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没钱,而是父母没眼界”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关于这个我深有体会、我父母有我和弟弟两个儿子,我比弟弟大三岁,今年三十二!很早经历了一场失败婚姻,留下一个女儿

我和前妻2009年元旦结婚,11月左右女儿出生,三个月后协议离婚!

2010年的时候弟弟谈了一个女朋友,可能因为我的婚姻的失败,导致弟弟对结婚的事并不上心,一直选择和女朋友维持良好的恋爱关系,后来干脆同居!

我的父母在我弟弟弟妹婚前同居的那几年里,总是反覆要求弟弟不要把自己打工的收入交给准弟妹管,怕她们最后不愿意结婚,弟弟会人财两空!每每在父母向弟弟开口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总是看不惯父母的观点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现在每每回想起都觉得自己当时说的那些话,颇有些义正言辞的味道!

我和我父母说:“弟弟和弟妹只是暂时没有夫妻的名誉,但是弟妹对弟弟的感情哪一点不像二老的儿媳妇,弟弟挣了钱就应该由他们两个花,你们让我弟在钱的事上防着弟妹,就是再把人心往外推,不是人家不想进咱家门,是你们不拿她一家人”

我一直鼓励我弟弟少受我父母观念的影响,要他和弟妹自己创造自己向往的生活!

这是我当年想做,却不被前妻理解,最后做不到的!我希望弟弟能比我做的好,因为他缘分这事上,比我幸运太多,他遇见的是一个不管家庭背景,不管经济条件,只是出于喜欢我弟就愿意和他在一起的女孩!

2018年,弟弟和弟妹经过七年的感情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礼都是他们两个人商量着策划的,我和我的父母作为亲人需要做的就是分享喜悦,都不用我们操心,同一年可爱的小侄子也来到了这个家!

弟弟弟妹幸福美满,我的父母也心满意足!

而我,也将去寻觅属于我的真正幸福!

人间不缺幸福,缺的是走向幸福的眼界,父母只有一颗希望做儿女的能够幸福的心,至于能不能给你正确的指引,真的需要自己去经历和学习才能判断!



gaigeV587


我认识的一个熟人,他来自安徽灵璧县农村。六十年代的安徽灵璧可以说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穷得叮当响。冬天,熟人一家人只有一床被子,全家老少都没有棉衣棉裤,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他们有一位不屈于命运摆布的伟大母亲,在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硬是让他们兄妹五人先后脱离了贫困的农村生活。

母亲全力以扑培养自己的大儿子,让他大哥吃母乳到十一岁,后面的弟弟妹妹全部吃面糊糊。大哥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县重点中学。为了节省儿子的时间,母亲每周要去县城给儿子送一次干粮。母亲都是走夜路,来回几十里,天亮时必须赶回来和社员们一起下地。皇天不负有心人,大哥最终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学建筑设计专业。毕业时,因成绩突出,大哥又被留校当老师。在大哥的带领和帮助下,他们后面的兄妹四人也先后离开了农村,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生活。


抚琴放鹤


这个问题,我有点看不懂,有点无法决定它的性质。

我老家是农村的,生活在农村,父亲总是外出打工,母亲持家种田,这是几乎所有家庭的常态,他们没有高深的文化水平,没有富甲一方的财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辈子,只为这个叫做家的地方。

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你要父母有怎样的眼界,什么样的眼界才是你口中所说的眼界。也许在他们眼里,小时好好读书,大了找个好工作,认真工作,娶妻生子,就是有出息了。知识改变命运,就是他们眼中最大的眼界。也许邻里之间也会有一点点的攀比,这家买车了,那家部队当官了,他家孩子都打酱油了,但也正是乡亲之间的闲话家常。晚饭过后,大家还是会聚在门前的广场上,扭着不是广场舞的随性舞,消遣着时光。

决定一个家庭的,永远不是什么眼界,而在于沟通理解。我见过村里一辈子吵吵闹闹,都没有分离的,也见过关系破裂而分道扬镳的。没有高瞻远瞩的眼界,没有欲穷千里目的眼界,没有哲理深藏的眼界,一样可以活得自在。不懂得沟通理解,兄弟姐妹之间一样会隔阂疏远,因为就在前天,活生生的例子就在我眼前上演,因为老人赡养问题,子女出现了争执,这个因为老人给钱给多了,那个因为盖房子出钱了,谁又听了外面的闲话了,理不清,道不明,其实都是两人共同的责任,而不是一人之责。老人无奈而茫然,来寻求沟通解决,他们没有什么听起来宏大深远的眼界,也许,兄弟和睦,老有所养,子孙满堂,就是他们最欣慰的事。

家是什么,是自己漂泊在外,无处安放时可以供自己栖息的地方,家是自己遭遇艰难险阻时,可以倾诉的地方,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归宿,家是可怜春半不还家的无奈,家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思念。一个家庭,懂得沟通理解,父母也能跟上时代,学会微信,玩上抖音,跳起广场舞,日子越过越红火啊。自己的眼界才决定了父母的眼界啊!



刘郎闻说伟无双


是的,不管是父母还是自己,比没钱更可怕的是没有眼界。

以我自己为例,我很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说实话,如果我真的按照他们期望我做的那些事情去做的话,我现在很可能只能一辈子困在工厂里。

中考的时候我爸得了肺结核要治病不能工作,全家重担在我妈肩上,还有两个上小学的弟弟。我妈很艰难跟我说女孩子读到初中毕业已经很好了,出来打工给家里帮忙吧,汕头的电子厂在招人已经问好了。虽然我当时成绩还不错,考上高中肯定没问题,但是我没敢争取,就说好。后来是我出奇幸运地中考超常发挥考上县重点还赶上我们学校新的政策,对考上重点回校就读的人三年学费全免。然后我爸妈是迫于舆论压力让我继续上学的。

我知道我继续读书虽然不花家里多少钱,但毕竟也帮不上忙了,就一直边上学边打工,尽量不成为负担,大学的生活费基本都是靠自己的奖学金和兼职赚的钱。直到毕业,我终于可以正式赚钱了,我每年把年终奖和剩下的钱过年都拿回家了,只留下出门一个月的生活费,我爸妈没有逼我,是我自己想要这样做。但是我基本上每个月会给自己留一点点钱作为旅行基金,从广州周边周末游开始,到附近省份,因为我觉得年轻人每年纠结于那几千块钱存款是没有意义的,还不如投资自己看书学习去见世面。但是当时我记得印象很深刻,跟家人讲电话的时候说到我可能要去上海出差顺便会去周边玩两天,然后我爸来了一句“你是很有钱么?还会去旅游?”……这句话伤我很深,我挂了电话一直哭,一来是感觉我每年把全部收入拿回家的那份不计较居然被怀疑,二来难道我只能过我眼前的生活而不能去盼望更好的世界么?

我把所有积蓄拿回家的情况持续到我弟毕业都有稳定的工作,然后老家的新房子装修好,爸妈安居。那时候开始,我说我要做我想做的事了,于是我后来靠自己的能力去澳洲打工度假两年,结束后去法国读MBA一年,爸妈依然不理解我的决定,但是我从不主动跟家里要钱,而且此时的我已经非常独立非常清晰自己想做什么该做什么。

每个人都值得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只要你相信并且愿意努力。



Xiufen在法国学葡萄酒


我很赞同这句话!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吧!两千年初,我们那边移动公司招各区代理商,我跟我爸商量开个行动营业厅。我爸把我骂了一顿,说我是为了玩电脑!好吧,这件事我不再提!大概过了三年,无意中看到我妈一个远方亲戚开了一个移动营业厅,说是开了两年多,和修手机的合作,每个月几千块收入吧!那时候我们那边工资一个月才四五百。我爸心动了,去我们移动公司问代理情况,人家说市区基本饱和了,不准备在市区增加营业点了!又过了两年,小火锅开始流行。我跟我爸说开家小火锅店吧!因为小火锅只是晚上营业,我和妹妹晚上放学了还可以帮忙。我爸说我们住的地方穷人多,没生意!后来我家附近一个比较大的饭店,增加了小火锅项目,生意很好!我又提出来开家小火锅店,我爸说人家饭店有固定客源!我看跟我爸商量不通就找我妈。我妈说她不喜欢做生意,就喜欢打工,不用操心,只要她好好干活,到日子就得给她工资,多省心![捂脸]后来我考大学,我爸说读大学几年得花好几万,有这几年时间踏入社会,能挣几万了,软硬兼施地给我说不上大学的好处,总之一句话,上大学不行!我记得那时让交高考报名费,他不给我!我们班主任急得不行,说你来学校吧!我给你交!我爸禁止我出门!就这样我高考都没有参加就辍学了!现在在社会底层挣扎……后来我逃离家,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还好,现在还有个还算幸福的家庭!也知足了……


愁小丫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句话我非常赞同:父母没钱有眼界,就可能给孩子带来改变没钱命运的机会;而如果父母既没钱也没眼界,就可能将贫穷代代相传,甚至可能因为没眼界变得更加贫穷。

事例一:

我有位朋友,父母都是农民。在她求学期间父亲遭遇车祸,家长异常困难。当时家中所有亲戚朋友都劝她父母让三个孩子退学回家干活,帮助家里减轻负担。

可她的父母坚持让孩子们继续上学,孩子们也懂事,不叫苦不叫累,中午从来没有米饭吃,喝点米粥就能熬过一下午。

当时因为贫穷,亲戚们都害怕他们家人上门借钱,邻居见了他们也绕道走。即使如此,父母也没有让孩子退学的念头。

这样坚持了几年,儿子进入复旦,毕业留在上海工作;大女儿师范毕业,回到我们县城工作;我的朋友是小女儿,就跟着姐姐继续求学,直至工作、成家。

现在老夫妻俩成为村中所有人羡慕的对象。

事例二、

我外公外婆年轻的时候家境不错,至少让所有孩子都上学没问题。无奈外公坚信女子无才便是德,五个女儿都没上过学。唯一的舅舅对读书也没兴趣,初中毕业,当了几年民师就回家当起了农民。

我大姨长的非常漂亮,即使到了老年也完全没有农村老人的感觉,不开口没人能看出她不识字。听说当年有位师长劝外公让女儿们上学,外公不答应,欲想把大姨带走送她上学外公也没同意。

外公还有一个观点:三百六十行,种地为上行。当年倾尽所有拿出所有家产买了地,没几年全部充了公。

母亲以前经常会抱怨父母当年不让自己读书,现在老了,不抱怨自己的父母了,开始没完没了地抱怨我父亲、抱怨我们。

有时我会想:如果当年外公外婆眼界宽一些,带着家产到城市落脚而不是返回乡下;如果当年他们送女儿们读书,他们的后代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吧?

结束语:许多人抱怨家庭贫穷限制了自己的发展,其实真正限制自己发展的,往往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眼界。


妈咪老师


我觉得有道理。现在人们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其实父母才是孩子正真的起跑点。父母的眼界决定了父母的格局、素养、理念,从而决定了家庭的幸福指数,教育理念。我孩子的同学,从小学到高中学习都特别好,保送东北大学,本来可以保研的,由于父母是做小生意的,觉得女孩子本科毕业找个工作就可以了,所以反对,孩子也没坚持,毕业就找了教育机构的工作,收入还不错。可是时间长了,我孩子及自己周边同学大都读研就业了,慢慢她就体会到,自己起点有点低,无论工作环境,工作压力,收入都跟周围同学不能比,才意识到当初应该读研后再找工作。所以父母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格局,影响孩子的起跑点,从而影响家庭的走向。作为父母应该不断修炼自己,多读书,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孩子人生的关键时刻,给孩子正确的意见及建议。否则会影响孩子一生。


缘份59143


“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没钱,而是父母没眼界”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有眼光也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是能人。大都是普通百姓。有眼光的少数。你生在什么家庭里也不要怪父母每眼界。能在世上就不错了。

我在家庭一般来说是对于问题考虑周全就今年初发生的疫情我在1月23日武汉还没封城前就买了100个医用口罩后来果然口罩不好买。断断续续进了200个口罩现在基本保证一家人人均够3个月的口罩用量。


郁金香137652766


一个家庭,父母的眼界,几乎决定孩子未来的路能走多远。眼界里,父母对你说的每一句话,在对你做的每一件事表达看法的措词,都很重要。

记得,当年家里很穷的时候,在重男轻女的年代,同龄的伙伴,都被父母叫去广东打工了,而他们的日子都比我家的好过很多。他们打工寄回来钱,给家里建房子,他们的父母在田埂谈笑之间对我的父母充满嘲讽语言,听得我们四个姊妹泪水涟涟,而父亲和母亲当时的话语,至今耳边回响:“如果今天我用钱来建房子,那就是死钱,但是,我用钱来让你们上学,那就是活钱,你们读了书,将来有更多的能力,在社会上立足,那才是把钱用好了”

父亲的话,打开了我们的思路,也让我们今天比村里同龄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广阔的世界,生活也过得更丰富!

父母的思想,是孩子小时候成长奋斗的风向标,今天的我,也要持续开阔眼界,给下一代孩子更开阔的眼界!


沐风眼神


我觉得这个观点是很对的,接下来说说我的经历。

我出生在湖北恩施农村,父母都是地道农民,没有人嫌弃自己的父母是农村人,但有件事我到现在也耿耿于怀,09年高考,平时我学习成绩还算可以,爸妈也报了希望我能考上大学,但考试失利,考的非常不好,爸妈很生气,但我还是想上学的,但只能上个大专,当时志愿报了一个职业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学医是我的梦想,当时因为自己没有手机,所以联系方式填的我爸的手机号码,后来报考的学校打电话联系确认的时候我爸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我退档了,过了半个多月他才告诉我,我问他为啥要退档,他说那样的学校有啥用!当时就绝望了,后来因为这个,在社会上走了很多弯路,后来自己挣钱了通过成教的方式获得了本科学历,去年参加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考上了公务员,现在是一名警察。虽然这事过了很久了,但我任然觉得父母的眼界会影响后代的一生,如果当时我能去上学学医,现在的我肯定会更好一些,至少会少走很多弯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