,这一层装甲就能隔绝掉绝大部分的冲击波。当然,二战时候坦克一般没那么封闭,因此还是能传进来挺多,而现代坦克都三防了,密封很好,膛口那点冲击波真不是个事儿。


最后说一下, 拉绳发炮并不是炮手怕冲击波或者噪音,毕竟战场上这点声音受不了当什么兵。拉绳主要为了安全,尤其是第一发炮弹往往都是采用拉发。毕竟冷炮状态下炮膛温度低,尚未进入最佳发射状态,容易发生炸膛事故,为了安全起见,要保持距离,甚至是找掩体拉发。(其实自行火炮冷炮都是拉发)

另一方面是刚固定好的炮尚不清楚驻锄是否牢固,如果不牢的话炮就会出现辣么大的后坐位移,人要是在边上是不是撞飞了?


疯狗的轻武


有需求就有创造的动力。坦克空间小,那么,军工们自然就要螺丝壳里做道场,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坦克炮神与炮塔间不是刚性连接,有阻尼装置,用以抵消后坐力。牵引火炮身管与炮架刚性相连,可以把后坐力通过驻锄传导到大地,因此打炮时尘土飞扬。

面对的目标不同,坦克要冲锋陷阵、短兵相接,因此弹道平直,膛压高。牵引火炮主要在后方,炮管后方空间较大,因此俯仰角度较大,弹道弯曲,膛压低。

……

任务的不同造成了发射方式的不同。


水道山行


我是雪松,我来告诉你:无论枪炮其巨大射击声音来自枪炮口,即枪弹或炮弹脱离发射管那一刹那产生的声音。


雪松127947852


火炮作为战争之神,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战争,而且其也根据使用用途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火炮,比如坦克上使用的坦克炮,自行榴弹炮、牵引式榴弹炮等、防空高炮使用的小口径炮等等,而且火炮的口径也是从20毫米只155毫米不等。而且我们每次看地面炮兵开炮时,那巨大的冲击力和整个画面时,都会惊叹火炮开炮时巨大的动静。比较有意思的是我们看牵引式火炮在开炮时,士兵都是站在比较远的地方再拉绳开炮,开炮瞬间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和噪音都会让士兵躲避不及,而同样是炮的坦克内部空间那么小,炮长和车长坐在火炮两侧都没事,那么坦克内部又是如何防止巨大的冲击波和震动的呢?

首先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搞清楚火炮发射时巨大的冲击波来自哪?火炮开炮时炮膛内部的发射药被击发点燃后产生巨大的火药燃气,这些巨能量的火药燃气推动弹丸高速滑行,直到弹丸离开火炮身管,那么在火药燃气到达炮口的时候,由于这个时候这些高温高压燃气没有了火炮身管的束缚就会向周围散去,继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高强度的噪音、震动,而这些噪音对于操作火炮的士兵而言基本都是致命的。长时间近距离开炮非常容易损坏士兵的身体健康和听力,所以如果能够在火炮开炮时尽可能的原理火炮,那么士兵受到火炮炮口冲击波和声音震动的伤害就会大大降低。
以牵引式榴弹炮来说,这类火炮的口径都比较大,基本以155毫米为主流口径,所有在这么大的口径之下,火炮发射时炮口产生的冲击波和噪音、震动对于人体都是极大的伤害。而且牵引式榴弹炮为了控制整炮重量,并不会采用更大的身管倍径和制退效果更好的制退机构,所以为了降低火炮发射时巨大的后坐力,这类火炮基本都会在炮口加装炮口制退器来降低发射时的后坐力。
虽然炮口制退器的类型很多,有单室、双室、胡椒瓶式等,但是基本都是依靠火炮发射时的高压燃气的反冲击力来降低火炮后坐力的,那么不管是采用哪种炮口制退器,火炮在发射时炮口的冲击波都是朝炮口四周或者后方延伸的,特别是对于胡椒瓶式炮口制退器虽然制退效果最好,但是其主要是将炮口火药燃气方向朝后设计来降低火炮后坐力的,所以这种火炮的对于火炮后部的士兵伤害更大。而且牵引式火炮属于露天作业,炮手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没有任何防护隔挡,等于是开炮时直接面对着强大的冲击波伤害。
坦克则不同,首先坦克乘员都坐在坦克内部,所以就算是坦克开炮时强大的冲击波也会被坦克车体和防护装甲挡住,所以火炮开炮时虽然巨大的冲击波和噪音、震动很大,但是真正传递到车体内部的冲击波几乎为零、噪音和震动也都比较小,而且坦克内部的成员都佩戴着隔音效果极好的防护头盔,所以对于开炮时巨大的冲击波和噪音都能很好隔离。
其次是坦克不像牵引式火炮为了控制整体重量而采用简化版本的制退机构,所以在拥有强大而高效的制退机构的扶持下,虽然坦克开炮时巨大的冲击很大,但是强大高效的制退器完全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开炮时的震动传递。最后就是降低冲击波了,由于坦克装有强大的制退器,所以不用安装炮口制退器,当然现代脱穿弹的大量使用也不允许坦克装设炮口制退器,毕竟炮口制退器会降低炮口初速,而脱穿弹的穿甲效果很大程度上由炮口初速决定。由于坦克炮没有了炮口制退器,那么身管内部的高温高压燃气在离开炮口的时候是朝前的,所以对于火炮后面的坦克造成的冲击力并不大,那么坦克内部所感受到的冲击波也就不那么强了。


魑魅涅磐


我看这坦克的重量有一半是为了抵消后坐力的吧,要是个铁皮的一开炮还不得低朝天了,只要住够重能减少震动的。


过两天1963


一方面坦克炮口与乘员有厚装甲隔离,不会受到冲击波伤害,另一方面,乘员都有帽子和耳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