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路上慢走不送!晋宣帝司马懿的杀人神器,杀了一只猪

导读:司马懿摸着湿漉漉的胸膛,将一颗饭粒捏到嘴里咀嚼。他眯着眼,看着李胜离开,而后嘴角的笑让花白的胡子都颤抖了起来。他知道,曹爽这厮上钩了……

“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曹操告诫曹丕的这句话,司马懿是知道的。知道了就好办,司马懿相信自己的命数,更相信自己的杀人神器——演技。

黄泉路上慢走不送!晋宣帝司马懿的杀人神器,杀了一只猪

曹操剧照

而今,自己熬死了曹操和曹丕,也熬死了魏明帝曹叡。司马懿明白,如今的曹家就只剩曹爽这厮还能对自己产生一点威胁了。

只不过这点儿威胁司马懿还不在乎,因为他有命数也有演技,他料定那已然疯狂的曹爽是决计跳不出自己早已写好的剧本的。

疯狂的曹爽

司马懿是怎么想的,曹爽不知道。他知道的仅仅是如何独断朝纲和怎样及时行乐。

为了独断朝纲和及时行乐,原本对魏帝曹芳呵护有加、对司马懿毕恭毕敬的曹爽从一个也算是尊老爱幼的好青年,转瞬之间就变成了疯狂的专权者。

疯,就不计后果;狂,则肆无忌惮。

疯狂的曹爽,瞪红了眼睛,不但将郭太后吓破了胆,更连做为自己左膀右臂的亲弟弟曹羲都捂着小心脏急得直跳脚。

只是,别人怎么样,曹爽懒得去管。他只自顾自地在疯狂的道路上越行越远。行的远,疯狂之事就干得多,以至于人随手一薅(音hao,一声),都能薅出以下几条

1、纵容心腹。

黄泉路上慢走不送!晋宣帝司马懿的杀人神器,杀了一只猪

曹爽剧照

曹爽的心腹是魏明帝曹叡看不上的一帮人,如何晏、邓飏、李胜、丁谧等。魏明帝知道这些人都是些不堪重用、大而化之的家伙,所以就将他们废黜不用。

但是魏明帝看不上,曹爽却把他们当成宝贝疙瘩,个个都被委以重任。而这些人在掌权之后,仗着有曹爽撑腰,便都使劲往自己怀里搂好处。不但如此,他们还盗取官家器物,更有甚者甚至到了明目张胆地向其他官员索要钱财的地步。

主人权势熏天,身边的狗自然也就成了人。有曹爽这个一手遮天的主子在,何晏等人就如同撒了欢的猎犬一般,逮住胆敢得罪他们的人张口就咬。而被咬的人轻则丢官罢爵,重则性命不保。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能疯狂歪曲到如此地步,曹爽这个上梁到底歪得有多么疯狂也就可想而知。

2、行止僭越。

《三国志》记载,曹爽的吃穿用度都用照着皇帝的标准来。在当今社会,你爱吃什么吃什么,想用什么用什么,只要你有钱,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但是在封建礼教极为森严古代,不同等级的人物衣食住行都有着对应的品级,级别不够有些东西就不能碰,更不能用。皇帝做为天子,他的一切用具都是最高品级的。而做为臣子的曹爽,即使再受宠、权力再大,他的衣食住行也绝不能和皇帝用同样的标准。

如果用了,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曹爽有不臣之心!而不臣之心一旦产生,造反作乱就是迟早的事情。

3、公器私用。

曹爽能被魏明帝在临死前指定为托孤大臣,有两点原因。其一,有其父亲曹真的名头加持;其二,有同为曹氏血脉的关系背书。但是曹爽本人的能力和声望,其实并不能让人信服。

所以为了给自己立威,曹爽在邓飏等人的撺掇下竟然公器私用,率领七万大军为自己卖命赚吆喝。

黄泉路上慢走不送!晋宣帝司马懿的杀人神器,杀了一只猪

邓飏剧照

对于此事,《三国志》和《晋书》均有记载。按照史书中的说法,曹爽带着这七万人马进攻蜀汉,结果蜀汉凭借天险固守,让曹爽大军铩羽而归。劳师动众的曹爽寸功未立不说,还将运输粮草的大量骡马累死在了运粮途中,而民夫徭役更是哭爹喊娘。

曹爽费尽心机、不顾其他朝臣的反对,滥用国之公器想为自己谋求私名,最终却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好名声没落下,反倒被人以公器私用来大戳他的脊梁骨。

4、荒淫无度。

有权有势,钱财自然滚滚而来。但是身为大魏第一重臣的曹爽,又怎会将这俗不可耐的黄白之物放在心上。于是附庸风雅、收藏奇珍异宝就成了曹爽的一大爱好。有爱好,曹爽自然乐此不疲,所以他家里就成了宝物遍地的藏宝阁。

只是对于曹爽来说,宝物乃是身外之物,他总要为自己的身体负责。故而他在搜罗了满屋子的奇珍异宝后,又给自己娶了一院子的美女。

美女,曹爽不会嫌多。因为除了温柔乡里要用之外,他还得让这些美女们给自己载歌载舞。毕竟,身心健康是要全面发展的,艺术细胞自然也得好好培养。

5、欺凌皇室。

曹爽有个怪癖,当年魏明帝曹叡在重病期间总是会拉着曹爽一同起居。所以在曹叡死了之后,曹爽总是喜欢用曹叡用过的东西。

只是曹叡的生前之物大都随之陪葬,只剩一些后宫嫔妃还在人间苟活。于是曹爽就将曹叡遗留在世的才人、婕妤等挑挑拣拣了许多养到了自己家里,让她们为自己吹拉弹唱。

如此对待先帝遗孀,曹爽却丝毫不觉得自己是在欺凌皇室,因为他把自己也当成了皇室之人。所以,既是皇室之人,曹爽就不再客气。什么太乐乐器和武库中的刀枪剑戟,就被曹爽拉出来和他的心腹们随意玩耍。

曹爽自己玩儿的高兴,至于皇室之人会不会委屈地哭鼻子他则没功夫搭理。但是,曹爽没功夫,他弟弟曹羲却有时间。

曹爽行事如此疯狂,让同为一根绳上的蚂蚱的曹羲心惊肉跳,因为曹羲知道当年的霍光家族是怎么被汉宣帝架锅烧水、拔毛吃肉的。

黄泉路上慢走不送!晋宣帝司马懿的杀人神器,杀了一只猪

曹羲

有了霍光的前车之鉴,曹羲心里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于是他花时间写了三篇文章明说暗道,想要劝戒已经疯狂的曹爽收敛一些以免重蹈霍光家族的覆辙。

但是曹羲的做法却让曹爽不爽,因为陷入疯狂中的曹爽也有着自己的打算。况且,为了自己能够独断朝纲,曹爽已经连续落了几子,所以他不会轻易收拾棋盘就此罢手。

让曹爽自鸣得意的几步棋

曹爽虽然疯狂的有些无脑,但他却有一票子狗头军师。在这些军师的谋划之下,曹爽也确实落了几颗不错的棋子,并一度让自己看到了大杀四方的曙光。

而曹爽的这几步棋是怎么走的,我们也有必要说道说道:

第一步,架空司马懿。

魏明帝给儿子曹芳指定了两个顾命大臣,第一个就是曹爽,而第二个则是司马懿。所以只要有司马懿在,曹爽想要独断朝纲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是曹爽有一个司马懿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他有曹氏血脉。于是曹爽在狗头军师丁谧的谋划下,凭着同为曹氏血脉的亲密关系让天子擢升司马懿为太傅,并给了司马懿一大堆响当当的尊贵名号。

当了太傅的司马懿,表面上风光无比,实际上却丢了自己的实权。没实权,司马懿也就不能限制曹爽接下来的举动。

第二步,奏事先由己。

棋局一开,除非认输或掀桌子不耍了,否则都是一步连着一步的。在架空了司马懿之后,曹爽便要求所有人给皇帝上的奏章都必须经过自己过目才行。

这一招就比较狠了,一旦他能事先检视奏章,那么必然可以掌控满朝文武的动向。谁在皇帝面前说自己好话,谁又在皇帝面前败坏自己的名声,曹爽就一目了然。

而当满朝文武都知道奏章会被曹爽检视后,自然不敢明目张胆地向魏帝曹芳数落曹爽的不是。即便有人真的不要命在奏章中点曹爽的炮,曹爽也可以将奏章扣下不禀。

所以这一步棋一落子,曹爽就掌控了朝廷的话语权,这为他独断朝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三步,软禁太后。

皇帝曹芳年幼,司马懿又被架空。所以全天下能稍微给曹爽独断朝纲制造一点阻力的就剩下郭太后了。

黄泉路上慢走不送!晋宣帝司马懿的杀人神器,杀了一只猪

郭太后剧照

于是为了搬开郭太后这块绊脚石,曹爽强行将郭太后软禁在了永宁宫。郭太后被软禁,自然不能与外界互通消息。这样一来,

曹爽就像脱缰的野马,无论怎么尥蹶子,都无人可制,独断朝纲也就不在话下。

第四步,任用心腹。

朝纲都能独断,人事任免自然也得由着曹爽心意。之前提到过何晏、邓飏、李胜、丁谧这些人虽然尽是些扭曲的下梁,但对曹爽而言,这些人却可以成为自己最忠心的爪牙。

有爪牙,曹爽自然希望他们越锋利越好。而要想他们更加锋利,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给他们权力。

于是何晏等人有的被提拔为尚书,有的当了司隶校尉,还有的当了河南尹这种京师周边的一把手。

成功将自己的心腹安插在了众多关键位置后,曹爽已经完成了自己独断朝纲的基本布局。但是只要有司马懿存在,曹爽心里总是不踏实。于是他为了确保无虞,又走了最后一步棋。

第五步,探司马懿虚实。

李胜是探司马懿虚实的最佳人选。因为他即将赴任荆州刺史,做为新上任的朝廷大员,李胜顺路去拜访一下司马懿就显得顺理成章。

李胜的这次探访,也让曹爽彻底放下心来。因为李胜传回来的消息是,司马懿已经病入膏肓、行将就木,这样的司马懿已经翻不起任何浪花了。

司马懿翻不起浪花,曹爽觉得自己是可以高枕无忧的。于是他心情很愉悦,做事也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只是,人生如棋,人生也如戏。曹爽自认为下了几步好棋,将司马懿逼到了墙角。却不成想司马懿却在导演着一场好戏,用自己的演技将曹爽落下的棋子化成了缕缕青烟。

司马懿演的戏

李胜来拜访自己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自然看得明白,这是曹爽要来探探自己的虚实。罢了,既然你要看,那老夫就给你演上一演

司马懿给李胜演的戏叫做《老年痴呆》,为了让李胜觉得这出戏能值回票价,司马懿可是下了功夫的,他的表演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黄泉路上慢走不送!晋宣帝司马懿的杀人神器,杀了一只猪

司马懿剧照

1、群众演员。要演一场好戏,群众演员必不可少。司马懿做为一个好编剧,当然深谙此道。所以当李胜来的时候,司马懿找了两个小丫鬟搀扶着自己,并且吃喝都得让小丫鬟服侍。而这两个小丫鬟也是演技高超,不是衣裳递不稳就是饭碗端不好,看得刺史大人李胜一愣一愣的。

2、主角的行为表演。群众演员戏演的到位,做为主角的司马懿自然不能丢了场子。于是司马懿在接小丫鬟递过来的衣服时,颤颤巍巍的手却拿不住衣服而将衣服掉到了地上。但比拿不住衣服更加生动的表演是,当司马懿口渴的时候也不说话,只是用指头指着嘴让小丫鬟给自己喂粥喝。小丫鬟喂粥,司马懿也不用手扶饭碗。小丫鬟将米粥塞到司马懿嘴里,司马懿咽都不咽,只管张着嘴任由汤汤水水流得满胸膛都是。衣服湿了,司马懿似乎是毫无察觉,就这么穿着被米粥弄得发恶心的脏衣服和李胜说话。

3、主角的语言表演。司马懿的行为表演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行动不便、反应迟缓的糟老头子。语言上更是靠着胡言乱语、牛头不对马嘴的说辞将李胜弄得摸不着头脑。李胜说他要到荆州上任,司马懿却故意恭喜李胜上任并州。李胜解释了两次自己乃是赴任荆州而非并州,司马懿却依然并州来并州去,终于让李胜觉得这老家伙果然是耳聋眼花心糊涂了

4、假意托孤。实话说,司马懿的表演已经非常到位,也成功地骗过了前来刺探军情的李胜。但是司马懿做为老狐狸,自然懂得上保险要上双份的道理。

于是在将李胜用迷魂汤灌晕之后,司马懿又跟李胜说自己已经快入土了,还希望步步高升的李胜日后能看在自己这老糊涂的份上对自己那几个不成气候的儿子加以照拂。

此言一出,李胜心里最后的一丝疑云也就烟消云散了。开什么玩笑,自己可是曹爽手下的兵,司马懿竟然老糊涂到了要把儿子托付给自己照看的地步,这已经不能用老糊涂来形容了,简直就是傻到了没边!

黄泉路上慢走不送!晋宣帝司马懿的杀人神器,杀了一只猪

李胜剧照

知道李胜已经被自己导演的大戏蒙蔽,司马懿心里冷笑。论演戏,自己可是从未服过谁的。想当初曹爽架空自己,自己顺势而为远离朝政以谋大计的时候,他们都没能勘破,而今又怎能看穿自己这场精心策划的大戏!

其实,这场戏对司马懿而言也算不上真正的大戏,因为这只是正戏开锣前的暖场罢了。而正戏就只等曹爽那厮露出破绽,便可以敲锣打鼓拉开帷幕了。

正戏开锣,司马懿的杀猪手段

司马懿等着正戏开锣,曹爽也很识趣地配合着,因为他是这场戏里的另一个男“猪脚”。

嘉平元年的春天有些冷,但是魏帝曹芳却不得不去祭拜祖陵。因为正月正是一年的起始,他要去看看躺在高平陵里的父亲,更要祈求他能赐给大魏国一个祥和的新年。

年轻的皇帝要去为大魏国祈福,身为护国重臣的曹爽自然要随行。而且曹爽不但自己去了,还把自己的弟弟曹羲和其他心腹一并带往高平陵。

因为他要这世人看看,能在如此重大的活动中伴随皇帝左右的只有他曹爽!而他曹爽就是这大魏国的天

曹爽是不是大魏国的天,司马懿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曹爽这厮竟然真的认为洛阳城是自己的掌中玩物别人抢不走,更让司马懿兴奋的是曹爽大意了,曹爽带着所有心腹去了高平陵就给自己留下了敲锣打鼓正戏开幕的绝佳机会。

机会已经来了,司马懿哪里还会有半分犹豫。他这些年演戏演的早已厌烦,如今大戏终于可以上演了,司马懿大手一挥就将自己这些年练就的十八班武艺一股脑地往外扔。

其一,合纵连横。

要想师出有名地将曹爽踩在脚底下,司马懿可选的连横对象只有两个:魏帝曹芳和郭太后,因为只有他们才能赋予司马懿铲除曹爽的权力。

黄泉路上慢走不送!晋宣帝司马懿的杀人神器,杀了一只猪

曹芳剧照

只是魏帝带着曹爽去了高平陵,司马懿指望不上,所以他能选择的就只有郭太后一人。其实也许是天命使然,郭太后相比魏帝更适合做司马懿的帮手。原因如下:

  • 魏帝年幼,在司马懿被架空之后一直都为曹爽所控制。司马懿想拉拢魏帝站在自己一方,在有曹爽存在的情况下难度比较大。
  • 郭太后被曹爽强行软禁,所以她对曹爽有着刻骨铭心的恨。再加上如今她身在洛阳,联系也更加便利。

决定和郭太后联手,司马懿就效仿西汉权臣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的做法,向郭太后请了一道罢黜曹爽的懿旨。有了郭太后的懿旨做幌子,司马懿接下来的行动就会顺利很多。

其二,抢班夺权。

要想扳倒曹爽,首先就要控制住被曹爽把持的洛阳城。为了控制洛阳,司马懿不但对曹爽和曹羲两兄弟所掌管的军队下了手,还抢班夺权将洛阳城攥在了自己手里。

  • 命令司徒高柔效仿当年周勃接管吕禄大营的做法,持信物接管了曹爽大营,并代行大将军职责。
  • 命令太仆王观强势接手曹羲的中军大营。
  • 在太尉蒋济的支持下司马懿亲自率领精兵屯守洛水浮桥。
  • 命令儿子司马师率领其暗自散养民间的三千死士和自己所属的中护军集结司马门。

司马懿干脆利落地掌控了洛阳周边所有军队后,命令城门守卫紧闭洛阳城门,并升起吊桥以防备曹爽部将狗急跳墙。

其三,疯狂打脸。

有了郭太后背书,又夺取了洛阳周边部队的军权。司马懿才将自己挖空心思所写得参奏曹爽的奏章发了出去。

黄泉路上慢走不送!晋宣帝司马懿的杀人神器,杀了一只猪

郭太后剧照

而做为能事先检视奏章的曹爽,在看到司马懿参奏自己的奏章后,脸在一瞬之间就变得绿油油的。曹爽之所以会脸色变绿,完全是由于司马懿奏章中的内容所致。各位看官也可以参详参详司马懿的奏章到底写了何事:

  • 曹爽背叛魏明帝的托孤重任,败坏扰乱家国秩序。
  • 曹爽自己僭越无理,有不臣之心且专权独断、闭塞言路。
  • 曹爽任人唯亲,纵容部属胡作非为。
  • 曹爽逆乱纲常,强迫魏明帝的遗孀侍奉自己。
  • 曹爽结党营私,骄奢淫逸。
  • 曹爽大逆不道,公然盗取祖庙神器转为私用。

司马懿的奏折中,将整日为自己树立英伟形象的曹爽拉出来一顿打脸,所以曹爽气得牙痒痒,恨不得将司马懿也拉出来一通烂揍。

只是,司马懿谋划许久的大戏绝不仅仅是为了打曹爽的脸,他要的是让曹爽这家伙万劫不复。所以在痛陈了曹爽的过失之后,司马懿又向魏帝建议了处理曹爽的方法。

其四,侧翼迂回。

曹爽做为当朝权势熏天的权臣,要想让魏帝下定决心处理曹爽并不容易。但司马懿的想法是,不容易就得给下猛药。于是他在奏章中历数了秦汉两朝那些权臣是如何被处理的,以及当政者妇人之仁的下场:

  • 要说秦汉时期危害最大的奸臣,当属赵高。所以司马懿提醒魏帝,时刻莫忘赵高之流的危害,以防大魏天下像秦朝一般顷刻灭亡。
  • 用赵高之事让魏帝明白权臣不除的危害后,当然也得让魏帝知晓除掉权臣的好处。于是司马懿就在奏章中提到了汉朝周勃、陈平诛灭吕氏后辅佐汉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和汉宣帝夷灭霍光家族从而中兴汉室的事情。

处理不处理权臣的正反两面司马懿都给魏帝曹芳讲到了,接下来司马懿就单刀直入地亮出了自己的目的:应当剥夺曹爽兄弟二人及其部属的兵权。

司马懿谋划了这么久的目的竟然仅仅是想剥夺曹爽兄弟的兵权?没那么简单!因为回看当初周勃安刘和汉宣帝夷灭霍氏的过程,夺兵权恰恰是为了灭族!

而在司马懿上表奏章的时候,曹爽依然有着翻盘的机会,所以他在奏章中只言兵权不说其它只是不想将曹爽逼得太紧,以免其产生鱼死网破的念头而采取的迂回策略而已。

这从司马懿接下来的举动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其五,连哄带骗。

为了稳住曹爽,不让其负隅顽抗,司马懿先是在奏章中仅仅提及剥夺曹爽的军权。但是生性谨慎的司马懿,又绝不会相信只凭这一点就能让曹爽束手就擒。

于是他又连哄带骗了曹爽两次,第一次是曹爽主动送上门的机会,而第二次则完全就是司马懿狂飙演技的结果:

  • 让许允和陈泰带话。曹爽在看到司马懿给魏帝的奏章后,心中有些发毛,于是他派许允和陈泰去见司马懿,想问问司马懿到底想弄啥。司马懿顺势而为,便让这两人给曹爽带话,说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魏帝罢免曹爽的军权和官职,绝不会赶尽杀绝。
  • 让许允和陈泰带话,司马懿还嫌不够,紧接着他又派深得曹爽新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亲自去跟曹爽说他绝不是想要曹爽的命。为了增加可信度,他还让尹大目狂飙演技,指着洛河之水大发毒誓。


黄泉路上慢走不送!晋宣帝司马懿的杀人神器,杀了一只猪

陈泰剧照

司马懿控制了洛阳城又接二连三的给曹爽挖坑,而精明一世的曹爽此时却有些猪脑子附体,竟然相信了司马懿不会杀他的鬼话,带着一帮亲信束手就擒,准备回家当他的富家翁

其六,心黑手狠。

曹爽束手就擒了,还没费太大的波折。司马懿对此却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对曹爽的了解太过透彻了。

拿下曹爽,既不废一兵一卒,也不用血流成河,这个结果司马懿很满意。但他并没有因满意而得意忘形,因为他还有正事要办——将曹爽斩草除根。

承诺,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毒誓,是安抚弱者的表演。

没有军权又束手就擒的曹爽,已经是司马懿砧板上的肥肉,司马懿想怎么炮制就怎么炮制,至于之前的承诺与誓言,司马懿从没在心上放过。

要炮制曹爽,司马懿有太多的办法。而与曹爽有恩怨的黄门张当,就主动成了司马懿手中的刀。

在曹爽等人被软禁在家之时,张当将曹爽与何晏等人私下练兵,并暗中谋划在三月起兵造反的勾当抖落了出来。

此事一出,司马懿就有了出手的借口。他会同三公九卿与满朝文武讨论该如何处置曹爽等人谋反作乱之事。而此时的司马懿已经把持了朝政,只要不是傻子就没人敢违逆他的意思。所以曹爽连同曹羲和他的心腹们都被下狱判死,并且夷灭了三族。

曹爽死得有些憋屈,更有些让人猝不及防。而司马懿沉寂经年所精心谋划的大戏,竟然以这种虎头蛇尾的方式落下帷幕,总是让人感到不可置信。

但历史就是如此,只能说曹爽是司马懿的猪对手,当司马懿祭出了他的杀人神器之时,曹爽竟然只做出了猪一般的抉择而被诛杀。既然司马懿的杀人神器斩杀了一只猪,司马懿也只能对猪一般的曹爽送上一句:“黄泉路上走好不送!”。

曹爽在这场戏里所犯的几个错误

曹爽被弃东市,临死前他必定会为自己之前所犯的蠢如猪般的错误而懊悔,因为如果没有犯下面那些错,高平陵之变结果如何尚未可知。

第一,粗心大意。曹爽的粗心大意,是因为他太过自信的缘由。他想着司马懿已经行将就木,其他人就对自己毫无威胁。所以在跟随魏帝前往高平陵祭祖时就没想过谁会胆大包天地谋夺自己掌管的洛阳城,从而将自己的所有心腹都带离了洛阳。而也正是这种粗心大意给了司马懿可乘之机,导致自己失去了先机。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粗心大意的曹爽输的不冤。

第二,不听劝告。大意失洛阳让曹爽丢了先机,但是不听劝告却让曹爽满盘皆输。当司马懿拿着郭太后的懿旨想要法办曹爽之时,大司农桓范冒死逃离洛阳城,去给曹爽出主意。让其立即带着魏帝前往许昌,重整旗鼓、号令天下兵马共同剿灭司马懿。但是曹爽和曹羲两个带头人却犹豫不决,即使桓范再三谏言也都无动于衷,最终气得桓范直呼自己会被这猪队友连累得三族俱灭。

而后面曹爽连同桓范果然被诛灭三族,不但证明了桓范的远见,更狠狠地打了曹爽这个猪队友的脸。

黄泉路上慢走不送!晋宣帝司马懿的杀人神器,杀了一只猪

桓范剧照

第三,想法天真。前文之所以会说曹爽是猪队友,不仅仅是因为猪蠢,也因为猪是天真的。曹爽的天真在于司马懿干什么他就信什么,司马懿说什么他也信什么。之前相信了司马懿上演的《老年痴呆》大戏而导致自己粗心大意,而后来又接连两次天真地相信司马懿只会剥夺自己军权的鬼话,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他是争是降的决定。

第四,意志不坚。要成大事必定要有坚定的信念,而曹爽此人看似蛮横专断,但实则他是一个色厉内荏的、意志不坚的家伙。这从他得知司马懿不会要他性命时的反应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晋书•宣帝纪》中记载,曹爽在尹大目指着洛河之水发誓说司马懿只为夺权后,说过既然司马懿只为夺权那自己完全可以安安心心地当个侯爷过着富家翁的生活的话。这句话就说明曹爽胸无大志且在面临危机时意志不坚,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而只寄希望于别人。而这样的人,最终成为别人的砧板之肉,着实不令人意外。

所以,在司马懿这种高手面前,曹爽竟然犯下了如此之多的低级错误,他的失败就不是天注定,更不是时不我与,而是真正的技不如人、自作自受。

结语

这场司马懿谋夺曹爽的军权并最终将其斩草除根的历史大戏,史称高平陵政变。而这场政变无论对曹爽个人、曹魏政权还是司马家族而言,都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

首先,曹爽因为此事不但丢权丢命,其家族和依附于他的众多家族也都遭受牵连,被连根拔起。

其次,曹魏政权在失去了曹爽这个同宗权臣的坐镇后,更加风雨飘摇。所以,这场政变加速了曹魏政权的覆灭。

最后,司马懿成功铲除了曹爽集团的势力后,顺利地成为了曹魏政权的实际操控者。故而这场政变,为之后的司马篡魏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然而,不管这场政变有什么意义,历史总归是用鲜血书写的。我们后人能做的只是以史为鉴,或多或少从其中汲取一些于自己有用的东西罢了。


吾史无终,持续奉献精彩的历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