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懂养殖的朋友为何秋季鱼容易上浮?

鱼渔愉


鱼是水生动物,它们的生存靠的是吸收水中氧气,靠的是捕食水中微生物与饲料,按道理来说,无论是春夏秋冬,它们都可以潜水生长,不用身体上浮出水面来的。



秋季鱼容易上浮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据七星老养殖鱼的经验得知,秋季鱼容易上浮一般情况下都是因为鱼塘的水质较差,导致鱼类缺氧所致,如果你不及时清洁水质,不及用水灌溉,不在鱼塘中加装增氧设备的话,可能会导致你鱼塘中的鱼翻塘死亡的。


秋季一般情况下都是天晴少雨的季节,一般鱼塘水源灌溉不便利,加上天晴少雨的,鱼塘中的水分蒸发都比较快,久而久之导致了鱼塘水位快速下降。

当秋季鱼塘的鱼逐渐的长大,水位反而下降减少了,所以也无形中也导致了鱼塘的里比较混错,水中泥虫较多,鱼类呼吸又靠吸收水中的氧分,久而久之又导到了鱼鳃上泥虫沉淀较多,使鱼类不能正常通过水分吸收氧气,而被迫上浮出水面上来了。

鱼塘水位浅,塘水混错,鱼类缺氧怎么解决?

七星老农今年也挖了一口鱼塘,到进入七月份的时候,塘里的鱼24小时候浮在水面,而且还陆陆续续有鱼死亡,我当时可急在心里了,一塘好端端的鱼眼看就要翻塘死亡了。

后来我就在鱼塘上浮用水管接来山涧泉水到塘里,加深鱼塘水位,同时在鱼塘里泼洒生石灰水,强氯精给鱼塘消毒杀菌,消洁水质,而且当时我花了520元买了一台增氧机与一捆电缆线回来,安装固定在鱼塘中央,一天早中晚的时候,按时给鱼塘增氧,同时适当给鱼喂养饲料,不能让它们饿着,也不能让它们经常吃得太饱了,这样子一来,我塘里所养殖的鱼再也没有见到它们上浮出水面来了。



所以,七星老农个人认为,秋季鱼容易上浮出水面,其主要原因是天气炎热,水温太高,鱼塘水位浅,水质较差,饲料喂得太多,鱼吃得太饱了,导致鱼塘的鱼缺氧所致。

解决办法就是加强塘水深度,最好让塘水进行微循环,必要时用生石灰水,或者是强氯精兑水泼洒对鱼塘进行消毒杀菌,清洁水质,同时还必须要在塘中央安装增氧机,利用早日晚的时间给鱼塘的鱼增加氧气。这样子一来,我包你鱼塘里的所有的鱼类,无论是草鱼还是鲢鱼,鲫鱼都不会再上浮了的。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都发表评论!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七星老农


北方的气候和南方的气候差异很大,这就是为啥好多南方的技术员到了北方搞养殖有时候也一筹莫展,我们刚开始养殖的时候请的也是南方的技术员,后来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我们结合南北气候差异,养出来质量好个头大,口感更鲜美的大闸蟹以及其他水产品。

至于你的情况有的人说是水质问题,有的人说缺氧导致,却没告诉你什么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我来浅谈一下应该对你有用。首先你的鱼上浮是哪一种状态,要是缺氧鱼嘴巴就会时而露出水面,没有活力。你也可以用水质测量仪测一下水中的溶氧,一般情况下数值大于5以上不算缺氧,5以下就要警惕了。如果不是缺氧的情况,你就要分析你最近用了什么药品或者水产品,可以对症下药,一般情况下这种浮头的情况,打开增氧机,或者洒上地步增氧颗粒(现在好多改底产品都有此功效),如果效果不明显,你就要考虑是你以前用药方式不对,或者是假药过期药品,应对方法除了增氧以外,赶紧全塘泼洒解毒药品,如果你分析为生化药品中毒,赶紧加大量全塘泼洒有机酸,如果ph值比较低,分析结果为重金属中毒可以使用大苏打(硫代硫酸钠)解毒!

在这只能告诉你这么多了,我说的也基本通俗易懂,因为不在现场,所以需要你自己去分析然后应对!再提醒一句,养殖很赚钱,一定要懂技术,不然血本无归!泛塘的事每年在养殖业大量存在,就是因为不懂导致的!





小马哥大闸蟹


因为秋季是季节转换的时候,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当气温忽然下降,温差超过五度以上的时候,池塘的水就会产生上下层的对流,表面的冷水比重加大往下流,底部的水温高比重轻就往上升,同时带起了淤泥中的有害气体,使整个水域缺氧,所以秋季降温时要及时的打开增氧设备,一个是使水温消除温差,一个是排除从底部上来的有毒气体。


渔夫160209369


鱼有时会被逼上浮,那是因为鱼的蜜度过大,或是鱼塘水质过肥,再者就是天气原因,象台风,下雨前闷气的天气,这都会导至水中严重缺氧,水中氧气不足,鱼被逼上浮到水面吸氧气,有时会将鱼嘴拱出水面直接在空气中呼吸,此时应开动增氧机给鱼塘增加氧气,在没有安装增气机的鱼塘,要临时用水泵抽水,水管撑起由高往下冲来搅动鱼塘水来增氧,直到鱼全部下潜回水中方可缓解。




柚乡火头


应该是到了秋季,水里的植物自然死亡,不能产生氧气所致;另,水草腐烂,腐烂过程吸收了一部分水中氧气,导致水中缺氧所致。我老家,有夏季鱼儿上浮吸氧的情况,要么是养殖密度较大,导致自然水溶氧速度跟不上;或是死水,水不流动,不能自然的灌氧;要么就是浮起植物太多,阻碍了水底植物生长释放氧气。


不务正业666


秋季为什么容易出现鱼类浮头?

在金秋季节,气候变化往往是养殖鱼类浮头、病害发生的诱导因素。当气温突然上升或下降,引起池塘水体表层水温与底层水温相差5℃以上时,可诱发鱼类浮头的发生。

池塘养殖过程中浮头 ,严重时引起池塘大面积死鱼现象,造成养殖户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要积极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够避免鱼类浮头,减少损失。

防范鱼类浮头的几大措施大措施

1 关注天气变化,在气温出现波动时,中午开启增氧机(14:00)增氧2~3小时,下午(16:00)最后一顿的投喂视当日的天气情况决定少喂或不喂(饱食不耐低氧)。


2 夜间0:00时以后加强巡塘,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3 加强水质管理,适时加注新水。

4 定期及时的检查硬件设施是否正常运转等,一旦有问题出现及时的解决。

5 改底。由于投喂量增大,鱼类排泄增多,大量的粪便沉底,分解时耗氧严重。高温季节,可以定期使用生物、化学型底质改良剂来改底。如使用“底倍康+海联科202”进行改底。


6.肥水。肥水的目的主要是培养藻类丰度。众所周知,藻类光合作用产氧占水体溶氧总来源的70-80%。池塘藻类的丰度的大小对养殖池塘至关重要。一定范围内,藻类丰度越大,产氧越多,越能延长供氧时间,缓解鱼类夜间浮头情况,高温季节,可以使用芽孢杆菌和优质肥类产品肥水,使水体保持合适的肥度和活力。水质清瘦使用“海联科3101+肥水素+磷速补”肥水,水质过浓使用“海联科3101+爽水宝+磷速补”稳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