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疫情期間,中小微企業面臨一系列倒閉風險,對此我們採訪了成都林記食品有限公司,就企業在疫情期間遇到的相關問題進行提問,並提供對應的參考意見,引導中小微企業規避風險。

2020年開篇,災難接踵而至。新冠肺炎從武漢蔓延到我國多個省份,為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許多城市啟動一級戒備,遊樂場所、餐飲企業、交通路段依次關閉,群眾被困家中。伴隨著春節期間餐飲市場5000億的蒸發,無數個線下實體企業成為疫情的最大炮灰。

2月1日,西貝董事長在線哭窮;2月6日,兄弟連教育宣告解散;2月7日,北京K歌之王將與全部員工解除勞動合同;2月10日,新潮傳媒裁員500人。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大企業的難題在互聯網上相繼曝光,而無數聲微言輕的中小微企業,甚至只能無人知曉的宣告破產。

從我國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中得到的數據來看,我國目前中小微企業數量達到1808萬家,佔全部企業數量的99.80%,共吸納就業人數達到2.33億,佔全部企業數吸納就業人數的79.40%。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最近,清華和北大的兩位教授聯合發佈了一份調研報告。在調研了995家中小企業後發現,在無法開展工作的情形下,34%的企業現金餘額能維持企業生存的時間,只有1個月;33.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17.91%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也就是說,85.01%的企業最多維持3個月,只有9.96%的企業能維持6個月以上。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995家中小企業現金流數據分析

而這一次疫情波及最為嚴重的正是餐飲、旅遊、電影、交運、教育培訓等勞動密集型中小微企業。而中小微企業的問題在於,自身抗風險能力過低,在疫情的侵擾下,會長期處於0收入或低收入的狀態,長期以往就會遇到資金鍊斷裂的難題。

在此情形下,釘子網採訪了成都本地一家以線下零售為主的民生企業,就疫情影響等系列問題,探討中小企業遇到的機遇與風險,助力中小微企業抓住變化、適應變化,順勢而動,探求更多破局契機。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林記食品是成都本土的一家專注糧油食品商貿的老牌企業,在成都市場浸淫12年,除了進行民生商品貿易外,還進行自有品牌“藏地金稞”的開發。

對於企業的目前經營難題,林記食品總經理林星(以下簡稱林總)表示,問題主要出在四個方面。


問題一.企業現金流

對於企業發展而言,經營過程中必然會有盈利和虧損的時候。短期的虧損並不是一個致命的問題,問題在於現金流出現淤滯,導致後續項目無法進行,讓企業陷入僵局。這種情況林記食品自身也無法規避。

林記食品資金緊張的來源在於,當商場、超市大量的下訂單時,就需要大量的資金去跟上游的廠家或者供應商打款發貨。不僅民生行業都會受制於貨款資金的運轉,疫情緊張時期,大部分處於停產或未復工階段的企業,不僅沒有經營收入來源,又需要支付員工的工資,還需要一些基礎的運營成本,如辦公場地的租金、倉儲、物流等等,他們對於現金流情況更加緊張。所以企業現金流維穩的重要性無可比擬。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對於此類問,經本網與林記食品商榷,企業可以從三個方向進行調整:


1.收縮業務。此次疫情不僅僅是對企業做出了考驗,同樣是在考驗企業經營者對於現金流規劃、資金使用、業務留存等問題的考驗。在特殊情況下,企業可以優先考慮縮減、暫緩部分盈利較為羸弱的業務,將資源、資金聚焦到主營業務上,保證核心領域正常運行。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2.政策幫扶。針對中小微企業發展難題,國家陸續發佈了多項利企措施,協助企業抗擊疫情。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跟進相關政策內容,緩解現金流壓力。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3.後期經營調整。經此一役,林記食品後續發展將會以保障物資的供應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暫緩自有品牌的開發。


問題二.員工責任心及企業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指企業除了商業利潤的追求外,要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環境、消費者、對社會的貢獻,是企業品牌的無形資產。

面對疫情,無論中小微企業都要扛起自身的社會責任,這不僅僅關乎道德,更重要的是通過履行社會責任同時,可以完善公司內部合作,彰顯品牌勢能。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但對於企業而言,首先應當履行企業責任。員工與企業生存並非僱傭與被僱傭的關係,而是一種相互依存的合作伙伴。企業要在對員工人身安全及安全防護做好充分準備的前提下,保證企業正常運行。

前期由於疫情爆發迅速,許多居民惶恐不安不斷搶購生活物資。林記食品受零售商委託後,考慮提前開工保障居民生活物資。但面對疫情,普通人都會優先考慮自保,企業員工亦是如此。林總籌備了許多鼓勵員工參與保障社會平穩運行的話語,期望可以動員員工支持他決策。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林記食品老闆與員工之間的關係一直很親密,12年中與員工風雨同舟,這次動員會上,倉儲物流部主動請纓,說,有他們就夠了,其他人可以正常的休完假完再回到工作崗位上。

對此林總十分感激,在復工過程中,提前制訂好企業內部防疫相關工作,在做好全面消毒的同時,關注員工每日身體狀況監測情況,還在公司內部籌備了隔離間,保障員工的人身安全。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在做好員工及民生生活保障之後,林總描述道,企業不僅需要對員工負責,還需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在抗疫的過程中,疫情一線人員負責救治病人,政府負責維穩經濟,而企業的責任在於平安開展工作,維持社會平穩運行。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特別是民生行業,作為維持社會運作的基礎, 一旦出現供貨中斷等問題,可能會激發社會恐慌。所以在抗疫過程中,林記食品選擇履行好自己的責任,以平穩的價格為消費者提供充足的生活物資保障。截止2月7日,林記食品為成都市30多個商超系統上千家門店供應了近700噸的米麵以及價值300萬元的方便食品,並且全程保持原有價格。

正月初七,林記食品聯繫上武漢漢口醫院,定向捐贈了3000袋青稞米,為一線醫務人員提供生活保障。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問題三.疫情暴露企業規劃漏洞

林總對於2020年企業規劃路線,首先考慮的是夯實貿易代理這個板塊,在此基礎上全力開拓自有品牌項目。

然而在疫情來臨之後,企業就暴露出一些前期籌備不足的問題。在復工後不久,由於春節提前復工的企業還是少數,多數企業還處於歇業的狀態,並且由於疫情影響,絕大數物流在春節期間處於停運狀態,這也包括林記食品的上游供應商。

在上游沒有復工、物流暫停、貨物儲量不足等多個問題制約下,林記食品開始出現貨物運轉緩慢、庫存消耗完之後無以為繼的現象,以致後期核心業務長時間處於無貨可售狀態。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此時的企業難題已經無法轉圜,只能後續修改2020年的計劃,填補企業規劃上的漏洞。林總考慮,待物流恢復之後,公司將會以保障物資的供應作為首要任務,積極地去協調供應商,把更多的物資擺上超市的貨架,送到消費者的手裡。


問題四.企業線上發展

對於目前而言,雖然短時間內疫情數據保持下降趨勢,但拐點仍未到來,還處於防疫緊張階段。居民仍舊維持前期暫不出戶的舉措,但伴隨物流恢復而生的,是“宅經濟”的迅速增長。

2月25日,新聞發佈會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表示,針對疫情期間外出就餐和採購食品有所減少的實際情況,鼓勵線下食品企業發展線上經營,補足線下經營減少的短板,增強抗抵禦風險的能力。鼓勵電商平臺實施更大幅度的減免優惠措施,為廣大消費者和平臺商戶帶來更多的實惠。在國家政策扶持之下, 中小微企業後續發展將平穩的向線上轉移。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林記食品在2020年到來之前,線上僅開通了一家淘寶企業店鋪和微商城,並陸續在微信上發佈了一些產品介紹文章。最初考慮線上佈局是因為需要用線上輔助線下市場進行宣傳和銷售,目前線上銷量一直屬於不溫不火狀態。在疫情發生之後,林記食品嚐試與成都子非餐廳進行社群合作,在其高端會員社群中,半個月賣出近10萬的藏地金稞。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藏地金稞部分銷售記錄

社群合作的成功讓林記食品開始重視2020年企業的線上發展,期望利用自媒體和短視頻雙向聯動,開拓線上業務,推動企業發展進步。

對此,釘子網結合林記食品的實際情況給出了三點線上推廣建議。


1.多維度組建品牌自媒體,搭建深層次口碑傳輸矩陣

林記食品中目前對於產品線上推廣僅限於幾個渠道中:轉化=淘寶、微商城,口碑=微信文章。如果企業開始考慮轉向線上,就需要搭建一個以內容傳輸為主體,囊括資訊類、問答類、短視頻類、視頻類、直播類和音頻類六大板塊的完整自媒體矩陣。讓品牌傳播內容能夠覆蓋更多年齡層次、不同愛好的潛在客戶群體,利用多維度的輸出渠道打造一個立體品牌傳輸矩陣。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2.引導產品口碑傳播,加強群眾品牌認知

產品IP化。許多產品能打破市場局面,往往是因為產品本身能在受眾心中形成獨特印象,也就是產品間的差異化,而這種差異化一般是產品自身的優點放大數倍而成的。青稞米的優勢在於在麥類作物中,含有最高的膳食纖維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而藏地金稞這兩類含量又高於常規的青稞米。

所以林記食品旗下藏地金稞品牌的IP形象打造方向,在於產品可以助力人體健康、增強免疫力的功能特性,可以以此作為產品主要特點,打造出與其他麥類作物的差異化。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搜索界面。群體對於產品的認知,一方面在於產品單方面利用自媒體矩陣向受眾傳遞信息。而另一方面的認知在於群眾主動獲得到的信息。百度搜索、360搜索、小紅書、微博等等擁有搜索功能的平臺,都將成為群眾獲取藏地金稞信息的渠道。

一個完整信息傳播界面應該包含產品背書、品牌口碑、流量轉化三個部分,可以讓受眾從界面中完整體驗對藏地金稞從認知→加深印象→產生認可→產生購買意願→購買整個過程。


3.異業合作,開啟多渠道流量轉化

入駐線上交易平臺。一切鋪墊最終都會落實到轉化上來。目前林記食品入駐的線上交易平臺僅有淘寶和微商城,可以增加京東、天貓、二類電商、社區電商等多種轉化入口,享受多平臺帶來的曝光及流量。

異業合作。林記食品開啟藏地金稞與成都子非餐廳高端會員社群合作之後,半個月收穫了10萬銷量。但在轉化方式上,社群並不是佔據主導位置,僅僅只能算是帶貨的一種手段。

在網紅經濟時代,以KOL為主體的微博、公眾號、直播帶貨;以KOC為主題的社群、微商都是帶貨的流行趨勢。在利用KOL、KOC進行產品信息傳播以及帶貨時,不僅可以享受KOL、KOC傳播聲量進行優質的產品口碑傳播,更能利用KOL、KOC自身攜帶的大量精準粉絲流量為產品帶來巨大轉化。

疫情之下還能翻盤,這家小企業有4個應對危機的方式值得深思

疫情並不是一場一面倒的災難,不僅人們需要奮勇拼搏,同樣,對於每個企業都是一次置之死地都而生的機會。這場持續數月之久的疫期,不斷在改變居民的消費習慣、消費方式,在此機遇之下,更是企業一次突破轉型的機遇。

以上就是釘子網對於林記食品目前困窘分析與建議,期盼更多企業在此次疫情之下,把握機遇,跨越低谷,蓄勢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