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0,李娟紀實散文集《冬牧場》為何能讓我們如此感動?

李娟《冬牧場》,呈現了一種於大多數人來說,遙遠而陌生的生活方式。千百年來,這種傳統的生產方式在廣闊的土地上週而復始地上演著,流轉著遊牧民族的文明。

透過書籍,我們彷彿能看到,古往今來,一個個孤獨的牧羊人,久久地站立在廣袤的原野上,一次次爬上沙丘四望,不見村居,不見人影,只有天闊闊雪漫漫的寒冷,與費力啃著乾草以延續生命的羊群。

豆瓣評分9.0,李娟紀實散文集《冬牧場》為何能讓我們如此感動?

羊群在冬天

2010年,非虛構文學領域第一本系統的教材式書籍首次被引進中國。同年,李娟參加《人民文學》的非虛構寫作計劃,冬天跟隨哈薩克族牧民去到他們在新疆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場,與居麻一家同吃同住同勞動三個多月。2012年,紀實性散文集《冬牧場》出版,2018年再版。

在此前,李娟已出版《我的阿勒泰》,以清新飛揚而有生命力的文字書寫自己在阿勒泰地區輾轉多年的點滴生活,令無數讀者對她筆下的這片土地充滿憧憬,李娟也被譽為“阿勒泰的精靈”。

而對於遊牧民族的冬牧場,李娟只是旁觀者,這是《冬牧場》與其之前作品最大的區分。她不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牧場上的牧民,她只是趕在了這片荒野即將被放棄之前,“呈現出阿爾泰最後一批'荒野主人'冬季轉場時的獨特生存景觀”。她踏著這一年冬季的腳步而深入那片除了牧民以外無人涉足的腹地,也跟隨這年冬天離去的腳步離開。

然則,在這本書裡,李娟筆下的純粹,靈動,與溫暖一如既往地流淌著。這最後的“冬窩子”,是遙遠大地上的一曲純美牧歌,卻也流離著傷痕,真實地展現著生命與自然的極致對抗。

豆瓣評分9.0,李娟紀實散文集《冬牧場》為何能讓我們如此感動?

行走在冬天荒原裡的馬

01 生命本能的兩面:脆弱VS頑強

在荒野,每一個生命都脆弱不堪,卻又如此頑強,充滿著活下去的本能渴望。沉默地生長,沉默地對抗。

在寒冷廣袤的荒原上,生命實在太脆弱了。第一,極度寒冷。這寒冷,不是溫度計裡簡單的數字,是深深刮在身上的風霜雪箭。第二,物資缺乏。於人如此,於動物更是如此。每一份口糧,都要拼命去爭取。

李娟在整本書裡,都在不厭其煩地描述對於寒冷的體驗。她自己,穿著重達二十幾斤的衣服,腿直得完全不能打彎,上馬需要人扶,牽著駱駝無法回頭;居麻,放羊回來冷得腿完全麻木;羊群等牲畜,回來時身上披著厚厚的雪被。

更何況,還有小小的貓,新生的狗,生病的羊。

可生命又遠比想象的頑強。

熊貓狗冒著凜冽寒風生下一窩小狗,小狗新生卻活了下來。三四個月的小貓,人忘記了給它放水,它便每天從門縫鑽進鑽出,去吸食草根下的殘雪;在大寒天氣裡,羊群需要扒開厚厚的雪堆啃草,一個個前蹄扒得血淋淋的,但只得繼續扒。

包括人。

在這樣的荒野裡,這樣的冬天中求生存的話,不能忍受痛苦是要遭受鄙夷的。

極度缺水的時候,牧民們需要帶上麻袋走到很遠的地方去挖雪,背上沉重的雪袋回家,等雪化開,沉澱,那裡面,可能還充斥著羊糞,馬糞,沙土。

在這裡,好像一切慾望都是多餘的,人在本能地向動物靠攏,向植物靠攏。在最緊張的日子裡,茶水都得省著喝,所以洗澡,洗頭,洗衣服,原來都是可以捨棄的習慣。在這裡,人們既依賴自然,又在自然提供的僅有的條件下,對抗著自然。

那生命就只剩下生存一件事了嗎?不是的。李娟也在盡力書寫除生存以外的事情,那是——生活,更好地生活。

無論如何,寒冷本就意味著寒冷正在“過去”。這是四季往復的必然規律,也是生命在自然中求生的希望。

豆瓣評分9.0,李娟紀實散文集《冬牧場》為何能讓我們如此感動?

披著雪被的羊

02 自然與生命的對抗:極寒VS溫暖

極寒之下,處處潛藏著溫暖,流淌滋長。

很多人說,李娟的《冬牧場》適合在夏天讀,可以消暑;是的,她在極力還原那個冬天的所有寒冷。但是,筆者卻覺得,這本書也適合在冬日裡閱讀:愈是在極寒條件下,愈能感受到人性的溫暖。正如作者所說——

寒冷並不是全部,我還以更多的耐心展示了這寒冷的反面。那就是人類在這種巨大寒冷中,在無際的荒野和漫長的冬天中,用雙手撐開的一小團溫暖與安寧。

在這裡,能感到大地給人們提供的溫暖。原野儘管光禿禿,寒風肆虐,但大地以下,沉默而安穩。所以牧民們向下尋求生存空間。這個陷在地下的,只有20多平米的地窩子,就是李娟所在的牧民一家整個漫長冬天的庇護與溫暖。它四周矗立著乾燥的羊糞牆,頂上也覆蓋著羊糞層,它穩定,堅實,充滿了光亮與溫暖。

在這裡,能感到人對動物的溫情,對弱者的同情。駱駝長著長毛,羊群穿著毛衣,只有牛光禿禿,所以沒有毛衣的牛被允許進地窩子;而一隻萎靡不振的中分頭病羊也是可以被放進來特殊照顧的,李娟給它開小灶,給它留新鮮的玉米粒,為它做上紅領巾的標記,讓它成為了荒野上一隻獨一無二的羊。還有,一家人互相牽制著給梅花貓以寵愛。每一個場景,讀來都令人如臨其境,妙趣橫生。

在這裡,當然,也離不開人與人的溫情。儘管,這裡只有居麻一家和隔壁鄰居一家相伴,再遠的能串門的鄉親,需要騎馬來回一天。但牧場上的一些規矩,總令人感到溫情。比如,在這裡,馬是基本不會丟的,哪怕它有一天走丟了,走到了別人家,別的牧民也會幫養著,等著你去找回來。

而全書最催淚的點,卻是在大大咧咧的居麻身上。居麻貌似對李娟充滿著不耐,總是跟李娟開玩笑,李娟問問題從來不認真回答,但當大年三十晚上李娟說起,明天就是漢族人的“年”時。這個居麻把音響裡的歌一首一首地轉來轉去,很久後才轉到一首漢語歌上停下來,他說——

天天都是我們的歌,現在放一個你們的歌,算是給李娟過個年。

看到這個場景,我共情了那個拋下一切情感前往孤獨荒原的李娟,我想,她一定在此刻流下淚來。

豆瓣評分9.0,李娟紀實散文集《冬牧場》為何能讓我們如此感動?

貧瘠的荒原

03 物質與精神的對抗:貧瘠VS豐饒

牧場如此荒蕪,物質如此貧瘠,人就盡力讓精神感到豐饒,充實。人們在盡力地把無聊、單調、重複的生活咂摸出一點滋味來。

在牧場上,男人的工作是外出放羊,早出晚歸。而女人們,在家裡,背雪,準備食材,縫衣服,好像沒完沒了地重複著同樣的生活。多麼無聊啊?更何況還冷。

可他們會把閃亮的首飾戴上,閃耀在冬日的陽光之下,在這裡,無論真假;居麻會吵吵著要穿新衣服,哪怕沒人來看,只能穿給埋頭啃草的羊群看,可——那就是不一樣;嫂子會把地窩子裡打掃得乾乾淨淨,哪怕一個冬天只有一個客人上門,也會保持整個冬天的整潔。

人,哪怕枯燥地活著,也都在期盼活得更好。而愛,則是對抗這種物質貧瘠的最佳法寶。居麻對於老婆子的溫情,老婆子對居麻的關切,他們對於孩子的關懷,都在李娟筆下一一呈現。

而李娟文字的有趣,也讓人對荒野充滿了豐饒的想象——

剛進入荒野時,月亮在我眼裡是皎潔優雅的。沒多久,就邊城了金黃酥脆的,而且還烙得恰到火候……

因為水的不易,大家都節省著用。她在描述給嫂子洗衣服時,寫道:

洗出來的水,跟巧克力漿似的。清第一遍的水像老抽一樣,清第二遍的水跟醬油一樣。估計第三遍才能清出生抽來。

在與居麻的對談中,因為居麻會漢話,李娟以為能夠想知道什麼問什麼,結果牧人的事情沒打聽來多少,自己的事倒都被打聽了去。並且,居麻立馬到鄰居家轉播。

而且在轉播過程中,這傢伙大膽想象,超常發揮。以至在附近牧民的傳言中,我一會兒成為偷師放羊技術的失業遊民,一會兒成為縣電視臺的下崗記者,一會兒又是下放基層的高幹子弟——真不知道我媽高在哪裡。

她用這種人的有愛有趣,沖淡了荒野上的無聊沉寂。

豆瓣評分9.0,李娟紀實散文集《冬牧場》為何能讓我們如此感動?

荒野冬天

04 文明的交叉:傳統VS現代

古老而傳統的生產方式正在萎縮,被侵蝕。荒野終將被放棄。

遙遠的冬窩子,甚至連地理位置在哪裡李娟都無法標註,但已經顯示出了人類對於現代文明本能的渴望。

居麻一家,一定要聊到太陽能燈光從亮到微弱直至全部不見才肯結束一天的時光,躺進被窩;小孩子放羊前定要做好充足準備,把手機充好電,用唱歌或者聽音樂的方式抵抗漫長放羊時光的無聊與寂寞。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是和鄰居集中在一起看電視的情景。黑白電視機,天線鍋,一人在外面晃動天線鍋,一人在屋裡盯著顯示屏反覆調試,而這,甚至可能是整個冬牧場上唯一有電視的人家。這可是二十年前,我們村中的場景,沒想到,在遙遠的地方重現了。

老一輩雖然還在始終隨著季節的輪換堅守在牧場之上,但其實內心,也是渴望安定的,渴望現代生活的。到了孩子們這一輩,已經外出上學,只有放假的時候會回到這片牧場上來。經歷了外界的精彩,孩子們對於現代文明的渴望顯得更為熱切。

扎達是牧民的孩子,他當然是熱愛牧場的,卻更向往牧場之外的閃亮生活啊。

越到書的後面部分,讀者越能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焦灼,當你知得越多,也就意味著不知道的越多,而如此,你也就知道自己難以改變的越多。

在時代的發展進程中,這片荒野即將被放棄了。是的,過度的放牧讓這片牧場難以承載,可如果這種生產方式消失呢?李娟在書的開頭提出了這個問題——

荒野終將被放棄。牧人不再是這片大地的主人,牛羊不再走遍這片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本來就貧瘠單薄的植被,將失去它們最重要的養料——大量牲畜糞便。而沒有了牲畜的反覆踩踏,秋天的草籽也失去了使之深入土壤的力量。它們輕飄飄地浮在乾涸的沙地上,扎不下根去,漸漸爛朽,然後在春天的大風中被吹散。脆弱的生態系統越發脆弱。黃葉徹底停留在廣闊無助的岑寂之中……荒野終將被放棄。

對於牧場,充盈著她的觀察,她的思考,但是無法解決。

豆瓣評分9.0,李娟紀實散文集《冬牧場》為何能讓我們如此感動?

這種矛盾與對抗在貫穿了全書始終,包括結構的呈現上也是如此。在前三節《冬窩子》《荒野主人》《寧靜》裡,李娟都在書寫冬窩子的寒冷、物質的極度貧乏,但是文字卻是充滿深情,極力捕捉生活中的每一點溫暖。

而在最後一章節《最後的事》裡,她輕輕地揭開那些掩蓋在平和之下的苦痛。長期缺乏水果造成的口腔潰瘍,極端生存環境給人造成的病痛,極限自然條件對人身體的快速消耗,這種對立觸目驚心。

李娟的文字,如同一個長鏡頭,攝下了荒野上的日升月落,朝起晚息。但,看到居麻一家為緩解渾身疼痛而把止痛藥當飯吃,她能做的也只能是極力勸阻。對於牧人來說,羊是不可放棄的,而漫天無休止的疼痛,在孤立無援的荒野上,除了靠藥勉強壓制,又還能如何捱過呢?

《冬牧場》在書寫極致寒冷,也在盡力展現寒冷背後的另一面。讀完李娟所寫下的後記,看到那附在書後的一張張照片,不禁掩卷而哭。

當她忠實而真誠地寫下這些文字,可她只能是一個觀察者,記錄者,無法干預自然規律,無法過多幹預生命的生老病死,時光的車輪,依舊滾滾向前。

冬窩子可能依然在不久後就要消失。可後續這些,都與寫下的這些文字無關了。

我將一枝頭上長著芽片的綠色筆夾在書籍裡,彷彿看到寒冷荒野上長出了悠悠青草。如此,那裡的每個生命,或許就不必生存得如此用力、如此艱辛吧。

豆瓣評分9.0,李娟紀實散文集《冬牧場》為何能讓我們如此感動?

《冬牧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