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靡一时的杜郎口中学现在怎么样了?

传奇286090511


曾经的辉煌其实是靠吹牛逼吹出来的,当年我们单位也组织老师前去参观,我听了一节物理课,是平面镜成像,当年的教材上没有任何结论,只能靠实验进行收集数据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可是我听的那节课是新授课,自始至终没有老师在课堂上上课,都是学生们自己学习,也没有用任何东西做实验,但有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结论归纳的头头是道,我真不知道人家学生是怎做到的?总感觉是故弄玄虚弄虚作假,但有人却热衷去学参观学习。


伯乐7722


2008年,我教小学,校长租车带领我们一行六人去了杜郞口。清楚地记得我们看到杜郞口的校园,教学楼,课间操,慨叹那得是多么大的上级部门鼎力支持,才有的规模。

前去参观学习的老师,根据需要随便进出课堂,我进的英语教学班。年轻的英语老师,在和学生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内容是英语音标,当时特别感兴趣或者准确地说,被那种场面震撼了:老师动作娴熟,学生喊声如雷。又观摩了学生们的生物课,他们合作学习,学生讲课,讲得头头是道,全程老师不在现场。如果说英语课是震撼,生物课就是精彩。

回来后,校长立马给每个教室定制了六块黑板,全科开始使用杜郞口教学模式:开放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生自己讲。期间有同事质疑:英语单词应该由老师教授才行,学生自己怎么正音?这是当时唯一不和谐的声音。

这种情况坚持了一年多,听说县城某中学撤掉黑板了,某校长指出了不足,我们校长也不再坚持,这样,风靡一时的杜郞口课改模式徐徐降下了帷幕。

杜郞口课改模式的跌下神坛,有很多原因,这里面与媒体宣传、过度消费教育的执行力也有很大关系。做教育不像做快餐,想通过异军突起来获得教育上的红利,总有消失的那天。至于其他,但愿我们都会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是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的。照搬照套,拿来就用,总得有自己的灵魂才行。

反观我们自己:那些年我们在用自己心理预期去寻找外部的切合点:怎么快速提升教学成绩?这种最原始的出发点,让我们很多人违背了教育规律,盲目跟风,照搬照用,最后东施效颦后,再回归平静。

不知道过多久还有一种模式刮到教育的阵地。





水上晨阳


杜郎口没落了,也许曾经的辉煌也只是海市蜃楼而已,我只上那里学习了两天,应该说我没得到杜郎口精髓,凭感觉没有内涵,更没奇效,我们坐大客车去的杜郎口,路非常差,我很纳闷,这么著名的学校县里的领导怎么不把路修好?到了学校,我听了三节课一节数学一节历史一节美术,实际上说听课不准确,应该是看了一些学生的表演,特别是数学课,既象表演,又象超市,很假很松散,专家可以使劲夸,我这个20几年教龄的教师看不懂,我对美术学科感兴趣,观看美术课后很失望,没有惊艳,甚至市县优质课的成熟都没有。我想到杜郎口美术教师办公室交流一下,那里的美术老师说学校规定不让学习者进办公室,只能到指定地点学习参观,不知道美术办公室有何机密?一个好学校应该学生爆满,我去参观时杜郎口大约一千左右学生,是没有生源,还是没有教室场地?如果杜郎口素质教育那么好,肯定会培养很多好学生,对本县的高考影响大吗?教育需要脚踏实地,需要按教育规律循序渐进,把老师当导演,把教室当超市,可能一时繁华,久了都看透了,自然就凋谢了。


此去经年190687522


前几年,我们学校校长参观“杜郎口”后,买回来了一推介绍该校教学经验的书。我浏览到一个课例《天净沙.秋思》。它是个课堂实录。课例中学生的回答:言简意赅,用词精准,堪称精辟。外行人一看就会觉得“杜郎口”的学生实在太了不起。我们都是读过大学的人,我也在80年代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毕业的。惭愧的是我不能回答出如此标准的问题。退一步说,该校初一的学生就能准确无误的用语精整。那还要在初三、高中再学语文吗?。于是,我当着同事面说“杜郎口”是个高明伟大的骗局。之后,我就把介绍“杜郎口”的“经典著作”抛到垃圾堆里。


我本善良123安


我们学校当时就派了高几批老师去学习杜郎口和昌乐二中,回来后校长就逼着这些老师必须用导学案,必须学生讲课,当时所有老师和学生都反对,但是老师是敢怒不敢言啊,只好陪着领导一起演戏了,当时我们的疑问就是那穷山沟的教育模式如果真好的话那些名校怎么不采取他们的模式,例如我们的东北师大附中这样的学校怎么不用杜郎口模式呢?后来那个校长滚蛋了,我们也回归到了传统教学,就是因为学校老师不讲课,学生讲课,从那时候起学校名声越来越差,招生质量直接降低了。


茉莉清幽2


三十年前,我们搞目标教学,老师备课几乎连师生对话都要备好。那时候我就觉得荒唐。后来,许多学校搞了许多模式,我也认真看了不少,值得学习的地方当然有。

但是,我永远也不肯改变自己的课堂理念:每一堂课,当然要做好准备,但是,每一堂课,我都坚决把它当成我们师生共同探索的处女地,我希望我们能够认真的寻找早知道会有的果实,可是,我更期待和孩子们得到不时的惊喜!

我坚决反对模式,我喜欢和孩子们在有时有点乱的讨论中蹦出灵感的火花和快乐的火花!

正是因为这样,教书30年了,我不但没有厌倦课堂和语文和孩子,我反而更加喜欢,而且,学生们也喜欢我叫我搞笑老师,只是,我的考试效果总是到不了前头,这让我只能把骄傲藏在心里,把歉意写在脸上……


青少年美学实验者


很多人都在问:曾经风靡一时的杜郎口中学现在怎么样了?



目前,关于杜朗口中学的公开消息还真不多。

目前杜郎口中学的现状

1.喧嚣之后回归平静,回归到一个学校平常的样子,和其他普通学校一样安安静静办学。

2.自2015年起,就几乎不向外发布任何公开消息,也是按照学区划分招生,只招收学区范围内的学生。目前,学生人数没有以前多,但比周边同类学校的学生数还是多得多。

3.目前,杜郎口中学已经取消了导学案,领导和教师也很少对外做教学方面的交流。

4.崔其升校长,仍然还参加一些学术活动,只是很少在媒体上露面,媒体的报道的比较少。

5.全国学习课改名校的热潮已经退去,教育又一次回归常态和理性。目前,很少有人去探访参观杜郎口中学。



杜朗口中学的起落,正好印证了教育规律不可违背这句真理。

遵循教育常识,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这是对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不反对改革创新,但也不支持浮夸之风。改革创新的前提,必须是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革创新,一定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不断继承,完善和再生创造的过程,任何一种迅速膨胀和一夜成名的东西都是泡沫。



客观公正的评价杜朗口中学,他们在探索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有许许多多值得肯定和可圈可点的地方。杜郎口中学课程改革的价值,并不在于他们的教学模式和导学案,而在于一些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迄今为止,没有人反对杜郎口中学提出的,以学生为本,让课堂变成学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解放学生,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发展学生等等理念。



其实,不应该把某一个人的倒台和杜郎口中学绑在一起。应该一分为二,客观公正的去评价它的客观存在,既不夸大,也不贬低,更不抹黑。更多的应该听一听,茌平县杜郎口当地老百姓和学生对这所学校的评价。

杜郎口的回归对于教育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对茌平县杜郎口镇的老百姓和孩子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朴朴实实做教育,踏踏实实做教育,安安静静做教育,有什么不好的呢?


教育探微


08年,杜郎口正红火时,去过那里,参观学习十多天,参加了杜郎口中学的培训班,全程观看了那里的教学模式,买了很多书,绝非走马观花,真真正正的深入课堂,甚至一天不落的参加了学校的晚自习。和学生,教师私下里交谈过。怎么说呢,作为我个人来说,全部接受杜郎口教学模式,还是有心理障碍的。整个杜郎口的教学模式,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下,很多的。但是,我极其固执的认为,如果一个优秀的教师,不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来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教育学生,而是让学生主宰课堂,什么自学互学,那还用老师做什么?大家都读过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吧?如果没有藤野先生抑扬顿措的声音,又怎么会有鲁迅先生深刻的记忆呢?我固执的认为,老师,就要做老师该做的,认真教书,学生,就要做学生该做的,好好学习。对不起,崔校长,您的洗脑,在我这里,没起作用!可能我就是一块榆木吧!




落叶归根xx


关于杜郎口中学,我将在本文中谈三点:第一,曾经的辉煌;第二,跌下神坛;第三,现状。

首先,简要说一下杜郎口中学曾经的辉煌。

杜郎口中学是《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杜郎口中学能能够快速红遍全国,与该报的宣传密不可分。

作为一个乡镇中学,当初一没有资金,二没有师资(老师主要是中专毕业生,还有不少是非师范类的毕业生),三没有好的生源(划片招生,不能掐尖招生),四没有专家的引领,五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杜郎口中学曾经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

例如,2006年中考,268人报名参考,结果267人考上了重点中学。

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学校领导带的班级成绩不在前三名,立即下马”——当年学校定下的这一狠招,可以说全国没有哪个学校敢这样做,杜朗口中学的校长崔其升能够制定这样的规则,不能不让人钦佩。不成功便成仁,这种拼命的态度,难怪出成绩。

杜郎口中学当时给老师的待遇让人非常羡慕:2000年代,老师买小车,学校补贴3万元,考驾照学校全部报销。学校每个月给学生160元的生活补贴,免费发校服……

学校的钱哪里来?全国各地去杜郎口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是要买门票的,这为学校争得了很大的资金来源。

很多学校回去之后模仿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例如,我们这里曾经有个高中回来也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模式,改称为“163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自习,一节课老师讲课不得超过10分钟。

但是,结果发现,一节课只是少数同学表演的天地,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成绩较差的同学来说,每节课不过是成了呆若木鸡地看别人表演的观众。那一届试验的结果是高考成绩一塌糊涂,所以大张旗鼓宣传的模式被取消了。

其次,谈谈杜郎口中学跌下神坛的简况。

杜郎口中学的成败与《中国教师报》的记者李炳亭有很大的关系。他写了《杜郎口旋风》《高效课堂“二是二”条军规》等8部专著,用来宣传、包装和推出杜郎口中学,他一手打造了杜郎口中学的“高效课堂”模式,他还因此被封为“课改之父”。

然而,2016年11 月 18 日,李炳亭因利用职务之便受贿近百万在海淀区人民法院受审,使杜郎口中学跌下神坛,人们此时才明白,杜郎口中学不过是骗子用来敛财的工具。

虽然一所中学的成败不能归于一个人,但李炳亭犯罪的新闻一时让全国人民哗然,很多当年就对杜郎口中学提出质疑的人士如释重负,感觉到正义得到了伸张。假大空的东西长久不了。

最后,谈谈杜郎口中学现状。

第一,杜郎口中学现在已经做了很大的改革,一直在进步。

虽然教室里面依然没有讲台,依然是四周都有黑板,依然是学生在那里展示,依然是老师在一旁观看和进行评点,但是从本质上来讲,杜郎口中学中学的课堂流程已经发生了变化。杜郎口中学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改进,现在已经取消了当初的导学稿,“三三六”模式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杜郎口模式还是有它的先进之处,确实可以培养一部分学生的自信,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方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不容易开小差。

杜郎口中学中学不买生源,不弃差生,踏踏实实地搞课堂改革,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像某些高中,向全省掐尖招生,一地独大,值得各地农村中学学习,让城市高中汗颜。

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高度评价:杜郎口中学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育过程,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能力,成为积极主动且全面发展的人。

第二,学校的老师积极向上,敬业精神可嘉。

不管外界如何评价,老师们依旧把学校的工作当做自己的事情,当个人利益是与学校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都是自觉地服从学校的安排,无可厚非。

该校校长崔其升把这个当年县教育局打算撤销的薄弱学校,做成了闻名全国的中学,他的执着与理想,坚持改革的精神,不断前行的精神,值得称道。

对于外界来说,杜郎口中学已经没落,但对于当地人来说,杜郎口中学依旧是他们的寄托,他们的骄傲,他们的未来。


大希教育园地


杜朗口,一所吹起来的学校!我两次公费一次自费探其究竟,后来写了《十问杜朗口》。1,佩服崔其升灵活的商业头脑,硬是通过砖家媒体站台把学校办成了泡沫式景点挣钱,同时自己到处讲座捞金。2,杜朗口的教学效果源自于师生加班加点(11节/天,28天/月)而非什么新的教学模式。3,所有参观学习者看到的都是表演,常规教学楼禁入(本人假冒家长进入,常规教学不比我们强)。4,杜朗口事件,正切合了当时教学改革的呼声高而又苦无榜样可学,现在看来,其实是件彻头彻尾的诈骗事件,可无人去担责。5,杜郎口事件,打脸了许多专家和大媒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