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個娃需要多少錢,真的如此費錢?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養孩子花錢,生孩子也花錢,準備要孩子的夫妻要考慮好喲,不要一時衝動。

生個娃需要多少錢,真的如此費錢?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花花老婆:從建檔開始,所有費用都不走醫保而是直接走生育險,產檢費用都是自己先掏的全額,等以後生完上班走公司的生育險報銷,但是報銷比例很低,我這剛5個月,產檢花了差不多7、8千了,問了問我們公司會計可能也就給報銷一千多。

@笑看世界:全職媽媽,感覺產檢的費用比生孩子的費用還要多!整個孕期產檢最少也得11次,光是無創DNA這一項檢查就花了2480元,整個孕期下來花費了兩萬左右。

生個娃需要多少錢,真的如此費錢?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梅蘭竹菊:我保胎約20000,產檢3000,刨腹產13000報了1600,提前兩天住院的,雙胞胎出生保溫箱觀察五天,強制要求出院的,差一點兩萬,報銷了4900,還不算孕期營養品,孕中期,只能3個月堅持上班,反應特別大,還好都熬過來了。

@百變人生:產檢好多都不能報銷,基本去一趟就要七八百!現在7個月了~已經花了有七八千了,B超類的目前都是自費,分娩時想選擇順產,可以省一筆錢,就是不知道到時候的身體情況允不允許順產。

生個娃需要多少錢,真的如此費錢?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二胎寶媽:產檢我們花了大概兩萬多,生產是婆婆出錢目前不曉得到底花費多少,前段時間去買了嬰兒衣服花接近1000+,奶粉奶瓶700+,當時買衣服預想寶寶大概也就5-6斤重吧,衣服買的不是很大,結果產檢醫生告知孩子有八斤,我的乖乖呀,衣服買小了孩子穿不了,還得從新買衣服傷心。

生個娃需要多少錢,真的如此費錢?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生孩子VS養孩子,哪個更花錢?

1、生育險可以保險大部分產檢費

凡是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在職員工,都享有生育保險。只要交夠一定年限的社保,滿足要求的員工都可以享有生育保險。現在我國實施的是醫療保險與生育保險合併的政策,更加方便運行與管理。

生個娃需要多少錢,真的如此費錢?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有醫保與生育保險的員工,可以報銷大部分產檢費用,可以報銷的費用項目包括:常規檢查、B超、心電圖、胎兒監護等,具體的情況可以諮詢醫務人員。個別的費用不屬於報銷項目需要自費,但是多數是可以報銷的,用醫保卡結算,可以省不少錢。如果女性是順產,不額外使用自費藥物的話,生孩子幾乎也是不花錢的,出院時直接報銷,算下來也是省了一筆不小的錢。

生個娃需要多少錢,真的如此費錢?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2、孕期有產檢假

按照勞動法規定,在職職工,懷孕期間有產檢假。孕前六個月,每月有一天產檢假,6個月以後,每月有兩天產檢假。產檢假可以省掉請假扣的工資,工資越高,省的越多,越划算。

生個娃需要多少錢,真的如此費錢?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3、帶薪產假

根據我國勞動法規定:女性在職職工生育期間享受98甜的帶薪產假,且女職工在產假期間享有生育精貼。

所以,順產生娃花不了多少錢,剖腹產的孕婦可能需要支付一部分自費藥物的費用。但是養育一個孩子真的是在燒錢,曾經有寶媽算過一個寶寶從出生到一歲半需要花費7萬元,以後的孩子上早教班、上學、生活、興趣班等等所花費的費用遠遠超過生孩子的費用,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非常大,所以人們常說“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

生個娃需要多少錢,真的如此費錢?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其實到了孕晚期,孕婦最該擔心的不是花錢的多少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去醫院,有哪些症狀表明該去醫院待產?

不管是否到了孕產期,只要有這三個信號,立馬去醫院

信號一、宮縮

宮縮是指孕婦出現規律性的陣痛,疼痛感覺由淺入深,疼痛時間由短到長。最後會每隔一分鐘痛一次,一次痛一分鐘。隨著陣痛感覺的加強,說明胎兒快要出生了。

生個娃需要多少錢,真的如此費錢?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信號二、見紅

見紅是指在臨近生產前,準媽媽私處會有紅褐色的液體流出,這就是分娩信號之一的見紅。多數的孕婦見紅以後會在1-2天之內分娩,個別的孕婦會在幾天以後分娩。所以見紅並不一定立馬就生,不必急於去醫院,可以等到有宮縮的感覺再去醫院不遲。

生個娃需要多少錢,真的如此費錢?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信號三、破水

當準媽媽感覺私處有溫熱的水流出時,說明胎膜破裂,胎兒要出生了,此時不管是否有宮縮的症狀,轉媽媽都必須去醫院。因為胎兒在子宮內是被羊水包圍著,羊水是寶寶生存的條件之一,寶媽感覺有羊水流出時,立馬去醫院,以免羊水流失過多,造成胎兒缺氧,窒息死亡,一定要注意防止羊水流失過多。

生個娃需要多少錢,真的如此費錢?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既然決定生育一個孩子,就要提前做好準備,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從備孕到到懷孕再到生產,這一階段費用會特然增加,並且寶寶出生以後每月的奶粉、尿布等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在備孕前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去支撐整個孕期的花銷,要不會活得很累,生活壓力太大。

孩子就是“四腳吞金獸”,生個娃,你一共花了多少錢?

我是【靠譜爸媽育兒經】,歡迎留言關注,如果喜歡也可以收藏起來或轉發給家人哦。一起學習靠譜的育兒知識,做靠譜的爸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