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都大地春潮湧 沃野田疇煥生機——志丹縣抗“疫”不誤春耕生產

本報記者 王鋒 通訊員 張佳宇


  近日,氣溫回暖,春意漸濃,正是新冠肺炎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春耕備耕生產的重要時節。在志丹縣的川地大棚、山地果園,農民育苗、除草,修剪、拉枝,皆是一番春耕備耕的忙碌景象。與往年的春耕場景不同的是,村民都戴上了口罩,採取分散勞動的方式,大家在做好防護抗擊疫情的同時,積極春耕、備耕,做到疫情防控與春耕生產“兩手抓、兩不誤”。


紅都大地春潮湧 沃野田疇煥生機——志丹縣抗“疫”不誤春耕生產


  川地大棚綠意濃


  2月18日,在志丹縣順寧鎮任坪村陽臺村小組大棚種植地塊,村民王佔斌和老伴兒走入田間地頭,在大棚裡忙活起了除草、施肥、耕地、播種等農活。“時令不等人,疫情要防,地裡的活也不能耽擱。”王佔斌說。


  王佔斌是陽臺村民小組的蔬菜大棚種植戶,一家10口人,主要收入就靠8個大棚。“我家8個棚,現在7個棚都種滿了,就剩這1個棚,今天下來就種完了。其中有的棚的菜很快就能上市了,這茬上市的預計能賣六七千元。”戴著口罩幹農活的王佔斌滿臉是汗。


  與任坪村相鄰的白草臺村,也是一個以棚栽業為主的特色產業專業村。全村共有4個村民小組,176戶810人,共有弓棚326座,種植露地菜200畝,溫室大棚452座,棚均效益達到了3萬元。


  今年56歲的任志洋,就是白草臺村一名西甜瓜種植戶,他的甜瓜趕在年前已銷售了一茬,供不應求。如今,碰上了“疫情”,雖然他的甜瓜銷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到他依靠產業增收的信心。


紅都大地春潮湧 沃野田疇煥生機——志丹縣抗“疫”不誤春耕生產


  “現在受疫情影響我們小瓜銷售確實有些困難,賣不上價錢,但是疫情總會過去,不能耽誤現在的好時節。我現在把這棚又開始種上,估計在五月上市之後就可以賣個一兩萬元。”任志洋說,“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證春耕不受影響,鄉鎮府時刻提醒我們勞動期間佩戴口罩,幹完農活都自行回家,不聚集、不串門,大家都在積極配合,現在就期待我們抗擊疫情勝利的那天一切生活步入正軌,這樣我的蔬菜瓜果就肯定能賣出個好價錢。”


  在順寧鎮白草臺村主幹道上,村主任任華正在搬運化肥、種子、農藥等農資。在清點完畢後,村幹部便駕駛三輪車,負責將這些農資配送到各個村民手中。


  “在疫情期間組織春耕,還是心存擔憂,但隨著黨委、政府各項措施的實施,大家放下了心理包袱,坦然面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堅持生產,確保農民在疫情過後,可以依靠棚裡的作物增加收入。”任華說。


  志丹縣順寧鎮按照“嚴防疫情、不誤農時”的工作思路,及早安排部署,持續推進蘋果管理,大棚備播,紮實做好育秧育苗、病蟲防治、農資保障等春耕備耕工作,為疫情期間農業生產奠定堅實基礎。


  “我們鎮在不斷強化防控疫情工作的同時,統籌推進農業生產工作,堅持有序開展蘋果冬剪和大棚種植工作,確保防控生產兩不誤。”志丹縣順寧鎮紀委書記郭志成說。


  山地果園修剪忙


  山地蘋果是農民的致富果,也是志丹縣農業主導產業之一。有了春季果園的積極管理,才有秋季可喜的收穫。


紅都大地春潮湧 沃野田疇煥生機——志丹縣抗“疫”不誤春耕生產


  2月19日,在志丹縣義正鎮龍泉寺村劉志忠的果園裡,他和老伴兒一邊忙著靶地、施肥,給果樹剪枝、拉枝,一邊告訴記者:“我家今年的果樹已經有4年的樹齡了,春節做好修剪、拉枝,就不會影響掛果。去年我的這50畝初掛果園賣了12萬元,以我這些年的經驗來看,今年預計我的果樹掛果量肯定能翻一番,期待風調雨順再來個豐收年。”從劉志忠臉上看不出在防疫期間的消沉,更多的是打理果園的喜悅和對生活的嚮往。


  2月13日,志丹縣書記李建強深入義正鎮調研後,義正鎮結合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工作召開專題會議,對全鎮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及果園春管等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全鎮要在集中精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迅速做好各項春季農業農村工作的啟動,全力抓好果園“冬剪”掃尾、春季管護、人居環境、鄉村治理等工作,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農村工作“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2月21日,在義正鎮龍泉寺村王志傑的果園裡,鮮豔的黨旗迎風飄揚。黨員志願者服務隊把“農技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現場查看果樹枝條密度、果樹長勢,為果農答疑解惑,手把手傳授果樹管理實用技術。“黨員服務隊到現場指導,給我們解決問題,對我們之後的收成很有幫助。”果農王志傑告訴記者。


  志丹縣農業農村工作局副局長韓鵬程說:“今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繼續按照‘一主兩翼多元’的產業佈局,進一步鞏固提升30萬畝山地蘋果成效,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力度,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發展。”


  為保障山地蘋果產業繼續發展壯大,2019年以來志丹縣加快蘋果產業後整理力度,制定出臺了激勵扶持現代農業產業全面提升的十條措施,每年列支7000萬元扶持以蘋果產業為主的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蘋果總面積達到30萬畝,蘋果總產量突破9萬噸,產值達到4.3億元,果農人均收入超過6000元。


紅都大地春潮湧 沃野田疇煥生機——志丹縣抗“疫”不誤春耕生產


  春耕物資備充足


  2月19日,記者從縣農業局瞭解到,志丹縣春耕農資供應充足,農民朋友不必擔心。


  在綠源農資超市,記者看到,已經有村民戴著口罩前來購買農資。超市內,化肥、農藥等物資貨源充足。


  綠源農資超市老闆劉海峰說:“店內物資儲備貨源充足。疫情發生以後,我們通過各種方式調取了一些物資,為春耕生產作準備。”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志丹縣迅速行動,多措並舉,切實加強全縣冬春蔬菜生產管理及春耕備耕工作,確保市場充足供應,確保價格基本穩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2月3日,縣農業局要求該縣蔬菜中心派出技術人員進村入戶指導菜農擴大當前蔬菜生產。葉菜類,在晴好天氣適當加大水分和肥料的供應量,加快生產,儘早上市;果菜類在加強病蟲害防治的同時,適當補充肥水,加快生產,提高產量,保證供給。針對當前春耕備耕農時緊,農資需求量大、供應集中等問題,縣農業局積極開展種子、肥料、農藥、農膜等農資的需求調查,做好儲備和調劑調運工作,對各農資供應點要求依法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確保春耕備耕生產需求。


  志丹縣在設施水果銷售中,將設施生產基地負責人拉入了延安農超對接微信群,讓他們彼此掌握供求信息;同時與本地超市對接,對有需求的超市,優先保證採購當地農民產品。並通過微信朋友圈、朋友群、親戚群等網絡手段,宣傳該縣農產品。


  疫情期間,志丹縣強化防疫措施落實,指導蔬菜生產者增強防護意識,做好個人防護,確保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強化人工物資保障,協調相關部門、企業做好種子種苗、肥料、農藥、農膜等物資供應,保障蔬菜正常生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爭取財政部門安排蔬菜生產應急保供資金,對蔬菜生產企業為應急保供工作增加的費用或帶來的損失給予一定的補助;對設施蔬菜和露天蔬菜進行分類管理,加強培育茄果類健壯植株。加強監測預警,準確掌握本地消費需求,及時做好市場餘缺調劑工作;及時發佈供求信息,引導合理安排生產,穩定市場預期。加強信息溝通,密切關注市場走勢,根據市場需求,及時組織貨源,協調調運、保障供應。暢通運輸渠道,積極配合暢通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促進蔬菜快速有序流通,確保出得了村、進得了城、入得了店。


  農時不等人,為保障疫情結束後的農民增收,志丹縣在做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採取有力措施,結合本地農業生產實際,有序組織群眾在做好自我防範的前提下,全面抓好春耕備耕生產工作,為今年農業增產增收打好堅實基礎。


紅都大地春潮湧 沃野田疇煥生機——志丹縣抗“疫”不誤春耕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