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这首诗到底是写景还是另有深意?

慕雨轩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字面意思: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东晋以后隋代以前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建都于建康,史称南朝。“四百八十寺”是虚数,形容佛寺很多。因为南朝佛教非常盛行,寺庙也建得很多。这句意思是说,南朝遗留下了四百八十多座古寺。表现了南朝时代佛教盛行的状况,并为后面结句中的抒情奠定基础。

多少楼台烟雨中 

“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即如烟般的蒙蒙细雨。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诗人通过虚实结合,由眼前而历史,内心无比感慨——历史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朝代的更替也是必然的。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话的含意有两点:一是一切环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都必须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景与情,情与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离。

所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这首诗肯定不是单纯的写景啊,老杜是借景发古之幽情哪!老杜欣赏着江南春的自然美景;但他深邃的思维,已经穿过时空,感悟斗转星移,感悟王朝更替,感悟人世沧桑.......

喜欢请点赞!更多精彩请关注(路寻写作创富)


路寻写作创富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原诗内容: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全诗的大意为:辽阔的江南到处都是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的景色,那水边的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都飘动着酒旗。南朝以来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诗,其实不全是描述风景,其中也包含着诗人自己的感叹。其实对于这句话人们有两种不一样的解释,一种是认为这是对佛教思想的一种讽刺,认为但是佛教过度盛行,有佛道误国的忧虑。而另一种则认为,这只是诗人单纯对江南景色的赞美与神往。

其实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赞同第二种说法的,不管什么样的说法,只要我们能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去看待,那么自己总会有收获的。历史的文化传承不正是一个弃其糟粕取之精华的过程吗?这才是文化传承的真正意义。


妙哉书道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


这首诗既是写景诗,也是讽喻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借景抒情。

写景有声有色,莺啼美妙动听,为悦耳之声;绿映红,红花绿叶映衬,为悦目之色。声色兼备,愉人耳目。

写景有静有动,绿叶红花、水村山郭为静景,莺啼唱、酒旗风为动景。动静结合,风景生动。



后两句看似写景,实则写实,讽喻现实。

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以佞佛著名,修建了许多佛寺。杜牧身处晚唐,晚唐皇帝崇尚佛教。作者用一个疑问句,一方面有一种朝代更迭、物是人非的历史兴亡感,另一方面表达对晚唐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告诫不要重蹈南朝的覆辙。


在《江南春》里,作者既描绘一幅绚丽多姿的江南春景图,表达对江南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借古讽今,讽谏晚唐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成民生凋敝,加重社会危机,给人思的启迪。


融融118


大家好,我是家有一只牛奶猫的小牛牛,我今天来分享下,我最近了解一个诗人的故事,只是个人想法一二,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这首诗写景,也写自己特别感情。


南朝寺庙

南朝由于佛法兴盛,帝王提倡佛教而造寺塔者颇多,其后妃、公主兴造寺塔之风尤盛,故南朝寺院林立,且以木材构筑者居多,绝大部分佛寺皆在都城建康(今南京)。

这段话是百度百科上面查到,了解到南朝时候从庙堂到江湖都是追求佛法,就不停的修建寺庙,就有可能出现四百八十的寺庙。

景色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修建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在诗人的诗句中,勾勒出一幅春天的江南,这样的江南你看到过吗?很美,桃花粉嫩,柳树发芽,还有那迎春的鸟儿,在树枝不停告诉路过的人们,春天的到来。

还能看到是酒楼的酒旗,好时光中,人们在酒楼谈天谈地,好巴适。还有那大大小小的寺庙,藏在烟雨中,这样景,真美,这时候诗人看到这样景色,会写出来。


忧国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历任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唐文宗时期,杜牧由宣州江宁往扬州拜访牛僧儒时候写的。想到藩王不断扩大自己势力,但是当时在位唐宪宗却一心追求长生不老,追求佛学。举国之力去修建寺庙,给予僧人很多权限,其实百姓都苦不堪言。

就在杜牧看到江南南朝修建的寺庙,到最后国破家亡,只是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场空,来抒发自己对于君王追求长生不老向佛的讽刺,也担心国家危安。


牛奶猫不喝牛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首句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一首诗是一首写景诗,描写的正是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其中主要有两景,一个是江南的明媚春光,另外一个是江南烟雨朦胧的亭台楼阁,但是我们又不能简单的把这看做是一首写景诗。

杜牧华夏

首句中“千里莺啼”直接点出的是整个江南的场面,接着通过绿树红花,村庄,城郭,酒旗,一个个具体的景象展现出了一幅繁华的江南风光。第二句中引出了江南风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朝四百八十寺”,这可不是什么繁荣的景象,为何南朝会留下这四百八十寺?

萧衍是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在历史上萧衍被称为梁武帝,萧衍在位时间长达48年,早年的萧衍是一个博学多才,文武双全的人,建立南梁后,治理国家也颇有建树,但是在公元520年后,萧衍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开始笃信佛法,先后四次出家,如果就是普通的百姓,或是大臣出家也就出家了,但是萧衍是皇帝。

梁武帝萧衍画像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主,萧衍出家后,大臣只能花费巨资将萧衍给赎回来,即便国家在盛世也经不住这样的折腾,更何况是在南北朝时期呢?这些官员赎回萧衍的钱从哪里来,主要就是靠搜刮百姓,萧衍笃信佛教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开始大兴土木修建佛寺,单是在南梁国都就修建了近五百座寺庙。

这也是《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由来,那么萧衍统治下的南梁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因为萧衍笃信佛教,他开始自己吃素,还要求全国效仿,连祭祀祖宗都只准用蔬菜,加上僧侣们不用交税,很多人都出家了,僧侣达到了十余万,这自然就导致了南梁的综合国力下降,后来南梁爆发了侯景之乱,萧衍被侯景推翻了,活活饿死在了宫中,这些寺庙也就渐渐的荒废了。

所以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这可不是什么好景致,杜牧的仕途算是比较稳当的了,但是身处大唐的晚期,杜牧根本就无处施展才华,而这些荒废的寺庙,楼台烟雨,从某方面来说,也是对晚唐时期时代背景的写照,看是繁华热闹,却是一片虚无缥缈的无奈。

另外杜牧对佛教是什么态度呢?会昌五年唐武宗下令禁毁佛教,杜牧对此是全力支持的,后来还专门写了一篇详细叙述武宗禁毁佛教的文章,杜牧所处的时代,也存在这大兴土木,滥修佛寺的问题,而唐朝又在逐渐走向衰落,所以就此来看《江南春》虽然是首写景诗,但是里面也能看到杜牧对佛道误国的忧虑,甚至不乏有借古讽今的意味。

同样的文字,不同的见解,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玄坤文史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江南春》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一些学者认为杜牧这首诗名为咏春,实则是借往昔繁华抒古今兴亡之叹。的确,唐代诗人素来有借古讽今的传统,在《全唐诗》中咏史的诗句随处可见,而杜牧更是其中杰出者。据《新唐书》记载,时人称杜牧“有王佐才”,“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至。”与胸怀天下的士子一样,杜牧强烈的使命感在其作品中表露无遗。

这首《江南春》就是他的代表作。晚唐之前的咏史诗多用古体与律诗,但杜牧独出机杼喜用绝句。所以如此,正是他的过人之处:在专制体制下,没有不是的天子,臣民对皇帝指手划脚说三道四,根本就做不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往往会适得其反引火烧身,甚至带来杀身之祸。最高明的办法,无过于“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但许多文人无法掌握这个尺度,一不小心就容易管不住自己的臭嘴。

杜牧的绝句就很含蓄婉转,高手过招点到为止。如《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倘若杜牧是个导演,那他一定是极高明的导演。镜头下,只是几个由远及近的画面,就将一件历史事件交待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著一字旁白,心有灵犀的观众也知道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江南春》也是这样的一首绝句,水村、山郭、酒旗,画面感如此强烈,会令读者误以为这是泼墨山水的印象江南。一般讲来,广义上的南朝是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偏安江左的政权,因为他们的都城都设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因此也称为“六朝”。而习惯上,只是将宋、齐、梁、陈四个短命政权称为南朝。从东晋灭亡到隋朝统一,大约为一百七十年。短短的一百多年间,就走马灯一样更换了四个王朝,这样混乱不堪的历史时期,人们惶惶不可终日,统治者居然还有闲情逸致修筑“四百八十寺”?

其实,杜牧“四百八十寺”只是泛指,南朝一百多年间修建的佛寺具体数字只怕谁也说不清楚的。就拿建康一地来说,到唐初时,就至少有寺院五百余所,历史上,建康城的寺院大多建在城南,直到今天,南京地方仍有“出了南门尽是事(寺)”的俗谚留传。据专家统计,刘宋时,有寺院1913所;萧齐时,2015所;萧梁时达到巅峰,有寺院2846所,僧尼82700;陈朝时,尚余寺庙1232所。

萧梁政权时怎么有那么多的寺院,那么多的僧尼呢?

这一切,还得从历史中寻找答案。要说清楚这个事情必须得先解释几个名词:一、檀越,檀越是寺院僧众对施舍给他们财物的人的尊称。当然,大和尚嘴里说着众生平等,实则是有选择性的。对寻常信众的称呼是施主,只有对有身份有地位的施舍人才会使用尊称。在家中修行的佛教徒现在称为居士,特定的称谓是优婆塞(指男性佛徒,女性居士为优婆夷)。历史上,崇佛的帝王都是寺院最大的檀越,他们或者崽卖爷田,或者搜括民脂民膏用于供佛,各地香火旺了,百姓家却断了炊烟。

历史上,南北朝是佛教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这个时期比较疯狂,甚至出现了帝王出家、皇后削发为尼这些令人抓狂的事情,与其说是统治者崇佛,不如说是佞佛。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统治者无不如此,而其中又以鼓吹救苦救难佛教传播,先后四次“舍身入寺”的梁武帝最为疯狂。

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梁武帝萧衍无疑是最为奇葩的一个。与其他“百事不会、只会做皇帝”的同类大异其趣的是,梁武帝是个干啥像啥、牙口倍棒、吃嘛嘛香的主儿,萧衍是南朝梁代的创造者,与南齐皇室是近亲。年轻时,被竟陵王萧子良如入西邸,成了文学士人的八友之一;萧衍不但才华横溢,精于音律,写得一手好书法,居然还是一名能征惯战的武将,在对北魏的战争中脱颖而出,因军功升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来,萧衍趁齐氏内乱的良机,逼迫齐和帝禅让,一屁股坐上了皇帝宝座,改朝换代为梁。这一坐就是半个世纪,直到屁股上生了痔疮被叛将侯景撵下来。

历史上,梁武帝是最虔诚的佛徒皇帝。吊诡的是,从造谶语、定国号、选定郊禅吉日,都是道家人物陶弘景大力支持促成的。做了皇帝的萧衍投桃报李,对陶弘景“恩礼愈笃,书问不绝”,送上雄黄、朱砂、黄金等酬劳。来而不往非礼也,陶弘景也将自己炼的丹、铸的宝刀进献与梁武帝。

然而,服了仙丹后的萧衍突然心性大变,亲率道俗两万余人,在重云殿重阁亲作《舍道事佛文》,向天下臣民宣示“宁在正法之中长沦恶道,不乐依老子教暂得生天”,大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慨。

从此,梁武帝的人生就象开了外挂,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他不但自己皈依三宝,要求王公大臣、平民百姓也信仰佛教,他敕命官民称:唯佛一道,是为正道……老子、周公、孔子等圣贤,无一不是如来的弟子。

既然拜了释迦牟尼为师,梁武帝自然要布施。众所周知的是,和尚位除了手中乞食的钵和身上的僧衣,就一无所有了。他们最大的收益,就是善男信女的施舍。现在,有了皇帝这个最不差钱的施主,怎么能放过这个天赐良机。

很快,萧衍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寺庙。今天为死去的父亲建一座,明天为死去的母亲修一座,后天再为远来会念经的和尚建一所大庙,巧立名目不一而足,建康城中寺庙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大受敬寺、大智度寺、光宅寺、开善寺……

这其中,建筑最为宏伟的就是有“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之称的同泰寺。梁武帝修建这座寺庙下了血本,寺内楼阁殿台完全依照皇宫的式样,九层塔高耸入云,寺内古树森森,宝象庄严肃穆。在同泰寺,梁武帝不但铸造了十尊银质佛像,还铸造了两尊与平常人等身的佛像,一尊金像、一尊为银像。为了方便他烧香拜佛,梁武帝特意将宫城北门正对寺庙南门,自己则时而佛子、时而皇帝,如此循环不已乐此不疲。

梁武帝信奉佛教,绝不是说说而已,他不但身体力行的守持佛教的戒律,而且向天下僧尼特意颁发《断酒肉文》,对于管不住嘴饮酒吃肉的僧尼,责令他们还俗,以保证僧众队伍的纯洁性。

梁武帝不但自己诵经讲经,还为佛经作注,请来高僧大德译讲佛经,开设法会,而且亲自撰写忏文。身为天子,却甘为“三宝之奴”,在其六十四、六十六、八十三、八十四的时候,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群臣无奈只好花费巨额资金为其赎身。

梁武帝不但自己崇佛,还派人将佛教传入日本、朝鲜,时间一久,就连远隔千山万水的南亚一些国家都知道中国出了一个崇佛天子。事情最终传到了通晓大小乘佛法的菩提达摩耳中,他亲自泛海来到中国,梁武帝得知消息,立即派人将他迎往建康。梁武帝见到达摩,问道,自己一生敬奉佛教,不停的造寺、布施、供养,这有什么功德?萧衍本来是想听外来和尚恭维自己几句的,哪知道达摩却不以为意道:并不一定有什么功德!

达摩的话惹得萧衍十分不快,见话不投机,当即将达摩礼送出境。于是,达摩无奈之下只好“一苇渡江”来到北方,跑到少林寺面壁思过去了。

建了数不清的寺院,剃度了无数僧尼,梁武帝想着求得“果报”,哪知道最终的果报居然是“侯景之乱”,萧衍被困台城,最终身死名灭,徒增笑耳。

梁朝如此,宋、齐、陈的情况也大致如此,甚至受梁武帝影响,陈武帝、文帝都曾经舍身修行,就连陈后主也曾经学着萧衍有模有样的舍身修行,大赦天下。南朝的统治者大建寺院,大张旗鼓的崇佛本来是为了偏安政权的长治久安,结果事与愿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没有麻痹了百姓,却癫狂了自身。

杜牧作《江南春》的时候,正是唐宣宗大中年间,在经历了唐武宗大肆毁寺灭佛之后,唐宣宗开始着手恢复佛教。史料记载“自元年(847)正月,洎今年(大中五年)五月,斤斧之声不绝天下,而工未以讫……”。

杜牧作此诗,正是借咏江南春景之意,行诗谏之实。“烟雨”二字为全诗诗眼处,景可以空潆飘渺淡远,历史却是触手可及,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借古讽今,杜牧此诗真所谓用心良苦。


唐风宋月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出自于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从这首诗来看,我不得不佩服诗人的精炼妙笔。全诗总共就4句,28个字,但却将江南美景尽收纸上,读起来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我置身于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再有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

当然,这只是第一次读这首诗的主观感受,仔细的体会一下,诗中涉及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当时身处的历史时代,便会清楚地知道,这是一首非常有意蕴的政治讽喻诗。


杜牧(803年-约852年)生活在唐朝中晚期,杜牧出生之时,唐朝距离安史之乱已经48年了。在这四十八年间,变乱迭出,唐朝的内忧外患日益深重,社会中各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以至社会危机空前加深。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社会局面,此时的唐朝皇帝再也不能像他们的祖先,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那样举重若轻地解决了。针对日益动摇的统治,一些想要挽救唐王朝命运而又无能为力的统治者,选择了扶持佛教,用佛教思想来教化世人,以稳固自己的统治。唐朝中期,统治者做了许多扶持佛教的事,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迎佛骨事件”。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宪宗遣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持香花迎佛骨于宫内,供养三日。此事件在全国引发一场浩大而狂热的礼佛风潮,社会各阶层趋之若鹜。王公士庶,奔走舍施。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


这场事件只不过是唐朝众多礼佛事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唐朝统治者不止一次耗费巨资兴建佛寺,广筑佛塔,扩充僧人田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更因此雪上加霜,不堪重负。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诗人杜牧用这首诗借古讽今。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乱世之一,政权更迭极为频繁,专治皇前的统治极不稳固,为了巩固统治南朝的统治者,大力扶持佛教,有的皇帝甚至舍身出家,达官贵人更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不惜花重金广建佛寺,根据刘世琦所作《南朝寺考·序》:“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南京)乃有七百余寺。”仅仅一个梁朝(萧梁502年-557年)就建了2846座佛寺,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可想而知。


可是最后梁朝长治久安了吗?没有,还是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内就灭亡了,朝代变换历经百年,那些利用佛教思想巩固统治的皇帝,早已不知去了哪边,只有那成千上百的佛寺还屹立在风雨之中警示着后人……


旧事旧人历史说


问题:“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这首诗到底是写景还是另有深意?


前言

这两句诗出自晚唐诗人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到底是写景还是另有深意?那就见仁见智了,同样的眼睛看到的东西不一定完全一样。

晚清学者在《复堂词话序》中说过:
而后侧出其言,旁通其情,触类以感,充类以尽。甚且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即使杜牧没有这个意思,未必读者看不出此中的深意。都这首诗也要和杜牧的这篇文章《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一起读,才知道当时到底是奉佛还是灭佛,否则时代背景不清楚,也会曲解的杜牧的诗意。

一、第一个问题: 真楼台还是假楼台?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两层意思,第一是眼前景,烟雨之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不少寺庙里的楼台。《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中把杜牧刻画景物的本事大大夸耀了一番,认为诗人用文字表达出了画家难以企及的高度:

二十八字中写出江南春景,真有吴道子于大同殿画嘉陵山水手段,更恐画不能到此耳。

清朝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批评了杨慎的一段话:

升庵谓“千”应作“十”。盖“千里”已听不着、看不见矣,余谓即作“十里”,亦未必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名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

不管是千里还是十里,何文焕和杨慎都强调眼前景色的【真实性】。的确,从杜牧的另一首《念昔游三首其一》中看,那时还是有不少寺庙的: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不过,很多人认为杜牧这首诗有兴衰之感。清朝黄生在《唐诗摘钞》中说不是写真实景物,那些楼台都早已经不复存在,只是诗人没有直说,而用”烟雨中“曲笔道出:

曰“烟雨中”,则非真有楼台矣,感南朝遗迹之湮灭而语,特不直说。

南朝建了那么多的寺庙,如今江山依旧,楼台早已成遗迹,湮没在江南的烟雨之中 ,空留一番感慨和遗憾。

杜牧虽说“南朝”四百八十寺,但是就如同白居易用“汉皇”重色思倾国 来讽刺唐玄宗那样,杜牧说的寺庙未必都是前朝寺庙,要知道唐朝那些年崇尚佛教,也是到处建寺庙,甚至到了尾大不掉影响到国计民生的地步。

不过,我们还是要先从南朝说起。

二、舍身出家的的南梁皇帝萧衍

历史上很多皇帝有怪癖,后唐庄宗李存勖爱演戏,明熹宗爱木工,齐废帝萧宝卷喜欢开店铺 。 推翻萧宝卷的这个梁武帝萧衍, 是历史上著名的和尚皇帝, 不但大肆建庙,甚至4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

南朝四百八十寺,指的就是梁武帝时的盛况,据说 :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如此看来杜牧的四百八十寺还说少了,不过诗家语不必当真,都是形容“多”的意思。

杜牧对梁武帝持批判态度,他在《杭州新造南亭子记》说:

梁武帝明智勇武,创为梁国者,舍身为僧奴,至国灭饿死不闻悟。况下辈,固惑之。

你梁武帝萧衍那么明智勇武的人,创立了梁国,却笃信佛教舍身做佛的奴隶,最后搞得国家差点灭亡, 自己被囚禁后活活饿死也没有听说有所醒悟。何况本来就知识水平不高的普通老百姓,引导地他们岂不是更加糊涂吗?。

三、关于三武灭佛

有信奉就有反对。"三武灭佛"指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 。北魏 、北周还是南北朝划江而治的时候,不会影响到南方。

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即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的”佛狸“。

唐朝统一天下以后,灭佛就影响到全国了。唐武宗李炎认为废佛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惩千古之蠹源,成百王之典法,济人利众 《武宗本纪》

会昌5年3月,唐武宗敕令严禁天下寺院建置庄园,并勘检所有寺院及其所属僧尼、奴婢、财产之数 。同年4月,僧尼皆令还俗;寺庙全部摧毁;废寺的铜像、钟磬悉交朝廷销熔铸钱,铁交本州铸为农具。八月,下诏公布成绩表:

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

由此可见,当时(845年)全国寺庙多达”4600余所“,不知道杜牧所处地江南有多少寺庙被拆除。

四、杜牧什么态度

杜牧当然反对梁武帝的行为,但是在杜牧诗中也常常见到对于佛教颇有好感,例如《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会昌4年至会昌6年杜牧任池州刺史, 唐武宗的毁佛运动中杜牧是亲身经历者。 他在唐宣宗大中年间作《杭州新造南亭子记》,详细记载了唐武宗禁毁佛教地事情。

文宗皇帝尝语宰相曰:"古者三人共食一农人,今加兵、佛,一农人乃为五人所食,其间吾民尤困于佛。"...........武宗皇帝始即位,独奋怒曰:"穷吾天下,佛也。"始去其山台野邑四万所。冠其徒几至十万人。后至会昌五年,天下寺至于屋基,耕而之。

因为佛教徒占用了大量社会资源,无论土地还是人口都影响到朝廷的统治基础,因在唐文宗时就发现”吾民尤困于佛“。从《杭州新造南亭子记》表达出来的内容来看,作为齐家治国的读书人,杜牧支持这一措施:

今不取其寺材立亭胜地,以彰圣人之功,使文士歌诗之,后必有指吾而骂者。乃作南亭。“

不过,唐武宗在第2年就去世了,继位的唐宣宗却反其道而行之,于是轰轰烈烈的毁佛运动马上停了下来。

结束语

从杜牧《江南春》和《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一诗一文可以看出,杜牧对梁武帝持有批评态度。诗中提到”南朝四百八十寺“,文章中也写萧衍”至国灭饿死不闻悟“。说明杜牧《江南春》中一定有兴亡之感,隐含着对晚唐时期国家命运的担忧。

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包含着对于佛教盛衰无常的嗟叹。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美好景色

辽阔的江南水乡大地,到处燕语莺啼,花红叶绿。依山傍水的村庄城镇,店外酒旗迎风飘扬。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座佛寺,如今在这烟云迷蒙中还矗立着多少亭台楼阁。

很多古诗都有一个规律:前两句写景,后两句以景抒情,烘托出作者的深切情怀。

以景忆史

在这山清水秀的美景之中,曾经无数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如今在迷茫烟雨的宠罩下,还能见到几处呢?当时的唐宪宗到了晚年,迷信起了佛法,派宦官到法门寺,把释迦牟尼佛的遗骨迎入宫,供奉了三日,又送回寺院。引起了整个长安城的轰动,王公贵族、官僚百姓们纷纷前去瞻札施舍。韩愈还因此上奏了一篇《谏佛骨表》论述了“佛不足事” 佛教对南朝的危害以及对当今皇上做出这样的行为,则会引起社会的争相效仿,伤风败俗,盲目跟信从而产生极大的危害。杜牧对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不禁想起南朝那个佛寺兴建的年代。

以史讽今

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统治阶级及一般文人学士也大都崇信佛教,在京城大肆兴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据《南朝寺考·续》中记载:“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今南京)乃七百余寺。”

据传,南朝宋寺院一千九百十三所,僧尼三万六千人。南朝齐有寺院二千零十五所,僧尼三万二千五百人。南朝梁寺院二千八四十六所,僧尼八万二千七百余人,后梁寺院一百零八所,僧尼三千二百人。

南朝的佛教在梁武帝萧衍时期达到了全盛。由于萧衍信佛,当时的都城建康(今南京),有佛寺五百多所,而且都很富丽堂皇,有僧尼十余万人,并拥有资产。和尚配有服待打杂人员,尼姑有养女,这样的人几乎占用了人口的一半。古代粮食产量不高,如此众多的僧尼成天研经禅坐,深为国家大患。因此郭祖深上书:“罢白徒养女,皆使还俗附农,如此,则法兴俗盛,国富人殷。”
最初的梁武帝萧衍也是执政爱民,并有显著政绩。从南齐夺取帝位后,初期时崇奉道教,吸取了齐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勤于政务,广纳贤才,广泛纳谏。萧衍下令在门前设立两个盒子,一个是谤木函,一个是肺石函。类似现在政府门口的举报箱。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因功未能受到赏赐和提拔,或者想毛遂自荐都可以往肺石函里投书。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给国家提什么批评或建议,可以往谤木函里投书。诸多惠民措施使得政治清明,官场廉洁。史书上说梁武帝“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他不讲究吃穿,衣服可以是洗过好几次的,吃饭也是蔬菜和豆类,而且每天只吃一顿饭,太忙的时候,就喝点粥充饥。要求地方长官清廉为民,常常训导并召见他们,提出小的县令政绩突出,可以升迁到大县令或者郡太守。此时国家一片升平,百姓安居乐业。
步入晚年,萧衍猜疑心重,又深受宗族子女的反叛和疏远,看破了红尘,遁入空门。对佛教的深切信仰,萧衍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群臣无奈捐钱一亿赎回了他们的帝。赎回没多久,皇帝又再次出家,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如此数次,朝廷均已巨资赎回,亏空了国库,充实了寺院的经济。萧衍信佛之后,不近女色,不吃荤,还要求全国效仿,凡信佛者皆禁吃荤,直到现在佛教依然禁吃荤。
萧衍当和尚期间,还专心研究佛教理论,还著有《大涅盘》、《大品》、《净名》、《大集》诸经的《疏记》及《问答》等数百卷。在重云殿、同泰寺讲说《涅盘》、《般若》。又命僧旻等编纂《众经要钞》八十八卷,智藏纂集众经义理为《义林》八十卷,宝唱抄撮经律中殊胜因缘为《经律异相》五十五卷,纂集佛教传来后僧俗叙述佛理的著作为《续法门论》七十余卷。
如此信佛建寺著书,他已没有精力理会朝政,此时奸臣必然出现,朝政随之昏暗。晚年萧衍刚愎自用,乱建佛寺,不听劝谏,导致后来出现侯景之乱,最后被活活饿死在台城,享年八十六岁。

琢磨君子


我是清悠初见,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的作者是晚唐著名大诗人杜牧,他写这首诗主要是借南朝梁武帝萧衍一生崇佛,最后落得国家灭亡的前车之鉴,来表达对晚唐统治者崇佛误国的规劝和担忧之情。分析如下:

一、南朝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不理政事,最后导致身死国灭,给后世统治者提供了前车之鉴。

梁武帝萧衍,是西汉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萧衍在刚建国时,是一位非常清正廉明的君主,有文才,更有武略,他留心政务,改革官制,任用贤能,使得社会一片清明,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可是到了执政的后期,萧衍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变成了一个笃信佛法,徇私护短的昏聩之君。

他曾三次抛却帝位出家,又三次被大臣们从寺庙里赎了回来,在此期间更是大兴佛教,广建寺庙,据考证南朝共建有2846座寺庙,仅南京城里就有700多座,极度的崇佛,使他荒废了政务,最终导制国家动荡、朝纲混乱、土地荒芜,最后,梁武帝萧衍也落了一个身死国灭的悲惨结局。

二、大唐王朝自建国起就开始崇尚佛教,为唐朝统治者开了崇佛的家风,除了唐武宗外其余帝王全部崇佛,为佛教在唐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的神话体系经过充分的融合,得到了统治者和平民阶级的广泛认同,到了六朝时期逐渐开始稳固。后来周武帝开始禁佛,到了隋文帝时又大力宣扬佛教,使得佛教再度兴盛。

到了唐代,由于唐朝皇室崇佛,皇帝对佛教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佛教在唐朝更是发展到了顶峰。著名的佛教寺院法门寺在唐高祖李渊时就被敬为皇家寺院,在整个唐朝共进行了七次开塔迎请佛骨的盛大活动,对唐朝佛教、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十分倡导佛教,他自称是菩萨弟子,对佛祖非常崇敬。他专门颁发《佛速教经》来扶植佛教,并派玄奘赴印度取经,到了贞观十九年玄奘成功取经回国,李世民还组织了大规模的译场,开始翻译佛经,进行传播。他还根据政治需要,下令在自己战斗过的地方建立寺庙,以超度战场上的亡灵。

到了大周皇帝武则天上台以后,由于是以女子身份登上皇位,名不正、言不顺,对武则天统治非常的不利。此时正好有佛教僧人伪造《大云经》,呈上朝廷,经文中有一段描述为武则天上位带来了凭恃,于是她如获至宝,开始将《大云经》制颁于天下,令每个州都建设大云寺,广置僧人,并且还依此改换了国号,将唐朝改为周朝。为了回报佛教对自己的支持,武则天还在天下广建寺院,大力推广佛学。
《大云经》:“尔时众中,有一天女,名曰静光,佛言天女,以是因缘,今得天身。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土,实是菩萨,现受女身。”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之后,认为佛教在武则天时期发展的太快,对国家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下令减少僧尼的数量,虽是如此,但他还是很尊崇佛教,佛教也发展了三论、华严、禅宗、唯识、天台等宗派。玄宗还成了菩萨弟子,这时的佛教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玄宗之后,因为武宗崇信道教,又因为佛教的势力太大,寺庙占有大量的地产,由于不用交税,于是众多百姓托庇寺院,国家的税收大幅减少,另外有些寺庙还侵夺民田、残害百姓、发放高利贷,对社会的安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武宗开始灭佛。他下令焚毁寺院和佛经,强令僧尼还俗,没收寺院田产,使得社会矛盾有效缓解。取得效果之后,武宗后期又开始恢复佛教。

整个唐朝,除武宗崇信道教外,其余的帝王都信奉佛教,这与李家崇佛的家风有很大的关系。我有时在想,为什么作为李氏后人,他们不崇尚老子李耳的道教呢,看来还是佛教的思想对人的影响更大。

到了唐宪宗时期,崇佛活动达到了新的高潮,唐宪宗对佛教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他本人在迎佛骨进入皇宫之后,每日都在舍利之前念诵佛经,希望死后能登极乐之地,这是唐朝有名的“迎佛骨” 的事件之一。

唐代289年间,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使得佛教在大唐无比崇高。公元874年,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按照佛教仪轨,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用唐密曼荼罗结坛供养。

整个李唐王朝除武宗外对佛教都是非常支持的,在经济和推广上不遗余力,由于唐朝历代皇帝特别是一些有作为的皇帝都很崇奉佛教,所以佛教在唐朝发展的极为兴盛,但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和隐患。

三、梁武帝萧衍崇佛的悲惨教训,使杜牧对晚唐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担忧,并以史喻今,对统治者进行规劝。

《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是杜牧传诵千古的名篇,从字面意思上看,作者通过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景的交融,十分精妙的把烟雨如画江南自然和已经远去的南朝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透过历史的长河,在一片迷蒙的春色之中,充分显现出诗人对历史兴替的无限感慨和对晚唐国运的极度担忧。

杜牧是晚唐最杰出的诗人,他是宰相杜佑的孙子,唐文宗统治时期中进士,历任授弘文馆校书郎、国史馆修撰,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务,仕途前期还给三地的观察使当过幕僚。杜牧本人英姿伟岸,其诗也英发俊爽,多有经世之言,在晚唐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出生于唐德宗年间,虽然只活了50岁,却历经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七朝。他见证了佛教的兴盛,见证了武宗朝佛教的颓败,也看到唐宣宗朝佛教的复起。杜牧心里明白,只要皇帝崇敬佛教,除了在思想上有利于统治者之外,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但没有好处,还有着众多弊端。

首先,佛教已经成了社会发展的毒瘤。杜牧生活的时代,佛教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财富,还占有大量的土地,因为寺庙是不用缴税的,因此广大的农民阶层都崇信佛教,并躲避在寺庙的佑护之下,他们将田产交给寺庙来管理,可以不用向国家上交赋税,因此国家国库的收入就大量减少,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还愚弄穷苦百姓,让他们捐钱祈福,本来农民穷的连孩子都无法抚养,可为了得到佛祖的保佑,还把省吃俭用得来的一点财物,贡献给佛寺,其后果更加悲惨。

其次,佛教斩断七情六欲的教义,对人口是极大的威胁。就古代而言,人口的多寡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实力。人口是社会生产的主力军,也是最大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佛教的思想宣扬禁欲,佛门子弟要抛家弃子,以身侍奉佛祖,还不能结婚生育,这直接影响了国家存亡的根本,是对国家发展最大的隐患。

最后,佛教为贵族阶级干坏事找到凭恃。在晚唐时,社会贫富矛盾十分突出,贵族阶级掌握社会资源,掠夺财富,欺榨平民,胡作非为,可无论做下多大的恶事,只要给佛祖敬献财物忏悔,就可以免去灾祸,然后更加心安理得的继续做坏事。

为了解决皇帝崇佛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定因素,在朝廷中,会有一部分不信佛教的官员想着法子减少佛学对社会的影响,杜牧就是其中一位。毕竟在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儒家思想还是主要流派,在贵族阶级和上层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武宗灭佛时,杜牧作为池州刺史,他对武宗这一措施非常赞同,除了在池州大力实施武宗灭佛措施之外,还作《杭州新造南亭子记》,十分详细的记录武宗灭佛的政策。

综上:笔者认为,当杜牧途经江南之时,看到南朝遗留下来的数百座寺庙,不由得想起了当年梁武帝萧衍虽一心向佛,却造成国家灭亡的悲惨事实。面对晚唐时佛教的泛滥和危害,杜牧作为一个爱国诗人,怎能不替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和迷茫,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江南春绝句》,表达了自己对皇帝崇佛误国的忧患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