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心是需要依靠成就和成功來塑造的嗎?

吳藝福


成就和成功是樹立自信心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和必須!

首先,相信自己,修煉內功。相信自己是可愛的,美麗的,剝去外物,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是值得被愛的。只不過,出生之後,被夾雜了太多的外在的東西,來證明一個人的價值。一個的內在價值才是最重要的,當意外來臨,譬如這次的非典疫情,就是讓我們靜心思考的一次機會,思考什麼才是重要的,真正的“富翁”,就是把他放在沙漠裡,他也會懂得如何賺錢!真正的淑女,也從不炫耀自己已擁有的東西,她沒有自卑!

其次,修煉自己的安身立命的本領。當一個人在某一個領域或多個領域取得顯著成績時,也就彰顯了這個人的能力,也是體現一個人的價值,增強了這個人的自信。這個成就是在相信自己的前提下,把內在潛力無限制的發揮,外化為成就的!

總之,人的潛力都是無窮的。相信自己是前提,成就只是一個人潛力的外化!


心理諮詢師一默


01.自信心不需要依靠成就和成功來塑造的。

一個人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人,那麼他就是一個有自信心的人。他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生活,他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他知道自己有什麼樣的能力,他知道他不需要別人的認可,因為他一直都是相信自己的。他因為自信,而敢於去嘗試,因為嘗試而得到改變。

02.自信的人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因為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所以對所有的事情都持著一個積極的態度。反之,一個人的心理要是畸形發展,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會偏歪的,他還會經常容易情緒化,動不動就發脾氣,逐漸地變成一個不受歡迎的人。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要是沒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就不能保證你的生活健康有序地進行。

03.自信心是一種自我認可的方式。

一個人,只有認可自己,接受自身的優缺點,他才能正確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一切事情。因為自信,態度會更加積極些,往往得到的效果也會更加好。你身上所散發出來的自信,會影響你周圍的人,你的積極向上,給了別人無形的快樂。


小黑莉


我們的生活中,自信心是不可缺少的。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常常會經歷情緒低迷、猶豫忐忑的心理波動,強大的自信心是我們調整思維、指導行動的正能量。

在職場上,自信是對自己的自我肯定,是對自己能力的良性預估。

自信和成就、成功之間的關係,是相互促進的關係。

每一個成就的獲得、成功的表現,都會對自己產生肯定的積極心理暗示,從而增強自信心;足夠的自信心可以在我們追求成功、獲得成就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並不能每次都帶給我們想要的結果。

自信是成功的先決條件,自信來自於能力,能力來自於經歷,經歷來自於嘗試。

自信心的來源是多方面的,並不總是靠成功、成就來獲得。

人的自信心的塑造,既有內在的原因,也有外在的條件。就像小孩子學習走路,想要拿到的東西太高,就學會了站;站的穩了,看見媽媽在前面,就要學著走。這個過程,既有孩子內心的嚮往,又有外面因素的刺激;你既可以看到孩子一次次行動的勇氣和動力,又可以感到孩子經驗的積累和腿部力量的增強。

通過總結,我們會發現一些共性的地方。

首先,自信來自個人內心對目標的強烈渴望。

我們的每一次行動,最初都來源於一個小小的念頭。

京東大佬劉強東,大學裡讀的是社會學系。一天,他的室友回來說,女朋友沒下文了,因為他們系是全校26個專業中最差的一個,跟了他,畢業後沒工作咋辦?劉強東聽了,心哇涼哇涼的,媽呀,這專業連女朋友都找不到,想了一夜,第二天去報了計算機自修,在後來就學習組裝電腦,拿出去賣,才有了後面的京東。

第二、行動是自信心增強的持續動力。

一次兩次的偶然成功,並不能說明什麼,持續地、反覆地做成一件事,你的膽子會越來越大,感覺自己到達了巔峰。連賭徒都用這一招引誘你增強信心多下注,可見反覆行動的重要性。

  • 有人通過跑步來增強自信
  • 有人反覆練習當眾講話來獲得自信
  • 有人通過才藝來獲得自信
  • 有人通過增加知識、開闊眼界來獲得自信

千萬不要把自大當自信,自信是對自己能力的合理肯定,不是萬試萬靈的盲目自負。

第三、外界的因素,家庭經濟狀況、社會地位、特殊天賦等,都會是自信的輔助力量。儘管這些都不是他們通過努力得來,但是不妨礙成為自信的資本。


自信作為個人心理的一個心態特徵,其實是非常私人化的,往往因為人生觀的不同呈現不同的狀態,比如,流浪大師沈巍,自信和從容來自文化的沉澱。


在我看來,無論哪種方式獲得的自信,都是美好的,把正能量的心態分享出來,也是我的願望。希望我的解答能給大家一些啟示。疏漏之處,還望大家留言評論,一起探討。窗前閱和你一起,在朗空清風中,朝著愉悅和幸福的方向前進。


窗前閱


自信心,生活中,很多事,可以獲取自信,例如:你做了一道菜,朋友們都誇讚,做的好,有了這樣的讚譽,你廚藝方面就可以獲得自信。工作中,你提了一個方案,被上級領導釆納,並帶來了好的收益,你工作方面就獲得了自信。所以每一次成功都會換來一份自信。


阿平166


並不是絕對。但必須通過層層經驗的累積!為什麼很多公司都願意招有經驗的人?有經驗能少走彎路,處理棘手問題不會畏手畏腳。經驗包括實踐,他人對成功與失敗的分享,數據的分析,當一切彙集在一起時,你心裡就會有譜,如果你面對這件事情時,該怎麼處理會更合適。這就是自信心的真正來源。


最多喝2兩


我想的話,說太多的心理學專業知識,也挺枯燥的,就通俗點說吧。

自信是你當下的心理狀態,成功是一個結果。

如果你當下的過程需要結果來證明,那過程裡如何用穩定的心態去發揮你的實力?

不論在感情中,還是事業中,都是自信影響成功,而不是自信依靠成功。

依靠成功的自信如果在良性循環裡,越成功越自信,越自信越成功,尚可。

但人的一生哪能全部是順風順水的良性循環,失敗在所難免的時候,就會自我懷疑。

所以說,自信來自實力,而實力在於努力的過程,我們認可了自己的過程,就會對結果懷抱信心。

勉強說明白了,不知道有沒有幫到你~ 做一個過程重於結果的人~ 會踏實安心地去奮鬥~ 會收穫意想不到的好結果~


黃老師實用心理學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自信心確實與成就和成功有很大關係。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一個詞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做的判斷。自信心類似於通俗的自我效能感。個體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一部分原因就是個體先前成功的經驗。反之,屢戰屢敗,個體可能就會習得性無助了。

但是,追根溯源的話,自信心就與個體的原生家庭有很大關係了。個體兒童時期,父母經常認可自己,鼓勵自己,給予了正確的多元的評價事物的標準,個體就會形成很強的自我認同感。長大之後自信心自然也就很高。

所以,成就和成功會提高個體的自信心。但是個體要想一直擁有自信,最根本的還是要有高度的自我認同感。


溪媽漫談心理


自信心源於對生活的理解和自我的認識,誠然成就和成功,對於自信的培養和形成是有著積極的意義。但大多數人的人生都是充滿挫折和考驗,很多人的成功是建立在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基礎上的,在這個過程,你所有的堅持源於你自信,你的不屈,你不曾放棄的決心和毅力。




夢裡水鄉8520


您好,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對自我界限擁有清晰的認識

什麼是真正的自我界限?他是自我意識的一個方面,指人們意識到自己和其他人或事物之間,存在一定的界限。自我界限的認識就是對自我充分的認識,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每個人個性也是不同的,性格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好壞。當我們懂得自我的獨特性的時候,我們就會意識到自己價值,也會發自內心的接納自己,而不會盲目與他人比較。另一方面,認識到自我也是對他人尊重的基礎。所以孔子才會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我們能夠以自我去揣測與度量他人,從而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可以說對自我界限有清晰的認識,這是我們建立自信與自尊的基礎。

二、自我進化,不斷完善自我

自然界有一個生存法則進化論,意思是物競天擇,勝者生存,這種自然進化論是大自然演進的方式,也是人類能夠從遠古人進化到現在最大的動力,而且這種進化論也推動著人類文明不斷的更迭。作為人類的個體也必須遵循這種整體進化的力量,通過這種力量的演繹實現自我成長與進化,不會自我成長與進化的人自然而然會在時代中淘汰,而那些自我成長與進化也是自我信心不斷增長的根本力量。我們必須明白,人無完人,但是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對事情的修煉,磨練自己,讓我們變得更為完善。

三、追求內在的成就動機

自信的人往往是建立在自我內在成就動機上。心理學發現,人有兩種成就動機,一種是外在的成就動機,比如金錢、獎勵等等。還有一種成就動機是內在成就動機,比如對自我價值實現的渴望、追求卓越的動機以及幫助他人等。通常來說,外在的成就動機不具備可持續性,而只有內在的成就動機才會讓一個人變得卓越,富有成長力,也才會變得更為優秀。

真正的自信就是建立在這三個方面,自我界限的清晰判斷,自我持續的進化以及內在自我的成就動機,這三種動力才會帶領我們走向更為美好的人生。


酷酷的爹


自信是對自己未完之事的相信,是一種對自我效能的肯定預測,源於對自己的瞭解,曾經的成功經歷當然是可以促進對自己能完成某事的預測生成。

所以,個人覺得這個問題裡對“依靠”的理解很重要。如果說依靠是指少了不行,那可能不妥;如果是指生成基礎,那比較合適。因為雖然名言叫失敗乃成功之母,但事實上稱成功乃成功之母也很不錯。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在任何事情上有成功體驗,那基本不會有自我效能感,不會有自信心(習得性無助就是這樣來的),而現在心理諮詢技術裡有一個叫“焦點解決”的理論和方法,就是讓人們通過回憶高光時刻重建自信與效能,從而解決自己的問題。而這裡的“成功”,其實是可以遷移的,在某方面事件上的成功,是可以遷移到另一些類似事件的,可以稱這部分自信或自尊為狀態性的。

而最關鍵的是,我們能不能通過人生經歷中每一次成功後的自我歸因,這樣的共性遷移,形成一個特質性的自信或自尊,這是成長最關鍵的。這樣的話,就有了普遍意義的自信心,也許這種遷移和歸因的能力,才是人和人最重要的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