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對聯都有什麼規則呢?怎樣才算好聯?

數智風


寫對聯的規則是:上下兩聯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平仄相對、結構一致、詞義相關。同時符合上述規則,語句工穩而生動的就是好對聯。

舉一個不是名聯的對聯,說說所謂好對聯:

夜雨敲窗驚妾夢

春光照榻動君心

這個對子上下聯互為因果: 因為夜雨敲窗驚妾夢,所以春光照榻動君心; 之所以,夜雨敲窗驚妾夢,是因為春光照榻動君心。 “夜雨敲窗”另有所指,“春光照榻”亦令人玩味。

下面簡略分析對聯的規則:

1,下聯和上聯,字數相等。字數一樣多,不能長短不齊。

這個要求意思明確,比如“文革”中,無處不在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幹革命靠毛澤東思想”,當時常常當對聯使用,但上下兩句字數不一,不能稱之為對聯。

2,下聯和上聯詞性相同。

比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

池中濯足水 門外打頭風

上下聯都分別是名詞、方位詞、動詞、名詞、名詞。

3,下聯和上聯平仄相對。

仄聲對平聲,平聲對仄聲。

蔞蒿滿地蘆芽短 平平仄仄平平仄

正是河豚欲上時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對聯的基本句式,有兩個。

一是仄起式:

出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對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是平起式: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對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兩種句式都能生出許多變化的句式,但無論千變萬化,對句只注意平仄相對就行。

平仄相對有個地方可以放鬆,就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謹記。

至於平聲和仄聲的區分:

古漢語漢字分“平、上、去、入”四聲,除了平聲外都是仄聲;現代漢語漢字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陰平、陽平”是平聲,“上聲、去聲”是仄聲。

4,下聯和上聯結構一致。

舉例說明:

鮮花/美酒/良宵/夜 偏正/偏正/偏正/正

才子/佳人/好/夫妻 偏正/偏正/偏/ 正

很明顯,“好夫妻”與“良宵夜”對不上。

一般來說,這個問題都是從對聯的節律上來要求,實質上,所犯的毛病,是句式結構不對。所以,我用“結構一致”來要求。

再看我開始對的對子:

上聯:夜雨敲窗驚妾夢

下聯:春光照榻動君心

夜雨/敲窗/驚/妾夢 偏正/動賓/動 /賓

春光/照榻/動/君心 偏正/動賓/動 /賓

這就沒問題。

5,下聯與上聯詞義相關。

比如:

天連五嶺銀鋤落 地動三河鐵臂搖

下聯與上聯字字相關。

當然,對對子,不能以詞害意,主要是要求下聯與上聯所表達的內容統一於主題。

結論:寫對聯的規則是:上下兩聯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平仄相對、結構一致、詞義相關。同時符合上述規則,語句工穩而生動的就是好對聯。


初曉兒


對聯起源於秦代,又稱楹聯或對子, 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現在我們多在過年或者操辦紅白喜事的時候寫在紙張貼,以前也寫在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

對聯的句式比較靈活,可長可短,伸縮自如,主要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幾十言等等。主要講求對仗工整、平仄協調,結構上玩彼此對應,內容上相互關聯,才能呼應“對聯”一詞。

我們一般對對聯有“仄起平落”,“上仄下平”的說法,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講究偶數位置詞語的平仄。在古漢語將漢字分為平、上、去、入四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多為一(陰平)、二聲(陽平)為平,三(上聲)、四聲(去聲)為仄。



1、對對聯要有一定的文學積累,典故、古語、古人及其對應的事件等;

2、對對聯難留心生活現象,即使把握出對方的情境,體會出對人的心情,所處環境,社會背景等;

3、多思考,多練習,這樣能快速反應是拆字聯、是合字聯,是諧音聯,是迴文聯,是玻璃聯,是數字聯,是同義聯,是反義聯?只要喜歡,對聯還是很有意思的,博大精深,不要怕鬧笑話,誰也不是生來就會的,我就對不好但是我想對好,所以我堅持,總會有對好的時候!


廣土湘


想知道對聯規則得先了解幾個概念:

(1)上聯和下聯

上聯:一般把前一組句子叫上聯。上聯也叫上邊,上比,上片。上聯一般以仄聲收尾。

下聯:相應的把後一組句子叫下聯,相應的下聯也叫下邊,下比,下片。下聯一般以平收尾。

(2)分句

組成一副對聯的小句子就叫分句。單邊(上聯或下聯)由幾個句子組成就是幾分句成聯。

(3)句腳

組成一副對聯的分句每個句子最後一個字叫句腳。

(4)張貼規則

上聯貼面對方向右手邊,下聯貼左手邊(一般都是這個規則,極個別不是,特殊的不用管)。



然後現代人在《聯律通則》總結出了六要素和幾個對聯禁忌,當然,《聯律通則》很多地方也不太科學,不過作為入門還是可以瞭解一下。

聯律通則六要素:

字句相等,詞性對品,結構相應,節拍和諧,平仄對立,意境相聯。

基本就這六要素,具體啥意思很容易能百度到。

不過後面深入學習,可不能揪著詞性什麼的不放,畢竟古人是用“虛實死活”的字類相對規則對仗的。

聯律通則裡面還提到了幾個禁忌,什麼“合掌”啊,“不規則重字”啊,還有“三平尾”和“三仄尾”啊之類的。

對於“合掌”和“不規則重字”肯定是要注意的。

合掌,就是上下聯同一位置的主要詞意思一樣,造成筆墨浪費。比如“千秋”對“萬代”(當然還得看具體語境),其實都是一個意思而已,往往會合掌。

不規則重字,一般都戲稱“蟲子”,就是你一個聯上下不同位置有相同的字,這一般也是不允許的,寫完聯尤其長聯,自己檢查一下是不是上下聯有相同的字出現。

相同位置有時候一些無意義的虛字可以寬,比如“之”“而”等。

至於“三平尾”不是特殊寫法一般就不要出現了,格律詩中也是不允許的。至於三仄尾,其實古人的詩和聯中都大量存在,不是必須要禁忌的,有時候三個仄音還能起到頓挫作用。


最後再說說長聯,幾分句的長聯主要是要注意氣脈,句子與句子之間的協調,多看看古人的作品體會,可以先練習幾個固定句式,有點感覺瞭然後再慢慢拓展。

比如可以先練習547句式之類的。

至於長聯的格律,每個分句都可能會有領字,還有意斷和音斷需要結合,意斷之後的各個部分最好做到遵守音步規則。

說到這裡,還得說說這個音步,在格律詩中兩個字為一個音步,一個句子音步之間要符合平仄交替原則,對句音步平仄對立,具體去了解格律詩規則。

意斷就是在意思上和領字上把一個分句斷開。

意斷之後的各個部分就用音步的原則來套平仄。

長聯每個句腳的規則呢,初學參考餘德全教授的“馬蹄韻”學說,也就是每兩個挨著的句腳平仄相同,比如五分句句腳可以是仄仄平平仄。

當然,並不是說長聯一定要符合“馬蹄韻”,但是初學運用這個可以幫助快速找到感覺。


濃縮起來基本就這些吧。篇幅有限,說起來比較籠統(畢竟楹聯知識太龐雜),可能有些地方你也未必能一眼看出來說的是啥。如果方便,歡迎到深圳南山京基百納的“趾離書院”找我們交流。


一兮清風qq


對聯在今日頭條網絡平臺上,算是個很火的板塊兒,深受大家的喜愛。我是個對聯愛好者,也可以說對聯已經成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忙裡偷閒,對下對聯感覺挺好!轉眼間,我伴隨今日頭條也有幾年了,關注最多的就是對聯。從當初的一無所知,到現在的略懂皮毛,對聯給了我無窮的樂趣。

我認為,對聯就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一種漢字遊戲。簡單的幾個漢字,通過巧妙的組合排列,就可以成為一個美好的故事或美好的畫面。看似簡單,其實並不簡單!

對對聯最重要的大概有幾點:1.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2.上下聯平仄相對,仄起平收,儘量避免三仄尾和三平尾的出現。3.上下聯有關聯,相對應的漢字,詞性要相同。簡單說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實對實、虛對虛……等等。儘量挑選那些文雅的漢字使用。我認為,對對聯時掌握這幾點,就可以對出相當不錯的對聯了。必定今日頭條就像個百姓舞臺,是供大家學習和休閒娛樂的地方。以上就是我對對聯的一知半解,有不對的地方懇請大家多多指教!

最後,祝聯友們在對聯中收穫到開心快樂!回答完畢。



小坐水雲間


對聯要寫得好,一是要對仗工整,即詞性相對。二是要講究平仄,上下聯平仄相反,最起碼也要做到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防止三仄尾和三平尾。下聯尾字一定要落在平聲上。三是要富有詩情畫意,用詞不能俗氣。四是切忌合掌,即上下聯意同字不同,或是不同字詞描述的是同一個事物,意思重複。當今街上賣的春聯,多數都不符合要求,有的太俗氣,有的不對仗,有的類似標語和順口溜。如求子得子xxx,求財發財xxx;出門求財財到手,在家創業業興隆;……


泉村山人


對聯的規則比如:

字數對等和諧 上下句字數相等

上下聯相對的詞語中相同位置的詞語屬性相同比如白牆紅瓦可以對青山綠水

結構要對應上下聯詞語的陪合排列順序修辭的運用彼此對應平等

節律對等語流節奏一致確定 可以按節奏尾數位次其節奏點在最後一字

平仄對立句中按節奏排平交替上聯收於仄聲下聯收平聲

形式對舉意義關聯上下聯表達內容統一

對聯定義是漢族傳統文化寫在竹子 木頭 紙上對聯字劑工整 平句協調 是一字一音對聯在早期並沒有明確規則 都是一些約定喜慶的東西 在清朝時搞文字 於是就出了對聯的規則比如天對地 風對雨要內容相關 上下銜接 但又不能重複 這就是對聯基本規則


帶刺梅瑰82


對聯是中國傳統的一種文學,講究的是平仄關係,像《聲律啟蒙》中的雲對雨,風對雪,晚照對晴空……就是一種簡單的平仄關係

在對聯當中還包含了很多詞彙,音節,修辭手法的使用技巧,一副對聯的好壞不僅僅需要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還需要作者深入的理解平仄規律。

對聯常見的基本框架有以下幾種

1.四字聯

2.六字聯

3.七字聯

4.八字聯

5.九字聯

6.十字聯

……

總得來說,寫一副好的對聯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底,歷史知識,文學知識,還要熟悉掌握平仄規律以及基本框架。


cooppc


寫對聯是有規則和講究的。

我是一個對聯愛好者,談點膚淺看法。

對聯的上下聯字數必須相等,上下詞語對仗(名詞對名詞、虛詞對虛詞等)、聲律跌宕押韻(俗稱平仄對應),忌上下聯重字、忌孤平孤仄、忌三仄尾、三平尾。這些便是寫好一副對聯的基礎要領,當對聯基礎要領掌握了,再用豐富的文學知識填詞,一副好聯就必然應運而生了。一副好對聯來自作者豐富的文化知識。腹有詩書氣自華正是這個道理。


巧看世間


字數相等,

詞性相同,

意境相通,

平仄相對。

好聯的意境最重要。

我認為最好的一字聯:

出句:墨

對句:泉

放一個千古絕對:

個個孔明諸格亮

上午最好的對句,堪稱絕對孤句


李麗寧86749195


有景,能聯想;有情,能動人;有格律,朗朗上口。

特別注意,現代社會重實質而輕形式,一來,不要用過於生僻的典,二來,以情為重,景次之,而格律,再次之,即是因為口音改變古今有異,也是因為格律是用於彈唱的,而大多數格律今天都與譜曲脫離了,所以,保持讀起來順暢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