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糾結要不要去考研的人,你最想給的意見是什麼呢?

愛摔優益的孩子


2008年畢業,當時準備考研的,複習已經進行了四分之三,但選擇學校和專業卻一直糾結到最後,最終因為沒有明確目標考研慾望也不強而放棄了,去西部做了3年特崗教師,現在是公務員在老家。至於要不要考研,首先看個人實際情況和能力,能力強的能考上重點學校或者重點學科當然鼓勵去考,對自己和國家都有用。如果沒有學習或搞科研的慾望,只是隨大流,也考不上好的學校的話還不如搞清楚自己的職業規劃,先謀職業再說吧。如果家裡不差錢,不急於成家立業,根據自己能力選個喜歡的學校或專業考研也是極好的。


莊生曉夢69184010


我建議你考,只不過是早考還是晚考的問題。你糾結的原因是什麼,是對專業未來的發展感到迷茫?

早些年我上大學的時候沒考研,因為我當時對上學真不感興趣了,事實上我從小到大都不愛學習。我知道即使我報了名,我也不會認真去學,更別說通過考試。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受家庭經濟條件影響還有我歲數不小了,我需要出來工作賺錢。

一開始工作都很困難,期間我也換了兩份工作,都是不同行業,後來步入正軌後我就一直從事現在這個行業。這個時候我需要考研了,因為他能給我帶來職場上的晉升,所以我考了一個專碩,平時該上班上班,有必要的時候就去一下。

未來是變化的,你也不知道你將會從事什麼行業,除非你現在做好規劃。如果真的想從事你這個專業的工作,那現在就可以準備。既然決定考,那就不要浪費金錢和精力。如果你還沒想好,那就做一些能給你帶來好處的一些事,比如學有用的知識和賺錢。

活到老,學到老。知無涯,生有涯。


逝者如斯夫


我很清楚的記得,一年以前,

每天都在想一件事情,為一個問題,苦苦拿不定主意:選擇考研還是直接就業?

為了解決這個讓我感到焦慮的絆腳石,我幾乎問了身邊所有的人,也上網百度了能搜到的所有信息。

但奇怪的是,我瞭解的越全面,就越難以下決定。

當我在前一天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考研這條道之後,第二天一睜眼,馬上變卦,想直接找工作。

與其說那段時間,因為考研還是就業一個勁的糾結猶豫,倒不如說是讓自己去做一個決定,其實是件很困難的事。

甚至有時候總在想,如果有一個人指著我的鼻子,惡狠狠的對我說:你必須要做這件事,可能心裡就會好受些。

因為不用再費腦子來回想個不停了。

想事情是件很麻煩的事,做決定更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因為我永遠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我承擔不起做錯之後導致的後果,所以害怕,成為我遲遲不敢跨出第一步的首要因素。

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很沒有主見的人。

小時候會因為不知道哪件衣服更適合,在試衣鏡前面反覆換,直到媽媽對我說“要是覺得都好看,我們就都買了吧”。

然後我就興高采烈的把所有挑好的衣服放進袋子裡,拿回家再試一次;

上了大學,有時候會因為午飯是選擇披薩還是海鮮焗飯在手機面前糾結半天,半個小時之後,全部都下了單。

即使最後撐到肚皮都要炸了起來,心裡也感覺非常幸福。

因為我想要的東西,可以全部都得到,不用糾結到底要捨棄哪一樣。

我一直認為,選擇考研還是就業,就像選擇海鮮焗飯還是披薩一樣,如果我都想要,那就都去實現。

事實證明,我的想法是錯誤的。在大學這個階段,你必須捨棄一個,才有可能會得到另一個。

如果這兩者你都不想放棄,最後一定就會面臨雞飛蛋打的境地。

很多人的苦惱都是從大學開始的,我也一樣,因為從踏入大學校園開始,就要被扣上一頂“大人”的帽子。

會有人一遍遍的提醒我,未來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要開始為自己的以後負責。

回想之前每一個大的階段,都好像只有一個既定目標,初中用功讀書是為了上高中。高中努力學習是為了上大學。

這麼一步步的走來,完全沒有想到我會遇到分叉口,而前面往哪裡走,還要自己去做選擇。

一時間我手足無措,慌了陣腳,就像這一步棋如果走錯了,以後的人生就被自己毀掉一樣。

所以在那段時間,我一邊打聽消息,一邊做著與身邊大多數朋友一樣的決定:考研。

之後我每天的安排就變成早上六點起床,慌慌張張的洗漱吃早飯,然後跑到圖書館,中午再回來,下午再去,直到晚上。

只有我和其他人一同走在去圖書館的路上時,心裡才會是平靜的,那種隨波逐流的不確定感,在我心裡也變成了一種安慰。

逃避做決定,是我在知道自己必須要做出某個選擇的時候,下意識做的第一件事。

有很多人問我“你為什麼選擇去考研呢?”我想了半天,還是答不上來。

為什麼呢?就連我自己也不知道,唯一可以說出口的理由,就是身邊的人都在準備考研,如果自己不和他們一樣,就有一種不上進的感覺。

不上進,對於上大學的我,恰恰是一個最不想觸碰的詞語。

但是沒有目標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如果做一件事想不到為了什麼,即使短時間內獲得了幸福感,也一定不會長久。

兩個月之後,我就選擇放棄了,因為在這段時間裡,我並沒有找到自己的價值,也絲毫體會不到我做出的這個決定,給自己帶來了幸福感。

所以主動放棄,是我在逃避做決定之後,做出的第二件事,也是一件令我至今都覺得很正確的事。

之後就開始找工作了。

和學姐討論去哪工作的時候,我說我從來沒有想過以後會做什麼工作,會走什麼樣的人生,但是現實正在逼迫你一定要有一個決定,我就是這樣被現實推著走。

學姐反問我:“如果現實想讓你繼續走考研這條路,你還選擇走下去嗎?”我想了想,搖搖頭,說了一句不會。

她笑著說“現實只是給你了自己要做決定的壓力,至於你到底想幹什麼,完全取決於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會在一件事上反覆猶豫,拿不定主意呢?”

我特別誠實的回答道:

“因為我不敢承擔選擇錯的這個結果,我害怕自己會後悔,是一定會後悔。”

“那如果像你所說,真的到最後輸得一塌糊塗,你會怎麼辦?”

“那還能怎麼辦,我還這麼年輕,重頭再來唄。”

現在想起來和學姐聊天的場景,我都在嘲笑當時的自己有多蠢,明明已經說出來了答案,卻還是陷入死循環,出不來。

為什麼我會這麼害怕做出一個決定?

是因為每當我堅定信念,想要選擇A的時候,都會去想,如果選擇B是不是更好的答案呢?

當我選擇B的時候,又用同樣的想法,去想A,就這樣,我怎麼也決定不了哪個答案會更好。

但只有在真正做出決定的時候,我才會意識到,現在做的事到底適不適合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害怕做錯而不去嘗試,因為不敢面對結果而不去做出選擇。

就像我有時候也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望著上面的天花板,努力的幻想,如果當初的自己選擇了考研,那麼又會走一條什麼樣的路,過著什麼樣的人生呢?

未來的不確定性太強了。

我一時半會還是回答不出來,自己以後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想法,但我現在感到最大欣慰的是,開始跨出了做選擇的第一步。

這個對我來說,曾經是足以把我壓垮的一件事,在經歷過一段起伏之後,還是執著任性的做了決定。

未來於我,還是那麼遙遠,但我漸漸擁有了面對這個世界的勇氣。

是因為我開始相信,不斷前面有幾條分叉口,哪怕我走錯一步,也沒有關係,因為還會有試錯的資本。

我要不斷經歷,才足以過好的生活。


研究生蘇小柒


要不要考研最好根據自己以後的職業發展規劃做決定。

考研是學術上面的進一步深造,無論是學歷還是專業能力都將是一個大的提升,碩士畢業後的平均工資可能比本科畢業的要高,還能在未來工作評職稱的時候獲得更多的機會等等。

若你感興趣的職業方向和現在所學的專業方向不一樣或是需要更高的學歷起點,那麼最好選擇讀研,並儘量考到目標專業排名最靠前的學校,因為這樣會大大提高自己求職的成功率。

若你希望未來在專業方面有一定成就的,或者在學科方面有所建樹的學生,建議考研。

不考研的話,能更早的進入社會,能獲得更多的社會實踐經歷,相對讀研的同學來說能更早實現經濟上的獨立等。

對於沒有過高追求和求學欲不強的學生來說,不建議考研。

所以是否考研還是要看自己的職業規劃和對自己的要求。





樂觀達家


對於這樣的問題,其實不能猶豫。如果你過於糾結的話,那還是算了吧。因為讀研,需要意志堅定的學生!

· 很多大學生都搞不清楚,什麼是讀研。很多人只是在潛意識裡感覺似乎研究生比本科更好聽,更有面子,將來待遇會更好!但並不知道研究生和本科生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實際上,研究生教育與本科生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培養體系,如果說本科生相當於一個面的話,那研究生就是一條線,博士則成為一個點!研究領域越來越精尖!研究生教育階段培養過程中,更多的要靠學生自己的恆心和毅力,要求學生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法也有較高的要求,這時候不再是像大學階段那樣一味地學習就行,更多的是綜合能力的高層次要求!

· 所以是否要考研?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研究生教育,自己是否適合這樣的教育模式?是否能夠愉悅的堅持到畢業?

· 如果想好了,自己也確實對某個領域很感興趣,想繼續深入學習研究,那就不要糾結,儘快決定!畢竟考研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趨勢。隨著研究生擴招,未來研究生隊伍會越來越龐大,學歷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如果不是迫切想踏入社會,如果還沒有很厭倦學習,如果有較強的鑽研精神,還是建議本科生們考慮繼續讀研。一旦做好決定,就要持之以恆的努力向前!


十八木聽風


我覺得考研是一種手段,是你能找到更心儀工作,得到更高報酬的敲門磚。

我們考研是為了更進一步。如果對考研有堅定的信念,那就遵從本心,抓緊備考。如果猶豫不決,那我們就要分析利弊了。

是考研還是就業,是很多學子糾結的問題,我覺得從實際出發更容易得出答案。如果你覺得有能力得到一份不錯的工作或者已經得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那還為什麼要去考研呢?考研的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然後得到一份好的工作,有滿意的收入,既然已經得到了,就沒有必要再去走一個形式。工作之後看的是能力,誰能給老闆創造最大的利益,老闆就用誰,這與你的學歷就無關了。後續發展上也不會差。如果你是老闆,是會僱傭一個有三年工作經驗優秀成熟的本科生還是僱傭一個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剛剛畢業的研究生呢?

如果你心儀的工作對學歷有硬性的要求,必須是研究生學歷,那就沒什麼可猶豫的,抓緊複習吧!

我認為考研並不適合所有人,切忌人云亦云,不要盲目跟風,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一葉落盡秋


我的建議是一定要考研。

其實更準確的建議是從進入大學的時候就開始準備考研,從今年開始教育部對研究生教育進行大規模擴招,在2019年的76萬左右基礎上增加18.9萬,擴招比例達24.4%,同時專升本的名額也大規模擴招,這意味著中國以後每年畢業的本科生、本科規模都會急劇擴大,研究生畢業就業壓力加大,本科生就業困難加劇,再加上今年疫情對於中小企業打擊較大,整體就業都存在較大壓力,因此從整體就業上來講,選擇讀研將來就業難度和就業質量相對有保障。

其次,中國的發展已經從製造業大國逐漸轉變為製造業強國,需要的人才結構也從基礎人才佔比大,中高級人才佔比小轉變為以研究生畢業的中高級人才佔比大、包含本專科畢業生在內的基礎人才佔比小。這種人才需求的變化映射到高等教育培養就有了這次的專升本和研究生擴招,作為個人發展一定要順應經濟發展的整體人才趨勢,才能有更好的事業發展,因此建議讀研。

第三,不管是要讀大學或讀研的話一定把握住兩條主線,專業選擇一定要選擇經濟發展的主力方向,那就是基礎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與應用物理學、化學與應用化學、統計學與應用統計學)、信息技術相關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大數據、人工智能、通信工程)和城市服務業相關專業(臨床醫學、預防醫學、防疫學、教育、會計學、財務管理)等專業,前者是製造業發展的人才基礎,後者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剛需,將來就業質量才能有保障。


孫教授講專業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身為過來人給你從一下幾個方面分析是否要考研:

一、工作方面。不考研你會更早的踏入社會工作三年,如果你的行業對學歷的需求不高,那三年的工作經驗無疑是更重要的,如果你的行業對學歷要求很高,讀研比較好。

二、社會經驗。大學四年的生活讓很多學生身心劇變,有的學生混的如魚得水,有的學生依然在爸媽的懷抱裡對社會交往不得要領。前者是適合去社會上實現抱負的,而後者,可能需要讀研來進一步過渡社會技能。

三、心態。當初我是因為有985情節,高考失利沒有復讀的我懊悔萬分,希望通過考研來彌補。抱著這個心態,即便有好的工作機會,我也都放棄了,這種信念不可阻擋。如果你也有這種執著的心,那麼,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四、家庭壓力。大多數學生家境都還不錯,即使父母多養你三年也不是什麼難事情。但是有的學生家境不太好,父母給供上大學已經很難了,倘若繼續讀研,有可能給他們造成極大困擾。這也是你要考慮的部分。

以上,希望能夠幫到你。


H老師的知識屋


這個問題,除了你自己,沒有人可以給你一個具體的答案。

一.選擇考研的話,希望能明確自己考研的目的是什麼。

1.如果你希望自己對自己的專業領域做更加的深入瞭解和認識,並且希望自己能夠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做出成就來的話,那麼你的深造之路不僅僅是讀研這一項,往後還要繼續。

2.如果你只是希望自己提升一下學歷,畢業以後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那麼讀研期間在做好專業的同時,為自己以後的職業生涯提前做好規劃。讀研期間可能幫著老師從是一些具體的項目,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可以積累一些人脈;可以通過這些人去了解自己專業所從事的相關職業的特點。這樣在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可以有針對性的去準備。

雖然你可能只是想得到一個碩士學歷,並不是真正想要在科研路上走下去。但是不要抱著混個畢業就完事的心態來度過讀研的幾年。既然選擇就認認真真的讀完。

二.如果自己對科研完全不感興趣,那麼可以選擇工作。雖然現在大公司的招聘會是研究生起步,但是可能你通過兩年或三年的積累,能力足夠了,經驗也有了,完全可以跳槽到當初想要去的大公司的。

人生的路本來就有很多的岔路口的,與其患得患失,不如勇敢一點。


小笑口敞開


考研,只是眾多選擇中的一個,然而,卻是分量很重的一個選擇。人一生中會遇到很多很多選擇的機會,十字路口的選擇,前進後退的選擇,亦或是在一起分手的選擇。

考研,無疑是決定個人命運前途和人生走向的重要選擇。有幾個方面需要自己認真思慮和斟酌:

其一,價值取向。蘇霍姆林斯基說:“追求理想是一個人進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動力,而沒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會有完美的精神生活。”基於個人職業定位和人生理想的考研動機無疑是支撐考研的動力源泉。跟風似的考研,缺少了理想和信念的土壤,註定在九個月甚或是一年的複習備戰中有夭折的危險。

其二,專業選擇。考研繞不過專業選擇問題。無論是基於對本專業的愛好,還是基於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專業。熱門專業也好,冷門專業也罷,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發展前景。世上沒有好專業差專業之分,只有學的好不好學的透不透,自己在專業上有沒有埋頭鑽研過,有沒有在專業領域取得優於周遭人的成績,比如熱衷用實驗探究世界本質,熱愛用知識當做武器為自己博位。無論選擇本專業還是跨考,都要基於對個人的深刻分析和準確定位。

其三,目標院校。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天賦、運氣,而是選擇的勇氣,奮鬥的決心,堅持的毅力以及對抗一切惰性的破釜沉舟。考研目標院校對於初試達到國家線以上,尤其是達到目標院校以往復試線,能否拿到第一志願院校的複試通知至關重要。院校的選擇要根據個人專業能力,學習能力等綜合衡量,不是越高越好,也不能妄自菲薄。適合自己的,多去了解目標院校以往錄取的數據,尤其是最近幾年的錄取分數線,可以避免目標院校的盲目選擇。

其四,考研規劃。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天才和勤奮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她是幾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產婆。”考研之路是艱辛的漫長的煎熬的甚至是孤獨的,那些成功上岸的人,無一不是都經歷了種種艱難的精神體力包括意志的磨鍊。沒有詳細規劃的考研,沒頭蒼蠅一樣東抓一把西抓一把,一開始就註定了作為考研大軍分母的悲慘結局。每個階段的規劃,每門學科的規劃,對自己學科的短板的規劃,要不要參加輔導班,參加什麼機構的輔導班,考研資訊的來源,包括關注哪些考研輔導老師,有沒有與往屆上岸學長學姐取得聯繫,從他們那裡獲取經驗,都很重要。

考研,是一個重要的決定,一個艱難的選擇,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能否抓住,取決於你的決心毅力和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