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是一名教師已結婚,節假日旅遊順路探望遠嫁姨媽,不買任何東西是單純還是不懂禮?

墨客204


唉,這種事,我真的感覺到,不要挑禮。人家來看的和被看的,沒啥意見和毛病,別人就不要隨便點評了。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吧!

我覺得,任何人處理事情都有自己的習慣和方式,如果你看的慣,就多來往。看不慣,就少來往。

一切事情,都可以用倆句話解決,一是關你屁事,一是關我屁事。



Longsuixinyuan


我老公的哥哥還是校長呢,每次來我們家都是在樓下大喊大叫,(因為每次我們都搬新家)搞得我們宿舍的人都問你家誰來了?進家從來兩手空空,坐下就牛皮轟轟,好在吹完就走,我不留他吃飯,因為一喝就醉的人,很心虛!在人家裡醉讓人討厭!我女兒結婚請親戚吃飯,他喝到要開酒店房給他住。每次來了回去就學你弄魚缸,栽盆景啊,養小狗🐶啊,掛畫……看我一盆盆的玉雕沒辦法學又不好意思問?總之沒自己生活品位,來一次學一樣,總也超不過!像買房買車啊什麼的,我都換五次車了,能追得上嗎?

她媽更好笑,我生女兒滿月(在我媽家)要回單位上班,請了保姆一起坐飛機回單位,她一聽保姆都坐飛機,自己沒坐過,就說自己的孫女要自己帶,我心想這麼好?誰知道坐了飛機後說跟在房子裡沒什麼區別,過了十五天就說這裡人說話聽不懂要回去,害得我保姆又臨時請不到!在回去時看我結婚人家送的禮物一大堆,想要,我說你拿得動拿吧,真可笑!連他兒子都覺得沒意思!從此自己都覺得沒臉再來!

不要去太在意這些,自己有比什麼別人的都強,有人懂人情世故懂禮數的是怎樣都會做,有些是眼紅你什麼都有,總想粘點。我從來都不喜歡跟人一樣的,我從來都討厭那些世俗生活的人,所以我都跟人家的不一樣,要有自己的風格,過自己的日子!


手機用戶52279397874


不用扯別的,就是家裡沒教好,不懂禮數。已經成家,代表著妥妥的成年人,有收入,有家庭。逢年過節,無論路過還是專程,就是到朋友家也沒有空手的,何況長輩!中國是禮儀之邦,哪怕再親,或者再疏遠,適逢節日或者許久未見,那是絕對不能空手的,無非是根據親疏遠近,提的東西不同而已罷了。一個原則:真親,就根據長輩需求買東西,最合人心;普通親戚,找好看性價比高的特產類的,既顯得親切又務實;遠親,買點大眾款的,不用貴,別太寒酸,意思到了就行。但是哪一種,空手上門討飯都是扯淡。你姨媽姑姑不計較,你還有姨夫姑父呢不是?


里奧胖子


如果人人都寬容一點,別那麼事兒逼,世界美好很多。多考慮人家一下,或許什麼原因沒買東西呢?話又說回來,也不缺那點東西吧,見個面,聊聊天,有個慰藉不久足夠了麼。

我前陣子陪老婆去學習,正好姨媽在所在的城市,我事先也沒聯繫她,不知道有沒時間去探望她,後面看白天學習完能有個時間去看下,就提前兩天跟姨媽和跟姨媽一起住的表哥講了一下,那天下課了都快六點半了,又下大雨,就打車直接去了,打車半個多小時,想著到了再買點水果,再給表格哥的兩個孩子各包一個紅包,沒想到雨一直下,到了地方還沒停,問了一下別人,水果店很遠要步行一公里多,我老婆就說算了,時間那麼遲就不要特意去買水果了,就這樣我倆就空著手去了,到了之後因為都沒帶現金,給小孩的紅包還是微信轉賬給表哥的,一個孩子300,然後就吃了個便飯馬上就走了。

出門在外,都是趕時間的,趕車,趕著上課,有點空閒馬上就要抓緊時間休息,真沒太多精力去考慮這些事情,我老婆還隨口說了一句,姨媽第一次見我,不該給我一個紅包做見面禮麼?我就跟她說,姨媽年紀大了,也沒退休金,也不能賺錢,給表哥帶孩子,他們房子剛買剛裝修,經濟也不寬裕,我們不去在意這些,把自己該做到的做了,不去要求別人,我想這樣做,這樣想的話最起碼自己會在很多方面都會心情更愉快


建築執考小兵


我覺得凡是已婚的小輩到晚輩家多少不論都要買點,這是表表心意,哪怕沒錢你買點水果什麼的,有的說不懂單純,但年輕人你自已都喜歡吃的,到長輩家怎能不買?這叫不懂事,不懂人情世故。就是自己父母,也要買點,畢竟你已結婚了,是一大人了,該表表自己懂事了!我大姐孩子小孩都已上幼兒園了,還是象在家沒結婚一樣沒心沒肺,從耒不知買東西回家,也不知上街買菜,做做家務,一回耒大姐忙裡忙外,侍侯他吃喝拉撒,這要什麼時候懂事?有一年,我姐開刀,兒子陪床就知看手機,也不倒杯水,削個水果什麼!我一回家就跟我兒子說,大姨辛辛苦苦帶大哥哥,你看哥哥什麼都不懂,這樣兒子以後還指望靠什麼?我就對兒子說,你以後不能這樣,但凡小孩吃的大人實際也要吃的,只是捨不得讓給小孩吃,你小時媽媽在你感冒發燒吋怎麼寶貝你的,等我年大了,你也學著怎樣侍候我。現在兒子上大學了,每次回來都帶點那兒的水果什麼回來,雖然這兒都有買,而且用得都是我的錢,但我照樣會說,兒子,謝謝你想著媽媽!我覺得教育就要從小開始,我大姐捨不得吃用,但教出兒子不懂人情世故,或者說沒有情商,雖然你侄女己是教師,但不代表她就有情商,智商高了,情商低了,到那兒混日子也不會如魚得水的。


手機用戶71891992935


我也不喜歡帶東西去親戚家。。。不是不捨得買!就是懶!要是我覺得我空手去他們不高興,下次我不去了!我同學戰友來我家,我就要求千萬別買東西!我們幾個戰友不管去誰家,都是不買東西!因為老家傳統就是沒結婚的人買東西去串門,別人父母還得回點東西,還要把錢藏在回禮的東西里!我覺得這樣很麻煩!


邱天3405


這算啥,我孩子他舅開車從我們家路過,車上載著孩子他姥爺,他姨。到我家啥也沒帶,帶他們去飯店大吃一頓然後摸摸嘴就走了。兩個小孩子跟在後面屁顛屁顛的姥爺,姨的喊著!我就看著不說話,看下次去你家還能喝上我帶的茅臺不!哼!


漂泊的大山


作者就是姨媽?越窮越大方,我真的就是這樣的人,不是誇自己,就是骨子裡不喜歡欠、拿別人的,甚至情願別人欠自己的,且確實吃了些虧,。曾間接聽到家裡長輩親戚說我有骨氣,其實也知道現在的社會叫不圓滑,沒辦法,性格使然。說了這麼多,我說的意思是我侄女什麼的到我家,從不討較是否空手,但每次肯定有東西給侄孫帶走😂😂😂


飯糰芥末


兩方面的原因都有,本人就是這種類型。這是一種生活習慣,顯得不懂人情世故,對此說三道四不太厚道。特別是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人士,確實在這個方面“缺一根筋”。

記得1988年本人和同事一起到廣州出差,突然想到從未見過表姨夫定居廣州,於是就一起探望。因為當時電話沒有普及,想到買了禮品萬一找不到親戚,禮品帶在身上很不方便,於是就“空手”前往表姨夫家裡。

雖然從未見過面,但是,表姨夫非常好客;拿出來荔枝招待我們,彼此一見如故。事後我們非常後悔,怎麼沒有帶一點禮品?廣東人稱之為“手禮”,亦表示對主人家的尊重。

表姨夫事後亦無什麼反感的表現,事情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但是,這個教訓至今記憶猶新。但是,在很多時候老是不漲記性,而且“IT男孩”的犬子亦是如此。哎,為人處世,很多事情是教不會的,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吃虧”的待人接物。

至於上升到“不懂禮貌”似乎有點誇張,充其量還是單純;或者是知識分子的書生之見!



陸燕青


侄女有工作而且已經結婚,去探望外地的姨媽,沒有帶一點禮物,這不是單純,是不懂禮數,而且性格也是小氣的那種人,這樣的人在親戚心裡不受人待見。

我一個表弟就是這樣的人,表弟也結婚了,我們去他家的時候多少都買點東西,哪怕是買條魚,或者買只雞,又或者買點水果,就是表達一點心意,總覺得空手去不好看,而且去到人家,人家還要做一桌子菜,我的這個表弟是無論去到誰家,不管是平輩還是長輩家,從來都沒買過東西,就帶了他們一家三口的嘴來的,而且有時候還得主動點菜😃,去別人家做客還得給他整點他愛吃的硬菜。

做為親戚,去平輩家不買東西,還勉強可以理解,要是去長輩家不買東西就說不過去了,尤其還是外地的很久沒見面的親戚,所以你這個侄女去姨媽家沒有買東西是不對的,也是不懂禮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