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我怎麼辦,你讓我啃誰?


“沒錢,我怎麼辦,你讓我啃誰?


中國式家庭教育的問題,為了面子,為了虛榮,不注重培養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結果就是如此。和啃老族類似的還有媽寶男。

中國的很多家長,都是將子女培養成理想中的高大上。步入社會,就會出現眼高手低、野心與實力不匹配等問題。

這些看似“高大上”的子女,不想俯身接受社會現實,為了維持自己兒時的心理預期,就選擇了啃老。

這不能完全怪他們,他們的父母就是愛面子的人,所以,教出來的子女也是愛面子的人。

先說立場,我贊成題主,我也經常有這樣的疑問。

再明確概念,我理解的啃老,是普通的家庭中,兒女不自立不努力工作,長期心安理得用著並不富裕的父母的錢,並且不打算以後補償。這排除了2種情況,一種是富二代,他們父母支撐的起,就算他們父母去世,留下的資產也夠他們用。另一種是買房買車這些大筆開支,父母暫時贊助部分,這是父母幫助子女立穩腳跟,子女感激並努力在若干年後用錢財或其他形式償還,這並不算啃老。

然後就分析問題了。我認為是教育和大環境所致。在我的父母那代,大部分人都是很窮,社會的輿論是鼓勵勞動致富,或靠讀書謀出路,所以父母那代人都是幹勁十足。

在我這代,貧富差距變大,暗箱操作增多、人情大過規則,所以上好學校、找好工作有拼爹的說法。但總的來說,不論是教育還是社會輿論,還是提倡個人奮鬥與孝順父母的。

但在這20年,社會整體經濟水平提高,父母更寵愛小孩,更不想讓小孩吃苦。隨著網絡的發達,年輕人更容易感受到貧富的巨大差距,面對房價、物價的無能為力。一些軟弱懶惰的人不願再努力,乾脆啃老了。為了讓自己心安理得,他們也傳播了許多啃老有理的言論,當這些言論在網絡上流行開來的時候,會再感染到另一批左右搖擺的年輕人,就象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人有這種念頭。

有些有,但很薄弱,因為人都是好逸惡勞的,躺久了就不願意起來幹活。更多的人會讓自己相信,這不是自己的錯,是父母的錯,因為父母沒問過自己就把自己生在這並不富裕的家庭,父母有義務承擔自己的生活開支——那怕自己已成年。

想要殺死孩子的父母

兒童節當天,熊澤英昭殺死了自己的兒子,隨後報警稱自己是兇手。

76歲的熊澤英昭有過一段平坦的仕途。他畢業於東京大學,先後就任畜產局局長、經濟局局長、農林水產省審議員,最後一躍坐上了事務次官的位置,成為部門最高長官。

2001年,日本發生瘋牛病問題。這是他人生中遇到的一個不小的坎。2002年,因疫情長期得不到控制,熊澤英昭被迫下臺。

三年後,61歲的他又擔任了日本駐捷克大使。在旁人看來,即使在官場遇到了小風波,熊澤英昭也能化險為夷。

在離開官場後,他才碰見了真正的難題。從來沒有意料到的,但又無處可避。

44歲的兒子是那個叫他束手無策的出題人。

日本那些想殺死孩子的人

來9 分殺死孩子的父母並非只有熊澤英昭一人。近年,日本發生多起親子間的殺人案。這些事件共同擁有的角色是,大齡“家裡蹲”孩子和想要殺死他們的父母。他們不上學、沒有工作,沒有任何親密的社會關係,生活在社會外的方寸之內。他們是社會的隱形人口,也是這些家庭藏在房間裡的秘密。

“沒錢,我怎麼辦,你讓我啃誰?


6月1日,76歲熊澤英昭在東京練馬區的家中用刀殺死了44歲的兒子。熊澤英昭是日本農林水產省前事務次官。

殺人動機,只因長期“家裡蹲”的兒子,隨口對附近小學的幾句抱怨。這讓熊澤英昭事聯想到前兩天發生的川崎殺人事件,擔心兒子有可能會傷害周圍人。之後,父親殺死了兒子。

在這悲劇背後,是日本的“8050問題”,指的是父母80多歲、子女50多歲的高齡啃老現象。

想要殺死孩子的父母

兒童節當天,熊澤英昭殺死了自己的兒子,隨後報警稱自己是兇手。

76歲的熊澤英昭有過一段平坦的仕途。他畢業於東京大學,先後就任畜產局局長、經濟局局長、農林水產省審議員,最後一躍坐上了事務次官的位置,成為部門最高長官。

2001年,日本發生瘋牛病問題。這是他人生中遇到的一個不小的坎。2002年,因疫情長期得不到控制,熊澤英昭被迫下臺。

三年後,61歲的他又擔任了日本駐捷克大使。在旁人看來,即使在官場遇到了小風波,熊澤英昭也能化險為夷。

在離開官場後,他才碰見了真正的難題。從來沒有意料到的,但又無處可避。

44歲的兒子是那個叫他束手無策的出題人。

“沒錢,我怎麼辦,你讓我啃誰?


​熊澤英昭44歲的兒子熊澤英一郎。圖/ 網絡

兒子熊澤英一郎是一個大齡“家裡蹲”,無業、長期閉門不出、沉迷遊戲。

在現實世界活動範圍甚小的他,喜歡在虛擬世界裡橫行霸道。

作為日本某網遊的狂熱愛好者,他用父母的錢瘋狂氪金。曾在自己的推特賬號上炫耀一個月為遊戲充值32萬日元(約合兩萬元人民幣)的賬單,“你們父母拼死拼活上班也沒有我氪金花的多吧”。

父親的官員身份也給了他狐假虎威的無限空間。熊澤英一郎經常在網絡上自稱“原事務次官的兒子”,多次用言語挑釁、威脅他人,甚至放話給其他遊戲玩家,“如果我告訴我爸,讓這款遊戲停止運營也是有可能的”。

習慣在遊戲裡打打殺殺的他,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暴力傾向。

母親曾經失手弄壞了英一郎的重戰機手辦,事後他在推特上用“大罪人”、“罪該萬死”等詞形容母親,還揚言只有在母親的葬禮上朝遺像拋灰,才能解自己的心頭之恨。

這不是英一郎第一次對母親懷有殺意。

在他發佈的推文裡,母親是一個愚鈍可憎的形象,他為自己初二毆打母親而驕傲。同時,他還幻想著擁有一張殺人許可證,獲證後第一個要殺的人,就是自己的母親。

在行兇的6天前,76歲的熊澤英昭曾在家中遭到兒子的激烈施暴,導致身體上發現了疑似被毆打的淤青。當時,熊澤英昭也向妻子暗示,下次再被兒子毆打“不會手下留情”。

事後在接受警方調查時,熊澤英昭也承認:“如果不殺他,我就會被殺。”

熊澤英一郎的暴力,讓熊澤英昭在那個下午感到了不安。

6月1日,附近的小學在舉辦活動,不同往常的熱鬧。英一郎對窗外的喧鬧抱怨個不停,叫嚷道“真吵,我要殺了這些傢伙”。為此,父子兩人發生了口角。

熊澤英昭立刻聯想到了兩天前轟動全國的川崎殺人案,小學生死傷的場景歷歷在目。他擔心兒子會是下一個兇手,也擔心自己會被殺。

殺死孩子的父母並非只有熊澤英昭一人。近年,日本發生多起親子間的殺人案。這些事件共同擁有的角色是,大齡“家裡蹲”孩子和想要殺死他們的父母。他們不上學、沒有工作,沒有任何親密的社會關係,生活在社會外的方寸之內。他們是社會的隱形人口,也是這些家庭藏在房間裡的秘密。

6月1日,76歲熊澤英昭在東京練馬區的家中用刀殺死了44歲的兒子。熊澤英昭是日本農林水產省前事務次官。

殺人動機,只因長期“家裡蹲”的兒子,隨口對附近小學的幾句抱怨。這讓熊澤英昭事聯想到前兩天發生的川崎殺人事件,擔心兒子有可能會傷害周圍人。之後,父親殺死了兒子。

在這悲劇背後,是日本的“8050問題”,指的是父母80多歲、子女50多歲的高齡啃老現象。

想要殺死孩子的父母

兒童節當天,熊澤英昭殺死了自己的兒子,隨後報警稱自己是兇手。

76歲的熊澤英昭有過一段平坦的仕途。他畢業於東京大學,先後就任畜產局局長、經濟局局長、農林水產省審議員,最後一躍坐上了事務次官的位置,成為部門最高長官。

2001年,日本發生瘋牛病問題。這是他人生中遇到的一個不小的坎。2002年,因疫情長期得不到控制,熊澤英昭被迫下臺。

三年後,61歲的他又擔任了日本駐捷克大使。在旁人看來,即使在官場遇到了小風波,熊澤英昭也能化險為夷。

在離開官場後,他才碰見了真正的難題。從來沒有意料到的,但又無處可避。

44歲的兒子是那個叫他束手無策的出題人。

“沒錢,我怎麼辦,你讓我啃誰?


​熊澤英昭44歲的兒子熊澤英一郎。圖/ 網絡

兒子熊澤英一郎是一個大齡“家裡蹲”,無業、長期閉門不出、沉迷遊戲。

在現實世界活動範圍甚小的他,喜歡在虛擬世界裡橫行霸道。

作為日本某網遊的狂熱愛好者,他用父母的錢瘋狂氪金。曾在自己的推特賬號上炫耀一個月為遊戲充值32萬日元(約合兩萬元人民幣)的賬單,“你們父母拼死拼活上班也沒有我氪金花的多吧”。

父親的官員身份也給了他狐假虎威的無限空間。熊澤英一郎經常在網絡上自稱“原事務次官的兒子”,多次用言語挑釁、威脅他人,甚至放話給其他遊戲玩家,“如果我告訴我爸,讓這款遊戲停止運營也是有可能的”。

習慣在遊戲裡打打殺殺的他,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暴力傾向。

母親曾經失手弄壞了英一郎的重戰機手辦,事後他在推特上用“大罪人”、“罪該萬死”等詞形容母親,還揚言只有在母親的葬禮上朝遺像拋灰,才能解自己的心頭之恨。

這不是英一郎第一次對母親懷有殺意。

在他發佈的推文裡,母親是一個愚鈍可憎的形象,他為自己初二毆打母親而驕傲。同時,他還幻想著擁有一張殺人許可證,獲證後第一個要殺的人,就是自己的母親。

在行兇的6天前,76歲的熊澤英昭曾在家中遭到兒子的激烈施暴,導致身體上發現了疑似被毆打的淤青。當時,熊澤英昭也向妻子暗示,下次再被兒子毆打“不會手下留情”。

事後在接受警方調查時,熊澤英昭也承認:“如果不殺他,我就會被殺。”

熊澤英一郎的暴力,讓熊澤英昭在那個下午感到了不安。

6月1日,附近的小學在舉辦活動,不同往常的熱鬧。英一郎對窗外的喧鬧抱怨個不停,叫嚷道“真吵,我要殺了這些傢伙”。為此,父子兩人發生了口角。

熊澤英昭立刻聯想到了兩天前轟動全國的川崎殺人案,小學生死傷的場景歷歷在目。他擔心兒子會是下一個兇手,也擔心自己會被殺。

​右側房屋為熊澤家住宅,左側為小學。圖/ 文藝春秋

一番爭執後,他用料理刀刺死了兒子。“我想決不能給周圍人添麻煩,於是捅了他(兒子)。”熊澤英昭接受警方詢問時說。

英一郎倒在一樓房間的被子上,鮮血浸透了那床被褥。在不斷滲出的紅色裡,暴力終結了暴力。

想殺死孩子的父母並非只有熊澤英昭一人。近年,日本發生多起親子間的殺人案。

2016年,新潟縣三條市一名70歲的母親在殺死50多歲的兒子後自殺;此前,廣島縣福山市還有一個77歲的父親在家殺害了44歲的兒子。

這些事件共同擁有的角色是,大齡“家裡蹲”孩子和想要殺死他們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