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上,康震画的最后一幅画,是首什么诗


《中国诗词大会》上,康震画的最后一幅画,是首什么诗


《中国诗词大会》上,康震画的最后一幅画,是首什么诗


《中国诗词大会》上,康震画的最后一幅画,是首什么诗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结束两天了,还在回味其中的精彩片段。

整个大会上,最辛苦的人要算康震教授了,又要点评,又要出外景,还要作画让选手竞猜。十期节目,无论是现场也好,录像也罢,康教授共为难了10组选手,画了30幅画。

最后一幅画,他自己说是最不好表现的,被韩亚轩抢到了。是王维的一首诗《终南别业》,全诗如下: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康教授选用的是第三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画得也很巧妙,是一处瀑布,一人坐在崖边,把酒赏云。无论是画面还是意境都与诗意相合,应该算是一幅很好的插画。韩亚轩小朋友虽不一定理解诗和画的意境,但抢答成功,也可看出他的古诗词修养。

王维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佛”,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齐名,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好诗。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还是著名画家。董其昌按佛教南北分宗的方法,对中国山水画也进行了南北分宗,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着色精细山水为代表的一派为北宗,李思训被尊为“北宗之祖”;而以王维等水墨写意山水为代表的一派为南宗,王维被尊为“南宗之祖”。王维同时还被尊为中国文人画的“鼻祖”。在《旧唐书》中,王维被列入《文苑传》,并称其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

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发挥画家的气质,以画家的视域涵养诗人的意境,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宋代大文豪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对王维大为称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在《终南别业》这首诗中,极写隐居终南山的闲适生活,有声有色,有情有景。首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写自己中年以后对世事心生厌恶而醉心佛教,把家安在风景秀丽、寂静恬适的辋川,并建了辋川别墅。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写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兴趣上来了,就一个人在山间信步,陶醉于山间的美景,怡然自得的情趣也只有自己知道。因为没人干涉,走得也非常随意,就有了第三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使没路了,也没关系,索性坐下来,听溪水潺潺,看云卷云舒。如果自己的兴致被偶然出现的樵夫或渔夫打搅了,也正好可以和他们聊几句,这就是第四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诗里没有描写山中任何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桥一路,但我们人人心里脑中都有一幅画,一位潇洒文人漫步山间、林中、水边,耳边有鸟鸣、水声、风声……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欣赏的眼光和感受的内心。这也许就是诗带给我们的丰富精神世界吧,从这一点说,生活再忙再累,也要给自己一片自由的空间,让自己能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