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时候,各大军阀割据一方,为何都没有选择独立?

娄本帅


我是沫白,我来回答。

民国时期,社会动乱,军阀割据。各路军阀争斗不断,但他们为什么不独立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各军阀实力相当,一方独立容易遭到群而攻之。

各军阀之间进行过很多战争。他们各自割据一方,中央政府对他们几乎没什么约束力。财政,官员认命等方面几乎全是由他们自己掌握。

虽无割据之名,却有割据之实。既然独立的意义已经不大,为什么还要冒着群而攻之的危险独立。若一个不小心,所得兼失。


二、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凝聚力不断加强。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倍受迫害,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与此同时,民众思想得到启蒙。甲午中日战争后,举国上下为之震惊,民族工农业,民族各方面能力不断提高。

民族凝聚力空前加强,民众的爱国统一意识不断觉醒,这时候,各军阀如再提割据,岂不是与人民为敌,与大势所背。


三、军阀领袖具有爱国精神

抛去社会因素,各军阀统领也大多具有爱国统一之心。例如,奉系领袖吴佩孚在第二次直奉失败后,就一直定居北平。在后来日本人占领北平后,冒着生命危险拒绝替日本人办事。

虽然他们会相互抢地盘,但他们都是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们都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不愿意去分裂这个国家,不愿意成为民族的罪人。


沫白读史


其实独立的危害要远远大于不独立,表面上听起来独立似乎就是脱离了中央的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为所欲为,不受管辖。但是相比于这些蝇头小利,各大军阀为自己谋划得更长远。

天下本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秦始皇一统中国之后,虽然历史上经过好几次的大分裂,但是统一乃是主流,不出一百年国家又会重新变成一个整体。照着这种情况来看,统一是大趋势。而若是军阀一旦宣布自己独立,就相当于其余全部的军阀对立。其他任何军阀都可以打着正义的旗号讨伐。虽然当时中国有几个大军阀存在,但是大多数的实力都不相上下,只够在自己的地盘上作威作福。一旦其他势力联合,独立的军阀肯定会被夷为平地。


在没有足够的实力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军阀都不会主动去冒这个险。而且成王败寇,虽然统一是主流,但是其过程的艰辛难以预料,稍有不慎便遗臭万年。而且就算有着强大的实力支撑,但是要步步为营方可取胜。只要棋差一招便是满盘皆输。纵观历史,齐恒公最先称霸雄踞一方,却没有想到最后称帝却是秦国。所以这种根本预料不到的事情,让很多军阀望而止步,只甘愿管辖自己的小地盘。

其次虽然各大军阀没有真正宣布自己独立,但是从现象来说已经算是独立。因为各大军阀所管制的地盘,税收和财务都被相应的垄断,已经算是当地的一个土皇帝。而且没有宣布独立,就属于中央的管辖范围之内,还会有补助之类的物品,可以说生活确实不错。


虽然军阀所占据的地盘管制着当地的老百姓,但是并不能代表老百姓也被割据了。这种情况若是放在秦始皇时期,或许在老百姓心目中出生在哪一个国家便是哪一个国家的人。但是历史经过了两千年,思想已经大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老百姓心目中只认可中国这片地方,却不认同一个独立出来的小国家。没了老百姓的支持,就相当于缺少了强大的后盾,连独立的想法都难以出现,又何况是单打独斗呢?

而且民国时期独立出来的国家也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但是在中国恐怕国际认可的还是南京政府。作为一个三无背景新兴独立出来的国家,实在是举步维艰。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各大军阀都有一种民族归属感。虽然各大军阀时常开战,争夺地盘。但是他们也具有一致对外的民族气概。例如吴佩孚,段祺瑞张作霖都是铮铮汉子,宁肯死也不会像日本人低头的那一种。这一种气概使得他们不会脱离中国而单独存在。

爱国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思想,五千年的文化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虽然民国时期军阀相互争夺地盘,但是他们都认同自己是华夏儿女,具有炎黄子孙的气


小镇月明


民国时期,各路军阀不是不想独立,而是他们不敢独立。

但这里说的不敢独立,只是说这些军阀不敢宣布自己要成立一个国家,如果只是脱离某个组织,还是有很多人干过的。


奉系军阀张作霖就曾两次宣布过独立。

第一次是他宣布脱离北洋政府,东北不再听从北洋政府的指挥。

第二次是独立是张作霖宣布与段祺瑞政府脱离关系,以后也不服从段祺瑞的指挥。

这两次独立,并不是说张作霖要成立一个新的国家,而是说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和北洋政府断交,他们不再是上下级关系。

如果要宣布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张作霖不敢,也没有那个实力。



在民国时期,各路军阀谁也没有能力彻底打败对方,甚至说他们连自保都很困难。

而且这些军阀也很清楚,这种军阀割据一方的状态不会持续很久,国家早晚都会实现统一。

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宣布独立,而且还要用一省之地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他们都清楚这样做肯定没有好下场。

到时候估计他的手下要反他,其余的军阀肯定也要集体讨伐他。

就像是袁世凯刚刚称帝,各地军阀很快就参加护国运动,把袁世凯赶下了台,袁世凯最后也郁郁而终。

各路军阀要想独立,还要考虑民族情感这方面的问题,只要不是丧心病狂之人,都不愿意成为民族的罪人。即使说他们宣布独立,当地的百姓也不会答应。


在民国时期,国家虽然动荡不安,但还有一大批爱国人士,我们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必须感谢这些人的付出和努力。


东方大史


没有外族势力入侵,中国不会分裂成多个国家!


从夏朝开始,我们就以一个统一的国家形式存在。所有原属于中国的领土,必须都要遵守中央朝廷的管辖,哪怕,这个管辖仅是名义上的。如果,某个地方政权敢宣布独立,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举一个简单的道理,在我们家里,必须都是我的人,绝对不允许陌生人住我家。至于邻居怎么样,我不管,只要不惹我就行。这就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中国所有领土,都是我们的“卧榻”!

民国虽然军阀割据,但是,名义上还是听北京政府的领导。各路军阀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兄弟分家的矛盾,不会忘“祖”的。各路军阀都是中国人,谁也不敢明着搞分裂。谁要是公开宣布自己独立成一个国家了,马上就会被其他各路军阀征讨。

但是,如果外族入侵时,就可能出现多个“国家”。

民国军阀割据二十年,都没有出现第二个独立政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洋人们忙着欧洲事务,认为中国维持现状对他们最有利,可以让他们少分心。这就是洋人的“以华制华”策略。而日本人虽然对中国野心很大,但是,其实力还不能跟欧美列强硬钢。所以,中国维持了二十年的军阀割据,却没有分裂成多个国家。

但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之后,马上就在东北拥立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后来,汪精卫又在南京建立汪伪政权。此时,中国的领土是有三个“独立”政权。(对了,还有红军的苏区。)

没有日本人的入侵,不会出现这么多政权。

民国军阀割据,派系太多了,没有那个派系有“曹操”那样的实力。奉系张作霖够厉害了,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就进入北京了。1927年,其实力一度发展到长江流域。东部大半个中国都是张家父子的。但是,张家只维持了一年左右,蒋、冯、阎、李四大军阀就把奉系打的全线崩溃。

没有当曹操的实力,自然不敢宣布独立啊!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袁世凯去世以后,北洋将领没有一个足以震住其他人,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时期。除了有北洋系军阀之外,中国当时还有不少大大小小的非北洋系军阀。中国近代军阀割据时期,大大小小的军阀一共有几十个,但是绝大部分军阀也只是在国内割据,很少有军阀想着建立独立国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首先,受大一统影响。从秦始皇开始,统一就是中国历史的大趋势。统一之所以会成为中国历史的大趋势,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秦始皇,一个是孔子。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成果,消除地方分裂的因素。其实,汉武帝时期也被称为大一统时代。汉武帝不仅完成领土上再一次大一统,更主要的是完成了思想上大一统。汉武帝采取董仲舒儒家春秋大一统的思想。与此同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为统治思想。此后大一统思想一直都存在于中国人心中,虽然中国古代曾经出现不少并立政权的情况,但是只要有机会,各个政权都希望由自己统一中国。到了民国时期,大一统的思想更是深入人心。军阀的受教育程度虽不尽相同,无论是有知识的军阀还是大老粗军阀,大部分都受到传统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他们连当皇帝、当总统,组成新政府都不敢,更不用说独立建国。众多军阀都是傻瓜,他们不会干这种遗臭万年、被刨祖坟的事,他们承担不了这样的骂名,也不敢承担这样的骂名。这是他们不选择独立主要原因。



其次,军阀们没有独立的基础。中国各地区,尤其是传统的十八省,统一在一个国家内已经两千多年。统一的思想和我是中国人的思想已经深深植入每一位人心中。如果军阀想独立,势必会引起当地老百姓和全国老百姓的一致反对。没有老百姓的支持,他们玩玩不敢轻言独立。而且中国各地已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各个地方早就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能被轻易分割。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是炎黄子孙,大家在一起生活已经上千年,大家早就习惯了我是中国人。如果那个军阀胆敢独立,势将会快速灭亡。



第三,当时的军阀没有这个实力。大部分军阀不会独立,但是也保不齐个别人,不顾民族大义,甘愿做历史的罪人。外蒙古的一些贵族,曾经企图分裂外蒙古,后来北洋政府派军队收复了外蒙古。当时有实力的军阀希望消灭其他军阀由自己掌握全国政权,对于他们来说掌握全国政权要比独立更具诱惑力。没有实力的军阀只希望占据一块土地当自己的土皇帝。当个土皇帝的代价要比独立的代价小得多,也安全得多。

第四,国际关系。民国时期,近代国家概念已经为世界人民熟知。改变国家现有领土状况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一些军阀若想独立,也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当时没有哪个国家,为了承认一个所谓的独立国家而得罪中国。他们宁愿在国际上跟中国打交道,而不愿意跟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小国”打交道。想独立的军阀在独立之前也要考虑自己独立以后的各种事务,他们是不是能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就算个别国家别有用心地承认他们,他们又能维持多久。



第五,军阀也是中国人。如果抛开西方列强等国外势力。这些军阀和东汉末年的军阀一样,他们只是割据势力,他们也都是中国人。民国时期的军阀对内固然不断征伐,甚至是残忍杀害。但是总的来说这是中国内部的争斗,并不代表这些军阀不爱国。其实大部分军阀有爱国之心,他们也会为了祖国利益拒绝外国势力的诱惑。比如段祺瑞是一个大军阀,但是他的个人品质并不差,他有六不总理之称,他晚年拒绝和日本人合作。吴佩孚也算一个凶残的军阀,他最后因为拒绝和日本人合作而被谋害。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给当时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中国历史进程。但是绝大部分军阀始终没有独立的想法。


依稀说史


翻越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你会发现一个历史规律,那就是但凡王朝衰亡之际,总会有天下大乱军阀混战的局面产生,如东汉末年、唐朝末年、五代十国、乃至近代民国时期,各路枭雄无不想逐鹿中原一统天下,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再度统一,而非是独立于中央帝国集权制框架之外。



那么民国时期,清政府倒台后,各路军阀有没有想独立的呢?

答案是有的,但是要分情况,就像蒙古地区、新疆、西藏这些相对偏远的国土,在清朝末年由于清廷外战屡战屡败,皇帝权威丧尽,对边疆的控制力大大削弱,加上域外国家的觊觎和干涉,所以就出现了边疆危机,如外蒙古就是在沙俄的一手策划下独立出去的,新疆、西藏也都遇到过此险境,不过由于疆藏地区涉及的列强利益关系比较广且复杂,所以未能独立成功。


其他内地各省的独立并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独立”,它们只是独立于清廷的统治,独立于某一政治理念,寄托于搞割据混战再度实现大一统国家,而非是像外蒙古那样脱离国家。

这些内地各省的省长也好,督军也罢,都有一统天下,光宗耀祖的想法,但是都不敢效仿外蒙古搞独立,除了与长期以来的大一统观念有关外,还和内地的地理形态密不可分,达到了互相制衡的奇效。因为汉地十八省各省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没有像边疆那样有沙漠、草原无垠的地理屏障,反而距离比较近,交通还很便捷,而且各省的疆域大小都差不多,构不成那种尾大不掉的威胁,相反如果有人蓄意独立,则会成为各路军阀率先灭掉的对象。


而且当时民国的形势也比较复杂,并不单单是各个省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是南方和北方两大阵营之间的抗衡。前期北洋军阀和南方革命党之间势如水火般的斗争,后期是北伐军和北洋军之间的大战不休,就算一个割据军阀有心闹独立,也没有一统江山的实力,只能通过联合统一才能存活下去,之后军阀兼并战争扩大,出现了几个实力强大的军阀,他们都想着一统天下,谁也不愿意“卧榻之侧,容他人酣睡”,都想着一劳永逸灭掉敌人解决统一问题,根本就不会出现独立的情况。


纳兰谈史


《建国大业》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里面就有一个情节,在渡江战役之前,蒋介石被李宗仁,白崇禧等人逼下了台,然和和解放军谈判,当时李宗仁白崇禧就是想划江而治,蒋介石和他的儿子蒋经国就谈到这一点,蒋经国当时也说到这一点和共产党划江而治,蒋介石就说出了一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划江而治,把中国分裂,这样的历史罪名他不敢背。

在清朝灭亡之后,特别是北洋政府垮台之后的这一段时间,中国确实有大大小小的军阀太多了,就说北洋军阀大大小小的加起来恐怕上百个都不止,比如说一些大军阀就有,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冯国璋等等。当时西南还有滇系龙云,桂系李宗仁,湘系唐生智,西北还有西北三马,西北五马,新疆就有盛世才等人。

可以看到这些人虽然在历史上的名声都不怎么好,但是确实在近代这个军阀混战的局面下,却没有人闹独立,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实力不够,另一方面来说都有一颗爱国心,分裂国家的历史罪名蒋介石都不敢背,这些小军阀敢背吗?

清朝灭亡之后当时有北洋政府代表着国家的最高权利,军阀虽然很多但是名义上还都是北洋政府的,后来国民革命军北伐,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一时期各个军阀之间还是混战不断,但是都没有独立。首先来说就是实力不够,当时谁敢独立呢?而且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中国军阀虽然很多,但是一旦有人独立的话,那么其他的各个军阀肯定联合起来顺势灭了你,你这不是给别人找借口吗?军阀混战不就是为了抢地盘吗?你这个就是在给别人找借口打你。

其次来说不管是北洋军阀,还是国民党内部的人,这些人虽然鱼肉老百姓,但是真正敢背叛国家的人有几个呢?出来汪精卫这等人,估计也没有多少人敢分裂国家了。


中国历史研究所


自袁世凯称帝失败以后,中国再也没有一个能够震慑群雄的人物了。各地军阀相互割据,中国内部出现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军阀。这些军阀为什么没有一个想要独立的呢?其实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来说说其中最主要的几点。

一、没有一个军阀拥有绝对的实力

民国年间出现的军阀有数十个之多,每个军阀之间的势力都不大相同,但是总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势力较小的小军阀,列如四川军阀,四川长年混战,短时间内都出现不了一个能统一四川的军阀,势力较小。这样的小军阀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保存自己的势力,不可能独立。还有一类就是属于势力较大的大军阀,比如张作霖,段祺瑞,冯国璋等等

二、大部分军阀们都有着民族归属感和爱国情怀

军阀们基本上都是汉人,中华上下五千年,朝代多以汉人为主,这使得他们拥有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大家都是汉人,怎么能够分裂呢。大部分军阀还有着极强的爱国情怀,比如张作霖一直堤防日本,段祺瑞晚年坚决拒绝日本的合作,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等等。


三、独立肯定会变成众矢之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来,一直是分分合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乏军阀这里举几个列子,比如东汉末年诸侯争霸,董卓先称帝,然后就引来了十八路诸侯的联合讨伐。而且人家十八路诸侯打的是匡扶汉室的名号,是正义之举,百姓也拥护他们。而你董卓是乱臣贼子,想要自己称帝,这不是找打吗?后来脑子一根筋的袁绍居然听信袁术的话还想称帝,又引来了曹操的讨伐,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其实北洋政府时期与东汉末年的情况极为相似,又有着袁世凯称帝的事件。有着这样的前车之鉴,我想聪明的军阀们,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


四、大家想的都是如何统一而不是独立

自古以来统一中华都是大业,大多数统一中华的人物都名垂千古。而企图分裂国土的人基本上都是遗臭万年。试问谁不想流芳千古呢?又有谁愿意遗臭万年呢?而且当时中国的国情十分复杂,中国急需解决统一问题,所以大部分军阀想的都是统一,而不是独立。况且独立还需要在国际上获得认可,这是非常难的事。

由此可见军阀们不想独立,而且大都都想统一中国。


卢大大先生


民国时期盘踞在各个地方的军阀都处于半独立的状态,这些军阀都拥有自己独立的财政收入,独立的军事武装力量,以及独立的外交策略。


不过这些军阀在名义上都要接受北洋政府的领导,例如张作霖在实际控制东三省之后,还需要接受北洋政府的正式任命才能够真正成为东北王。而在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后,直系军阀控制了北洋政府撤销了张作霖的一切职务,想要让吴俊升接替张作霖的职务,张作霖险些就被吴俊升取而代之。

看到这里很多人要问,既然大军阀们已经控制了他们地盘上的军政大权,为什么不选择独立,还要被北洋政府牵着鼻子走呢,其实军阀们并不是不想独立,只是他们都不具备独立的条件。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大一统的思想,只要是割据混战时期,任何一个割据势力都不愿意偏安一隅,都会想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地盘,最终一统天下。


民国时期的军阀也都想要一统天下,这些军阀一旦选择独立,就等于从中国分裂出去,再想要扩大地盘必然会遭到全国各地的军阀群起围殴。


在军阀混战时期,军阀们都在等着对方犯错误,一旦有一个军阀选择独立,那么其他的军阀立刻会打着维护国家统一的旗号,将这个军阀的地盘瓜分掉。东汉末年时期,汉末群雄中的袁术就曾经犯过同样的错误,最终被诸侯们群起灭亡。

没有实力的军阀不敢独立,有实力的军阀也不需要独立。从袁世凯去世后,控制北洋政府的军阀都是实力最大的军阀。


一个军阀如果想要控制北洋政府,就必须要打败之前控制北洋政府的军阀。直皖战争中直系军阀打败了皖系军阀,从皖系军阀手中夺过了北洋政府的控制权,直奉战争中奉系军阀打败了直系军阀,又从直系军阀手中夺取了北洋政府的控制权。


无论在任何时期,民国政府的控制权都掌握在拳头最大的军阀手中,地方上的军阀在势力上无法同控制北洋政府的军阀抗衡,想要独立等于是自寻死路。

军阀独立除了会遭到国内其他军阀的围剿外,还会遭到外来势力的打击。


民国时期的大军阀背后都有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例如受到日本人支持的奉系军阀和皖系军阀,以及受到英美两国支持的直系军阀。


帝国主义在支持这些军阀的同时,也想要让这些军阀能够扩充领地,以便于扩大自己的在华利益。假如军阀选择独立,那么帝国主义国家的在华利益就会受损,这些帝国主义国家肯定不会坐以待毙。

在各种势力的影响下,虽然民国时期的军阀打的不可开交,但是却没有一个军阀敢于宣布独立建国。一些公开宣布脱离北洋政府的军阀,也只是跟北洋政府翻脸,却没有真正的独立出去。


到了国民革命军北伐之后,军阀的势力被重新划分,国民政府拥有军事实力上的巨大优势。在数次新军阀混战中,蒋介石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战败的军阀只能遵守国民政府的约束,一直到抗战爆发,国内的主要军阀都没有出现独立的情况。


历史总探长


各方军阀割据乱战,估计不是不敢独立这么简单的问题,是因为哪个是什么时期啊,世界乱战,国内政治局势又有外部势力参与其中,如果论合作,曾经有这么著名的十六个字,叫“翻云覆雨,出于俄顷”,你们翻脸比翻书还快。

在历史上也留下一个名词,叫府院之争。

这府院之争,说起来也就是那些政客们之间的那些勾心斗角,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是一地鸡毛,鸡毛蒜皮。


什么你说哪句话不尊重我了,一个具体的人事安排到底谁决定了,国务院秘书长到底该谁当了,徐树铮这个人到底该去还是留了,山西有几个厅长,我该不该签字画押了,全是这种破事。

你强别人更强,大家的实力都是有得看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民国初年,也就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了,这一段时期,一些对历史不熟悉的人觉得特别乱,一会儿皖系、一会儿直系、一会儿奉系,什么袁世凯、黎元洪,搞不清楚,一锅粥。

实际上非常好记,大家记得,在1912年是民国的元年;1928年,东北易帜,标志着蒋介石北伐成功,期间一共十六年。这十六年一共分四段,每段四年,四四一十六,整整齐齐摆在这儿。

你看,1912年到1916年,袁世凯期间;1916年到1920年,是皖系军阀执政;1920年到1924年,直系军阀执政;1924年到1928年,奉系军阀执政。四四一十六,非常整齐。

再一个:这权力这个东西不能信。因为在不确定性的时代,那个原来给你感觉很确定性的权力,实际上是靠不住的。

一个真正能干成的大事,它的特征是什么?就是你要制造一个利益结构,在这个利益结构当中,所有的人都能够得利,这才叫真正的大事。

最后奉上当时中国最具实力的三个军阀:

张作霖的奉系军阀、


冯国璋的直系军阀、



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此三个军阀派系最具影响力,因此被并列三大军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