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300多年的名族品牌,是如何做到长盛不衰的!


我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伟大国度,中华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同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也是积厚流光、璀璨夺目。说起中华老字号,我们下意识地会想到张小泉剪刀、贵州茅台酒、老凤祥首饰、全聚德烤鸭……

但要提起中药,相信很多国人都会不约而同想到“同仁堂”这三个字。作为一家比美国历史还要长的著名中药老店(美国1776年建国,同仁堂1669年建店),可曾知最初同仁堂的创办人乐显扬老先生也只是个乡村医生,走街串巷以卖小药维持生计。后经过多年、几代人的努力,自1723年,(清雍正元年)开始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之久……

一个300多年的名族品牌,是如何做到长盛不衰的!


外地人来北京旅游,都喜欢去长城、故宫。但是如果您来北京不去全聚德买只烤鸭,不去“同仁堂”买点补品,那么此行肯定会留有遗憾。作为国内最负盛名的老药铺,历经数代、载誉300余年的北京同仁堂,从我们熟知的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到感冒清热颗粒、活络丹以及新近的安宫牛黄丸、国公酒…“同仁堂”以其传统的制药理念、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产品疗效享誉海内外。

从最初的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店到现在的北京同仁堂集团,“同仁堂”经历数代而不衰,在海内外信誉卓著。作为中华老字号——“同仁堂”这三个字的金字招牌为何可以三百年不倒?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样一家伟大的民族品牌?同仁堂人又是怎样管理这样一家百年老店?

一、精益求精的制药理念

众所周知,中药药理不同于西药。同仁堂生产的中成药,从购进原料到包装出厂,总有上百道工序,加工每种药物的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工艺要求,投料的数量必须精确,各种珍贵细料药物的投料误差控制在微克以下。从最开始药材的采摘、清洗,到后来的挑选、入库、曝晒以及制药过程中的煎、熬到最后抓药、称重等每一制药流程都必须严格遵守传统工艺,不可有半点马虎。

同仁堂不管炮制什么药,都是该炒的必炒,该蒸的必蒸,该灸的必灸,该晒的必晒,该霜冻的必霜冻,绝不偷工减料。比如虎骨酒和“再造丸”炮制后,都不是马上就卖,而是先存放,使药的燥气减少,以提高疗效。虎骨酒制成后要先放在缸里存两年,再造丸要密封好存一年。正是如此坚持传统制药理念,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的疗效,也才完全契合“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制药理念。


二、生死荣辱的质量观

从开业之初,同仁堂就十分重视药品质量,并且以严格的管理作为保证。我们从“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同仁堂”古训中便可窥其一二。

中成药是同仁堂的主要产品。为保证质量,除处方独特、选料上乘之外,严格精湛的工艺规程是十分必要的。如果炮制不依工艺规程,不能体现减毒或增效作用,或者由于人为的多种不良因素影响质量,不但会影响药效,甚至会使良药变毒品,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百多年来,同仁堂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坚持严把选料关。在过去,北京同仁堂为了供奉御药,也为了取信于顾客,建立了严格选料用药的制作传统,保持了良好的药效和信誉;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除严格按照国家明确规定的上乘质量用药标准外,对特殊药材还采用特殊办法以保证其上乘的品质。例如,制作乌鸡白凤丸的纯种乌鸡由北京市药材公司在无污染的北京郊区专门饲养,饲料、饮水都严格把关,一旦发现乌鸡的羽毛骨肉稍有变种蜕化即予以淘汰。

这种精心喂养的纯种乌鸡质地纯正、气味醇鲜,其所含多种氨基酸的质量始终如一,保证了乌鸡白凤丸的质量标准。正是在同仁堂人的自律意识以及外在压力之下(因为是为皇宫内廷制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杀身之祸。)历代同仁堂人恪守诚实敬业的药德,提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信条,制药过程严格依照配方,选用地道药材,从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三、“仁行天下”的经营理念

斗转星移,白驹过隙,但“同仁堂”的\"顾客至上,竭诚服务\"的观念却始终不变。“同仁堂”以做小生意的精神经营大药店是其经营理念最独特的写照。同仁堂的创业者把行医卖药作为一种济世养生、效力于社会的高尚事业来做,历代继业者,始终以“养生”、“济世”为已任,恪守诚实敬业的品德,所以对求医购药的八方来客,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一律以诚相待,始终坚持童叟无欺,一视同仁。

曾经发生过的两个经典案例。有位山东老汉曾在同仁堂买到过1分钱的药品,以为弄错了。店内的师傅却笑着告诉老人,他所买的药确实只值1分钱。一分钱一分货,绝不取“不义之财”是“同仁堂”人的做事原则。1984年,一位外地顾客来店求购4克天仙腾,一位老售货员收方后说:这药4克值4厘钱,给你10克,收1分钱。顾客取货后满意地笑了。但是顾客或许不知道为了这一分钱的生意,这位老售货员柜前堂后跑了两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像同仁堂这样的大药店,仍能保持做好小生意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

总结

时至今日,传统的同仁堂精神、现代的企业理念,一代代同仁堂人的心血与汗水,不仅让这个百年传统老店荣誉满身,更是造就了颇具传奇色彩的同仁堂商业神话。1989年,国家工商局将全国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授予了同仁堂,使“同仁堂”成为迄今为止在全国中医药行业唯一取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企业。同仁堂历经沧桑,却长盛不衰,在于坚持把“质量”与“服务”作为“同仁堂”的两大支柱。传统的“同仁堂”文化理念,让这个百年老店成为国内中药市场中的佼佼者,传统的中国文化及中医药文化,更让同仁堂不仅走向全球有华人聚集的地方,更是向国外主流市场进军。

“同仁堂”不仅是一个生产中药产品的中华老字号,同时也是一个中医药史展示馆,更是一个中药文化博物馆。它带给消费者的不只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文化——重义、爱人、厚生的中国文化!

一个300多年的名族品牌,是如何做到长盛不衰的!


只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都行动起来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熔铸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并转化为企业行动,秉承建德立业、精于品质的中国优良企业文化,以身作则,坚持“质量第一,服务并举”的经营理念。我坚信我们民族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同仁堂”,我们也一定可以早日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伟大战略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