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脆弱”期,70后为何成“离婚主力军”

70后这代人很悲催,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的,从小就被灌输“好人有好报”、“吃亏就是福”……这代人基本上都很“懂事”,属于“放养”的,兄弟姐妹好几个,家庭观念比较强,骨子里一般比较善良,有正气,也有责任感。客观的讲,70后相对80后、90后的人来说,在婚恋观念上比较传统,然而让人不解的是,70后却是离婚率最高的人群。

人生“脆弱”期,70后为何成“离婚主力军”

70后离婚,大多都是“钱”惹的祸

这几年,70后的离婚率特别高,已成为“离婚主力军”。按道理讲,70后都步入中年,要奔五的人了。这个年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职场没有了竞争力,而且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正处于人生抗风险能力最弱的时期,更应该夫妻互相扶持,共度中年危机。可现实中,很多70后却在人生最“脆弱”的时刻,遭遇婚姻危机。

生命已过半,婚姻也早已经过了“七年之痒”,70后为何还要离婚?根据统计,70后离婚的最大杀手是经济原因。70后大多是“穷二代”,很多人没有“富爸爸”可以依靠,基本靠自己白手起家。混得好的70后,有钱有闲,有些人“饱暖思淫欲”,想抓住青春的尾巴潇洒一回,因出轨而婚姻解体。而混得不好的70后,真切感受到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滋味。有些女人在拜金享乐的潮流下,对身边的男人有了诸多不满:你也是大学毕业,为什么人家当上局长了,你连正科都没混上?为什么同学买了豪宅宝马,我却只能跟着你还房贷坐公交?这种比出来的失望,往往击碎女人“望夫成龙”的梦想,最终酿成离婚的结局。


人生“脆弱”期,70后为何成“离婚主力军”

78年出生的老李就是这样被离的。他天生属于乐天派,没有什么野心,只求平安健康就好,一直在工厂里按部就班,每个月四五千工资,不多也不少,日子还过得去。但是,老婆是个要强的人,眼看着身边的人混得越来越好,她就特不甘心,总是莫名地发脾气,把怨气撒到老李身上,埋怨老李不是个男人,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挣这点死工资连家都养不起,还让自己跟着吃苦受累。吵着吵着,两人感情越来越淡,心越来越远,最后女人出轨另攀高枝,扬长而去。

忍了15年,我想为自己活一回

70后那个年代,不像现在这么开放,大多数结婚都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个年代普遍经济条件不好,很多是为了生活凑在一起,根本不懂什么“三观”,也不懂什么是爱情,看着顺眼差不多就行。有的并不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只是因为年龄大了,不想让父母为自己的婚事而争吵、操心,草草地就结婚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网络、手机早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接触的信息多了,视野也开阔了,自然对婚姻有了更多的思考,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契合。经过岁月的侵蚀,感情已经褪色,如果不能转变成亲情,“先结婚后恋爱”的婚姻很容易就风雨飘摇。以前为了生活、为了孩子,可以忍着,而今天,在经济上不需要依赖对方了,孩子也渐渐长大了,就不想再忍了。因为,有的婚姻真的是生不如死。


人生“脆弱”期,70后为何成“离婚主力军”

46岁的王女士,孩子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她就迫不及待地走进民政局办离婚手续。她是性格比较柔弱的人,没有什么主见,是什么都听父母话的“乖乖女”。当年,父母做主为她找了个村子里的“能人”。男人的家庭条件比她家好很多,就是大男子主义比较严重,什么都要听他的,家务事从来不管不问,回到家就跟“老爷”一样,沏茶倒水、好酒好菜伺候着。男人脑子活,开始跟别人去北京打工,后来自己干,还成立了公司做了老板。男人有钱了,接触的人也多了,思想观念也变了,两人的差距越来越大,除了孩子这个话题,再也没有什么话可说。后来,男人外边有了别的女人,他们的婚姻成了丧偶式婚姻。王女士也想过离婚,但是害怕影响孩子,就选择了忍气吞声。可是,“忍”字头上一把刀,这些年她常常偷着流泪,在孩子面前还要装作若无其事,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拿到离婚证的那天,她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冲她微笑。

余生很贵,请对自己好一点

70后,已过了不惑之年,经历过人生的沉浮,也目睹过生死的更迭,活得明白了,更加懂得珍惜自己。“如果可以凑合,有人可以依靠,谁又愿意离婚,选择独自坚强?”这恐怕是70后离婚者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人生“脆弱”期,70后为何成“离婚主力军”

每一个70后离婚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无不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和勇气走出婚姻。这个年纪,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真情,更渴望归属,也就对自己的婚姻有了更正确的审视。如果没有感情可以坚守,婚姻里只剩下钱和性,那么再走下去会很难。

70后,历经沧桑,不是感情麻木了,而是懂得把最真的爱留给值得的人。余生很贵,不要在一个不疼惜自己的人身上浪费时间,对自己好一点,怎么幸福就怎么活吧。

���(��\u001f\u001c\u001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