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年後城市高層房屋將是農村窮人的專屬。是真的嗎?

新大風歌


我認為是就現在目前這個社會發展是這樣的,有錢的城市人要向農村轉移,沒錢的也就是農村的向城市轉移!

對於土生土長的農村人而言,他們覺得城市比農村條件更好,交通方便,各種公共設施都也很全面。最為重要的是農村沒有好的工作環境,沒有高收入。在加上城市中的教育水平,醫療水平,都非常的好,而且如果孩子能夠接受更好教育的話對他們以後的發展也是特別的有利的,所以都想去城市定居。

城市固然好,但是在城市中生活,開銷遠比農村的大,房價、物價都比農村高很多,許多人每天睜開眼睛就得為了生計而奔波,加上都市中節奏快,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所以在城市生活久了都還是比較懷念田園生活的,還是會覺得農村好。

我相信未來農村也會發展的很好,還是會有更多的農村人留在農村生活的。





匆花丸子


有人說:20年後城市高層房屋將是農民窮人的專屬。是真的嗎?

有這回事嗎?那豈不是高層是我們農村窮人的福星了,想想就高興,但是這還是一個美好的夢想吧。


我真想不到20年後窮人都住上高層,真是佩服這些人豐富的想象力。那我倒想問,農村窮人住高層了,那城裡富人住哪裡去了?難道富人都移民去外星球了嗎?真是搞笑!

農村窮人,20年後還是社會的窮人,可能財富多些,但是還是當時社會的底層,也是收入最少的群體,最少的群體都能住上高層房屋,難道20年後的高層樓房白菜價了嗎?既然是白菜價,為什麼有人會建高層呢?不賺錢的高層還有開發商來建設?這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啊。


城市不是農村窮人能生活的地方,高層房屋更不會是農村窮人的專屬,不要把農村窮人誇得這麼有錢,窮人我們這能吃飽穿暖就可以了,沒有想到去住什麼高樓,我們住“不慣”。

關注農民,一起學三農。


三農小黃鴨


當下人,多住在高層,按高層結構房屋壽命,我國房屋平均壽命為6O年,或55年。那麼55年後,你所住的家,其拆遷費為零,甚至於倒貼。而6層以下的普通民宅,55年後,其拆遷費至少在你的房價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其原因是:土地面積公攤費遠遠高於高層住宅樓。因此,從長遠考慮,還是住六層以下房子合祘。


康3446


大鱷,馬雲曾與大佬,王健林,同臺調侃…馬雲講,8年後房價如蔥!馬雲講這話不會空穴來風是根據,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得出的數據來預測未來的房價,結果話語一出沒多久,國內房企大佬保括王健林紛紛大拋房產,回籠資金!甚至李嘉誠先生都紛紛效彷猛抓現金流…仔細想想20年後的房子必然供大於求甚至嚴重過剩,為什麼?50後60後,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留下的房產必然空前高增,在上海這樣的問題尤為特出!這樣的嚴竣且困惑的問題在當下的美國己十分顯現,美國紐約,洛杉磯,存有頗多的高層住宅被遺棄,成了流浪漢,吸毒者,乞丐的理想居住…因此20年後,大城市的高層建築,不難置疑很有可能成為廣大窮人的理想居所將名至實歸,順利成章。





龍乜強盛


您好,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我對這個問題不太認同,不能以偏概全。其次,今年才2020年,20年後的事作為普通人不敢預測,就連專家也不能給出一個正確答案,就像鼠年的新冠肺炎誰又能夠在之前很準確的預測出?

一 雖然農村窮人多,但城市裡窮人也不少

(1)以前我媽媽常和我說:“你不要一天到晚嚮往城裡生活,城裡苦人家很多,一大家子人擠在幾十平方的屋子裡,哪有我們農村房子寬敞,人家城裡窮人沒飯吃的都還要出去討飯,我們還能夠有莊稼種地餓不死”確實也有一些道理,就像農村人買房子,富裕的人家有錢可以在市區買一套房子,但是他們老家也有自建房蓋的還是小洋樓不比城裡別墅差,房屋地基也大,鄉下空氣環境好,放假還可以回老家度假休息幾天,比較舒適放鬆。

(2)能夠在城裡買得起房的農村人基本比較富裕了,還有一種在城裡買房的農村人大多是80後和90後,他們在城裡工作,或者是為結婚買房,像這種情況他們本身積蓄沒多少,首付資金父母出,後期每月貸款自己還,可能首付就花光了家裡所有積蓄的情況在農村還是比較多見的,而80後90後長期定居城裡,每年過年才回老家和父母團聚。相比城裡80後、90後他們結婚肯定也是要跟父母分開住,在外面買新房子,如果父母比較有錢可以全款,但是如果條件不是特好,年輕人也是要自己貸款買房!對比城裡和農村年輕人他們沒有什麼區別,同樣買房子是高層樓房,同樣需要還貸款,而且現在農村年輕人都受過教育,在外求職工作不比城裡年輕人差,所以我不覺得以後的高層樓只有農村窮人,還有城裡人!別忘記農村人住膩了高樓大廈還可以回鄉下住住自家建的小洋樓,摘摘地裡的青菜,逗逗院子裡的小貓,而城裡人只能困在高層建築裡。

(3)真正的農村窮人是不會在城裡買房的,一套房子幾百萬農村窮人也拿不出來,他們拿個幾十萬在老家蓋個小洋樓不是挺好的麼,而且現在大力發展新農村,家家戶戶整套的小洋樓,馬路修到家門口,路燈、自來水就連街邊綠化都搞好了不比城裡差。在城裡買房的基本都小康生活或可以和城裡人家條件相比了!

二 高層建築或將“轉手難”或成“平民窟”

如今城市裡還依舊有著些70、80年代的老樓房,房子老舊,設施老舊,也沒有公用電梯,基本上這些老樓房都是老年人在住,有能力的年輕人老早搬出去買新樓房了,而沒有搬出去的年輕人則是條件一般,承受不起如今的房價!80年代距今也有30多年了這些老房子還依舊存在著,那麼20年後的現在的高層建築呢?

(1)未來高層設備老化、維護成本太高,拆遷利益不大導致開發商可能不太願意接盤。

根據我們現在老房子情況來看,設備老化,維護成本高是肯定的,而幾十層的高樓開發商可能不太願意拆,因為容積率趨於飽和狀態,拆遷重建後利潤空間並不是很大。

(2)未來房子可能會存在平民窟但不一定是農村人專屬,老房子時間久了會出現牆壁脫落,設施老舊等情況,而開發商沒有利潤賺也不會拆遷,轉手難,這樣的情況下有錢人老早就搬走了,留下來的大多不願意搬走的老人或者低價出租給房客,條件一般的家庭也只能繼續住在老房子裡,所以未來高層居民樓可能會出現平民居住區的情況但是說成貧民窯就有些誇大其詞。

未來這些高樓將會怎樣?如何處理,我們現在討論還比較早,交給專業人士更可靠,我們普通人還是希望房價不要成為投資者的溫床,房價不要漲價才是普通老百姓現在關心的問題!


記錄3000g


這是很直面的問題,社會經濟推動人民資產用行也錯斷了歷史的發展。比如手機當時世面才流行,價位很高還不怎麼好,可消費很暢通可現在高配手機也不過如此,經濟發展越快人們對高價值配位追求才是完美的理念。一後不是物質來指導人消費,而是人為了錢來選擇世界,房子,車子,以後會出現下滑也可能無人追求,在虛幻和無定義現代世界裡,人類也厭倦社會不真實的生活。不可能人人都是北京人和上海人,生活是現實的也很無情,將來人認的是錢是怎麼存多防老。


農夫149970999


有這個可能,至於要20年還是30年那誰都不敢保證具體時間。個人覺得原因有二,其一中國現在的住房面積權威機構做過統計夠30億人住,而且房地產還不停的在建房。其二中國城市人口的90後00後基本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父輩甚至祖輩都基本有自己的房子,90後00後結婚條件好的都基本要有個自己的婚房,簡單地說以後兩個人就有五六套房子,而現在的年輕人都享受生活質量好的,最多也就生兩個小孩,所以以後的房子會便宜,這是一個趨勢。其三農村鄉下的空氣,環境總體都比城市裡好,以後有錢人只會往郊區,農村聚集。


你要知道的


現在已突現窮人住高樓,富人住平房,獨院將是財富的向徵。


愛財老人


有極大可能,二十年後人少房多,就會才生這樣的情況,現在房子的空置率已佔三到四成了。


老於39917


有一定道理,個人的一點想法,不一定準確。

(一)購房順序決定:剛需買房是有房就行,注重房子價格,當然高層住宅價格低,然後是改善購房,注重的是面積,再然後是品質購房,注重的是環境。

(二)人的心理決定:住高層的想去住小高層,住小高層的想去住洋房,住洋房的想去住別墅。

(三)社會發展決定:每個人都向往高品質的生活,上下樓方便,綠化休閒面積大,住在高層的,上去樓房不想下來,下來樓房不想上去,如何提現高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