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今年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可能會大量減少,一些農村摞荒土地的現象能解決嗎?

幫扶路上奇聞軼事


你好,會有一定的緩解,但是要徹底解決還需要一點點時間,其實國家這些年是非常重視三農問題的,尤其在農業方面的投入是很給力的,不管是技術,資金,銷路等等關乎三農方面的補貼,補助是非常多的。近幾年由於國家政策方面的投入與支持,農民的收益已經大大提高,甚至趕超一些城市的白領階層了,生活節奏慢,跟城市那種快節奏的生活相比,精神壓力小,心情放坡,這幾年很多的年輕群體,一些高文化群體,嚮往大自然的生活,也在農村創業,佔有大量的空閒土地,經營土地,對農業方面加大投資力度,讓人民的物資豐富多彩,有機,健康的食材投放的市場,來到大家的餐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定的土地撂荒現象。

另外,雖然會解決一定的土地撂荒,但是改革開放以來,與城市的高速發展相對比的是農村的落後與各種基礎設施的不足。土地的收益,辛苦,跟城市的輕鬆,掙錢多比起來是差的太多了,所以還會有一定的農村人口湧入城市,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不懂農業,甚至沒有接觸過農業方面的知識,也根本接受不了農業的辛苦,農民的短缺,一定程度上還是會增加土地撂荒,因為種植農業的主體人是一直在減少,而沒有增加,短時間土地還是會會撂荒現象,土地撂荒是不會因為這次的事情而消失的,只是會有所緩解。




風中的小火苗


受疫情影響,今年農民工外出務工人員可能會大量減少,一些農村擱荒土地的現象能解決嗎?關於這個問題,我來說說我的所見所聞。

的確,受疫情影響,今年到現在外出務工人員,有很多還是留在家中。由於我們這的農村到現在還是禁止走親訪友,禁止打牌,禁止聚餐、聚會,確實是把不少農民憋壞了。

我隔壁鄰居,每年正月十五前都會舉家外出,他家的糧田已經荒了二十多年了。這不今年受疫情影響,他們家所從事的餐飲行業一時半夥還開不了業,還是閒賦在家。老頭子看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帶著閒賦在家的兒子,開始把自家荒了幾十年的糧田重新開墾出來。說實話,他家的田開墾難度還是挺大的,裡面全是小竹枝和小雜木。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努力,現在該挖的樹木已經扢完,該修的水利、田埂也已經搞好。據他講,今年準備到時候放一些蓮藕在田裡,如果到時自己沒人在家,叫我爸幫忙代管下。不會讓自家的地再荒著了。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受疫情影響,今年部分地方的拋荒地被利用起來的確實是有很多,因為一大家子人在家無所事事,所以導致了大家重燃了開荒的興趣,他們有的將地開墾出來重新種糧,有的種樹,產生的經濟效益可能不會太大,但是比永久的荒下去要強很多呀?


壞男人說小龍蝦


受疫情影響,今年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可能會減少,但是農村的一些荒地的現象解決不了的!

如果單靠那幾塊地,在家務農的話是不現實的,根本就不可能養家餬口的,只是找了一大堆瑣事來做,而且還不掙錢的,只能說疫情期間推遲復工,一些子女在家幫忙多幹了點農活,或許會多種一兩塊地,但不是長久的,我就是因為推遲復工,在家幫忙種了兩塊地的花生,大部分地區的每家每戶耕地是非常少的。

家裡的耕地都是一些老人在家打理,有時候季節性問題直接就不耕,甚至有些比較偏遠的也不去打理,果樹也是如此!





酸辣分享


我個人認為,經過這次疫情以後,農村土地撂荒的現象,肯定是會有所好轉的,但要徹底的解決還是不可能的,下面我來說一說原因。


受這次疫情的影響,基本上每個地方都進行了交通管制,平時一些看著不怎麼重要的東西,在這特殊的時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以我媳婦家為例,我媳婦家在湖北荊州,屬於疫情的重災區,因此他們那裡的管控特別嚴格,到目前還沒有復工。我岳父岳母平時在外面打工,沒有功夫去種地,媳婦的爺爺、奶奶也上了年紀,種地也種不動了,因此家裡面的地早就撂荒了,吃的米麵糧油都是在外面買的。

這些東西在平時看著好像沒什麼,但這疫情期間,一來由於交通管制,購買起來特別不方便,二來因為過年再加上疫情影響,他們已經有將近兩個月時間沒有上班了,這兩個月的時間沒有一分錢的收入,就只是生活上面的花銷就有點吃不消了。我媳婦的爺爺一直在說,如果自己還在種地的話,那就算再有這麼長的時間,也不會愁吃的東西呀,因此疫情過了以後,他一定要把之前撂荒的地種上一點,最起碼要夠自己家人吃呀。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我堂哥,堂哥在我們村算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人, 他管理果樹的技術在附近幾個村子裡面都是有名的,因為種地不掙錢,所以他家的地基本上都種了果樹,還有一些比較偏僻的地塊,他索性就撂荒不種了,把整個精力放在了果樹上。過年前他家就買了一袋麵粉,結果碰到了疫情,直接都吃的揭不開鍋了。沒辦法,他最好跑到我們家來借了一袋麵粉,他說看來開春以後,還是要把撂荒的地撿起來,多少種上一點糧食以備不時之需呀。

因此我說,經過這次疫情以後,農村撂荒的土地多少會被撿起來一點。但由於種地不掙錢的根本問題沒有被解決,要想讓農村人把全部撂荒的土地都撿起來種上,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人,他們已經習慣了打工生活,況且確實要比種地掙錢一些,因此想他們回來種地,那根本是不可能的。除非哪一天,種地比在外面打工更掙錢了,那才有可能。

我這麼分析,大家覺得有道理嗎?你家的地,你今年還打算種嗎?


搬磚的農村娃


我作為四川農村上千萬農民工的一員,也是家中有土地,還須去外面務工增加收入的人。我們這地方屬淺丘陵,山不高,有田有土,交通還算方便,緊傍縣道,村社公路也全部硬化。但由於土地少,糧食基本沒多少剩餘。經濟靠養蠶和豬,但規模很小,收入有限,依然靠務工增加收入。但田土丟荒的現象,卻也不多,因交通便利,全社的田被一個專業戶承包,而溝裡山腳的地,在家的留守老人和婦女們也能幹了。丟荒的便只有山上的坡地。但周圍交通不太方便的村社,丟荒的現象要嚴重得多。.因為大多在外面務工賺了錢,便在城裡買房,於是一家人都住進了城裡,自然田土便荒廢了。這一次的疫情,讓人感覺人口密集人傳人的現象更嚴重,大多臨時回到鄉下。要說重新將荒廢的地重新揀起來種,大多沒有這種打算。因為人們都相信我們國家強大了,疫情很快就會過去,一切將回歸正常。該外出務工還得出去務工,有其它想法也不是把丟荒的地重新撿起來。現在年輕一代已經對土地沒有了感情,所以沒多少人願意重新開始種地。


來自桃花源


對於題主這樣的一個想法我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就那我們豫東地區來說吧,我們這裡的土地的流轉是在秋收的時候,所以現在基本上沒有種地的可能了。對於題主說的撂荒的土地在我們這裡基本上很少,因為我們這裡是平原地帶,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合的也是比較少的,(人均土地基本上在1.5畝地左右)即便現在種植土地收益不是太高,但是對於常年出門在外打工掙錢的人來說他們都會把自己的土地直接給親兄弟,堂兄弟或者本家族的來種植。

在2016年我承包土地種植大蒜的時候流轉土地每畝地500元,而在2018年的時候直接下降到了240-260元一畝地。

撂荒的土地基本上集中在山區或者說看天吃飯的地方。面對這樣的地方即便今年由於肺炎疫情的影響,大家閒著沒事會把撂荒的土地給種植起來,但是在解封疫情以後我想大家還是會選擇出去打工掙錢的。

這幾年農作物的價格行情不是太好,種地的收益也不是太高。比如說2019年的時候我種植的花生每畝地只有500斤的產量,雖然說價格比較高,但是由於乾旱的原因澆了三次水,農藥和化肥的價格也是上漲的厲害,算了算種植投資成本大幅增加,一畝地的純收入只有900多塊錢。

可能大家覺得我們可以搞特種蔬菜種植或者說溫室大棚,如果說沒有種植技術或者經驗的話也是不能保證成功的,所以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想明白了再進入種植農業。“種植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共勉!


豫東小農


受疫情影響,今年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可能會大量減少,一些農村撂荒土地的現象能解決嗎?農村老俗話說,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有些農村土地撂荒的原因,是有很深層次的原因的,很多地方管理部門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你一個話題就能解決嗎?


昨天二月二龍抬頭,在家閒來無事,就去麥場挖薺菜吃,碰到村裡的一個叔叔,閒聊之餘我就問他,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復工了,你什麼時候出門?叔叔說,現在建築工地還不叫開工,只好繼續待在家裡,估計今年麥收頭裡是走不成了,晃眼時間麥就熟了,然後扛著鋤頭去麥地鋤麥去了。確實,開春後天氣回暖,小麥眼看著返青拔節,說熟就熟了,而工地不知道啥時候開工,再跑回來收麥子,農民有句話叫瞎來回折騰,不划算。

按照這位叔的話題思路,估計今年很多在建築行業打工的農民工,全國不會很少,都會因為疫情而出不來門,那麼就待在家裡,家裡有土地的,就會上地幹活,給麥田打除草劑啊打農藥防治病蟲害啊追施化肥啊澆水啊等等,一忙起來也就不會再想出門幹活的事情。但是還有一部分農民,可能家裡的土地已經租賃流轉給其他農戶或者農業合作社以及種地大戶手裡,他們手裡已經沒有耕地可種,這部分沒有耕地的農民,才是心裡發慌的農民工,由於除了下建築工地幹活,沒有別的技能和門路謀生,所以非常關注疫情防控的進展,期望疫情早點過去好出門幹活。


我們老家農村,一般來說撂荒土地的現象很少很少,因為是平原地區,土地地力也好,隨便種植也不會輕易撂荒,多少總會有些收成來補貼家用,就算不種了也會租賃給別人。容易撂荒的土地分佈在哪裡?很偏僻的山區和農村,耕地地形不好,土壤肥力也上不去,不管種植什麼農作物產量總上不去飛,才會撂荒。昨天我還在老家麥田轉了一圈,發現我們這裡的農民不但不撂荒耕地,還會開墾荒地,甚至把原來寬的田埂也犁掉來擴大土地田塊的面積。一部分農村人之所以狠心撂荒視為命根子的土地,是確實靠土地沒辦法繼續生活生存下去,只有遠走他鄉謀生,說起來也是很無奈的事情。

那麼這次疫情,能否改變部分農村土地撂荒現象?在農村老俗話看來,只有兩個字:很難!有些東西,一旦成為定局,想逆轉回來不太容易。因為這次疫情通過前期的防控措施,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果,相信不久就能徹底控制住,那麼這部分撂荒土地的農民工又可以出門打工了,如果現在他們把撂荒的土地撿起來,也不容易,還要重新開荒翻耕復墾,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會低,按照有些人的說法,就算在家歇一個月也不會去幹出力不討好的事情。現在土地能產生的價值已經別看清,辛苦一年還不如出門打工一個月,孰輕孰重?



根本改變農村土地撂荒現象的問題,根本不在農民身上,而是現在農民生活生存的壓力使然。如果種地能夠維持農民應該有的生活水平,誰也不會到異鄉打工,守著老家就業創業不好嗎?所以改變農村土地撂荒現象問題,不僅僅是糧價的提升問題,糧價能提升的空間有多少?早已經是觸碰到天花板了,現在主要的糧食作物小麥稻穀還實行最低保護價託底,可想而知。


農村老俗話


如今已經過完年一個月了,受疫情的影響還有很多農民在家裡待著,沒有復工,今年農民工外出復工的時間肯定要晚,那麼有沒有可能大家都不外出務工了,留在農村耕種呢?從實際情況來看可能性不大,即使不去大城市務工,也不會留在農村務農的。

鑑於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再加上世界上其他國家也爆發了新冠肺炎,尤其是有兩個國家還離我們比較近。為了防止因復工,人們大範圍聚集而造成人傳人的現象,很多工地現在都還沒有復工,畢竟工地上的人員情況很複雜,有的時候全國各地哪裡的人都有,而且都是租住房屋,不太好管控。可是農民工們一直沒有工作,待在家裡也不是那麼回事兒。該怎麼辦呢?難道重新把撂荒的土地拾掇起來,這麼做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估計大家都不願意在回村裡種地了。

其實農民工要找工地去打工,不一定非要走南闖北的到外地去,完全可以就近消化,創造一些就業崗位。如果當地的疫情不是很嚴重的話,就可以先到復工的企業去找工作,我們當地就有一家做家紡的企業,在疫情期間加速轉型,經過層層審批之後,開始上新設備,加工醫用口罩;還有一家做時裝的企業,該做防護服了。相信這些企業在大批量訂單到來之時,都要大批量的招工,而此時農民工不能去工地幹活,也可以應聘到這些企業來工作。

所以說在我看來,雖然今年的農民工外出務工比例肯定會大幅下降,但是他們也不會留在村裡種地,既然選擇能一年到頭不回家在外打工的,都是家裡比較急用錢,如果只是種地的話,可能不足以支撐家裡的花銷。所以他們不會外出到別的省去打工,但也會留在當地就近找工作,關於土地撂荒的問題,我覺得並不太樂觀。

其實在農村如果確實是不願意種地,那也不要勉強,完全可以把土地流轉給別人,讓想種地的那些人可以規模種植,或者是參加村裡的農業合作社,自己不需要管理,只需要把土地交給別人統一管理,還可以從中獲得利益,而農民個人可以該打工,打工該賺錢賺錢。這樣既不會荒廢土地,也不會影響家庭收入。


一品小十六


原來有的地區確實存在撂荒現象,但是今年受疫情影響被隔離在農村的務工人員無法外出打工,一些農村撂荒土地的現象一定可以大幅度減少。農民出去打工是為了掙錢,現在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那肯定得繼續種田掙錢。

其實題主這個問題問的特別好,就在您問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村裡的老少爺們們有不少人剛吃過午飯都去大棚裡和地裡幹活去了,這其中就有不少人是之前在外地打工的農民工。

由於受疫情影響,這都快三月份了,本來應該過了正月十五就應該到城裡去打工的人們全都被疫情隔在農村家裡了。雖然疫情無情,但是日子還得過下去,不能因為無法外出務工就在農村幹農活。

農民是勤勞的!這個靠勞動力換錢的人群,他們是父親,是丈夫,是兒子,上有老下有小的,不幹活就不掙錢,日子就沒法過。

在我們東北,農民撂荒土地的還真的很少,大部分農民都是過了年抓緊就出去打工掙錢,等到春耕的時候回來種地,然後種完地再出去打工,中間抽空休息個幾天給莊家打打藥,等秋天再回來秋收,其他時間都是在外打工的,這樣可以多賺些錢,土地種的糧食能掙錢,其他時間打工也能掙一些。

但是今年貫穿了整個春節期間,這新冠肺炎的病毒一直猖獗,導致農民工種地無法出去務工了,因為全國人民都在居家隔離,所有的門店和企業都休息,所以,農民工只好在家裡另謀出路。

01、

種植大豆,玉米等大田的農戶現在都沒閒著,我們村裡有幾家的小夥子我看到已經買了小牛犢子,天天都出去地裡放牛,等牛喂大了,也能賺不少錢,要是母牛再下仔的話,就多了收入。等到五一左右,大田就開始種植了,東北的大田利用率非常高,從沒有被撂荒現象。


02、

小規模種植的農民,有很多人都在陸續的增建大棚

這種小規模種植的農民,是外出打工最多的人群,因為土地不多,收入不足以維持家庭生活所需,所以除了種地的時間,大部分時間都出去打工。今年疫情影響,無法出去打工,他們就想辦法使土地更值錢。

所以在東北架設大棚是提高土地收成的最佳辦法,東北的冬季非常漫長,從當年的十月末開始上凍一直到次年的五月份才化凍,整整半年時間都是浪費的,而架設大棚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溫室大棚裡可以人工燒爐子取暖增加大棚的溫度,使蔬菜可以提前上市,這樣也可以增加農民收入。


03、

土壤可以生態恢復,地面上搞養殖

食用肉類的需求從不會減少,比如雞肉,豬肉,牛肉,羊肉。只是不同時期,有的畜禽能掙錢,有的就賺的少,但是農民認為,只要勤勞就都能掙錢,只是多少的問題,今年疫情把大家都隔在農村家裡了,索性就在家努力,也一樣,老一輩的人總說,農民不論到哪,勤勞能吃苦都餓不著,現在搞養殖獲得的畜禽糞尿,正好腐熟了變成農家肥,過倆月暖和了再種上蔬菜一樣可以賣錢。

根據我身處農村的人來判斷,農民不像城裡人生活的富有,有很多積蓄,農民就是靠勞動力幹活掙錢,既然外出打工去不了,索性就充分利用土地,這也是作為農民的後手,也可以稱為後勤保障,疫情嚴重,我們還可以回家種田,還能保障吃穿不愁。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認為,有部分地區被撂荒的土地,也會被充分利用起來。


我是高老慢,三農領域創作者,誠邀您的關注,歡迎您點贊,評論,轉發,收藏,感謝您的閱讀。


高老慢


霧都山客來回答您的問題。

今天是2月25日二月初三,到目前為止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77785人,死亡2666人,治癒27607人,現有確診人數47512人,就目前的情勢來看,專家們預測的拐點已過,但湖北武漢的疫情控制還需到時間。

雖然現在有些地區的企業已經開始有序復工復產了,但農民工大量聚集的企業,比如建築工地,還沒有完全復工,農民工也不敢大批外出。山客預測農民工大量外出時間應該在3月中旬以後,那時疫情應該基本控制住了。

總體來看,今年務工人員可能會有所減少,但不存在大量減少的說法。所以說農村的“撂荒土地”並不能被有效解決,特別是山區。為什麼這麼說呢?山客認為主要原因是:

1、單純種地無法滿足農民日益增加的消費支出。農業農村部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動員農民防疫、春耕兩不誤,可是並沒有看見村民大規模犁土備種。主要是很多土地已經撂荒多年,長滿了荒草樹木,再想耕種無異於再次開荒;土地多年不種肥力流失,再想種植莊稼必須改善土壤,費時費力;就算將撂荒地全種上莊稼收入也不高,現在農民的消費也高了,比如孩子讀書、老人養老等都需要大量的經濟支撐,依靠種地是無法滿足農民需求的。

2、多年不種地農民思想已經不再土地上了。近二十年來,農民多數外出務工,留在村裡種地的基本都是老人,現在再想要這些人回村耕種太難了,因為人的思想是有慣性的,見慣了外面的世界,心已不再土地上了,如不是這次疫情影響,很多農村都已經空了。

今年的疫情對農村禽畜類養殖有較大影響,肉價持續走高,在農村搞養殖業可能不錯,但是農民承擔風險能力還是較差,不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建廠養殖。因投入成本實在是太高了,現在豬崽已經30元/斤,還在上漲;雞蛋2.5元/個,用來孵雞仔成本讓人承受不起,買雞苗又怕不好養活。太難了!

總之,今年農民外出務工是受到很大影響,但不會造成大量村民留村種地,如沒有好的政策扶持,農村“撂荒”很難得到有效解決。

以上是山客對這個問題的一點淺見,歡迎留言指教。【關注】霧都山客瞭解更多農村的風土民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