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壞孩子的天空》看職業發展,成為職場精英需要這三點

你認為我們完蛋了嗎?""哪裡,才剛剛開始。" ——《壞孩子的天空》

兩個"壞孩子"在經歷了慘痛的社會洗禮後,在街上重逢了。

"壞孩子"信治在學校操場上騎自行車轉圈時,問坐在後座的小馬:"你認為我們完蛋了嗎?"


從《壞孩子的天空》看職業發展,成為職場精英需要這三點


這個片段來自北野武的電影《壞孩子的天空》,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思:"在學校表現差的'壞孩子'們,在步入社會後就完蛋了嗎?在今後職業中的發展也是壞的嗎?"

從電影中兩個主角的遭遇來看,好像是這樣的!

主角小馬和信治是一所二流高中的學生,他們一天到晚總是翹課閒逛,攻擊老師、在校園裡表演獨門絕技嚇唬那些用功的學生、以及靠向同學勒索一點小錢來泡咖啡店等,是不折不扣的"壞孩子"。


混到畢業後,小馬加入了黑道幫派,是個野心勃勃的小兄弟,在黑幫中急速竄起;而信治則是陰差陽錯的發現了自己的天賦,成為了一名拳擊手,並且開始在一些小型比賽中獲勝。


然而好景不長,小馬的堂口大哥被暗殺,小馬認為這正是他能坐上老大位置機會,於是他向幫中的元老們發飆,並且信誓旦旦的說要替死去的大哥復仇。沒想到,這種不服上級指導的行為,卻為他換來一陣毒打,並被驅逐出幫。


而信治與一位年長但一事無成的拳擊手小林,成為了良師益友。小林教信治犯規的拳法,鼓勵他任意大吃大喝,然後再教他通過吃瀉藥來減肥,沒多久,這位一度前途看好的青年拳擊手就變成毫無希望的落敗者。

因為是"壞孩子",所以幹什麼都是"壞"的吧!

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被自己的父母諄諄教導:"不要學街上的小混混,好好讀書,將來才能找份好工作。"

難道不好好讀書的"壞孩子"們,就一定找不到一份好工作,沒有美好的未來嗎?


從《壞孩子的天空》看職業發展,成為職場精英需要這三點


"哪裡,才剛剛開始。"

這句話是"壞孩子"小馬回答信治的話,也是對所有瞧不起"壞孩子"的人的有力回答!

因為《壞孩子的天空》的導演北野武,在學生時代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孩子":年輕時離家出走、打架鬥毆是家常便飯,20歲從明治大學工學部輟學,混跡新宿,在爵士酒吧打工。

就是這樣一個"劣跡斑斑"的人,現在居然是日本殿堂級導演,同時是集劇場相聲演員、舞者、電視諧星、節目主持人、、電影演員、編劇、剪輯、作家、畫家於一身的人!


從《壞孩子的天空》看職業發展,成為職場精英需要這三點


事實上,北野武在他的電影《壞孩子的天空》中就給出了"壞孩子"們的三種出路,除了展示主角的職業發展之路外,其實還刻畫了另外兩種"壞孩子"的職業發展道路,與之對比!

第一類"壞孩子":對讀書沒有什麼興趣,成績普普通通,不參與打架鬥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愛好。

代表人物,就是電影中情場得意事業失意的那個孩子,最初在一家不錯的單位工作,但是在受了批評後被同事慫恿去開了出租車,由於不懂的和上司討價還價,最後因疲勞駕駛導致出車禍死了。

從職業發展道路來看,這個"壞小孩"沒發掘出自己的天賦,然後對工作不專注,也不堅持,也就導致他的職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差。


從《壞孩子的天空》看職業發展,成為職場精英需要這三點


第二類"壞孩子":對讀書沒有什麼興趣,不參與打架鬥毆,但有著強烈熱愛的興趣。

代表人物,就是電影中說相聲的二人組,有人說這就是北野武的真實寫照。這兩個小孩,對說相聲有著強烈的興趣,不上課就說相聲,畢業後去了東京說相聲,從一個觀眾都沒有到座無虛席。

從職業發展道路來看,電影中看不出來是否有此方面的天賦,但是他們選自己所愛的,愛自己所選的相聲,專注於此,堅持到底,最後成就了他們。

第三類"壞孩子":逃課,打架鬥毆,收保護費,可以說是最壞的"壞孩子"了。

代表人物,就是我們的兩位主角信治和小馬了,一個對混黑幫,一個對打拳擊有著異於常人的天賦,但由於衝動和輕信他人,最後落得一事無成。

從職業發展道路來看,尤其是信治在打拳擊方面,

有著異於常人的天賦,但因為不能專注於此,不能堅持訓練自己,職業發展道路由巔峰急速衰退。


從《壞孩子的天空》看職業發展,成為職場精英需要這三點


通過對電影中的三類"壞孩子"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職場之路要想走得越來越寬,無非是需要以下這三點,我們不妨也學一學:

01 增強自控力

從三類"壞孩子"的遭遇來看,我們不難看出有一個東西很重要,那就是自控力!

如果信治和開出租車的小孩有很好的自控力,沒有聽從同事的"忠言" (辭職、喝酒),想必此後的職業發展道路和說相聲的小孩一樣會越走越寬。

那什麼叫自控力呢?自控力是受什麼影響呢?

自控力也就是自我控制能力,是對一個人自身的衝動、感情,慾望施加的控制,受內因和外因影響。

由於本文針對在該電影裡的情節,所以只討論為什麼外因會影響到我們的自控。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指出了當個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他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特徵,而當這個人融入了群體後,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群體所淹沒,他的思想立刻就會被群體的思想所取代。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在他人的情緒感染、心理暗示下,會產生心理趨同,擔心自己會遭受群體制裁而被孤立,於是被迫接受多數意見。

我們大部分人都不具備足夠強大的能力來抵擋情感暗示,所以易於在趨同的洪流中迷失。

就和電影中一樣,如果你身邊都是那種有負面情緒,喜歡抱怨,同時還拉你下水的同事,想必你的自控力也一定會受到影響,你肯定也會覺得:"我為什麼不和他們一樣呢?多輕鬆!"


從《壞孩子的天空》看職業發展,成為職場精英需要這三點


面對這些外部影響因素,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很簡單一是遠離消極環境,二是積極暗示自己。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都是普通人,做不到不受外界的干擾,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遠離這些消極的人,遠離讓自己陷入消極的環境。

另外由於消極的心理不利於自控力的養成,所以我們還需要積極暗示自己

可以先從語言上入手,跟任何人談論事情時,都使用諸如很好、很簡單、沒問題等積極的詞語,而不是說很糟糕,很困難,完成不了這樣消極的詞語。

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有信心才能很好地完成。而積極的暗示,會讓我們心情變好,會讓我們充滿鬥志,會讓我們不斷增加信心。


從《壞孩子的天空》看職業發展,成為職場精英需要這三點


02 尋找天賦

根據電影中三類"壞孩子"的發展,其實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一個人有天賦和沒天賦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針對第一、二類"壞孩子",更應該積極尋找屬於自身的天賦,因為天賦可以讓我們在職場發展道路中事半功倍。

天賦是天分與個人興趣或者說熱情的結合——《讓天賦自由》

簡單來說天賦就是:不用很努力,就能做得很好的事情。

就像電影中信治在拳擊領域裡具備天生擅長的能力,比先他一步練習的小馬,以更快的速度成長起來。

能找到自己天賦並且順應它的人,更容易得到一個幸福的人生。

因為他們瞭解自己,明白自己要在哪個領域努力才能事半功倍,而不是拿自己的短處去和其他人的長處競爭。

雖然我們平時也經常把天賦掛在嘴邊,但其實天賦是很不容易被察覺到的。

俄克拉何馬州有個故事,說有兩條小魚在河裡遊,迎面過來一條大魚,問它們,今天的水怎麼樣啊,兩條小魚禮貌性地回答了一下"很好",隨即就遊開了。過了一會,其中一條小魚問同伴:"水是什麼呀?" 你看,因為太平常了,小魚根本意識不到自己就在水中。

世界上有許多人已經發現了自己的天賦,像國內的脫口秀天才——池子,就做著自己生來就應該做的脫口秀,他無疑是幸福的。

然而,我們更多的人還沒有找到這種感覺,我們活得並不快樂,生活對我們來說只是熬日子。


從《壞孩子的天空》看職業發展,成為職場精英需要這三點


我們應該如何尋找自己的天賦呢?

在《發現你的天賦:天賦與熱情成就幸福人生》一書中,作者提出了3個步驟就能幫助我們逐漸認清自己的人生方向,並發現自己的天賦。

步驟1:屏蔽干擾

我們總是會被他人對我們的看法和要求而左右。

所以為了發現自己的天賦,我們必須重新找回真我,要花時間和自己相處,忽略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更好地瞭解自己。

但對很多人來說,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冥想則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減少思想上的混亂,去體驗更深層次的意識。

那我們應該如何冥想呢?

●保持舒服的坐姿,肩和背伸直並放鬆,閉上眼睛。

●用鼻子深吸一口氣,憋氣幾秒鐘,然後緩緩地將氣吐出。

●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慢慢重複以上動作4~5次。

●自然地呼吸,並保持幾分鐘,感受自己在呼吸時的情感變化。

●如果有一些雜亂的想法(當然這不可避免),也不要停止,只關注自己的呼吸,然後放鬆。

●5~10分鐘後,睜開眼睛,安靜地放鬆幾分鐘。


從《壞孩子的天空》看職業發展,成為職場精英需要這三點


步驟2:變換角度

"我看不到世界本來的樣子,只能看見我自己。"——詩人阿娜伊斯·寧

你可能會認為自己沒有什麼特別的天分和熱愛,你可能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己在喜歡的事情方面沒有什麼天賦,因為害怕失敗或者顯得很蠢,所以放棄了追求;或者,你覺得自己已經過了嘗試的年齡了。

所有這些想法都是阻礙你探尋自己天賦的原因。

發現自己,就必須變換角度,重新審視自己,為了發現天賦,我們必須打破成見。

認真思考自己的天賦,想想自己的成功經驗和對未來的期望,是發現天賦的基礎,而思維導圖則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

思維導圖是一種呈現信息和對信息進行分類的直觀方式。一般有一個核心概念或主題,然後用線條、文字或圖片將這一核心概念或主題與相關概念和信息聯繫起來。


創建思維導圖時,要在一張白紙的中心寫上核心概念或主題,並用圓圈標註出來,然後再以這個圓圈為起點畫一些分叉線來表示一些相關概念。



從《壞孩子的天空》看職業發展,成為職場精英需要這三點


在創建思維導圖時,請謹記以下原則:

●每一條線的描述都要儘量簡潔,它可以是一個詞或者一個短語,這是因為思維導圖首先要直觀。

●區別對待關鍵詞和非關鍵詞(例如,使用大、小寫或加粗、不加粗格式等)。

●每一個關鍵詞或圖片都應該有屬於它自己的一條分叉線。

●分叉線最好和它們要表達的詞語或圖片的內容等長。

●分叉線應為不規則的曲線——不要用直線或直角。因為思維導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建立一種有機的關係網。

●從核心概念衍生出來的分叉線開頭應該較粗,在後面連接分主題或子概念時漸漸變細。

●最好用彩筆畫思維導圖,這樣更好看,而且更容易辨別不同的層級和概念類型。


從《壞孩子的天空》看職業發展,成為職場精英需要這三點


步驟3:勇敢嘗試

要想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我們就必須瞭解外部世界。

我們應該嘗試不同的活動,去不同的地方,結識不同的人,讓自己接觸新的機會,並在不同的環境下對自己進行檢驗。

如果我們不去勇敢嘗試新的東西,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當然,我們不可能去嘗試所有的事情,冥想和反省的作用就是要找出對你最重要的經歷,然後再把它們變成現實。


從《壞孩子的天空》看職業發展,成為職場精英需要這三點


03 工匠思維,努力追求技能的精進

天賦是基礎,天花板一樣的東西,但是你沒有努力,一輩子都夠不到天頂。——令人心動的offer

針對三類"壞孩子"的情況來看,光有天賦而不努力也是不行的,信治是個很好的例子,和《傷仲永》一樣,最後泯然眾人矣!

反觀電影中說相聲的兩個小孩,他們沒有天賦,但他們擁有工匠思維,努力追求技能的精進,同樣促使他們走向了成功。

《優秀到不能被忽視》一書的作者卡爾.妞波特認為:"工匠思維就是要求我們不要以自我為中心,不要去擔心工作是不是"剛好合適",而是要俯下身子、努力讓自己真正優秀起來。"

經濟學供給與需求理論告訴我們,如果你想獲得某些既稀缺又寶貴的東西,就需要提供同樣稀缺而寶貴的東西作為交換。

在工作中,這份稀缺而寶貴的東西,就是你的工作技能,工作技能就是你的職場資本:沒人欠你一份好工作,你要自己去努力爭取,而且這個過程不會一帆風順。

在《異類》一書中,格拉德威爾據此認為偉大的成就不在於天賦,而在於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積累到如此大量的練習,贏得職場資本。


從《壞孩子的天空》看職業發展,成為職場精英需要這三點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贏得職場資本呢?

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博士,暢銷書作家卡爾·紐波特認為:通過刻意練習的五個步驟,我們可以跨越績效高原成為職場資本家。

步驟1:判斷自己身處哪一種職場資本市場

要想制訂一個刻意練習的策略,第一個任務就是搞清楚自己是在哪種類型的職場資本市場裡打拼。

在獲取某一領域的職場資本時,你可以想象自己身處某個特定類型的職場資本市場。

這樣的市場有兩種:贏者通吃型和拍賣型。

在贏者通吃型市場裡,只有一種職場資本可以獲取,並且有很多不同的人在爭奪這種資本。

比如電影裡拳手這行就是一個贏者通吃型市場,因為最關鍵的是打贏比賽的能力,也就是說,唯一的資本類型就是身體素質。

相比之下,拍賣型市場的結構就比較鬆散:這裡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職場資本,並且每個人都可以生成他們自己獨有的資本。

比如銷售行業,各種類型的相關技能都可能讓人在這一領域謀得一份工作。


從《壞孩子的天空》看職業發展,成為職場精英需要這三點


步驟2:識別出自己的資本類型

一旦確認了所處的市場類型,你就必須識別出要去追求的具體資本類型。

假如你處於一個贏者通吃型市場,你就追求那個關鍵的資本類型就好了;但是在一個拍賣型市場裡,你擁有很大的靈活性。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有用的試探方法就是尋找"窗口",即那些已經向你敞開的積累資本的機會。

例如小馬獲得黑幫大佬的青睞,於是他放棄了拳擊轉而奔向了黑幫,然後混得風生水起。

步驟3:定義"優秀"

一旦確認了要培養的具體技能,你就可以開始按照刻意練習策略的相關研究成果來指導自己。

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如果不知道自己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就很難採取有效的措施。

對於兩個講相聲小孩來說,"優秀"的定義也很清楚:去東京說相聲,然後來聽他們講相聲的人座無虛席就是優秀。


從《壞孩子的天空》看職業發展,成為職場精英需要這三點


步驟4:"拉伸"與"摧毀"

刻意練習首先要努力集中注意力和精力,每當進行典型的刻意練習時,腦海裡的不適感會極其接近身體上的緊張感,就好像神經細胞本身正在進行重組、拉伸,形成新的構造。

如果我們按照要求去工作,能力就會達到一個"可以接受的水平",之後便處於"高原期"(一開始就活躍於專業領域的個體都會在有限的時間內改變自己的行為並且提升自己的績效,直到達到某種可以接受的水平。然而,在此之後,進一步的改善似乎無法預知,而工作年數不足以預測一個人所能達成的績效)。

而刻意練習的好處是,它會讓你度過"高原期",從而進入少有競爭者的天地,但刻意練習通常是"令人愉悅"的對立面,所以往往我們會感到很痛苦。

說相聲的小孩就是確定自己的相聲風格,並通過刻意練習,從而突破了高原期。

要知道,突破自己的舒適範圍只是刻意練習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積極接收真誠的反饋,即使它"摧毀"了你自認為優秀的東西。

步驟5:要有耐性

職場資本的獲取需要時間。

要知道任何人只要40年都堅持做一件事,就會相當擅長這件事。

而在事業上運用刻意練習策略的最後一步就是要採取勤奮、努力的態度,如果不以這種耐心和意志來拒絕那些光鮮的新追求,你的努力就會脫離正軌,你就無法獲取所需的資本。


從《壞孩子的天空》看職業發展,成為職場精英需要這三點


從《壞孩子的天空》中的三類"壞孩子"的職業發展中,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啟示:需要增強自控力;積極運用屏蔽干擾、變換角度、勇敢嘗試這三個步驟,來尋找天賦;就算沒有天賦,也應該具備工匠思維,通過刻意練習的五個步驟,努力追求技能的精進,從而跨越績效高原成為職場資本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