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武漢眼科醫院醫護人員遭重創?

東旭158295387


為了控制這次新冠疫情,很多醫護人員被感染,並有不少人為此犧牲,而武漢眼科醫護人員遭受重創主要原因還是剛開始時大家沒有意識到新型冠狀病毒有這麼強的傳染性,而給病人檢查時需要近距離接觸,容易感染,個人認為李文亮的去世也與其當時的壓力過大有關,當時由於說新冠肺炎有傳染性,飽受輿論壓力;其次是武漢醫療資源緊缺,可能物資會相對傾斜於發熱門診和呼吸科門診,畢竟他們是長時間近距離接觸患者。


蝸牛兒愛吃肉


武漢眼科醫院醫護人員有三位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繼離世。第一位離世的是李文亮在2月7日去逝,第二位是主治醫師梅仲明在3月3日去逝,第三位是主任醫師朱和平是3月9號去逝。二第三位朱和平時代二月中旬發現感染就住院治療,結果20多天,也沒有搶救過來,究其原因:一是李文亮的去逝,是醫院早期沒有引起高度重視,採取措施不力,消殺不及時不到位。加之病毒強勁,最終醫治無效。二是梅仲明的去逝主要是個人防護措施沒有到位,出現了漏防誤的情況,導致在工作中被感染,加之年齡偏大已57歲,身體上有其他基礎疾病,最終醫治無效。三是朱和平主任醫師主要是在二月中旬在工作中被感染,還是存在著醫院消殺不到位的問題,加之個人防護麻痺大意,還有在20多天的醫療救治當中,沒有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比如換血,比如插管,導致最後醫治無效。


愉悅527


我是醫學科普劉醫生,傳播醫學知識,讓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醫生!
  • 2020年2月7日凌晨2點58分,武漢中心醫院眼科李文亮醫師經全力搶救無效去世。

  • 2020年3月3日中午12時,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梅仲明主任不幸染病去世。
  • 2020年3月9日上午,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朱和平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我想題主想問的問題應該是“為什麼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會遭到重創”吧?同一科室連續三人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令我們萬分痛惜,在此我們也分析一下為什麼在抗擊肺炎的時候,武漢市中心醫院的眼科成了“重災區”。

早期防護不足

疫情的發生對於我們來說是猝不及防的,而早期我們的物資及醫護人員又相對短缺,沒有足夠的防護設備。面對大量增長的患者,醫護人員常常一個人當幾個人用,同時過度勞累也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大了病毒侵入人體的風險,再加上防護不到位,大大增加了感染的幾率。

兩個“近距離”

首先“疫情發源地”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距離武漢市中心醫院距離並不遠,早期也有很多發熱的病人就診於該院,也導致了疾病的傳播。

眼科醫生需要近距離檢查患者,不管是裂隙燈還是直接眼底鏡檢,亦或是眼科的相關手術,眼科醫生基本上是跟病人面對面接觸,這種情況也是十分危險的。

早期傳播途徑不明確

我們從最早的“無明顯人傳播人的跡象”到鍾南山院士提出的“存在人傳人的風險”,從“老年人易感”到“人群普遍易感”,從“呼吸道傳播”到“呼吸道飛沫傳播、密切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我們對疾病的認識都是有一個過程的。眼科醫師檢查患者眼睛時,存在接觸傳播的可能性,而近距離檢查又存在呼吸飛沫傳播的風險。在疾病的早期我們並不能完全預測到這些,也就不能根據疾病的特點制定完善的防護措施。

不僅僅只有眼科醫護人員犧牲

因為李文亮醫生被譽為“吹哨人”而被媒體廣泛報道,知名度較高。據不完全統計,時至今日我們犧牲的醫護人員已經有幾十人之多,而被感染的也達到了三千名以上,其中也包含了呼吸科、感染科、耳鼻喉科等高危科室的醫護人員,而他們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勇士!

小結:在突發的疫情面前,我們已經犧牲了太多的同胞們,截止目前我們除武漢地區外,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復工了,病例也出現了“零增長”,而今天我們又有多家方艙醫院“關門大吉”了。但我們不能忘記那些為了我們負重前行的人們,希望我們能夠永遠銘記他們曾經的這份責任與擔當!

醫學科普劉醫生


看看醫院的院長,書記,以及搞出來的監察科,就知道為啥二醫院(中心醫院)這次犧牲巨大了


奧斯卡足球


這個話題有點沉重,心裡也頗有些沉痛。剛看到一則新聞,今天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朱和平主任因新冠肺炎感染犧牲,享年56歲。至此,武漢市中心醫院已痛別了四位優秀的醫生,其中3位都是眼科的。

此前,眼科醫生李文亮(34歲)於2月7日凌晨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醫師江學慶(56歲)因感染新冠肺炎於3月1日不幸去世,眼科副主任梅仲明(57歲)也因感染新冠肺炎於3月3日與世長辭。

為什麼此次武漢中心醫院眼科犧牲如此巨大?(僅是個人思考)

一則,反映出新冠病毒傳播性強,又極其狡黠(李文亮醫生年僅34歲),並會攻擊多個臟器。這次疫情去世者大多有基礎病,且年齡偏大,本文中除李文亮醫生外,其餘三位都是年過五旬,非常不幸沒能敵過病毒。

二則,早期防護物資普遍缺乏,導致防護的不到位。抗疫前期武漢中心醫院曾在網上呼籲社會捐贈防護服等防護物資。

三則,疫情開始階段大家對病毒的認識普遍不夠,一方面可能導致重視不夠,缺少警惕,沒及時做好更高級別的防護。另一方面對新冠的治療也是在不斷地摸索中前進。

四則,眼結膜也是感染途徑之一。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王廣發赴武漢考察時染病,為國內首位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專家組成員。他高度懷疑是病毒先進入結膜,而後再到全身。眼科大夫們與病人的接觸又屬很近距離的接觸,會增加感染的機率。

最後,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離華南海鮮市場很近,走路只需十幾分鍾。市場周邊是大片居民區,武漢市中心醫院是這片居民區中唯一一家三甲醫院。

無論哪位醫生的離去,都讓人無比心痛,都是這段時期我們最不忍卒讀的信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別人的生命築起屏障,為國家的安寧築起長城!對每一位犧牲的醫生致敬!英雄們永垂不朽!

春日繁花已盛,可他們今生已無法再見,在今後的每一個春天裡讓我們把他們深深懷念!

(悼念逝者,並求原因。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待到春暖花開時1616


最開始鍾老說可以人傳人時醫生身上穿了防護服,也戴了口罩手套但還是傳染後來確認是說可以通過眼瞼裡面的黏膜可以藏匿病毒,那看來那些攜帶病毒患者去看眼科傳染上了。

眼科醫院也沒有傳染科呼吸科擁有的專業防護服肯定會受到重創。

這個眼科醫院的地址是不是決定了是疫情重災區。


度從


不是武漢眼科醫院,是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這是一家距離華南市場很近的綜合性醫院,早期沒有引起重視的時候,有很多發熱病人前來就診引起交叉感染。病毒可以通過粘膜傳播,比如球結膜口腔粘膜,李文亮醫生就是接診一位八十多歲的青光眼患者中招了。


呢喃Cc


因為眼科醫生檢查病人距離過近,幾乎是臉貼著臉,在病人完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僅靠醫生的一個口罩是很難做到保護的。如果給患者做眼部手術,在他的頭部,貼著面部長時間接觸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如果患者是新冠肺炎的感染者,醫生極其容易被感染。因為眼科不是新冠肺炎的收治科室,也不是發熱門診,或者是呼吸門診,所以沒有防護服,連n95的口罩都沒有的。所以在新冠肺炎爆發期間,眼科醫生上班幾乎就是在賭命。


海洋珍寶1860996


武漢中心醫院是武漢市屬的頭牌醫院。醫療條件尚好。為什麼眼科有那麼多醫生不幸感染而去世呢?靜待醫學專家方面的回答吧。

向逝者默哀。


鯽魚湖


以前在眼科實習過,老師教我們看眼底鏡的時候,那個姿勢就和接吻差不多,可尷尬了,一不小心就會來一個最親密的接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