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的水滴是到底用了什麼科學原理呢?為什麼可以摧毀上千艘飛船?

宇宙觀察記錄



回顧《三體》系列,水滴團滅人類艦隊的描寫無疑是最讓人心潮澎湃的,人類苦心經營的2000艘恆星級戰艦在十幾分鍾之內像鞭炮一樣被水滴洞穿了1998艘,僅剩編隊最外側且早已進入深海狀態加速的藍色空間號和青銅時代號活了下來。

2000艘戰艦組成的人類艦隊是三體危機以來數百年科技進步的提現,無工質可控核聚變發動機足以將飛船速度提升到光速的15%,相應的武器系統也可以輕易摧毀一個星球的地表,但這些都只是科技進步而不是科學理論進步,以上這些看起來很厲害的成果其實還在核物理與相對論的範圍之內。


當三體人用智子鎖死人類加速器那一刻,人類科學其實就已經玩完了,之後再怎麼發展科技也不過是浮光掠影的表面文章罷了。

基礎物理學的停滯導致人類無法研究物質的更深層次,進而材料學就無法獲得突破,帶來的結果就是製造星際戰艦所用的材料強度不夠,而三體人已經掌握了讓強互作用力溢出的辦法,通過這種技術三體人可以把普通的金屬變成類似中子星那樣的物質排列,高密度帶來的高強度和絕對光滑使得水滴和人類戰艦相比就像是針和氣球一樣。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三體水滴就是用這個道理結合自己的高強度來毀滅人類艦隊了,通俗的說水滴團滅人類艦隊就是子彈打豆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