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漢景帝削藩成功而建文帝卻失敗了?

於無聲處34


其實,漢景帝的削藩並沒有成功。

藩王問題在漢景帝手中沒有得到解決,留到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時期,採取“推恩令”和“酎金奪後”的方式才徹底解決漢朝的王國問題,從此諸侯王再無力與中央叫板。

這樣提問更恰當:同樣是面對藩王造反,為何漢景帝能鎮壓,而建文帝卻鎮壓不了?

漢景帝,受御史大夫晁錯的影響,在時機不成熟的情形下,發佈《削藩策》,詔書一下,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王就起兵造反了,史稱“七國之亂”。然而“七國之亂”僅僅只鬧騰了三個月就草草收場,不得不說漢朝再這次平叛的過程中表現極為出色。我們來梳理一下整個經過:

一、晁錯和漢景帝為什麼主張要削藩?

先說漢朝諸侯國產生的原因:1.劉邦在總結秦朝快速滅亡的教訓時,總結出這麼一條,就是秦朝皇帝被起義軍圍攻的時候,秦朝宗室手裡沒有軍隊可以來救駕。因此劉邦決定分封宗室成員,為了吸取周朝的經驗教訓,劉邦殺白馬盟誓:“非劉不王,否則天下共擊之”,意圖很明確,那就是諸侯王只能是劉氏宗親,異姓不得稱王。

2.劉邦打下來的大片江山,在邊遠地區需要由自己信的過的人來管,否則漢朝對那些地方的統治難以保障,這由於當時落後的交通狀況所決定的。分封自己的子侄最為可靠。

劉氏諸王在受封大多都很年輕,諸侯王國的實際權力由本國的國相把持著,而這些諸侯國的國相又全都是漢朝中央委派的,再加上此時的劉氏諸王與劉邦血緣親近,綜合以上幾個因素,在漢朝初年,諸侯王對漢朝中央是不存在任何威脅的。

隨著時間推移,劉氏諸王逐漸長大成熟,開始獨立執掌權力。而在劉邦去世後,漢朝的朝政發生過一段時間的動盪——諸呂亂政,呂后的兩個侄子,呂祿和呂產相繼成為異姓諸侯王,這就打破了劉邦原先的設想,違背了白馬盟誓

在蕩平諸呂的過程中,劉邦的長子長孫齊王劉襄和其弟朱虛侯劉章功勞最大,而且論身份,劉襄絕對有資格繼承皇位。而周勃、陳平等人以劉襄太為能幹、不好控制,改立毫無寸功,但是韜光養晦的劉邦四子劉恆為帝。劉氏皇族之間的矛盾就在這裡埋下了

漢文帝劉恆時期,劉襄的弟弟濟北王劉興居首開諸侯王叛亂的先河,到後來漢文帝的親弟弟淮南王劉長也趁匈奴南侵時起兵造反,這些諸侯王的反叛都因實力不濟被漢文帝鎮壓了。

漢文帝時期的大臣賈誼就認識到了諸侯王的危害,給漢文帝上了著名的《治安策》,詳細陳述了諸侯王尾大不掉的隱患:1.隨著年代久遠,皇帝和諸侯王的血緣關係會越來越淡,原先靠親情維繫的紐帶變得越發脆弱;2.漢朝國力在恢復,經濟、人口都在增長,諸侯王的羽翼也一天天豐滿起來;3.諸侯王中多有不法驕橫之徒,他們在各地為非作歹、魚肉百姓,地方官束手無策,諸侯王在自己的地方儼然以土皇帝自居,不受漢朝中央法令的節制。

賈誼力主漢文帝削藩,然而出於國力考量,漢文帝不能採納賈誼的策略,於是有“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每當賈誼要提削藩之時,漢文帝便支開話題,顧左右而言他,最後賈誼被貶至長沙哭死在那裡了。

賈誼的思想給晁錯以極大的震動,晁錯部分借鑑了賈誼的學說。晁錯利用作為太子太傅的身份,給當時還是太子的漢景帝劉啟灌輸這些思想。只可惜,晁錯屬於“歪嘴和尚唸經”,沒有很好的理解賈誼的精髓。

“眾建諸侯而少其地”,這是賈誼的原文,賈誼不主張直接從諸侯王手裡將土地收回來,因為那樣無異於虎口奪食,必然會招致諸侯王的不滿和反抗。而將諸侯王不斷細分,促使其無力與中央抗衡,就是一把肢解諸侯王的軟刀子,不存在去同他們爭食物,不去搶他們的肉,而是還將肉爛在鍋裡,只是越分越細罷了。

這一條,漢文帝部分的採納並使用了,漢文帝先將齊國一分為六,將齊故王劉肥的六個兒子都列為諸侯王,後又將淮南過一分為三,將淮南故王劉長的三個兒子也都列為諸王王。經過這兩次,齊國和淮南過對漢朝的威脅就沒有從前那麼大了。

漢文帝駕崩後,年輕氣盛的漢景帝急於建功立業,就聽信了晁錯的書生之言,因而導致了“七國之亂”。很快叛軍打出“清君側,誅晁錯”的旗幟,總兵力多達二十萬,兵峰極盛,漢景帝此時才意識到捅了大簍子。

二、漢朝該如何平叛呢?

叛軍準備充分,兵精糧足,而且還勾結匈奴,匈奴單于率部隊集結於長城附近,在漢匈邊境給漢朝很大的壓力,而長安距離漢匈邊境又不遠,因此匈奴的行為將漢軍的主力部隊拖在了長城沿線,以防止匈奴隨時越界。這樣一來,漢朝可以用來平叛的軍隊就不足六萬人了。

以六萬對二十萬,這個賬漢景帝是會算的。為了換取叛軍的退兵,漢景帝做了一件極其冷血的事,就是將晁錯腰斬。以為這樣叛軍就會收手,但是如同開弓沒有回頭箭了,叛軍現在佔據著上風,怎會就此罷休呢?

怎樣看待漢景帝殺晁錯這件事呢?在這件事裡面,漢景帝將“無情最是帝王家”演繹的入木三分,一開始的想法很天真幼稚。但是這件事,戳穿了叛軍的謊言,使得叛軍沒有了繼續起兵的藉口了,從此更加名不正、言不順了,有利於漢朝爭取民心。

漢景帝勝在用對了人。周亞夫,漢初功臣周勃次子,在漢文帝時期就深受漢文帝的賞識,《漢武大帝》裡面去細柳營考察周亞夫練兵的其實是漢文帝。漢文帝臨終時囑咐兒子漢景帝:國有難,找亞夫。

周亞夫首先跟漢景帝確定了大的戰略:以堅固的城池和重兵來防守,以輕兵快速繞到帝后切斷叛軍的糧草供應。

來分析一下週亞夫的戰略:1.叛軍希望速戰速決,因為他們是以地方對抗中央,以一隅對抗全國,即便是吳王劉濞精心準備了三十年,但是財力物力畢竟還是隻侷限在一個地方,而漢朝中央能調動全國的人力物力,所以漢朝可以同叛軍打持久戰,而且拖得越久對自己越有利。叛軍的攻擊受挫,糧草難以長時間維繼。2.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任何戰爭中,糧草都是戰爭能繼續下去的必要條件,一旦斷糧了,仗就沒辦法打下去了,在古代的戰爭中,用斷糧這一招其實也是屢見不鮮的,例如三國時的官渡之戰,曹操也是燒掉了袁紹在烏巢的糧草才取勝的。3.讓漢景帝授予全權,正所謂“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周亞夫在戰爭中擁有絕對的指揮權,這一點很重要,避免了中途漢景帝外行只會內行,或者說也體現了漢景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戰爭中各種戰機稍縱即逝,需要將領當機立斷。4.以漢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劉武作為屏障,拖住叛軍,周亞夫下的是一招險棋,但是他算準了漢景帝的心思,劉武能守住不讓叛軍攻進來當然最好,如果受不住,漢景帝少了一個對皇位有重大威脅的人。劉武在周亞夫的戰略構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正是因為他的堅守,給周亞夫爭取到了時間,從而可以繞到其身後,將其糧草燒燬。

綜上所述,漢景帝在平叛中做到了用人得當、全權受理,周亞夫採取的策略高明、整個過程沒有出現失誤,梁孝王劉武配合得當、與漢景帝君臣同心、兄弟齊心。而叛軍是一團散沙和一幫烏合之眾。

而建文帝面對燕王的朱棣造反,第一,沒有表現出漢景帝那樣的用人智慧,說到底是前面的皇帝沒有給他留下像周亞夫那樣的人。第二,建文帝婦人之仁,沒有漢景帝那麼兇狠、決斷,他給下面的將領下了一道命令,“不得傷害燕王朱棣”,這無異於捆住了將士們的手腳,使得軍隊在戰場上屢屢錯失良機。第三,建文帝也沒有得力的幫手,反觀燕王朱棣手下卻是人才濟濟。


寒山泉


其實,建文帝本來根本就不用削藩的。

削藩(這裡的“藩”,特指同姓藩王)這件事,西漢以後,基本上就沒有發生過了。但從農民起義走上皇帝寶座的朱元璋,為了能夠讓他更多的兒孫享受獲得江山的成果,又開始分封藩王。而分封藩王以後,各方面的工作又沒做好。因此到建文帝的時候,才不得不又像西漢文景時期那樣,再一次削藩。

(漢景帝劇照)

為什麼漢景帝能夠削藩成功,而建文帝卻失敗了呢?

第一,領兵的大將不一樣。

幫漢景帝率兵削藩的大將是周亞夫。周亞夫是西漢初年名將周勃的兒子。漢文帝時期,漢文帝雖然屢次打擊周勃,但不過是懲戒了一下,最後還是讓他得善終,而且重用周勃能幹的兒子周亞夫。周亞夫在漢文帝時期,就表現出了他卓越的帶兵能力,又在數次與匈奴作戰中得到了鍛鍊。因此,由周亞夫率兵削藩,雖然面對五倍於自己的藩軍,依然能夠大勝。

幫建文帝打仗的則是耿炳文、李景隆這些人。由於朱元璋建國以後,大肆誅殺功臣,當時帶兵打仗能力卓越的一批人,比如藍玉、常遇春、徐達等,都先後被處死或暴卒。留下來的,基本上是一些庸碌之輩。比如耿炳文,他當年跟在徐達、常遇春身邊,還馬馬虎虎能打一些勝仗。現在自己帶兵,就完全不行了。李景隆是個將二代。他爹李文忠當年本來就是個二流將軍,而李景隆又基本上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

反觀他們互相的對手。朱棣曾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有豐富的作戰經驗。而劉濞則從未打過仗。此消彼長,戰爭勝負一開始就定了。

(周亞夫劇照)

第二,參與作亂的藩王範圍不一樣。

漢景帝時期,雖然有七國作亂,但其實並不是全部藩王造反。因為在漢文帝時期,就已經對削藩做過一些準備工作,比如分封自己的兒子和弟弟為王。因此在七國之亂中,這一部分藩王,是堅決站在漢景帝身邊的。尤其是漢景帝的弟弟、梁王劉武,正是因為他死命拖住吳楚的軍隊,讓周亞夫從容截斷七國的糧道,最後才順利打敗七國。

朱允炆時期不一樣。朱允炆一開始就高調大肆削藩,連削五個。可以說,藩王中人人自危,沒有一個藩王是支持朱允炆的。雖然他們也許並沒有參與朱棣的造反,但是也不率兵勤王,這使得朱棣在和朱允炆打仗的時候,避免了不少阻力。

其實,如果當時的藩王站在朱允炆一邊,率兵勤王的話,朱棣未必打得過。可以舉後來明代宗時期“北京保衛戰”為例子。瓦剌軍大軍圍攻北京城,為什麼會失敗,除了于謙指揮將士頑強抵抗外,還在於各路藩王紛紛率兵前來救駕。這樣瓦剌才怕了,趕緊撤軍逃走。而朱允炆沒有這樣好的運氣。

第三,皇帝處理的方式不一樣。

漢景帝先是用晁錯削藩。後來藩王們鬧起來後,他竟然把責任推在晁錯身上,腰斬了晁錯。漢景帝這一招是夠無恥的,不過卻也起到了好效果。這樣一來,就把造反的劉濞等人推到了很不利的境地。他們的起兵,就純粹是造反,道義上他們一開始就輸了。然後漢景帝派中央軍去打藩軍,便打得理直氣壯。

(建文帝劇照)

朱允炆則不是這樣的。朱允炆用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幫助他削藩,他自始至終都信任這些人,沒有在朱棣喊出“清君側”的時候,像漢景帝那樣殺了這些幫他的人。這樣,朱棣就一直有藉口,一直可以為“清君側”打下去。

當然了,雖然朱允炆最後被朱棣推翻了,但是他也獲得了很大一片忠臣。方孝孺就是被“滅十族”,依然要站在他那邊。景清就算朱棣重用他,他也要為了朱允炆刺殺朱棣。朱允炆得到這麼多忠臣,就算失敗,他也值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中國歷史上,帝王削藩的行為數不勝數,成功的有如漢景帝、清康熙帝,加強了中央集權;失敗的如建文帝,不但皇帝沒得做,連生死都變得撲朔迷離,為什麼同是削藩,漢景帝成功,而建文帝卻失敗了呢?


第一,用人不同。漢景帝及時發現了周亞夫這個軍事帥才,並能夠用而不疑,充分信任周亞夫的能力,在周亞夫的帶領下,雖然七國之亂規模十分龐大,但依然被很快平定。而建文帝繼承皇位時,國內有才能的大將,尤其是開國大將,幾乎被朱元璋殺光,建文帝所任用的大將李景隆的軍事才華比之周亞夫如雲泥之別。

第二,建文帝與漢景帝個人能力不同。

創造了文景之治的漢景帝,雖然也以寬鬆著稱,但其政治能力和謀略都很強,在七國之亂時,他可以果斷殺掉了建言削藩的晁錯,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後,他也可以卸磨殺驢。而建文帝過於仁厚,而且重文輕武,在朝堂所信中的大臣均為文人出身,如齊泰、黃子澄日之流,只是善於紙上談兵,根本無運籌帷幄,決勝沙場的本事。

第三,削藩策略不同。漢景帝所面臨的眾多藩王之中,以吳王劉濞實力最大,因此他率先對劉濞下手,使劉濞尚未完全準備好,就倉促面對朝廷大軍。而建文帝恰恰相反,他先對較弱的藩王出手,這給了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足夠的準備時間,使燕王朱棣始終掌握著主動權。



第四,所面臨的藩王能力不同。漢景帝所面臨的潘王,除了吳王劉濞,其他藩王並無多少能力,而劉濞不過是漢高祖劉邦兄長的兒子,在諸多藩王中既無足夠的威信,也無充足的軍事才能。而建文帝就太過倒黴,他遇到了極具才能的燕王朱棣。燕王朱棣的軍隊始終處於對蒙古的最前線,常年作戰,戰鬥力強大,朱棣本身也雄才大略,在朱氏藩王中威信極高,最讓人無語的是,朱棣還有無敵的運氣。建文帝輸給朱棣也就不奇怪了。



鳶飛九天2018


漢景帝和建文帝一樣,都是急於削藩,導致藩王叛亂,只不過一個叛亂成功,一個被趕下臺而已,要說最開始的目的-削藩,其實倆個人都沒有成功,當然漢景帝可以說是完成了一半,至於剩下的一半是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完成的!

那麼為什麼漢景帝可以至少成功一半,而建文帝連江山性命都丟了呢?

第一,國內形勢不同,七國之中勢力最強大的吳楚大軍,想要直攻都城長安,距離太遠,而且被漢景帝的親弟弟梁王死死的按在了梁國。同時齊王劉將閭也擋住了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的聯手進攻,可以說還是有諸侯王可以幫助漢景帝的。反之,建文帝由於削藩手段過於激烈,國內諸王作壁上觀,當然朱棣選擇的直攻南京的進軍路線,其餘內地諸王也沒法給予有利的支持,唯一一個可能幫助的寧王朱權,還先被朱棣裹挾了!

第二,平叛將領的選擇,漢景帝選擇的平叛將領是誰?名將絳侯周勃的次子,周亞夫曾駐軍細柳,嚴於治軍,使得匈奴無功而返,在漢朝初期可謂是不容易了。而反觀造反的吳王並沒有帶軍經驗,兩相對比,差距就顯現出來了。再看建文帝,派歷史上有名的草包李景隆領軍,對手則是從小跟著太祖將領在沙場上廝混的燕王朱棣,朱棣當初是被朱元璋派駐北平,防衛北元的!

第三,漢景帝與建文帝的心性。七王之亂一起,漢景帝既可以殺晁錯,希冀以換取七國退兵,在知道求和無望之後,也可以下定決心與七國決一死戰,並且對前線領軍將領不橫加指揮,即使是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弟弟梁王多次請求援兵的情況下,仍然同意周亞夫的判定,給予極大的指揮權。建文帝,既捨不得黃子澄,齊泰,方孝孺三個人,又想安撫燕王,同時給前線下達命令,不得傷害燕王朱棣,在前線造成朱棣閱敵兵的奇葩景象!可謂是將優柔寡斷髮揮到了極致!

所以啊,削藩這麼重大的事情,如果沒有下定決心,並且有識人放權的英明,還是不要做的好,以免失去自己現有的!


星痕2淚


漢景帝的削藩導致了“七國之亂”,建文帝的削藩則導致了“靖難之役”,而且從當時中央和地方的實力對比來講,漢景帝的實力是不如建文帝的,而“七國”的實力則是遠超燕王朱棣的。可是為何漢景帝僅用數月就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而建文帝歷時四年卻最終慘敗呢?其實仔細對比兩人的應對策略就可以發現,兩人的勝利和失敗都是必然的。

削藩手段不一樣

漢景帝選擇了由難到易,且手段相對較為委婉,以減小封地為主,並未將諸侯逼到死路上,例如楚王來朝,晁錯藉機舉報楚王劉戊為薄太后服喪時偷偷淫亂,請求誅殺他,漢景帝卻下詔赦免了楚王的死罪,改為削減東海郡作為懲罰;趙王劉遂有罪,削去其河間郡;膠西王劉昂因為售賣爵位舞弊,削減其六個縣。

而建文帝則不同,他先是選擇了由易到難,而且直接將藩王削為庶民,或是發配、或是囚禁,更是將湘王一家逼的自焚而死,手段相當殘忍。

因為漢景帝的手段相對較為委婉,因此在平叛時有部分諸侯還是站在景帝一邊的,例如梁王劉武拼死抵抗吳楚聯軍,齊王劉將堅守臨淄抵抗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而建文帝由於削藩太過急躁和殘忍,導致各地藩王離心離德,沒有一人支持朝廷,導致朱元璋以藩王相互牽制的佈局徹底失效。

建文帝不如漢景帝果斷

漢景帝和建文帝的削藩都導致了地方的叛亂,而且不論是“七國之亂”的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還是“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起兵的名義都是為了“清君側”。吳王劉濞等人“清君側”的目標是向漢景帝提出《削藩策》的晁錯,而燕王朱棣“清君側”的目標則是建文帝的“肱股之臣”黃子澄、方孝孺和齊泰

兩人不同的是,在地方起兵之後,漢景帝迅速很快就將晁錯給腰斬了,而建文帝則是不忍對“方黃齊”三人下手,即使形勢再緊張,也僅是撤職了事,而且形勢稍一鬆懈又再度啟用。

漢景帝殺掉晁錯之後,“七國之亂”就從“清君側”變成了徹底的叛亂;而建文帝不願殺人,卻始終讓燕王擁有著一定的“正義性”。

建文帝不如漢景帝英明

既然發生了叛亂,自然就要平叛,我們再來看看兩人在平叛上採取的措施。

漢景帝為了平叛,派太尉周亞夫率三十六位將軍領兵抵禦吳楚聯軍,派曲周侯酈寄領兵攻打趙國、欒布攻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視齊、趙的動向。而且對前線將領給予了極大的信任,梁王劉武在抵抗叛軍極為困難的情況下,數次向周亞夫求援,周亞夫都置之不理,劉武跑去給漢景帝告狀,漢景帝卻同意了周亞夫的計劃,最終保證了整個平叛計劃的順利進行,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而反觀建文帝,雖說他爺爺朱元璋把開國將領殺得差不多了吧,但並非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例如耿炳文、平安、翟能、徐輝祖等人。建文帝先是以耿炳文為帥,然而在耿炳文遭遇小敗之後便進行了換帥,根據黃子澄的建議啟用了李景隆。李景隆先是率領五十萬大軍敗的一塌糊塗,我們的建文帝這次卻沒有選擇換帥,反而給李景隆補充兵力,讓其再戰,結果又是一場大敗。如果不是鐵鉉在濟南將朱棣擋住,恐怕“靖難之役”早就結束了。最後建文帝又啟用了駙馬梅殷,這位更絕,跑到前線當了縮頭烏龜,裝作沒有發現敵人,根本不與燕軍交戰,哪怕燕軍繞道南下攻陷南京城,仍然裝作不知道。

漢景帝在平叛方面完全尊重武將的建議,對於周亞夫等人的軍事行動給與全面的信任和支持,最終取得勝利;而建文帝則依然選擇了信任黃子澄、齊泰等不知兵事之人,最終戰敗也就不難理解了。

【香茗史館,專注中國古代史,歡迎關注交流】


香茗史館


削藩的目的都是為了加強皇權,消除潛在威脅。

景帝時的吳楚七國之亂,雖然是七個國家,但是真正有實力的是吳國和楚國。既然是七個國家,那就很難一心。

再者,他們遭遇了梁王的拼死抵抗。梁王與景帝一母同胞,梁王的抵抗消耗了聯軍的大量有生力量。

還有就是,景帝用人得當,選用了周亞夫為將,而且用人不疑。周亞夫直接截斷吳楚軍隊糧道,最終取勝。

最後就是景帝這邊內部一心,上下合力。所以七國之亂並沒有打成持久戰,很快就平定了。

而建文帝時候呢,則是打了四年,時間比較長。建文帝的對手是身經百戰的朱棣,不好對付。靖難之初,建文帝召寧王等幾位藩王回京,寧王拒不奉詔,可見他沒有獲得重要藩王的支持。

建文帝用人不當。多次更換前方主帥,軍心不穩。內部也不團結,身邊有朱棣安插收買的臥底。以至於在圍攻京城的時候,有人打開城門迎接朱棣。


隨園說


漢景帝與建文帝的削藩“大略”都是在賭運氣,最終幸運之神眷顧了漢景帝。


漢景帝採用的削藩手段簡單粗暴,向諸藩王全面開戰,一紙昭令就要削掉這些王爺的特權,不亂才怪,“七國之亂”也由此開始,幸虧漢景帝手下有個名將周亞夫,最終以慘勝成功,不過這也大大傷了大漢的元氣。



建文帝倒是乖巧的很,吸收了歷史教訓,採取先易後難的削蕃戰略,同時他爺爺給他留下了不錯的政治經濟基礎,才多將廣,萬事俱備,連東風都不欠,削藩可以說是手到擒來。

就是因為“優勢”太明顯了,鬼頭鬼腦的黃子澄和大義凜然的方孝孺這兩位大謀士竟然玩起了貓捉老鼠的遊戲。


如果說朱允文也和漢景帝一樣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效果絕對不一樣,採用雷霆手段效果更會佳。誰不服我就幹誰,恩威並施,憑正統大義和實力還真就能成功。

然並卵,這位允文不能允武的朱允文小皇帝戰戰兢兢的用一把水果刀捅這一下,捅那一下,一見血還掩面自責“吾不忍也”!我靠,這就是殺豬也會被豬拱了。

本來這是君臣玩的一手殺雞給猴看的好戲,但朱棣叔叔不是猴啊!分明就是一隻老虎。朱棣造反早有跡象,削蕃也是主要對著朱棣去的,你特麼玩啥“謀略”,直接槍打出頭鳥,政策輿論軍事三管齊下就行了,明擺著的陽謀非要走曲線運動,真是自廢武功。

尤其是這位黃子澄同志,簡直就是燕王的臥底,當時戶部侍郎卓敬上疏請改燕王封地於南昌削弱他的實力,但黃子澄反對,為了爭取輿論支持,應該先找有問題的親王下手,這這??削蕃哪來的理由,理由還不是自己創造的,你這樣就是明擺著高訴燕王,“你等著,收拾完他們再來收拾你”。

當時朱棣的三個兒子還在南京做人質,朱棣造反可以說投鼠忌器,然而臥底黃子澄同志又出馬了,“深謀遠慮”的提出放回這三個小子麻痺朱棣,暈,你都削了四位藩王了還麻痺誰啊!


方孝孺黃子澄這些酸儒雖然戰略失誤,但也不是無可挽回,倒黴的是平叛主帥李景隆比趙括還趙括,敗的一塌糊塗。這也怪寡恩刻薄的朱元璋,把能打仗的武將機會都殺光了,而唯獨沒受影響的名將恰恰就是這個造反的兒子。


真該感謝一下朱允文,若沒有他的無能,我們就不可能看到一位雄才大略的永樂大帝,也不會知道歷史上還有一位被“滅十族”的方孝孺,更主要的是朱允文的失蹤成了一個說不盡道不完的歷史迷案,至今還有很多頭條作者靠建文帝吃飯,幸甚至哉!


老夢雜談


漢景帝削藩和建文帝削藩,這是中國歷史上兩個特別有名的削藩活動,最終兩次削藩都引發了藩王叛亂,所以其實藩王的存在對於歷史,對於朝廷來說,其實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朱元璋英明一世,但就是在發往這個問題上,他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漢景帝聽從曹操錯的建議,而進行削藩和,建文帝聽從荒子城等建議削藩,其實初衷都是一樣,就是想要加強中央集權以及社會的,朝廷政權的穩定性,但是有一點不同的是兩個人對於削藩的態度不同。


漢景帝削藩是特別堅定的。所以漢景帝第一個動手的是最強的吳王劉鼻。作為實力最強的一方,所以漢景帝的目標特別明確,把最強者打掉,其他人將不戰而屈人之兵,所以,漢景帝這一步,從一開始就走的正確。


建文帝不同,建文帝一直在削藩當中,比較猶豫,既想表現自己人笑的一面,又想體現出自己作為,強權君王的一面,所以這兩方面的不同,造就了建文帝在校方態度上,的左右搖擺。他最終失敗的地方還是在於它沒有第一時間劍指最厲害的燕王朱棣二是先從南方的小藩王動手,這就造成了燕王有足夠的時間準備,以及兔死狐悲,既然你想,做掉我,我就必然要打掉你所以最終,燕王起兵,以清君側的名義對抗朝廷,所以當時的時候我們很明顯就發現了,最終兩個人初衷相同,結局不同,漢景帝成功了,而建文帝卻失敗。


小丫丫5777


個人認為二者都是藩王以清君側之名造反,但是不同的結果有以下原因。

第一,漢景帝聽信讒言,殺了主張削藩的大臣晁錯。但是無意間也讓叛軍師出無名,軍心不振。而建文帝的削藩大臣黃子澄就是他的老師,所以沒有為難他。

第二,造反成分差距。漢景帝時期為七國之亂,共同造反。所以周亞夫各個擊破。先破壞團結,再殲滅首犯吳王楚王,其餘五國就基本上投降了。而建文帝時期的靖難之變,就是燕王朱棣造反,所以更加眾志成城。

第三,就主帥的差距。平定七國之亂的是周亞夫,堪稱名將。而平定靖難之變的主帥是李景隆。差距太大,屢戰屢敗。

第四,就是君王差距。漢景帝也勉強算得上是明君,後期是完全信任周亞夫來平叛。而建文帝就是過於柔弱迂腐。竟然下令不許殺燕王朱棣來害得自己有殺叔的罵名。自然就敵不過朱棣了。

綜上所述,同樣是平叛。不同的分析情況導致了不同的結果。歷史的悲劇未必不會改變。


亂神虎


中國曆代王朝有個坎,二世危機。開國者到第二世的權力交接往往會出現很嚴重的危機。

漢景帝運氣好,爺爺父親壽命都可以,開國能鬧騰的人差不多都死光了。剩下幾個也是老的糊塗了。所以他削藩一遇到造反他也是慫了,殺了晁錯,向藩王認錯,但是中央軍周亞夫等人比藩王水平高,所以他贏了。

建文帝朱允文運氣就差了,首先是父親早忘,朱標如果活著,朱棣造反的可能性和成功幾率會降低很多。其次朱棣是年齡較大的皇子,在北方親自對抗蒙古人,在徐達常遇春藍玉李文忠等宿將凋謝之後,算是經歷過開國還會打仗的人。即便是這樣,整個靖難之役過程中,朱棣也是以弱勝強,堪稱險勝。

在削藩這個問題上,建文帝確實和漢景帝比較想象,但是他的客觀環境比漢景帝要惡劣太多,他爹朱標一死,朱棣就準備奪位,準備極為充分,打的主意就是反朱元璋留下的底子。正所謂削之亦反,不削亦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