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同學從不參加同學會!為什麼請不動他們呢?架子大?

同學之間的友誼是非常真誠的,比較學生們的思想感情比較單純,所以畢業之後,逢年過節,很多同學都會聚在一起聚會,但很多人發現那些畢業後考取了公務員的同學從沒參加過,僅僅是因為忙,沒時間?還是架子大?為什麼“請”不動他們呢?

公務員同學從不參加同學會!為什麼請不動他們呢?架子大?

對於同學聚會這件事,大家的看法褒貶不一。

贊同的人認為:學生時代是值得懷念跟回憶的,而同學之間長時間不見面是會變得生疏的,所以每隔幾年組織一次同學聚會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聯絡了同學關係,也回憶了青春,在繁忙枯燥的日子裡,是難得的輕鬆時光。

不贊同的舉行同學聚會的人認為:中小學時代根本不懂事,雖然很純潔,但是因為年幼所以同學關係並不深厚,而大學時代的同學又摻雜了利益關係,很多人在大學的時候就並未深交,更不要說畢業之後聯絡感情了,再說同學聚會不就是男的炫耀自己的車,女的炫耀自己包?這樣的聚會有什麼意思呢?

其中,還有更加不願意參加同學聚會的一群人:公務員,事業單位編制人員,這些人都不熱衷參加同學會,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公務員同學從不參加同學會!為什麼請不動他們呢?架子大?

一、公務員紀律要求

很多人認為公務員穩定,待遇又高,殊不知為了這份穩定和待遇,在某些情況下,公務員也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對於公務員這個群體,有一系列黨紀黨規、法律法規、單位規章制度進行規範,在加上社會對公務員群體存在的誤解,一旦公務員出現什麼差錯,在自媒體時代下,就會被無限擴大,公務員很害怕這種情況發生。比如就有規定公務員不能參加飯局。如果沒有報備的參加,輕則受到單位的批評,如果影響到單位形象,重則就可能問責。所以公務員群體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能不參加就不參加。

公務員同學從不參加同學會!為什麼請不動他們呢?架子大?

二、工作忙確實是事實

特別是基層公務員如鄉鎮公務員等,確實是非常忙的,這點,還真不是為他們辯解,經常加班加點,週末也很少休息,一些特別的部門比如旅遊、公安、安監、交通等,經常是“5+2”“白+黑”的工作,甚至節假日比平時還忙,確實沒有時間參加各種聚會,包括國慶這樣較長時間休假一般都要工作。經常聽到某某公務員親人去世也沒有及時趕到、媳婦生孩子也沒有陪到,很多人以為改公務員是作秀,其實,沒有公務員想在這些事情上作秀,確實是因為忙。

公務員同學從不參加同學會!為什麼請不動他們呢?架子大?

三、避免被攀關係

在其他同學看來,你當了公務員,就是進入了政府體系,不管出於什麼樣的職位,在外面的人看來都是“當官”了,手上肯定有一定的權力,辦很多事的時候都會很方便,所以就有的人藉著同學聚會的機會求公務員辦事。但是,公務員也僅僅只是公務員,除了他是在政府上班外,和普通人都一樣,可能是辦事的時候會方便一些,但是抹不開情面答應下來最後卻辦不到很招人厭惡的,所以乾脆就不參加很多同學聚會了。

公務員同學從不參加同學會!為什麼請不動他們呢?架子大?

四、“錢”的問題

很多公務員,直言不想參加同學聚會。公務員這個群體,考的時候是萬人矚目,每年考試的時候是數百萬人過“獨木橋”;考入後,情急情況則是自爆清貧、吐槽彷徨。公務員這個群體,在外人面試,是光鮮亮麗的;在同齡人眼中,是“混得比較好的”,成為公務員,每年的同學聚會基本都會被叫道;如果不去,風言風語說你這個人考上了公務員就不認人了;去的話,你的工資能達到聚會的起薪嗎?

公務員同學從不參加同學會!為什麼請不動他們呢?架子大?

這個聚會的起薪是一個象徵性的說法,在外人面前,公務員的薪資應該是高人一等的,但是實際情況,一個非發達的一線城市,科級幹部拿到手的工資只有3000元出頭,只顧個人生活沒問題,要養家餬口、買房買車,都還是要‘拼爹’。”雖然說公務員薪資高低不能代表了所有,畢竟一個體面的工作除了收入,還包括工作環境、工作量等多方面因素。公務員除了薪資比較低之外,大多數都算比較滿意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前的基層公務員薪資的確是有不合理的地方。

所以,公職人員不參加同學聚會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也有客觀因素。你認為還有什麼其他的原因呢?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