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滚圈没多少人去提及汪峰?

这是一场没有结局的表演

包含所有荒谬和疯狂

像个孩子一样满怀悲伤

静悄悄地睡在大地上

-——《花火》汪峰


“汪峰牛逼!!”


“汪老师牛逼!!再来一首!!”


“谢谢大家,谢谢,我们下次见”


“刚刚汪峰翻唱了新裤子的花火,彭磊牛逼!!!“


“?”


这是汪峰在2019年在仙人掌的一幕,已经48岁的他,还是没有停下他的创作与机会,但当保温杯和中年危机一起逼近这个摇滚老炮的时候,娱乐狂欢的漩涡始终没有放过这位老炮。


为什么滚圈没多少人去提及汪峰?


仙人掌音乐节 汪峰


“他一边低音求索我该如何存在,一边身手矫健的挤进娱乐圈最繁华的中心”。


93年,受到摇滚的感召,辞去安稳工作,带着几个中央音乐学院学生,组建了「鲍家街 43 号」。


人可以有梦想,但也需要吃饭,经济成了鲍家街43号乐队最大的难题,不久之后这几个年轻人被现实打得遍体鳞伤。


他带着「鲍家街 43 号」乐队骑自行车出门,到处找人听歌曲小样。


那时的汪峰交不起房租,最穷的时候只能回家找父母,用欠条换来暂时的周济。


他们开始频繁在酒吧演出,门票几十元一张。


但这是一支带有“名门正派”优越感的乐队,知情人透露,“这种正统,让乐队有一种清高,1993 年组队到 1996 年,他们拒绝一切商业演出和地下走穴。”


此前,他按照父母期待的轨迹发展。汪峰母亲曾说:“音乐学院整个氛围是高雅的,我们希望他也能搞高雅艺术,西服革履,打着领带,拉着很优美的小提琴,谁曾想,他却辞了职,我一辈子都没想明白。”


细数诸多摇滚乐队,无论是国外的披头士、齐柏林飞艇、枪炮与玫瑰还是国内的唐朝、黑豹和二手玫瑰,

基本上乐手都是半道出家,从野路子开始杀出一条血路。


而像汪峰这样从小接受正规音乐训练,同时也是高等音乐学府科班出身,最后跨入摇滚殿堂的案例,着实不多,由此可见汪峰当年的叛逆以及对摇滚乐入骨般的热爱。


为什么滚圈没多少人去提及汪峰?


图源于网络


99年冬,他接到徐晓峰电话,华纳唱片正式进入中国大陆,想要签约汪峰 ,而汪峰心里明白,如果自己走了,那乐队也就散了,鲍家街43号乐队将不复存在,每个人都为乐队付出了这么多,现在签约就是在背弃兄弟。


他和华纳多次交涉,软磨硬泡,希望自己能打开局面,让华纳签下整个乐队,这是最好的结果,他们能解决温饱,还能继续把乐队做下去。


"整个乐队歌是你写的,编曲是你,主唱也是你,你让我怎么办?"徐晓峰警告汪峰别谈条件,公司毕竟是一个盈利组织,没必要在不需要的人上浪费多余的资本。


背叛兄弟,还是忠于音乐,汪峰犹豫不决。


而最终,他选择了签约。


为什么滚圈没多少人去提及汪峰?

鲍家街43号


他和曾经的兄弟吃了一顿散伙饭,有人面无表情,有人不断苦笑,那场面不言而喻。


最初乐队组建之时,他们连基本的乐器都没有,没有人愿意帮他们,只有小伟拿出来了二十万给整个乐队添置乐器,这二十万是小伟全部的积蓄。

"只能这样了"。汪峰墨迹半天后只对小伟说了一句话。"以后一定要好好做音乐,拿出好的作品来"。小伟始终笑着,对汪峰没有半点责备。


这件事被外人津津乐道,有人说他背叛了乐队,有人说他背叛了摇滚,汪峰一直无法释怀,他一直是个自己爱和自己较劲的人。


为什么滚圈没多少人去提及汪峰?

汪峰04年专辑《笑着哭》


五年后,专辑《笑着哭》发行,《飞得更高》这首歌作为主打,一经推出便大获好评。


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外界开始有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说飞得更高这首歌不符合“摇滚”精神,或许是它太积极励志,或许是它太主流大众,或许是因为它让汪峰赚到了点钱。


汪峰也没理会这件事情,继续埋头搞创作,搞音乐,直到05年发行了《怒放的生命》,在这个专辑中有两首歌让之前质疑他的人们将质疑再次点燃,这两首歌则是《怒放的生命》和《我爱你中国》,他们觉得摇滚不是这样的,摇滚不能有这些词汇,至少你不能唱出来,因为你和别的人不一样了。


然而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人给摇滚下过定义。


商业化,娱乐化,流行化,伪摇这些词挂在了一群人的嘴边斥责汪峰。


其实,商业化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大部分人必然的选择。


而大部分质疑他的人则是固执地认为,

摇滚走向流行就是伪摇,摇滚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就是伪摇,摇滚不小众了就是伪摇,摇滚不愤怒了,就是伪摇,摇滚就是愤世嫉俗。

“你的梦想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汪峰在《中国好声音》里对选手们提及最多的问题


或许他也是在一次次的反问自己


如果将这个问题反问94年的汪峰


他或许会回答:


“我想撑起我们的乐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