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歷史上的開國皇帝中,誰得江山的難度最大?

閒來無事-倚欄聽風


靜夜史認為,當然是明太祖朱元璋。

自秦始皇確立專制皇權制度,也就是有了“皇帝”稱號以來,我國共經歷了西漢、新、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遼宋金、元、明、清等朝代。

由於“土地兼併的速度”、“氣候變化的週期”以及“統治階級換血的時間”三個方面因素的制約,我國自秦朝以來的改朝換代呈現出“自下而上的農民起義”、“自上而下的地主階級更迭”以及“由外而內的少數民族入侵”三種形式,建立了一系列大一統或者大分裂的王朝。

而在這些形形色色的王朝中,靜夜史認為開創難度最大的當屬明朝,朱元璋乃是所有開國皇帝中最不容易的一位。為何這麼說呢?靜夜史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底子太薄

作為八倍貧農出身,朱元璋的家庭沒有給他提供任何的幫助,和奮六世之餘烈的秦始皇、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隋文帝楊堅以及唐高祖李淵相比,朱元璋的起點簡直低到了塵土裡。

出身低最大的劣勢就在於沒有上層地主階級的支持,事實上,即便到朱元璋稱帝后,也沒有和地主階級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係,“洪武四大案”作為朱元璋針對地主階級的清算和威懾,使朱元璋成為整個地主階級的敵人。

在專制皇權時代,地主階級掌握著國家的大部分財富,他們的取向有時候直接決定了歷史的進程,而很明顯朱元璋沒有這方面優勢。

更要命的是,沒有地主階級支持的朱元璋,連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之間的士紳階層也沒有完全爭取到。相反,像元朝底層公務員出身的陳友諒,作為士紳階層的一員,反而籠絡了大批士紳階層的支持。

所以,朱元璋真正依靠的,大部分是身處底層的貧苦農民群體,他的貴人,是士紳階層的老丈人郭子興。身邊一起浴血奮戰的,是和自己命運相仿的無產階級老鄉。

從最底層的貧農,尤其是在元朝這樣社會等級森嚴的王朝,朱元璋鹹魚翻身的難度尤其大。

2、任務太重

如果說只是社會階層的跳躍倒也還好,畢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當農民階級漸成氣候,地主和士紳階層自然會爭相歸附,後面的發展將會順利得多。

但朱元璋需要做的,明顯要多得多。因為他不僅需要擊敗同為士紳階層的陳友諒以及出身相仿的張士誠,更要驅逐元朝統治者,完成恢復中華的宏偉目標。

在元末農民起義軍經歷了激烈拼殺後,朱元璋和陳友諒及張士誠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在這場決定朱元璋命運的戰爭中,應該說朱元璋得到了命運之神的垂青,比自己強大數倍的陳友諒和張士誠徹底失敗,朱元璋笑到最後,成為江南之主。

而後,朱元璋揮師北上,創造了專制王朝時期空前絕後的偉大奇蹟,即自南向北統一中原。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遊牧帝國,元朝即便在窮途末路,也和明朝進行了異常激烈的廝殺,對明軍造成了極大重創。

但即便如此,明朝依然將元朝徹底逐出中原,並前後數十次深入漠北與元朝決戰,最終徹底恢復了中華版圖。

將打擊北方少數民族作為打江山的必要條件,足見朱元璋得天下之難。

另外,上天在給朱元璋開國皇帝的殊榮前,還給了朱元璋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悲慘童年,這更讓朱元璋的奮鬥多了幾絲悲劇色彩。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