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书法一个月,缺乏指导,不知笔画和运笔对不对,下面这幅字如何评价?

追春风的人


这个跟我处于同样的处境,出于对书法的喜好和些许天赋,对着碑贴瞎鼓捣。但我每次写完后会逐个分析,尽量做到与贴近似,一来锻炼眼力,二则通过不停地反复临写可加强对笔意及间架的熟练度,三则初学必须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切不可随意随兴,擅自会意。附自学半年的稿件,互相学习。也请老师们多多指教。





不三居主人


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自学一个月学成这样,我觉得已经很好了,可以说题主还是挺有天赋的,书写的感觉也不错。

虽然现在看来题主的字很一般,甚至是漏洞百出,问题很多,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你才练习了一个月,只要再继续努力练习,出不了半年,就能写的有模有样。

只能在学习方法上给你3点建议:

1、初学书法最好不要用白色的宣纸,特别是生宣,宣纸发墨太快,容易洇墨,初学书法往往运笔比较慢,就更容易洇了,这样写出来的笔画容易让人看不清楚起收笔,不利于修改出现的错误。

可以选择毛边纸、元书纸书写,既便宜又好用,有一些带格子的纸就更好了,能够很好的辅助楷书的结构,有利于练习。

2、临摹字帖,最好开始不要通临,从头到尾临摹上一遍虽然也能够进步,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最好的方法是选择几页清楚的字帖,反复的临摹这几页,每一个字的结构和用笔都是相通的,写好这几页,再去写其它的肯定也是易如反掌。

而这种集中反复的练习更容易提高书写水平,更容易把这本字帖写出深度,也有利于把一些写不好的笔画及时改正,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精临。

3、只好还是要找一个书法老师指导,跟着老师学习进步会更快,这个我是深有体会,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笔法,自己琢磨三个月不如看着老师写上一笔。

除了在学习方法和技法上,在学习书法的路子上老师也能给予指导,老师都是过来人,走了很多弯路,老师的建议会帮我们规避很多坑。


不二斋


一个月?请原谅我的坦白 ,那就是你往自己脸上贴金了,要不我也贴贴金这是我自学书法半个月的作品




芹菜小叶


书友您好!看了您的创作感到很欣慰。至于您写了多久姑且不说,相信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您创作的这幅作品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从布局章法看尚可,用笔稳健、扎实,书写的也比较自然流畅,没有犹豫,一气呵成,基础很牢,有的字写的非常好。

作为初学者,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也确实很了不起,最起码能学以致用,这点非常关键,学书的目的就是为以后的创作打好基础,从这点可以看出您有创作的欲望,非常难能可贵。

但细看作品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字的结构方面。关于书法最难写的就是楷书,一个字写的再好如果有一处败笔,那么整个字就失败了。在您的作品中有的字左右、上下、疏密、避让等没有安排好。譬如,精、意、体、行、壮、伟。

您对书法的悟性非常高,理解能力强,这也是学书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建议您可以选一种您最喜欢的字帖去临写,边写、边思、边悟,中途不要换帖,一直临写至少三年以上。当写的感觉枯燥时可以适当的学写行书,这样对提高书写楷书的速度有一定的帮助。相信以您的聪明才智,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成就的。

最后祝您学有所成,在书法的道路上喜获丰收!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您海涵!



微笑如酒3


首先,图中的字是一个月学习所写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天才了,或许你硬笔是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否则你真的是非常有天赋。

我认为书法是没有速成,那是对高水平来讲的;

书法又是有速成,那是对比那些水平不高或刚开始学的人来讲的。

如一开始学的就不是法度(书法),而是随意乱写(江湖体),那学十年,乃至三十年,抑或二三年,其实水平是差不多的,书龄不代表水平,书法的评判标准是水平,不是书龄,所以你认真学三五年就未必不如有些玩票似的人学习十几二十年。

有书法老师的话,你可以不用死临,因为有老师讲解指导,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果没有老师,就只能靠量变引起质变,别无他法,因为老师的经验也是通过“量”积累出来的,量到了,自然就会有体会,书法讨论中常看到这句话“功到自然成”。


书法的学习其实就是在不停的临帖,临帖也是有方法的

1、多看看高手临帖,然后自己看帖;

2、自己临帖,然后回忆自己临帖与高手临帖时,手腕手指的运动,笔锋的运动,是否有相似处;

3、临帖,一定是从粗到细的过程,首先是形,其次是笔法,其次是变化,最后是神;

4、多读帖,每一笔的起笔,收笔,行笔的变化,都要一笔一笔临像,一开始会慢,而且非常累,但是习惯之后,和平常临帖速度一样;

5、读帖,看清每一字的笔法,每一字结构的妙处,如看不懂,临不像,尝试去用硬笔描边,然后用毛笔填墨,对看清一字之细节非常有效。

当然,学字的过程就是学字,千万别想着创作,临三天,自己发挥一天,前三天努力白费,

直到有一天背过字帖来,可以尝试集字创作,然后在“组字”。

个人之见,不足之处不妨提出来共同探讨!


俊文书法


应该是学赵孟頫,我觉得开始学书,赵体字不是最佳的选择。赵孟頫的字,越过隋唐,直追魏晋,纵观书法史,在历史上地位仅次王羲之。但赵体楷书,融入了较多的行书笔意,初学者不易掌握。如果学习赵楷,宜从汲黯传入手。从基本笔画,间架结构、字间呼应,这些方面深入读帖,细心体会,反复实践开始,而不应该一起手就临胆巴碑之类。上面所书,差点没看出你的师承,要不是看到有一对相互呼应的上点,就不敢认为你是学赵的。学书忌讳急功近利,需心态平和,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乃是正道。当然了,学书一个月,能写出一些还不算太弱的笔画,说明你还具有学书的潜力,好好努力,祝你进步。











兴平南郊窦文海


一个月,,基础原来有啊,好好练,前途无量,不像我,,觉不出进步。。



近距离HOH


大多数人

95%以上的人

连学习书法最基本的一关都过不去,或者不愿下苦功夫去过。或者不知道应该如何入手。

是什么关呢?

就是基本笔画这一关。

我们不说过多的笔画,我们只说那几个最基本的笔画,如:

1、点

2、横(只说长横)

3、竖(只说垂露竖)

4、撇(只说竖撇)

5、捺(只说斜捺)

6、钩(只说横钩)

这六个最基本笔画衍生出的那些复杂的笔画我们先忽略。

你写吧!

标准范本在哪儿???

你临的在哪儿???

把标准范本和你临的拼图到一起,自己看看。

好多人都觉得自己临的不像,看看基本笔画。

就全明白了!



老跨斗


初看到您的这幅字,不敢相信是您一个月就能写出来的,相对于刚学书法的人来讲,一个月按理讲笔画可能都还没练完,而您却能把字写得有模有样的,可以说相当不容易!可是如果从笔画和运笔等方面仔细分析,我觉得您的书法水平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首先我从您的这幅字中选两处笔画来分析:

一是带字中的"悬针竖"如(上图1箭头所示)中间小,两头大,是因为中锋运笔过快造成,应该是中锋行笔缓慢且用力均匀;最后提笔应该是运笔至末端提锋,稍有顿意后再顺势出锋而不是飞提露锋收笔,这样写出来的悬针竖才显得丰润而有古法。正确的悬针竖写法如(下图1)

二是“清”字三点水(如上图1红圈所示),前面两点水都是椭圆形,显得呆板没有活力;最后一提更是过细过长,没有古法!"三点水"的正确写法应该是前面两点呈现“三角”一“肚”的形态(如下图1);最后的一“提”正确的写法是(如下图2),起笔稍顿,但不可用力过大,向下方顿笔后,再向右上方行笔并快速提笔收锋。

在评价您这幅作品之前首先要明确一幅字有哪些要素构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要素

第一、 用笔

用笔要讲究笔法,笔法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等,楷书主要以中锋行笔为主,侧锋为辅、起笔和收笔有藏锋、露锋两种;楷书多以中锋行笔则笔画刚劲有力,形态丰润优美。

第二、 结构

楷书结构主要有四种:上下结构“岩”、单一结构如“石”、内外结构如“围”、左右结构如“验”。

一般楷书的结构有三个特点:上紧下松、内紧外松、左紧右松。

具备这三个特点的字就能体现出文字方正均衡、形态完整、疏密有致、形态优美的艺术形象。

第三、 章法

章法主要体现为:字与字之间要有分行留白、最后要有提款和印章。楷书讲究纵横对齐。

第四、 墨法

墨法分为:淡墨、浓墨和涨墨等几种。楷书一般以用浓墨为主,因为浓墨与纸张对比度大,特别是楷书用浓墨创作更显精气神,苏轼和刘墉等书法大家都是浓墨高手如上图刘墉浓墨书法作品。

从以上作品四要素来分析您的作品,很明显看出您的作品中用笔有不当的地方,比如起笔都是以露锋起笔,缺少了藏锋起笔的圆润和内涵;中锋行笔速度过快导致笔力不够坚挺。

如“壮”的竖笔,藏锋起笔却变成露锋起笔如(上图1);“行”和“意”字的横笔中锋行笔没到位,笔画粗细不均,没有力度如(上图2)

再从结构来看,没有做到上紧下松如“伟”字,左紧右松如“体”字等如下图1。

其次从章法来看,您的这幅作品没有留白落款和盖章。

最后是墨法,您写的是楷书,用浓墨如再浓点更好,字体看起来较有精神,这是你这幅作品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也是整幅作品的亮点之一。

总之,练习书法就好不宜过急,要循序渐进,注重笔画的细节和结构的平衡。建议您静下心来,苦练笔画和结构,下面的字帖可能适合您,希望能帮到您!附部份图片,如点赞和关注我可送全部资料!

r

r

我是翰墨正传,正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书法精髄,希望得到您的关注与点赞!


翰墨正传


自学书法一个月,能写成这样已经很好了。看来并非自学,是有人商议或圈子交流。

赵体楷书写成这样,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笔较穏,没有忽快忽慢的陃习。二是笔画圆润,多用中锋书写。

问题也有两点,一是方向问题,拙见以为学书不宜学赵孟頫楷书,因为赵体非楷非行,也可说是行楷。笔法格局又小,适合实用。现在实用书写已基本不用毛笔。学毛笔字应是为了学书法,即艺术创作。

二是方法问题,从字体写法看可能是提腕用指书写,未能做到悬肘运腕书写。按书法产生于悬肘,因汉唐时期尚无高桌。宋代使用高桌以后,聪明而有成就的书家大多仍悬肘运腕书写。明清以后人们渐忘古法,书写图省力而不能悬肘,所以往往书法不逮前朝。建议改学《颜勤礼碑》,悬肘运腕书写大字,很快就能升堂入室,书法改观。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