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那些讓人淚目的感動,是心底最深沉的愛

《我和我的祖國》自9月30日晚上映至今,累計票房已達25億以上。作為祖國70週年國慶獻禮的影片,它不止是宣揚和記錄國家重大事件的影片,更是一部讓人無比震撼和感動的電影,票房的成績就是人們對這部影片的最佳肯定。

在觀影前,就有看過的觀眾微笑提醒我說,要準備好紙巾喲。

當我看第一個故事《前夜》,看到老百姓為籌集鋼球材料把家裡的東西都拿出來時;看到林治遠為了焊接鋼球,克服恐高症焊接成功時,我早已眼眶溼潤。在接下來的《相遇》故事裡,更衝擊著我的內心,讓我一次次的淚目。

《我和我的祖國》:那些讓人淚目的感動,是心底最深沉的愛

感動於主人公的舍小我為大愛的奉獻精神,為完成一個個任務的敬業精神,更感動於人們一心為國的深沉愛國情懷。

《前夜》:為完成任務,鞠躬盡瘁

國強才能民安,每一箇中國人,都為今日強大的祖國而自豪,每一箇中國人,都不會忘記,祖國今天的強大有著無數先驅者的無私奉獻。

電影《前夜》主人公的原型,是時任設計天安門廣場國旗旗杆自動升降裝置的設計師林治遠。在開國大典前夕,接到上級任務,要在10月1日使用自動裝置升起國旗。

《我和我的祖國》:那些讓人淚目的感動,是心底最深沉的愛

這在當時的中國,設備、技術相對落後情況下,困難可想而知。林治遠率領他的團隊,需要把電線從長安街引至天安門城樓上的啟動按鈕,當國旗升至頂端,通過旗杆上的兩個鋼球觸碰來切斷電源,使國旗穩定地停在頂端。

在9月30號的最後一次試驗中,紅旗升至旗杆頂端沒有停止,卻被絞在了旗杆上。架起的雲梯高度不夠,工作人員最終是穿著腳釦爬上去處理好。後經多次試驗終於成功了。

《我和我的祖國》:那些讓人淚目的感動,是心底最深沉的愛

為保證萬無一失,還準備了第二套方案,如果國旗升至頂端,馬達不停止,林治遠的助手梁昌壽就在旗杆底下,手動切斷馬達電源。10月1日下午3時,毛主席宣佈新中國成立,並順利啟動自動裝置,升起了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

《我和我的祖國》:那些讓人淚目的感動,是心底最深沉的愛

影片基本還原了當時的情形。林治遠為了天安門的整修設計工作,一個月沒有回家,當媳婦來看他,他都沒看一眼,沒說一句話。影片雖然經過了藝術加工,但是當時不止林治遠他們,還有更多人為了祖國建設,顧不上家裡,一心撲在工作上。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有太多太多的建設者鞠躬盡瘁,奉獻了一生。

《我和我的祖國》:那些讓人淚目的感動,是心底最深沉的愛

劇中,林治遠為了確保升旗萬無一失,一遍遍地計算和試驗。在最後一次試驗中,由於材質原因,鋼球損壞。為了找到相應的材料,號召老百姓捐獻金屬物品。

當一個化學系的教授把學校僅有的一塊化學樣本材料拿來時,他接過來,非常感動,因為所有人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讓第一面五星紅旗順利升起。這是全國人民的希望,是對祖國最深沉的愛。

影片中,在更換旗杆鋼球時,林治遠穿的腳釦一步一步地,克服了恐高的恐懼,艱難地爬上旗杆,終於把鋼球焊接好。

《我和我的祖國》:那些讓人淚目的感動,是心底最深沉的愛

艾默生說,"一心向著目標前進的人,全世界都給他讓路。"

他成功了,成功的戰勝了自己,成功的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天安門前。

當國歌唱響,望著國旗冉冉升起,劇中滿含熱淚的林治遠和劇外同樣眼含淚水的我,那一刻的心連在了一起,那就是對祖國無限深沉的愛,為祖國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相遇》:因為愛,甘願奉獻一切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因為愛,紮根於祖國,奉獻於祖國,甚至奉獻出自己的生命。影片《相遇》就講述了這樣一個的感人故事。

劇中主人公高遠,是研製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科研人員,在試驗階段,試驗裝置突然面臨爆炸的危險,在危急時刻,他不顧個人安危,置生死於度外,沒有撤離而是獨自返回試驗裝置,經過努力,終於控制住危險局面。危險解除了,他卻受到了強大的核輻射,得了白血病。

《我和我的祖國》:那些讓人淚目的感動,是心底最深沉的愛

在病床上,高遠每天期盼著原子彈發射成功的消息。一天他偷偷來到街上,在公交車上與以前的女朋友相遇了。三年前他不辭而別杳無音信,因為他的工作是國家機密,不允許洩露。面對之前的女朋友,高遠不敢相認。當原子彈發射成功的消息傳來,他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跑到街上搶報紙來看。

在洶湧的人潮中,他急切的尋找著女朋友,分享此刻的心情。遠遠的,女友望著他,他摘下口罩,也望向女友,眼神中流露出思念,激動,心裡想著自己卻永遠不能和女朋友在一起的難過,就此一面,從此永別。無以言表的心情,在這一刻女朋友似乎理解了一切。

《我和我的祖國》:那些讓人淚目的感動,是心底最深沉的愛

觀影的我,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有多少愛,在相望的那一刻而懂得;有多少愛,放棄是為了更深沉的愛。

他是平凡的,甚至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直到生命要終結的那一刻。但他更是偉大的,為了祖國的核試驗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演員張譯把這個角色演活了,每個動作、眼神都深刻詮釋了主人公的情感。張譯為演好高遠得病後的狀態,他一連十天只吃黃瓜,讓自己迅速消瘦,就連導演都心疼他說,張譯你太瘦了。

正因為如此敬業的演員,給我們呈現瞭如此感人鮮活的銀幕形象,讓我們看到了當時的原子彈科研人員面臨的處境。每一次科研成功,國家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這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

"人固有一死,或輕如鴻毛,或重於泰山。"為祖國事業獻出生命的人,就是重於泰山的人。

著名的科學家鄧稼先就為我國的核發展,獻出了一生,最終因為核輻射獻出了生命。

《我和我的祖國》:那些讓人淚目的感動,是心底最深沉的愛

鄧稼先在美國學成後,放棄美國優越的條件毅然回國。投身於祖國的核事業之中。1958年,國家還很貧窮,為籌建核武器研究所,鄧稼先帶著一批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在荒蕪的戈壁灘建設核試驗場地。在無資料,設備差,環境惡劣的條件下,歷經6年,終於在1964年10月,成功爆炸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又經過2年零8個月,氫彈爆炸成功。

兩彈的研製成功,為我國的核武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為了研究更先進的核武器,鄧稼先多年與家人沒有聯繫,在一次試驗中,鄧稼先受到了核輻射,得了直腸癌。直到去世,鄧稼先仍心繫祖國的核發展,叮嚀說: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下的太遠。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為祖國事業奉獻畢生的人,才有了我們祖國今天的富強。看到他們的事蹟,更感受到了一顆顆滾燙的愛國之心。

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用行動報效祖國

我們常常說愛國,如何愛國?看看林治遠、高遠、鄧稼先,......,在他們身上,我們學到了什麼?愛國不是空泛的喊口號,而是要象他們一樣,要有奉獻精神,敬業精神,團結精神。

《我和我的祖國》:那些讓人淚目的感動,是心底最深沉的愛

  •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講奉獻。我們的幸福生活要靠我們辛勤工作的付出,國家的發展取決於各行各業的不斷進步。在工作中少計較得失,多努力把工作做好,就是為祖國奮鬥。
  • 在工作中要有敬業精神。敬業是工作中最值得讚揚的職業素養,要象他們一樣,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不僅能給自己贏得未來,也能為自己所在的領域做出貢獻。
  • 在工作中要有團結精神。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同心同德,團結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所做的事情就一定會成功。

有國才有家,家國相依。珍惜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因為這是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

70後,熱愛生活,寫暖心文字,願前行路上能給你一點溫暖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