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中,宸妃为何会成为皇后最忌惮的妃子,甚至要逼死她?

汤粉嘀哒


《琅琊榜》中梁帝御下统治方式就在于制衡,所以在第一集中我们就知道当朝有个太子,梁帝又扶植出了一个七珠誉亲王。同样在他登基之初,为了制衡,他强行拆散了林乐瑶和言阙,还封林乐瑶为宸妃。从此将言氏与林家彻底分割开,慢慢地走上了对立。

从《琅琊榜》的背景来说,言氏和林家共同扶持了梁帝登基,言阙和林燮亦有同窗之谊,两家还差一点成为了亲家。这些都说明两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关系应该比较融洽,可是一个赤焰案,言皇后为什么一定要逼死宸妃呢,归根到底是宸妃以及她背后的林家集团对言皇后以及言氏家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威胁到底有多严重,下面让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利益的严重威胁

第一、皇后地位的直接威胁。

梁帝登基后言氏就被封为皇后,后宫之中可谓一家独大。好日子还没过多久,梁帝又弄了一个宸妃出来。虽然大家都认识甚至可能以前还比较熟,但是你一来就圣宠优渥,地位更是仅次于皇后,这岂能不让皇后嫉妒。

更麻烦的是宸妃入宫没多久就怀孕了,还顺利生下了祁王——皇长子,请注意这个称谓“皇长子”。此时皇后并没有生下皇子,也就是说当时的大梁没有嫡子却有长子,那么毫无疑问在未来王位继承上自然是优先立长子。

这让皇后如何受得了,有圣宠还有皇长子,说不定哪天一觉醒来自己就成某某妃了。

在后面的剧情中太子被贬为献王后,梁帝曾这样说“后宫母凭子贵,这是我朝历来的传统……”就是很好的警示。

这样一来皇后对宸妃就不再是嫉妒而是忌惮了!

第二、言氏家族的利益

言阙与林乐瑶若是喜结连理,言氏家族与林家成为姻亲,双方皆大欢喜。可惜老奸巨猾的梁帝从中插了一脚,让两家站在了各自的立场。

言氏家族:

言皇后算是言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虽然没能为梁帝生下嫡长子,但皇后的身份高高在上,不容置疑。她既是言氏家族的脸面也象征着言氏家族的荣誉。

言阙,言侯爷,看破尘世沉迷于丹砂修道,但是在宗室忠臣中的威望依然很高。

梁帝:“(言候和纪王爷)这两个人在皇室和宗室忠臣中都有很高的威望……”

言氏家族其他人,虽然这些人没有在剧中一一展现,但是当言候决定站在靖王阵营时,梅长苏曾说“言家曾经出过三位帝师、两任宰辅……”,在这样的背景下,可想而知言氏家族的根深蒂固。

林家:

宸妃,皇帝的宠妃,后宫仅次于皇后的存在,育有皇长子。

祁王,一位德才兼备的皇长子,极有可能成为大梁未来的皇位继承人,王府幕僚人才济济。

林燮,大梁最强战力军队——赤焰军的最高统帅,手下猛将如云,在朝在野关系都极为复杂。

两家对比,很明显能够看出林家这支后起的家族在各方面都胜过根深蒂固的言氏家族。言皇后已经是言家唯一的荣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林家则拥有后宫与前朝,乃至军队的亲缘联合,再加上祁王,无疑对整个言氏家族的利益和未来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形势的必然

当时的形势下,梁帝绝对是杀红了眼。不仅剿灭了赤焰军,赐死了祁王,就连上书求情的大臣和宗室也没有放过。

沈追:“大臣一批一批的上书,人头一批一批的落地,很多府邸都被杀绝了,整个京城可谓血流成河呀!”

在这种形势下,站在林家对立面的言氏家族自然不会触碰皇帝的逆鳞,为表忠诚自然是积极响应皇帝诏令甚至落井下石。此时,言氏在后宫发难的对象自然就是宸妃,逼死宸妃对言皇后来说在当时绝对是百利无害。

抓牢誉王,斩草除根

对于誉王的身世,在后面的剧情中也为我们进行了揭晓,他是滑族璇玑公主的孩子,滑族皇室后裔。

对于誉王的身份,言皇后自然是知道的。

此时言皇后已经不能生育,膝下只有一个誉王,虽然不是亲生但是却有养育之情。更重要的是,誉王此时是站在言家一方的,祁王一死,自己皇后的身份对扶持誉王,将来很有可能誉王就会登基为帝。那时候誉王很有可能会知道自己是滑族人的身世。

我们知道滑族当年灭族就是林燮率领的赤焰军的杰作,那么将来誉王一定会痛恨林家。此时言皇后对宸妃下手,正可以拉拢誉王,有为他报仇的情分。

如此一来,也会更加稳固言皇后以及言家与誉王的关系。


另外,无论前朝还是后宫,斗争都是你死我活,势不两立。

在祁王饮下毒酒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到祁王的背后还站着一个人。没错,那个就是誉王。也就是说誉王也加入到了诬陷祁王之中,他也是凶手。

在剧情中也曾有这样一句话“太子和誉王是不会为赤焰案平反的,这本就是他们的杰作……”

出于斩草除根的必要,言皇后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她的任务就是逼死宸妃,毕竟皇帝很有可能舍不得杀死宸妃,而其他人没有能力杀死她。

言皇后本人性格使然

在《琅琊榜》中曾有这样一个场景,言皇后让惠妃手抄佛经并且要求三天抄完。后来通过静妃于皇帝的交谈中我们知道,言皇后曾经有过一个孩子但是夭折了。因此,她便把孩子早夭的原因归结到了惠妃头上,并且常常对她进行刁难。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言皇后并不是一个大度的人并且非常记仇。

宸妃当年圣宠优渥,育有祁王,林家更是压言氏家族一头。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宸妃是不是一个对她谦逊恭敬的人,言皇后都不可能不对宸妃怀恨在心。当这一切终于能够爆发出来时,可想而知言皇后会对宸妃做些什么。


综上所述,言皇后无论是出于自身原因还是家族利益,无论是考虑当下形势还是筹谋未来,她都必须逼死宸妃。


脑壳秀逗


后宫女人之间的恩怨,最大的因素,当然是争宠,其次则是母族和子嗣之争了,很不幸的是,言皇后和宸妃之间,这些恩怨都存在着,更火上加油的是,言皇后并不是一个有着大局意识和大局观的女人。

宸妃之所以成为皇后最忌惮的妃子,甚至直到最后,皇后仍不肯放过她,原因不外乎是上面这些,但还是得分两个板块去分析回答。

【林家坐大的时候】

宸妃得宠,后宫成双足鼎立之势

言皇后在梁帝上位之前就已经嫁给他了, 可以说,她是陪着梁帝共患难熬过来的,可谁曾想,为了制衡,为了自己的皇权,梁帝萧选在登基的第二年就截断了言阙和林乐瑶的姻缘,将林乐瑶纳入皇宫,并生下皇长子,被封为宸妃。

大家都清楚,宸妃这个封号所代表的分量,加上梁帝的宠爱,宸妃在后宫的地位丝毫不比言皇后差,尤其是,她率先生下皇子,是梁帝的第一个儿子,更是被梁帝寄予厚望,名字都是以“禹”来取,这可是代表着王者的字眼啊。

而当时的言皇后,连自己的后位都还没坐稳,也还没生下皇子,就已经有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对自己“虎视眈眈”了。

宸妃母子,从封号和名字上都稳压自己作为中宫皇后一头,她作为皇后的威权可以说拜自己丈夫所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衅,也许这不是宸妃自愿的,但她处在这样的位置上,言皇后是怎么也不可能将她看做无辜的了。

后宫双足鼎立,这是对她这个皇后最大的侮辱,更遑论皇后前半生犹如金枝玉叶,骄傲至极,怎么能忍受有一个人完全抢去自己的锋芒和丈夫所有的疼爱呢?

祁王参政,自己的儿子却早夭

迁怒,是言皇后行为举止上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宸妃入宫后生下皇长子,并被皇帝取名为“禹”,大有成为储君之势,而自己的皇嫡子却是在一场时疫中早早夭折,更为悲哀的是,自此以后,皇后再无所出,这不管是在后宫中还是在朝廷上,都给了言皇后极大的压力,纵观历史,没有哪个一无所出的皇后能够稳坐中宫之位的。

为此她心里郁结,加上看着宸妃的儿子祁王健健康康长大,还顺利参政,积累名声,自己好不容易收养个儿子,却丝毫没有上位的可能,她心里对宸妃母子的愤恨不言而喻。

尤其是言皇后能因为自己的儿子在那场时疫中夭折,而三皇子却侥幸活下来,心里不舒坦去为难惠妃,很难想象,她会不会觉得是祁王的“储君之势”冲撞了自己的儿子,以至于自己的儿子没能活下来。

誉王就像是她的第二个儿子,她苦心经营,将所有的希望和努力都放在了誉王身上,可祁王显然阻挡了所有皇子的锋芒,祁王几乎是牢牢地把控住了储君之位,而他身后的母亲宸妃,自然也不例外地会成为皇后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林家式微,赤焰逆案罪恶滔天的时候】

赤焰之案如此之大,却罪不及宸妃

当年的案子牵涉之广,案件之大,是所有人都不愿意提及的, 而当年的相关人员,也几乎全都死绝了,少数牵涉不广的人,求情的人也都各种流放远走啥的。

唯独宸妃,像是没受到这件事的牵涉,依然稳坐后宫之中,梁帝丝毫没有要对后宫妇人下手的意思。

这一点,让言皇后看到了梁帝对宸妃的情,对宸妃的心软。

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即便是宸妃的儿子已经被赐死了,但谁知道身在后宫的宸妃什么时候会重新崛起呢?

也许是在皇权上她不再具有什么竞争力了,可对于皇帝的那颗不安分的心呢?

对于皇后来说,宸妃已经抢过一次丈夫的全部情感了,这一次,她当然不会让宸妃再次走入梁帝的生活,再次跟自己分享丈夫的情感了。

于是逼死宸妃,是最好的方式,让她随着自己的母族,随着自己的儿子而去,是逼迫宸妃最好的契机。

何况,小鼻子小眼的言皇后多年来因为宸妃的压迫而忍气吞声,如今终于有反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机会,她当然不会错过了。


兮言小姐


显然,她跟卫子夫一样,

卫子夫为什么被逼自杀?因为太子势力太大了,威胁皇权,于是汉武帝自导自演巫蛊之祸,想抓了太子,结果太子造反,卫子夫给他调兵,打开武器库给他兵器,太子兵败被杀,卫子夫自杀。

在解决太子之前,先把太子的羽翼解决了,也就是卫氏外戚集团,丞相公孙贺父子等,

同理,《琅琊榜》的祁王虽然不是太子,但是参与政治,是当太子培养的,他的舅舅大将军林燮就是他的羽翼,其他朝廷重臣都是他的支持者,宸妃跟着他们也是一党的,

电视里说,祁王很得民心,大臣也很支持他,赤焰军主帅是他舅舅,赤焰军还是私人部队,这就犯了皇帝的忌讳了,如果祁王想接班,梁帝就只能退位了。

于是就有了赤焰案,赤焰军全军覆没,林燮被杀,祁王被软禁,宸妃也就只能自杀了。

为什么宸妃要被逼自杀?很简单,没有利用价值了,梁帝需要重新提拔一个女人,重新培养太子。

卫子夫还没死时,汉武帝就培养了李夫人,也有了李氏外戚。


南朝居士


其实用不着,对于一个女人,皇帝丈夫寡恩无情,兄长儿子全部被株,她已经没有生路了,皇后什么也不用做,宸妃也活不了。


金丝小猴子


一切后宫嫔妃们的争斗就是朝堂上政治纷争的缩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权力的争夺没有退路。

1.母仪天下,从来都不容易

皇帝是高高在上的天子,皇后则是哺育众生的大地。一阴一阳,治理自己王朝。皇帝在朝堂用权术统治臣民,皇后治理后宫,替皇帝处理着各个家族势力代表(其它妃子)的利益纷争。夫妻一心帝国才能蒸蒸日上。

所以一个优秀皇后必须宽厚识大体,方能在这错综复杂势力中游刃有余。只有在保住自己裁判员地位前提下方能母仪天下。

恰恰我们的言皇后却是一位眦睚必报之人,从对惠妃百般刁难证明这一点。众嫔妃对她只有畏没有爱,而恰恰宸妃站在她对立面,无论谁对宸妃从来只有敬。

性格决定着成败,言皇后注定难以真正母仪天下。

2.后宫斗争,必备三板斧

纵观历朝历代后宫斗争,我们不难发现在后宫决定一个妃子地位要素只有三点:

子嗣

母凭子贵,宸妃入宫不久顺利诞下皇长子-萧景禹,地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而自古以来皇位传承问题都见证一个道理“废长立幼,取乱之道”,更何况言皇后今膝下无子,曾经儿子也过早夭折。过继的誉王完全不及祁王。她怕等不到梁帝百年之后,自己已失去皇后之位。

外戚支持

妃子一方面是皇帝的妻子,一方面是自己家族势力的代言人,与家族相互依存。但是反观言家这种出过三位帝师,两位宰辅的勋贵之家。言皇后必须更多仰仗家族势力来确保自己地位。林家则是军方代表。

两家一文一武,双方势力不分伯仲。

感情

登上帝位后,感情对于帝王来说就是廉价的筹码。只是用来巩固自己地位的工具。新欢旧爱,差别对待自然显而易见。

所以在这一刻宸妃—一个底牌强于言皇后的妃子,自然成为她最忌惮的人。

3.过于优秀的皇长子,醉心权术的梁帝

与其说言皇后逼死了宸妃,不如说是梁帝主导加上祁王过于优秀而引发这一切。

梁帝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对权力的占有欲是与日俱增。心里装的御下之道,朝堂上势力的平衡才能保障他绝对的权威。

从他拆散言阙和林乐瑶的姻缘,迎娶林乐瑶开始,就已经将自己以前的携手共进的兄弟,视为潜在的威胁。这正是政治的残酷。皇长子开始参政,朝中大臣赞誉不绝于耳。这在梁帝看来却是威胁。

祁王内得臣民拥戴,外有军队(赤焰军)支持。里应外合,更胜自己当年夺嫡之时。慢慢祁王从自己最爱的儿子成为自己眼中钉,肉中刺。

4.梁帝默许,言家顺势而为

“赤炎军”开始后,梁帝顺势清理祁王党羽,朝中势力重新洗牌。林家和祁王被梁帝罚出场外,多朝元老的言家见势不对,自然沉默观望。言阙看懂这一切,沉迷丹道,远离朝堂纷争。

失去儿子和兄长的宸妃自然成为孤家寡人,自己在处置一个弱女子梁帝于心不忍,二不利于自己名声。但是这样人放在后宫,确实给自己带来威胁。犹豫之时,言皇后借此时机解决这个自己心头大患。这其中也离不开言家为求自保的支持默许。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结束,下一个故事又再次开始。


木月风半


宸妃当年在后宫的位置是仅次于皇后的!她还生有长子,而且当年梁帝也是喜欢宸妃胜过皇后的!而皇后除了是皇后,也不怎么得宠,儿子还夭折了!所以她特别讨厌宸妃,因为宸妃随时可能替代她。

后来,当出现赤焰军的事件后,皇长子被逼死了,梁帝虽然没说要杀宸妃,宸妃是被皇后逼死的!梁帝却没有阻拦,可见梁帝也是同意的她的行为!其实言皇后不过是个梁帝的替罪羊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