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有的醫生先開各種檢查單,之後開始開藥,全程很少溝通交流,大家怎麼看?

心家園


說實話,這種看病的方式我作為醫生本人也是比較反感的,判斷疾病的過程,無論是中醫的“望聞問切”,還是西醫的“望主叩聽”,都強調診斷疾病的時候要有一個觀察、查體、問診以及治療的過程 。


然而題主所描述的情況,作為醫生只能表示理解,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拋開某些醫生個人的因素,單純從這種情況給大家分析一下。

謝醫生原來所在的醫院科室門診患者不是很多,一上午能看15-25個患者左右,當患者少的時候,我個人感覺看病的質量是比較高的,因為我可以有充足的時間與患者進行詳細的溝通,比如患者是否具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這些基礎疾病,可以詳細的和患者溝通他的疾病的原因以及症狀,之後可以給患者開具對應的檢查,等待和結果回報之後再決定治療方案,通常一個患者的治療從門診見面到檢查彙報在30分鐘左右,這樣做出的診斷和治療計劃無論是患者和我本人都會很滿意。



然而當門診患者量比較大的時候,比如超過了30個左右(現在都是電腦處理,從電腦上可以看見有多少個患者掛號)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無論我多麼喜歡詳細的查體、問診我都要大大的壓縮看每個患者的時間,因為一上午的時間總共就4個小時左右出門診,我不能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到某10個或者某20個人身上,這樣看病的質量和患者的滿意程度也就會隨之下降,所以通常我都會告知患者在不是門診日或者是不是手術日的時候,本人過來拿片子再複診一下,重新再利用其他的時間查一下體,詳細的問問診,在給出治療建議。

然而大家要知道,本人就職的醫院雖然也是三甲,但不是那種省級或者更高級的三甲醫院,患者量相對不是很大,但是已經非常忙碌了,要是省一級或者是更高一級的大型三甲醫院,平均每一個醫生一上午門診的量有可能要超過100,而且是常態。



一上午即使一上班就開始看病人,最多4個小時的時間要看100個患者,那麼平均每個人的時間就只能被壓榨到2.4分鐘。而即使不看100個患者,就算看50個患者那麼每個人的門診時間也僅僅是5分鐘左右,在這短短的5分鐘之內,想要醫生進行詳細的溝通,是根本不可能的。

然而作為患者,都是希望和醫生進行詳細的溝通,想多和醫生好好的嘮一嘮自己的問題,這樣就形成了醫生沒有時間和患者的要求之間的矛盾。於是大家就會越來越對醫療有意見,認為醫生沒有醫德,不想跟患者好好溝通。這裡我只想說,對這種情況覺得特別不滿意,並且覺得醫生故意這樣做的朋友,試一試一上午和50個人聊天四小時就可以了,這裡還不需要您動腦評估患者病情、查體這些事兒,就只單純的聊天,一週堅持三天試一試……覺得不過癮可以嘗試和100個人聊。

有的患者會抱怨說,那這些醫生就不能天天出門診嗎?這種想法是好的,但是醫生的工作不是隻看門診患者啊,住院部還有一堆患者在等待的治療呢,醫生還要寫病歷、收病人、辦理出院、管理病房患者、手術、值白班、夜班、科室間的會診、參加會議等等各種各樣的事情,不能只幹門診的一處活兒吧!

所以對於目前的這種情況,本人在看病的過程當中也不是很滿意,但作為醫生,只能表示理解,因為我個人能理解這其中的疾苦,雖然有一些醫生是確實不喜歡和人溝通的,但是大部分的情況都是被忙碌的工作所迫,根本沒時間和患者詳細溝通,其實這樣是不好的,但是目前就是這樣,患者大量的扎堆兒到三甲醫院看病,期待將來社區醫院、私人醫院等各種醫療機構能夠分流一些患者,給醫生更多的時間和患者好好的溝通吧……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有不滿請文明發言,不要無理謾罵,謝謝!)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這個問題。說實話,我有切身的感觸。就是給我兒子上大醫院去看病。我們掛的是專家號。排號排了很久,排到之後,醫生只是大概的看了一下,也不問問什麼原因,就讓助理去開一系列的檢查單。開了單子之後,我們就去匆匆忙忙檢查。因為是大醫院人比較多一個檢查要排三四十分鐘。,將近一兩個小時檢查之後,還得再去拍這個專家的號。等排到之後,專家只是大概的看了一下檢查報告,就開始開藥。也沒有以前醫生問的那麼詳細,什麼原因,多長時間了?怎麼造成的啊?他讓我們三個月以後複查。這次我們又去了。去了之後也是大概的看一下,又開了同樣的檢查單子。好像醫院的固定的流程一樣,每個流程必須走一遍。還有就是開的醫生檢查的項目,醫生沒有檢查。但是也要交錢。難道醫院就是為了掙錢。這不是加重患者的負擔嗎?所以醫生這個行業應該整治。應該對醫院提出一些規範。一些不必要的收費,應及時的進行糾正,不能通通按一樣的流程去檢查去收費,一些不必要的檢查也要收費。


留時光


我能理解這些流程,但是作為患者,有時候有點不容易接受。昨天我就經歷了,本人感冒後胸口總堵著呼吸難受,右胸口痛,呼吸氣管總有呼嚕呼嚕響,偶爾能咳出一點點痰。持續一個多月,吃藥沒好,昨天到省內最好的醫院檢查,進門,醫生問哪裡不舒服,我說10月12號感冒後氣管悶呼吸難受,吃藥一個多月沒好轉,右胸口痛,氣管呼嚕響,醫生直接開了單子讓我去檢查,ct和激發試驗結果拿到後找醫生,醫生一看顯示沒問題,頓時兇起我來了,這不是沒事嗎?嚇得我弱弱的告訴她哪裡不舒服,剛開口說,醫生兇兇的打斷檢查沒事,你要我怎麼辦呢?我問有沒有其它可能的原因導致這種情況呢?醫生不耐煩的說你回去過幾天不舒服再說。然後不開口了,看這樣子我就出去了。全程我都是禮貌,說話畢恭畢敬。檢查沒問題是好事,可我難受了這麼久不知道怎麼了才去的醫院,醫生看了檢查什麼可能性及建議都沒說就讓我走,我的難受還是存在呀,難受了一個多月沒好轉我回去還是難受,我現在也不知道要怎麼辦了,這還是省內最好的醫院,總之現在看病啊一言難盡。


高空氧吧


首先要明白,醫生開檢查單要你做檢查,不是為了讓你花錢,而是為了更準確地排查和診斷疾病。當然,某些醫院的醫生除外。

全程很少溝通交流,那是因為醫生每天要接診不少病人,如果你的身體沒什麼大問題,他們是不會跟你講多少話的;要是醫生看了檢查結果後,跟你說的話比較多,那基本可以斷定你的病比較嚴重或者比較麻煩。

我每次去醫院看病,最不願意遇到的情況就是醫生跟我溝通交流比較多。記得第一次去醫院看內科,醫生問我哪裡不舒服,我說得也不清不楚,因為感覺全身都不舒服。他看我說不出個所以然,就沒再問,開始給我把脈、看舌頭,然後叫我站起來把兩手伸直。完後,他說我肯定是甲亢,就開了檢查單叫我去抽血化驗。結果出來,果然是甲亢,醫生看到結果,還說了句“挺嚴重的”。隨後,他跟我說明最少得吃兩年藥,期間要定期複查;接著囑咐了一些注意事項和飲食禁忌才開藥。

後來,我也在他那裡看過感冒、牙齦發炎、腸胃不適等疾病,速度都很快,效果也很好。

所以說,醫生跟你溝通交流太少,其實是好事,不用太在意!


倚齋聽風雨


醫院是搶錢單位,小病大治,就是蚊子咬一口也得走全部監察過程。老張在工廠驗進異物,去醫院看看,先問公費還是私費?張說我入著醫療保險,廠裡也給入著工傷保險。那就安程序走,心電腦電胸透,驗血查尿磁共振彩超走下來,扒開眼拿出異物住院二十一天。花八千六百六十元!臨走給帶一麻袋藥物。


蘭花不豔有奇香


現在醫院患者天天滿滿的,農村來的病號先在下面診所衛生院看病治療,還是不好實在不行了才到大點的醫院來看病,一般的也不願意去大醫院看病,一是農忙沒時間,二是去大醫院看病花費高,都知道一去大醫院檢查化驗開藥幾千塊錢沒有了,疾病帶來的疼痛也沒有繳費帶來的心疼。好多病醫生看完後發現病人都是看晚了一步,早發現早治療就好了,後期忍著疼痛也不願意再花錢了,給孩子們省點錢畢竟家裡都不富裕花錢的地方還有很多。

每天來看病的人多,早上七點半到十一點半下午一點半到五點半,八個小時時間,像消化科神經內科等科室每天掛號數量在一百人左右,多的時候一百三四個人,醫生平均在一個病人身上的時間也就幾分鐘而已,問診時間太有限了,每個病人多幾分鐘就看不完了,一些老人都是早上空腹來看病的,因為有空腹查血項目,如果中午沒看上病等到下午上班再看的話病人就會受不了,所以,醫生也是不顧中午吃飯休息的時間縮短,儘量給遠路的病人看病,有時候加班到十二點多甚至下午一點,根本沒有吃飯休息的時間。

現在大部分基層老百姓沒有預防保健意識,城市裡面老人家庭條件能好點,一是孩子收入來源高點,二是自己有退休金能有點積蓄,農村新農合和城市醫保報銷,都是有一定的報銷比例,還要先交押金治療後報銷,再有有的藥品需要自己自費的挺多。

醫患關係,醫患溝通,醫患矛盾,還要繼續一段時間。


流浪地球2119


現醫院出現怪現象,看病不寫病歷,你不問醫生嘛事不說。我和媳婦上三醫院,看甲狀線先碰一個大夫,也不寫病歷,讓照B超,只寫掛號條上,當天照不了,只得轉天照B超,轉天照完將進中午,沒辦法下午找大夫看,這蒙古大夫,看完B超也沒說嘛,讓驗血,也不給開單,回來媳婦生一肚氣,轉天我和媳婦又去看這回這大夫挺負責開單驗血,下午又去找這大夫,我問這大夫情況,大夫依依解答,這大夫說甲狀線沒問題,告許三月複查,他說你要相信大夫,我要求他寫病歷他寫了,每週就珍時間,這才是患者所需要大夫,三個大夫各有不同作法。


谷小抄不想--畢業


我覺得現在去醫院看病,醫生看看 醫生先是問幾句 然後就給你開個單子讓你去拍片!

早些年 80年代以前 醫院的醫生完全是憑自己的從醫經驗判斷病情,然後是在去檢查!那時候的醫生可真是醫生,也真是好。到了2000年代以後,完全是反過來了 哎,真是沒法說!


泡菜婆


應該把大醫院解除,大醫院根本不是治病的,而是浪費資源的一種集市,我們幾十年的看病經驗,一個上午才看五六個病號了,望聞問切一應具全,碰到頑固病症就更慢了,只能看三至五個,對每個病人要詳細望,聞,問,切等把資料通過病人的訴說收集完了最後是切脈才能定病的性質!確定了病的性質才選擇藥性處方,為了病人有好的治療效果,醫生必須要求精不是要求快。醫院的醫生一天看幾十個病號是不是走馬觀花?雖然有儀器檢查真的能把病看透了嗎?儀器只能查個病兆,可見病症的因素根本查不出,再加上醫生的流水程序更沒有思維的時間,真的能為患者看病嗎?專家也很忙,最終效果如何?最好的辦法是解除大醫院,把儀器影像科,婦產科,手術急救科保留下來,其它全部下放,患者可以到社區醫院,私人診所,多設診所分散積壓成堆的病患,大醫院沒有好醫生,好醫生不會到大醫院的。


madaifu


因為

現代醫學已經發展到突飛猛進的地步,非專業人士不一定能理解:

1、依賴於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的長足發展,醫生對大部分疾病的認識非常深刻。而且是全世界醫生都有共識的。

2、我們所使用的儀器,越來越靈敏,檢查避免了人為因素干擾,極少出錯。

3、依賴於藥物學藥代動力學的發展,每一種藥物的適應症,不良反應,禁忌症,作用機制,都非常清楚。

4、醫生接觸病例很多,根據檢查報告很容易做出診斷結論,給出治療意見。對同樣的疾病,全世界有比較統一的治療手段,現代醫學有廣泛的交流協作討論機制。

5、現代醫學的作用是切實可靠的,不在於心理安慰:無論患者信不信任醫生,無論患者配不配合治療,哪怕患者意識昏迷,不傷及要害大概率也能搶救回來。

6、醫療資源緊張,能2分鐘看完一個病人,沒有必要花半小時拉家常。患者普遍心懷擔憂和恐懼,恨不得醫生24小時不離身陪著聊天呢。

如果是小診所或民間中醫就不一樣了:

1、他們對疾病認識是模糊的,熱重,火大,體寒,溼氣重,氣虛,血虛…這些沒有統一標準,他需要花時間給你解釋。

2、他們採用望聞問切來診斷,誤差極大。並且症候與疾病的對應關係,到現在也無法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3、他們所使用的藥材,開出的藥方,主要成分不知,不良反應禁忌症不知,怎麼起作用的不知。

4、他們接觸的病例很少,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同行之間的公開的交流討論機制,都是關起門來靠自己想象和發散思維治病,揣摩古書的意思奉為經典,互相不認可。

5、中醫為代表的傳統醫學,治病主要依靠安慰劑效應、倖存者偏差、自限性疾病等。需要醫生把儀式感做夠,噱頭整足,掌握一定的話術,讓患者充分相信醫生。這樣心理安慰的作用更明顯。所以中醫需要慢慢與病人溝通。

6、小診所或民間中醫有的是時間。作為一種高級騙術,小騙足以養家餬口,大騙可以誤國誤民,他們全靠一整套博大精深的話術騙錢呢,患者需求擺在這。

中醫,即使不是騙子,充其量算是個心理醫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