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学生连年减少,教师们最担心什么?

手机用户6091141729


应该最担心农村教师的去向问题吧。

城市发展城镇化,这是不可质疑的事实,任何一个国家发展都会经历。农村学校缩减,教师去向是每个老师担心的问题,所以,老师们也应该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

1.农村学校会合并,有其他更好发展的优质教师会流向城市、培训机构、其他职业。

2.农村学校合并,有志愿服务农村校区的优质老师留下,优胜劣汰。会有老师面临下岗问题。

3.其实现在教师还是紧缺,不乏老师外调等等可能,国家有人才战略计划,抽出溢出教师服务不足地区。

个人觉得肯定会有老师面临下岗问题,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练就走到哪里都不怕的本领,也就不需要担心这些问题。就像祖父母父母那辈人,国企下岗职工,有的越来越强大,有的走向下坡路。



利兹妈妈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就是农村的,我儿子今年读一年级,他们班只有18个学生,他们学校学前班到六年级,七个班,全校加老师学生一百多人。我们村上面的一个小学,一个班就几个学生。每年还有学生转到市里去念书,这可能就是农村老师的困境吧,学生越来越少学校就会合并,老师多了。

不过现在老师的考核也变了,三年一考试,老师也在自我淘汰。






苦水玫瑰哥


我觉得,如果是公办教师,这个担心是多此一举的。

君山这里前两年,部分山区学校,因为生源实在是少,一个班级有些都包含好几个级段的学生了,在这种情绪下,市里对这些学校进行了裁并。那裁并后的老师怎么办呢?也没有下岗啊,几乎全部都被安排到了其他乡镇学校,亦或者是一些非教学的岗位上。

总之,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所以,作为公办老师,只要你在教育教学中,没有干违背师德的事情,基本考核都合格、及以上,那么是不用害怕下岗的问题的。尤其是县管校聘之后,你都已经不是学校的人,而是教育系统的人了,那么,怎么可能单独让某一个学校的老师下岗呢?

当然,你的考虑可能是,万一以后学生少到都没有学生多了怎么办?老师就算调剂也调剂不过来啊,那时候,老师会不会下岗?

你这个考虑的时间跨度就很长了。可以比较肯定的是,就目前来看,总体来讲,教师还是不足的。只不过是因为教师分布不均匀,导致了有些地方看起来好像教师有富余。

但其实呢,大部分学校,其实还处于缺编状态。你就去城里的大学校去看好了,基本上还处在一个班四五十个人甚至五六十个人的大班状态。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老师不够嘛。

那么,有没有可能到哪一天,学生人数会少到让现在这么多的老师都已经不够教了呢?

也有可能,但是,那将会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而且,有一件事不能忽略,用未来的学生数,来对比现在的老师数,那是不合理的。

因为有一件事不要忘了,学生在减少,我们是可以提前预估的到的,那么,相对应的,老师也是会减少的。减少的方式有两个,一是自然退休减少,二是教育部门会减少教师的招聘名额。

总之就是会把学生和老师比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之内。完全不需要我们老师去考虑、去担心。

结束语:

公办老师,医生、公务员,素有“铁饭碗”之称。何为铁饭碗?就是不用担心没有饭吃嘛。

当了老师之后,除非你有不法行为,或者除非你自己想要另谋高就,否则,这个老师,你是一辈子有的当的,完全不用担心下岗没饭吃的问题。当然,你想靠老师工作大富大贵,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形容这个工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当然,铁饭碗也不是什么贬义词。国家之所以让教师职业稳定,是让老师同志们能够安心自己的本职工作,终身从教、安于从教。

从国家的长远来考虑,是有利的!


君山老师


在农村,老师面对面连年减少学生的现状,最担心的也许不是下岗的问题,而是学生成长的问题。

在农村,学生的减少,其实和老师下岗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学生不在农村分教点上课,可能是进县城读书了,也可能是到城镇的中心小学读书了,学生总数没变,因此对老师的需求也是相对稳定的,这个地方的老师需求不多,完全是可以在主管部门的统筹下到其他缺老师的学校工作的,那当然了,如果老师的自我学习的能力不强,或者业务不精,不管在哪个学校,都要保持有被下岗的危机感才行。说到底,老师与其担心被下岗,不如认真工作、更新观念、提高业务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

刚才也谈到,面对学生的减少,老师其实是更担心学生的成长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人数太少的学校,很多教学活动和文体活动是比较受限制的,例如运动会,人数那么少,怎么开展?缺乏这些活动对学生来讲,是很不利的,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规则意识是培养不起来的…………

所以说,面对学生减少,而担心被下岗,是多余的,关键是自己不管在哪里都应该做好自己,做自己该做的就是对的。






大海王699


农村小学学生连年减少,教师们最担心什么?

我就工作在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从我校近几年小学生学额变化走势看,同样存在连年减少的情况。以一年级为例,五年前班额40多人,仅一个教学班,而现在的一年级也是一个教学班,学生数16人。而现在的幼儿班大班才9人,这就意味着下一个学年度的一年级也就是至多9人。

基于这种班级学额逐年减小的变化,教师们还是有些担心的,如班额小就代表学校规模小,直接影响到学校在县域同类学校中的地位、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政府对学校建设的投入会大大降低,对每年优先评选和职称评聘的名额也会受到严重影响。那么,评优晋职的机会减少,是教师们最担心的。

班级学生少,意味着生源差,条件好的和学习成绩好的家长宁愿把孩子送往县城学校,导致教学成绩不高,尽管老师工作很努力,这样要求进步和想在专业上有更好发展的老师,便打算找机会调转到县城学校工作,近两年我校教师外流现象十分重要。

尽管我们学校规模小,但是硬件并不差,有两栋楼,一栋平房,食堂宿舍和各种功能教室齐备。学校也在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力争留住学生,并把本学区学生吸引回来。


知名英语书刊作者


在农村学生连年减少,教师都在担心这也很是正常,他但心什么呢?那肯定是和自己利益有关的事了,常言说的好“人不为己,天珠地灭"。世上那有人不为自己前途考虑担扰卵。

就拿我们镇上的中小学做个比例吧,在我们这里以前各村都有各村的学校,后来村上学校学生少了,就辙校并到了镇上,那时学校的大多数教师都是国家养一辈子的教师(也就是公办教师),学校并了后还给这些末退休的教师继续按排工做,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切都是聘任制,在农村条件差,工资低,一些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来农村,加上公办教师队伍人员年龄增大,慢慢的退休,农村教师资源跟不上,学校学生无人教学,当地教育部门急情之下,就聘用当地有文化的农村农民来代教,这样就行成了大多数教师都是农村农民在学校代教,这几年教育慢慢的强大了起来,工资也高了起来,可这些代教们己代教了二三十年,年龄也己大了,本想就这样度过一生,却没想到很多的农村学生跟随打工的父母去了城市,导致农村生源减少,他们能不为自己担扰吗?如果生源继续减少,他们可能会面临失业,他们这个年龄找工作也比较的难,不像一些公职人员,大不了换个地方继续工作。


8O后的生活


我觉得如果是公办教师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现在由于好多人都在城里买房,确实农村学生越来越少,有些村子的学校被迫关闭,几个村子的学生合并到一个学校。

对于老师来说,如果生源没有,不会下岗,有可能会调任到别的学校或调到其他教育岗位。现在城里好多学校都是大班制,一个班五六十学生,一个年级八九个班级,这主要还是师资缺乏。

一般教育局会提前考虑,如果师资饱和,会减少当年教师招聘,当有一部分适龄老师退休以后,他会按照缺口再进行合理的招聘。所以老师们不用担心自己会下岗。只要没有做出违反职业道德的事,如:变相收取补课费,收受他人贿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不会下岗的。




红红小妮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所以很多家长都会把小孩带到城里去读书,接受更好的教育。农村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近五年来,全国农村在校生和专职教师的人数都在锐减。在校生数量由4113万减少至3495万,减少了15%,而专职教师则由371万减少至312万。”


农村学生年龄减少,老师最担心什么?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学生是接受老师教书育人的对象。学校的编制配置,会参照一定的师生比例来进行,一般为1:25左右。学生越来越少,也就意味着老师也必须随之减少。

一、多出来的老师怎么办?

其实农村小学的老师啊,大部分都是当地人。一般不愿跨区域任教,跨区域的话住宿是问题,而且家里的农活也无法兼顾。但是如果教师多了,就意味着必须有人到外地去,到学生多的学校去任教。这恐怕是很多老师不愿意的。



二、评比考核无法参与

学校的各种教学评比,教学考核都是以学生成绩、学生发展为参考要素的,如果学生过少,达不到一个班级的标准,也就无法参与评比,无法参与考核,对老师年度考核以及评职称评定,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三、如果没有学生了怎么办?

如果一个学校学生全部都流失了,所有老师都必须听从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到别的的村,甚至是别的乡镇去任教,优秀的可以被安排到教学岗位。能力不强的可能只能做后勤工作。至于领一部分工资在家待岗。



所以农村老师还是要有危机意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以应对实际情况。农村小学的校长更要有创新意识、发展意识,提高学生成绩,打出口碑,以留住生源。

请关注我,为您解答教育、汽车方面的问题。


马蹄答答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很多农民工进城务工,将孩子带到城镇上学。因此,农村小学学生人数逐年锐减。

对于老师而言,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愁的是:

农村偏远山区学生如果很少,达不到办学规模时,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为了优化教育资源,会采取合并的办法。将农村教学点合并到城镇中心学校。

由此一来,带来几个问题。

  • 1.目前,农村大多数学校的老师,就在工作地方安家置业。如果将他们合并到其他地方去,可能会兴师动众,甚至是不情愿。
  • 2.即使合并到中心学校去,可能要花很长时间去适应,一方面是适应新学校的一些制度,其次是和新同事新学生的磨合。
  • 3.农村偏远地区有很多留守儿童,如果把他们就近的学校撤并了,无疑给他们加重了上学的困难。这也是很多老师不愿意看到的。

喜的是

如果班级学生人数少,教师的教学任务量也减少了。 老师有更多的精力管理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X的教学小天地


乡村小学难留学生:

许多乡村小学、教学点,都遇到了生源严重不足的问题,还有逐年成下降趋势。小编分析,原因如下:

一、“成绩好的孩子不能‘窝’在乡村小学就读”。转学到城镇学校就读的孩子家庭,并不都是农村的富裕家庭。其中一个原因是孩子学习成绩比较优秀,将来会“有出息”,农村即使条件再好,师资力量再雄厚,还是比不上城镇学校。即使城镇学校早有规定:不收“外来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可农村家长还是想办法,找熟人、托关系,千方百计让孩子到城镇学校就读。

二、攀比思想作怪。随着在城镇买房的农村人越来越多,部分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居住,也把孩子带到城里读书,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些没有条件的家庭也“攀比、跟风”,即使城镇学校没有各类奖助学金、免费午餐、营养餐,甚至要倒贴一些钱,家长也要在城镇租房子,陪孩子读书。乡村小学根本挡不住他们“进城的脚步”。

小编曾同河北农村一小学校长一起试图挽留该校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校长列出一大堆优惠政策,还算了一笔经济账: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毕业,这九年孩子就读、家长陪读花费巨大,却被该家长一句话噎得下不来台:“我家孩子就是不在你那里读,我家也不在乎钱!”

乡村学校生源锐减,尤其是成绩好的学生纷纷流入城镇,给乡村学校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利于乡村学校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挫伤了从教者的积极性:“成绩好的学生都走了,留下的是成绩差的学生,让我们如何教?”特别是一些县级、镇级“统考”“竞赛”,乡村学校怎么也比不过城镇学校。

鉴于乡村学校生源、尤其是成绩优秀的生源,不断流入城镇学校,小编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农村学校,特别是校长,要首先从自身找原因:为什么留不住学生?工作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包括领导、教师在乡村社会中的做人做事,处处严格要求,树立教师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造就良好的学风、教风和农村文化重地氛围。

二是要经常走村入户走访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状况、了解家长所需所想,放下身段真心与家长交朋友,向他们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

三是向上级主管部门详细说明学生转学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打破“农村小学空荡荡,城里小学挤倒墙”的城乡教育不协调的局面。

乡村学校留住乡村学生,是乡村教育发展之根本,是培养农村基础人才之大计。一个乡村没有学校,也就没有生机,乡村振兴也许就成为一句空话。希望城镇乡村多方协力,把留住乡村学校生源作为一项乡村振兴的大事来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