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吃知了猴的季节,农村老人说母的知了猴最好吃,这是为啥呢?

农夫也疯狂


知了猴在农村常见,在城市的酒店里,街道边的烧烤摊上也能品尝到这种美味。知了喉营养价值高,售价自然也不菲,在大酒店里一盘装有20来个知猴便能卖到100多元;在烧烤摊上能卖到五元每只。因此,在农村有很多人专门捕捉知了猴来提高自己的收入。



知了猴在我们湖北地区也很受欢迎,大家都很喜欢吃,我也不例外。至于农村老人说母知了猴最好吃,这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多数是老人心里上的一种安慰。他们认为母知猴变成母知了能繁殖小知了,错误的认为母知了猴营养价值高,口感更青香。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知了猴学名叫金蝉,在我们当地被称为“”爬叉”。它主要是在土壤里打洞为生,昼伏夜出。捕捉过的知了猴的人都知道知了猴是很难分出公母的,而且知了猴无论公母,售价一样,在食用上口感也没有什么不同。

下面我和大家讲解一下知了猴的捕捉方法和食用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知了猴通常是在晚上破土而出,就近寻找树木,爬上树枝,准备第二天“”金蝉脱壳”变成知了。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来到树林里用手电筒往树干树枝上一照,便可以将知了猴一一捕捉进口袋。此外,也可以在傍晚时分,在郊外的树林里的树干上,用透明胶纸绕着树干缠绕一圈,第二天早上你会发现,树干上缠绕有透明胶纸的下方聚集了许多知了猴。这是因为此时的知了猴爪子上还无绒毛,它光滑的爪子遇上光滑的胶纸,便不能再向上攀爬,只好停留在原地。用这种方法捕捉知了猴是不是得来的全不费工夫呢。



知了猴的吃法

火烧知了猴 在地里挖一个坑,把知了猴用锡纸或者荷叶包起来放进挖好的土坑里,盖一层薄土层,上面铺上柴火,点燃烧个10到20分钟便可以食用了。在童年,我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吃知了猴,至今仍回味无穷。

油炸知了猴,这是家庭和饭店里常用的一种做法,就是将清洗干净,晾干的知了猴放入油锅里炸至一遍,然后再放入锅里炒酥,撒入佐料,一盘金灿烂,香酥的油炸知了猴便出锅了。

烧烤知了猴 这种做法也很简单,就是将知了猴用竹签串起来,放入炉火上烤熟,烤脆,边烤边翻动,再调上烧烤料即可食用。


总之,来合适很难分辨出公母,无论公母知了猴,它们的营养价值和口感都是一样的。上面我说了说了知了猴的捕捉方法和食用方法,大家赶快行动吧,农村美味等着你。


郧阳老五


现在这个季节正是吃知了猴的季节,在农村地区有很多人会在晚上的时候去树林里面找知了猴,尤其是去一些果树下面,很容易就能够找到。不过明显可以发现现在野生环境下长大的知了猴,数量已经比以前少了很多,以前小时候一个晚上两个小时就能够抓到一大脸盆,但是现在晚上出去抓三四个小时,还不够一盘,根本就不够吃。不过现在农村地区的知了猴价格也不便宜,批发价格一个都超过一块钱。

不过现在在我们当地很多人都会在白天的时候出去抓知了,知了其实也是非常好吃的。不过农村地区的资料其实数量也比以前少了很多,但是如果白天你不怕晒的话,出去也能够抓到不少。不过抓知了最好的时间段也仍然是晚上,只要出去带一个手电筒,站在一棵大树下,不断摇晃树干,那么知了就会沿着手电筒的光直接飞过来,掉到你的脚下,你直接捡起来就可以,非常的简单,而且省力气。

不过说实话,确实以前小时候吃知了,我们都会挑选母的吃,因为母的更加的香,而且吃起来口感非常的好,感觉油脂非常的丰满,所以口感非常的好,营养价值非常的丰富。如果是公的知了,我们一般只吃他的头部,但是如果是母的知了,一般我们会连他的尾巴一起吃,因为母的知了尾巴有非常多的脂肪,嚼起来非常的香,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吃母的知了的原因。



如果说实话,知了和我是很难分辨出公母的,但是资料我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来,因为在农村往往会叫的知了就是母知了,而不会叫的就是公的,所以非常的容易分辨,从他们的腹部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是公的还是母的,但是知了猴我确实现在都没有办法去分辨公母。不过知了本来就是知了猴孵化之后的产物,所以我个人觉得母的知了比公的知了好吃,那么知了猴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可能母的知了猴尾巴的脂肪相对比较丰裕,所以口感更加的好。



其实现在知了猴早就已经孵化成了知了,所以在农村地区,我们现在吃到最多的其实是知了,而不是知了猴。但是有些地方吃知了的话,会将尾巴去掉,但是在我们那边,是否要去掉知了的尾巴,确实是会看公母的,如果是母的知了,尾巴就不去掉,如果是公的知了就会去掉尾巴。不知道你们那边吃知了会不会将尾巴去掉呢?欢迎在消防留言讨论。


农村泉水有点甜


一场大雨过后,藏匿在大地深处的一种神兽,从漫长的等待之中,终于迎来了出头之日,这种神兽味道鲜美异常,而且营养丰富,在大地深处能够蛰伏很多年,只待机会成熟之后,才能慢悠悠的爬出地面,像着梦寐以求的大树上面奋力前行,只不过很多时候,当神兽爬到没多高的时候,就会遇到天敌,也就是我们人类,会在灯光的照射之下,伸出手来将它轻轻的拿走,这就是我们一年之中,只有夏季入伏之后,才能吃到的美味:知了猴。

知了猴在过去是非常的多见,尤其是农村的树木多,而且很多道路土地都没有完全硬化,哪些年岁很久的树木下面,密密麻麻的全是知了猴爬出之后,留下的一个个的洞眼,知了猴味道鲜美,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而且随着知了猴的食用量增大,野外知了猴数量的减少,知了猴现在的价格也是一路的飙升,今年的价格差不多在八毛至一块钱左右,味道鲜美的知了猴还分公母?这个当然,知了猴不是雌雄同体,自然也是有公母之分的。

农村老人为啥说母的知了猴好吃呢?其实这个还得从知了猴的成虫:蝉说起,其实不只是知了猴,就连成虫的蝉,也是可以被食用的,蝉是很容易区分公母的,能够鸣叫的是公虫,腹部有一对很明显的可以发出声音的薄片,而母的则没有,形体上面来讲,母的蝉包括知了猴,都要比公的大一些,尤其是胖乎乎的肚子,母的更是比公的要大。

之所以会吃母蝉,而不吃会鸣叫的公蝉,其实道理很简单,母蝉肚里面会有很多的卵,烧烤之后颜色金黄,味道也是极为的香,而公蝉肚子里是不会有卵的,有人会认为公蝉不但不好吃,而且肚子里面都是吸收树的汁液,是不能够吃的,这一说法好像有点靠谱,但作为知了猴是不是就一定母的比公的好吃呢?

成虫的蝉,区别还是蛮大的,但作为诺虫的知了猴,在好吃上面,其实是没有区别的,不存在公的比母的难吃这一说法,这时候的知了猴,根本没有成虫,肚里面也不会有卵,所以公母的知了猴都是一模一样,只不过母虫个头更大一些,肉自然会稍微多上那么一丢丢,但并不存在哪一个好吃的说法,只不过是由于成虫的对比,总感觉是母虫好吃,其实是没有区别的,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棒奔霸


知了猴就是金蝉的若虫,在我们豫北地区被称作“爬叉”或者“马几了”,是每年夏天农村必备的野味美食,裹上面灰油锅一炸,那真的是人间美味,有多少都能够干掉,配上一瓶冰镇啤酒,你会感觉这个夏天是多么的美好。知了猴的吃法众多,除了油炸以外,爆炒,烧烤也是别有一番知味。虽然知了猴大家都有吃过,但是你知道如何分公母吗?

知了分公母听着很奇怪,但是知了不是雌雄同体,肯定有公母之分的,听村里的老辈人说,知了猴母的会比较好吃一些,因为个大,肉多,皮薄,脂肪含量较高。而公知了相对瘦小一些,肉也没有那么多。但是个人感觉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油炸过后都是一个味道,谁还能吃出公母之分呢?

那么知了是如何区分公母呢?

首先是声音上的区别:知了猴是一种同翅目的昆虫,外观虽然很难辨别雌雄,但是知了猴蜕变成蝉的时候是最好分公母的,因为知了猴只有雄性才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而母知了虽然腹部也有发生器,但是是发不出声音的,所以我们在野外有时候会发现,有的知了是不会发出蝉鸣声的,这就是我们说的母知了。



其次是就是看若虫的外观:知了猴没有蜕变成金蝉的时候,雌蝉尾部末端会有一定的区别,一般雌性知了猴的腹部会比较饱满,而且在腹部的第7节处会有一个突起物,也就是雌蝉的产卵器,而雄性知了则没有,这点也是最好分辨雌雄的地方。



而雄蝉腹部会比较瘦小,另外在它的尾部末端也就是第10节处会有一个圆形的突起物,并且带有钩刺,所以会比较显眼,那个就是雄蝉的生殖器,而雌蝉是没有的,所以一般人分辨知了猴雌雄的话,都会首先看它的腹部和尾端。

话说以前夏天农村最吵就是这个知了猴了,一到夏天就会叫唤个不停,可惜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消费的增加,这个原来遍地都是的知了猴,现在也是越来越少了,这不都入伏这么久了,我们这里竟然还听不到知了的叫声,知了猴也是一个找不到了,童年美好的记忆也快没了!


卖柚子的小伙子


蝉的幼虫,就是在羽化脱壳之前,吃起来没什么区别。

在金蝉脱壳之后,区别还是很大的。大家所说的绿荫蝉鸣,嘹亮歌唱的是公的蝉。母的蝉是不会叫的,乡村也都说是“哑巴”蝉好吃,就是母的蝉。

蝉是吸食树的汁液,用面筋粘蝉的时候,经常会被尿到脸上。但公的蝉在炸熟之后,肚子几乎是空壳,只有脊背的肉特别香。而母的蝉肚子里是满满的籽。所以吃起来感觉更好一些。


世忠张


说到知了猴,我们这边一般称为“爬爬”,也就是夏天树上吵个不停“知了”的幼虫,也被称为金蝉,因营养价值高而在民间素有“唐僧肉”美称,并且蝉蜕是一种非常值钱的中药材,曾看过相关报道,在一些药店的优质蝉蜕卖价最高可以到14元/克,也就是一斤可以高达7000元左右!而对于农村老人说到母知了猴最好吃,的确会有一定道理,下面简单聊一下:

一般来说,到了夏天雨季到来之后,知了猴便会在傍晚时从雨水浸透的松软泥土洞穴中钻出地面,然后爬到附近大树或高杆植物上进行蜕变成蝉,也就是知了,然后开始在树上生活、发出叫声吸引异性完成交配后会在树枝上产卵,然后会在夏季后期或初秋逐渐结束一生!



母知了猴好吃原因:根据吃知了猴的经验,一般雄性知了猴的腹部是空的,炸着吃可以看到肚子部位干瘪瘪的,没多少肉可吃。而母知了猴却相反,不仅肉多,而且口感要好一些,吃起来香脆有嚼劲,会感觉到满嘴蝉肉中的油脂。

分辨雄雌知了猴的方法:可以看知了猴尾部,在雄性腹部第10~11腹节处会有明显凸起的生殖器,而雌性在其腹部第七腹节处会有产卵器。另外,如果是蜕变成蝉后,可以根据腹盖板,只有雄性会有可以发出鸣叫的腹盖板。



雄雌知了猴爬出地面规律:事实上,知了猴爬出地面会有一定规律的,一般早期爬出地面的知了猴会表现为“雄性明显高于雌性”,而中后期则表现为“雌性明显高于雄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规律,主要是因为鸣叫的这些蝉是公的,会在腹部有一个发音器,有一个鸣肌,每秒可以伸缩一万次左右,然后在鼓膜和盖板间产生共鸣而发出响亮声音,以便吸引雌性知了并完成交配!所以说,早期爬出来的多为公知了猴,这样可以先蜕变后发出叫声,然后母知了猴钻出地面蜕变后可以直接根据声音筛选找得配偶完成交配过程,要知道,夏季金蝉在树上的时间其实不长,这样的方式或许也是抓紧产卵的自然规律安排吧!

而到了知了猴活动中后期,随着气温下降,后面多为雌性蝉产卵阶段,爬出地面的雄性知了猴吸引异性机会越来越少,会逐渐先淡出活跃期,然后再到来年爬出地面参与繁育后代!因此,如果想要吃母知了猴,可以在当地中后期捕捉,几率比较大!

不过,关于吃知了猴,不建议一次食用量过大,毕竟人体每天所需营养有限,吃多会给身体造成负担而得不偿失!要知道,知了猴是一种高蛋白质的昆虫,基本上除了皮里面大多为蛋白质。根据相关人体合理膳食标准,一个人每天大概需要50~75克左右即可满足身体营养所需,这样一来按每只知了猴5克算,大概每天吃10~15个左右即可,切不要因喜欢吃而夏季里天天吃,顿顿大吃!(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