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命不同價 殘酷的現實或許被改寫

2020年3月2日,可能成為歷史記載的時刻。河北高院發佈,關於開展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城鄉統一試點實施方案。消息稱:“同命不同價”一直備受社會詬病,根據現行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在計算賠償數額時,傷殘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存在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兩個不同標準,並且存在很大差距。此次,河北高院在全省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和雄安新區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統一適用城鎮標準,旨在使城鄉居民獲得公正、平等的人身損害賠償,有助於進一步實現城鄉居民權利平等,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意義重大。

看到這條消息,小編差點熱淚盈眶,為什麼呢?因為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之間,差距真是太大了。

幾天前,小編在黑龍江的一個親戚因為出車禍去世了,他的家人給我打了電話,他們想訴訟索要賠償,問一個25歲的生命能得到多少賠償。當時小編毫不猶豫的說,醫療費、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失費等,共計100多萬元。可是回到家以後,小編覺得有些含糊,趕緊查了查,發現小編還真答錯了,大錯特錯了。

影響賠償額的大頭是死亡賠償金,按照法律規定,死者年齡在60歲以下,死亡賠償金是“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客觀標準,以二十年固定賠償年限計算。”

根據北京市統計局2020年1月公佈的數據,2019年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49元,按照20年計算就是1476980元。而黑龍江省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9年黑龍江省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945元,按照20年計算是618900元,兩地在死亡賠償金這一項的差額在858080元,不同地域賠償額度不同,是因為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如果同樣都是北京戶口,也可能會出現這種現象。

同命不同價 殘酷的現實或許被改寫

有個律師曾經跟小編吐槽說,他太難了。在一起農民遭遇車禍死亡理賠案中,對於死亡賠償金的數額,這位律師不會算了。

同命不同價 殘酷的現實或許被改寫

原來,從2018年開始,北京市統計局為了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對社會不再公佈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取而代之的是北京市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因為沒有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標準作為參考,這位律師準備按照全市居民收入的標準計算了賠償金。可庭前會議時,法官“似乎有不同的看法”。雖然北京市統計局提出“北京市城鎮化進程加快”,不再公佈農村居民的數據,可每年年初,交管局、法院等單位,依舊結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計局、民政局的數據,下發了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數據作為參考。

同命不同價 殘酷的現實或許被改寫

於是賠償款的數額就有了三個標準:按照統計局公佈的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756元計算,20年的死亡賠償金為1355120元;按照統計局公佈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49元計算,20年的死亡賠償金為1476980元;而按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28元計算,20年的死亡賠償金為578560。這三組數據差額不是一般的大,這位律師遇到的正是河北省高院提到“同命不同價”的問題,而對於他來說,選擇起來有三個難題:

第一難,尋找計算依據難。在撰寫民事起訴狀時,律師要寫“依據×××公佈的數據計算”,可北京市統計局沒有對社會公開農村數據,律師總不能寫“按照內部通知”“某微信號公佈”“某刊物登載”來寫吧;

第二難,舉證難。根據證據規則,“眾所周知的信息”不用舉證,統計局公佈的數據,算是眾所周知的信息,不用舉證。但是統計局沒有公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這一項,律師如果使用某個數據,該如何舉證呢?

第三難,解釋難。出車禍死亡的農民兄弟早已經不種地了,他住上了樓房,開起了小車、做起了生意。可因為農業戶口,一下子賠償款少了近百萬,律師是很難向當事人解釋的。

同命不同價 殘酷的現實或許被改寫

以上正是“同命不同價”現象最真實的寫照。針對這個問題,相關部門也在逐步進行解決。隨著2020年3月2日,河北高院發佈試點實施方案《試點範圍內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統一適用城鎮居民賠償標準》,為解決“同命同價”走出了關鍵一步。從“同命不同價”到“同命同價”,展現的是權利的平等、生命的尊嚴。“同命同價”既維護了憲法權威,又真正實現城鄉居民人身權利的平等保護,促進了社會的公平正義。希望最高法能夠支持這種做法,並在全國法院推進,全面解決“同命不同價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