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杰倫新歌編曲全是黃雨勳,為什麼不用洪敬堯,鍾興民,林邁可?

亂寫12


不同的編曲製作人都有著不同的方法與歌曲見解。首先來看一下和周杰倫合作的幾位編曲者的作品。

洪敬堯製作的《霍元甲》

林邁可製作的《夜曲》

鍾興民製作的《菊花臺》

黃雨勳製作的《我是如此相信》

總體來說以前周杰倫的歌曲都是以林邁可,洪敬堯,鍾興民的製作為主,近幾年的歌曲卻變成了以黃雨勳為主的製作人。

這四位製作人的歌曲風格不同,編曲的樂器運用也不一樣。洪敬堯的編曲大膽,前衛;林邁可的編曲善於中西合璧,結合東方與西方的風格;鍾興民的編曲在於突出歌曲的主要風格,很潮;黃雨勳的編曲更會結合新時代的特色,也具有老歌曲的風格特點。

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更換歌曲製作人也是希望突破出一種新感覺,找尋聽眾的喜歡感覺。


國風音樂分享


直接原因:這些老師各有各的工作室,與原有唱片公司的合約早已結束,所以合作頻率變少,再加上這些老師名聲大,工作也多,除了編曲還有其他明星的演唱會和通告要做,未必就能跟周杰倫對接上合適的檔期。而黃雨勳是JVR常駐的合作工作室(夢想之翼),擁有周杰倫歌曲編曲的優先級,身為專輯製作人的周杰倫也更傾向參與編曲工作,讓黃雨勳充當操刀者,自己口述想法。

所以許多傑迷朋友也不需要太過於陰謀論,在業界,知名度和口碑決定了工作量,我不會說這些老師還給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歌手編過歌呢,至於為什麼會接這些編曲工作,我相信絕不是因為作品出彩,可能還是因為錢給得合適吧。

最後:編曲的質量有時未必只取決於編曲人,人聲旋律(原始Demo)的質量也尤為重要,因為編曲人的諸多想象空間都是通過原始Demo進行逐一展開的,同時豐富的閱歷和知識面,也能擴展編曲人的創意。


李嫑嫑


因為這三個已經是老江湖了,林麥克稍晚點,十年的名氣累積,現在也有自己的事業,他們都有自己的公司和製作室,會去編很多人的歌了,而現在的傑威爾是杰倫自己的,黃雨勳屬於傑威爾,用自己的人專做自己專輯時間和進度都可以控制,提拔自己公司的新人也很正常。


Ben's Blue Teaes


早期確實是這幾個大神,應該是杰倫想做出更多的改變和創新,不斷的嘗試新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