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阿司匹林的副作用降到最小?

沈庭吕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和心血管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长期服用后造成的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也不少见,要想尽量减少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好阿司匹林的适应症。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服用阿司匹林(包括一些单纯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只有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分层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才能带来获益,否则不仅起不到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还带来更多的消化道出血风险。

2、掌握好服用的剂量。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常用剂量时75—100毫克/天,不要盲目加大剂量增加胃肠道反应。

3、选择好合适的剂型。阿司匹林有普通平片、肠溶剂型等多种剂型,为了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可选用肠溶剂型。



4、服用的时间。对于肠溶型阿司匹林应选择空腹服用。空腹服用后有利于阿司匹林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并且在胃内不释放,只有在小肠内偏碱的环境中才缓慢释放。

5、注意应用的时机。对于一些病人,要选择好应用阿司匹林的时机,比如高血压病患者,必须在血压控制理想(<150/90mmHg)后才可应用;对于合并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应事先先杀菌治疗。

6、对消化道出血的高危患者,可加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等预防其对胃肠道的损伤。一般在长期应用阿司匹林的最初3个月内胃肠道副作用的发生率最高,所以在此期间联合应用奥美拉唑等药物,三个月后可根据情况按需服用。

7、注意定期随访血常规、粪OB等检查,如果发生消化道出血及时停药对症处理。


医患家


阿司匹林因其明确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近年来广泛的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止中,其作用明确、安全性较高。虽然阿司匹林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但相比较而言,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长期使用中受益是远大于危害的,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在日常使用中,我们建议如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超禁忌症应用

阿司匹林的使用应在医生综合评估病情、权衡利弊后使用,对以下人群应禁忌使用:①对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类药物过敏者;②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③出血体质,如血友病等;④严重肝、肾、心功能不全者;⑤避免与甲氨蝶呤合用;⑥妊娠的最后三个月。

二、规范的选择和使用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也建议大家选择肠溶型阿司匹林,每日75~100mg为宜,最好不超过150mg,肠溶型由于有一层耐酸不耐碱的外壳,相对普通型阿司匹林来说,在胃内不分解,在肠道才分解,应在空腹服用,可很好的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出现,要避免餐后服用,餐后服用不仅不能减少副作用,反而会导致提前分解、减少疗效,增加胃肠道刺激等副作用。


三、做好不良反应的监测

阿司匹林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监测不良反应的出现,如胃肠道不适、出血(皮肤粘膜、鼻、牙龈、泌尿生殖道、脑等部位)、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瘙痒等)和肾功能损害。一旦出现副作用,应积极就医,综合评估利弊后决定是否停药或更换。

四、必要时使用胃粘膜保护剂

对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等的人群,如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配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等),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感谢阅读,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监测不良反应,正规使用下利远大于弊。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科扫地僧


阿司匹林是目前针对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它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发生的风险,这使得阿司匹林得到了大多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但是它的副作用却让人忧心不已。


目前阿司匹林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胃肠道症状和出血情况的发生;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人们绞尽脑汁,总算有了一些让咱们“拿来就用”的方法!

首先,大家需要明白的是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损害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伤害多数是在服药的前三个月内发生的,最长可推迟到一年,而一年后人们的胃肠道粘膜会对阿司匹林产生一定的耐受性,这使得阿司匹林对胃肠道黏膜损害的程度明显降低。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减小对胃肠道的损害呢?


1、阿司匹林尽量选择肠溶片,可以避免药物在胃内提前崩解,进而损害到胃粘膜;

2、由于某些原因需要使用普通阿司匹林片剂或泡腾片时最好在进餐后30分钟左右服用;

3、阿司匹林肠溶片应该选择晨起时空腹服用;也可以选择夜间睡前服用,但至少应该和晚餐间隔3个小时以上;

4、质子泵抑制剂可以保护胃粘膜不被阿司匹林所损害,所以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情况下可以间断服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药物;

5、服用阿司匹林的第一年是胃肠道损害的高危时期,这段时间内我们应当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当出现腹部不适感时应及时就医,行胃镜检查以便评估消化道受损程度!

另外,为了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导致出血情况的发生,还需要注意药物剂量的问题,当每日服用剂量超过150mg时,其治疗获益开始低于出血风险,所以,我们建议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佳剂量是75~150mg/d!


综合内科张医生



目前在国内的医疗条件下,还达不到人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但是阿司匹林的使用量堪称巨大,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当中可以说是非常普遍的。

阿司匹林成为老百姓的常用药,对于它副作用的担心,绝大多数老百姓还没有达到认真的领会和了解,更谈不上和医生保持密切的互动。

所以首先要提醒一点,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需要每天服用阿司匹林,那么你应该保持和医生一定程度的互动的习惯。

这种互动未必是经常去医院去随诊随访,而是养成这个意识,以备不时之需。起码把自己就诊的记录完整保存,形成个人的健康档案,记住主治医生的名字,一旦有需要的时候能及时找到他,就跟他去了解去沟通,去听他的建议。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谈一谈阿司匹林副作用的预防和识别。

阿司匹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导致消化道的出血,但是消化道出血如何识别呢?

它可能表现为皮肤表面有出血点,可能表现为大便的黑便等等。在预防方面,那就要注意保护好你的消化道,比如说烟酒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伤害胃黏膜的,那么能戒就戒,能停就停吧。

阿司匹林还存在着加重痛风或者是过敏哮喘症状的一个副作用。

那如果你这方面的病史或有这方面的发病的高危因素,那就要及时听从医生的建议,怎么服用,服用什么样的型号的是更合适的,有没有其他药物可以替代等等。

最后提醒一点,就要养成定期复诊的一个习惯。

这个周期一般建议是每年一次,查凝血的机制,查肝肾功能损伤等等。这是预防阿司匹林副作用最不能忽略的一条,而恰恰是这一条被很多人忘在脑后,或者根本没有意识,虽然费用不过六七百块钱,但是很多人不舍得。

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希望服用阿司匹林的每个人都能够远离副作用,让它发挥对疾病的干预作用,让您生活更健康。

更多健康科普,关注辽沈名医每日推送!


辽沈名医


一、选用肠溶制剂。普通阿司匹林片口服后,被胃和十二指肠(pH 值2—3)快速吸收,并在15—20分钟内达到最大的血药浓度;而肠溶片只能在碱性肠液(pH 值6—7)中释放,并缓慢吸收,使达到最大浓度的时间延迟到 60分钟以上,可以减轻六成以上患者的胃和十二指肠刺激症状。

  二、必要时加服保护剂。有溃疡出血史的高危患者,将阿司匹林与胃黏膜保护剂(如奥美拉唑)及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合用,可明显减轻胃肠刺激症状以及出血等副作用,并且不影响效果。

  三、避免同服一些药物。阿司匹林与其他水杨酸类、抗凝药、磺脲类降糖药、巴比妥类、苯妥英钠、甲氨蝶呤等合用可增强后者的作用;糖皮质激素会刺激胃酸分泌,降低胃肠黏膜对胃酸的抵抗力,与阿司匹林合用可能使胃肠出血加剧;阿司匹林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等合用,可增加排泄而降低药物效果。

  四、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段为上午6—12点,而肠溶阿司匹林服用后需3—4小时达到血药高峰。加之夜间人体活动少,血液黏稠,血小板易于聚集,因此,肠溶阿司匹林晚上服用效果更好。

  需要强调的是,阿司匹林的效果取决于血栓和出血两者之间的评估,针对低危患者,例如心血管危险的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获益与风险相似,选择阿司匹林时需慎重。相反,针对高危的患者,如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既往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者,获益远大于风险,没有禁忌症者均可考虑服用。▲

我们以心血管疾病的新药特药为主,以提高市民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能力为使命,指导患者综合调理,合理用药。百济药师为您提供拜阿司匹灵(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拜阿司匹灵(阿司匹林肠溶片)价格、拜阿司匹灵(阿司匹林肠溶片)疗效,以及日常生活调理等资讯。百济新特药房拥有十年专科药房经营历史,专业指导拜阿司匹灵(阿司匹林肠溶片)用药和健康咨询,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控制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