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愛養貓的藝術家嗎,有哪些?

微兒美術


喜歡貓的藝術家非常多,西方的畫家中如達利、杜尚、安迪沃霍爾、畢加索、馬蒂斯等都是愛貓之人。中國的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等人也是非常喜愛貓的,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貓的身影。這些作品中不乏諸多拍出高價之作。

和常人相同的是藝術家喜歡貓,是因為貓的溫順或孤傲氣質,喜歡貓的陪伴。和常人不同的是,貓咪往往能為藝術家帶來無數的創作靈感。

一 “愛貓是我的繆斯”類藝術家

  • 安迪沃霍爾因為對貓的喜愛創作了一部“喵星人”手冊,《25只叫Sam的貓和一隻藍咪》這部手冊風格豔麗,充滿童趣。更有意思的是,這部貓咪手冊是安迪沃霍爾和他同樣是貓奴的媽媽一起創作的。
  • 徐悲鴻也喜歡貓,並把貓放在自己的作品中,他還曾經畫過貓送給徐志摩。他很重視別人對他畫作的評價。曾問別人他的哪些作品創作的最好。大家紛紛誇讚各類作品。但他唯獨對楊建侯的誇讚最為滿意。楊建侯說:先生畫的貓最好。從這個側面我們也能看出徐悲鴻對自己的貓的重視程度了吧。

二 愛貓愛到骨子裡,實用型藝術家

齊白石也養貓,更畫貓。前幾年他的一幅作品《虎》在香港拍賣,有些人誇讚,有些人質疑,齊老先生怎麼把老虎畫的和貓一樣啊。這些老虎毫不兇悍,卻像貓一樣慵懶地躺著。這足以看出貓咪對齊白石的影響之大。

除此之外,齊白石水墨畫裡《油燈貓鼠》的畫風既幽默,也能看出齊老先生家的貓可不是實用型的。畫面裡,老鼠偷油,貓卻坐在地上守候觀望。於是他在畫上題上了這樣的字:“昨夜床前點燈早,待我解衣來睡倒。寒門只打一錢油,哪能供得鼠子飽。值有貓兒悄悄來,已經油盡燈枯了。” 表面上埋怨貓咪的袖手旁觀不作為,實際表現出了對貓咪的嗔愛之情。後來這幅作品以448萬元的天價拍賣售出。

三 貓是藝術生命的全部的藝術家

英國藝術家路易斯·韋恩對貓的喜愛可以說已經滿的要溢出來了。貓不僅是他創作的主題,更是他藝術生命的全部。

路易斯·韋恩的妻子艾米麗曾患癌症,路易斯為了減輕她的痛苦,並讓她的心靈得以安慰,特地送給她一隻名為Peter的小貓,為討妻子歡心還為Peter畫“寫真”投稿給雜誌和報紙。雖然這些行為沒能挽留住妻子的生命,但這樣的陪伴也多了幾分溫暖。妻子去世後,畫貓更是成了路易斯生活的重心。他與其他畫貓的藝術家不同的是:他筆下的貓有人的行為和神色,這既是一種對人的思念之情,也同時是把貓當作了自己一生的夥伴。  

四 畫貓畫得最學術的藝術家

如果說在畫貓上最較真最認真的藝術家,那非達芬奇莫屬了。

他曾創作《貓的位置與動作研究》,完全像一本科學論證書一樣,幾十只貓擺出不同的姿勢和動態,每個個體都能單獨成畫。達·芬奇也對這幅作品非常滿意,曾寫道:“這個最小的貓科動物是一件傑作。”

除了在畫作中我們能看到貓咪和畫家依偎的身影。在電影中,也同樣有這樣的題材。晚年潘玉良與一隻白貓為伴,這隻白貓是她貧困與孤苦的晚年唯一的精神寄託。因此貓在她的作品裡出現的頻率也非常高。懶散的小貓和裸體女人相互依偎,就像畫家自己和她懷裡的白貓。

藝術家們對於貓的情感一方面源於他們情感上的抒發和依賴,以及藝術上的創作需求,另一方面,像貓這麼可愛的生物誰又會不喜歡呢?

 

  


畫畫的有一


齊白石和貓

說到齊白石的畫作,你最先想到的是蝦?不,作為貓奴最先想到的應該是貓吧?《油燈貓鼠》這幅作品就曾因幽默的情節感和趣味的題字,賣出了448萬元的高價。齊白石不僅畫貓也養貓更愛貓,當他沉浸於創作時,貓咪就會在一旁靜靜的看著陪伴著。或許齊白石的畫作多以魚蝦蟹為主題,都是為了獻給家裡的喵星人的也說不定呢?

無獨有偶,說起徐悲鴻,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畫馬,但貓奴們卻心繫徐悲鴻筆下那富有靈性的貓。徐悲鴻的畫作多以馬為主題,更多地是為了表明自身遠大的志向,而畫貓更多是為了送給朋友的。在1930年,徐悲鴻就曾將畫作《貓》送給徐志摩。作品《牽牛雙貓》也曾以573萬元的高價拍出。

徐悲鴻《貓》 齊白石《油燈貓鼠》

當然,除了國內的文人墨客們愛貓,國外的藝術家們也同樣和貓咪有著不解之緣。達芬奇就曾說過“這個最小的貓科動物是一件傑作”,作品《貓的位置與動作研究》一定值得你細細研究。

畢加索愛貓也是毋庸置疑的,貓咪的身影也經常會出現在畢加索的作品中。據說畢加索成年後常去的地方就是當地的4 Gats咖啡廳(加泰羅尼亞語“四隻貓”),現在它也有了一個別名“畢加索咖啡館”,據說這裡的菜單是當年畢加索設計的哦。雖然這家店開在不起眼的小街道上,但如果去到巴塞羅那,也是有必要打卡一下的了。

畢加索和貓

在這些藝術家們的世界裡,貓是最好朋友、最默契的夥伴,也是十分重要的創作元素,能帶來無盡的創作靈感。你說貓咪是藝術界的寶藏?不,貓咪是不會就此在停留在藝術界的,貓咪的世界想必也是明白學無止境的道理的。文學界、物理界、甚至哲學界,這些大神們可都是靠著一雙雙貓爪在背後推動的呢,為了兩腳獸們,喵星人也是操碎了心啊。

要說混跡於科學界的貓,那可不少。最耳熟能詳的貓想必是“薛定諤的貓”了吧?嚴格說這可能還是一隻跨界貓,科學界、哲學界、物理界都能從這隻貓得到啟發。為什麼是“貓”呢?光是這個問題我已經需要思考很久了嗯。牛頓也曾飼養了一大一小兩隻貓咪,為了不讓貓咪影響自己的工作,也為了讓貓咪能夠自由的活動,貼心的牛頓為貓咪發明設計了貓門,讓貓咪能夠自由地出入,這個暖心的發明也被一直沿用了下去。

薩特和貓

如果說牛頓給了貓更多的自由空間,那薩特一定是給了貓更多寵溺,據說薩特在埋頭寫稿時都要抱著貓咪,不捨得把貓咪放下來。雖然說是筆不離手,但貓也是絕不能離手的啊。

如果你問我最想去哪裡擼貓,我想是海鳴威的故居吧。海鳴威愛貓,在生命結束前,他寫下遺囑將庭院留給了自己的貓,留下的遺言也依舊是“晚安,我的小貓”。據說如今在那裡居住著大約50只海鳴威貓,也就是罕見的六趾貓咪,希望我也有幸能見到象徵著幸運的六趾貓吧。

海鳴威和貓

號外號外!聽說貓jio已經伸向了政治界?1997年,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塔爾基特納市,就曾有過一位貓咪市長Stubbs,並任職了15年之久。2013年墨西哥市長選舉中,就有一位喵星人莫里斯參加,並獲得了超高的互聯網支持率。據說林肯也曾在白宮養了四隻貓咪,還時常會與貓咪對話。

種種跡象表明,以賣萌為絕招的貓咪們都已經深入人類內部,喵星似乎已經掌握不少地球的秘密,真是細思極恐啊!你也想要成為各界的大神嗎?養貓的技能似乎要趕緊get起來了呢。








月亮肩上站著北


“我覺得藝術家和貓很相似,他們都充滿了神秘色彩。兩者都經常會被認為冷漠又以自我為中心。”

維隆,杜尚,雷蒙杜桑和他們的貓

Nastasi指出,貓傾向於和主人共存,通常比狗需要更少的關注,是寵物中比較獨立的。她還說:“這一點對藝術家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他們的注意力通常都在自己正在創作的作品上。他們和貓之間有種互利共生的關係,在創作過程中有時候會與世隔絕,貓能給他們帶來一些生氣,但同時保證他們獨處的時間。”

世界著名攝影大師 愛德華•韋斯頓(Edward Weston)

這本書背後的靈感源於Nastasi工作的一個網站,在讀了一篇關於Tracey Emin和她的愛貓Docket的文章之後,Nastasi寫了一篇簡單的藝術家和他們貓的文章,而Nastasi自己的貓也剛剛去世。一個出版社發現了這篇文章,於是一個項目就產生了,Nastasi從圖書館、影集以及藝術家的家人那裡尋找資料,來表現貓與人之間的柔情一刻。

說到齊白石的畫作,你最先想到的是蝦?不,作為貓奴最先想到的應該是貓吧?《油燈貓鼠》這幅作品就曾因幽默的情節感和趣味的題字,賣出了448萬元的高價。齊白石不僅畫貓也養貓更愛貓,當他沉浸於創作時,貓咪就會在一旁靜靜的看著陪伴著。或許齊白石的畫作多以魚蝦蟹為主題,都是為了獻給家裡的喵星人的也說不定呢?

無獨有偶,說起徐悲鴻,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畫馬,但貓奴們卻心繫徐悲鴻筆下那富有靈性的貓。徐悲鴻的畫作多以馬為主題,更多地是為了表明自身遠大的志向,而畫貓更多是為了送給朋友的。在1930年,徐悲鴻就曾將畫作《貓》送給徐志摩。作品《牽牛雙貓》也曾以573萬元的高價拍出。






夜舞花妖姬


古代有陸游,現代有老舍,王朔,他們都寫有關於貓的作品。

如陸游的巜詠貓詩》:霞照濃芳依翠,貓逐舞蝶迷香。御製並書。天下一人。

又如老舍筆下的貓: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說它老實吧,它有時候的確很乖。它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麼事也不過問。可是,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去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麼呼喚,它也不肯回來。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麼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響動,又是多麼盡職。它閉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從他們對貓的細緻的描寫可看出他們喜愛貓的思想感情。




青草安青


我讀楊絳先生的文章,對於那隻叫花花兒的貓印象,實在過於深刻,為了這隻貓,錢鍾書變成了徹頭徹尾忠誠,打架罵人都不怕的貓奴!即使優雅如錢老,也有出言不遜大加諷刺的時候,這是因為何事?說來也好笑,居然是因為一隻貓!

錢老其實是個正宗愛貓人士,也可以說錢家一家都是貓奴。據楊老的文章,曾經錢家與梁思成家同住在清華,而且是鄰居。錢家養了一隻寶貝貓叫花花。很巧,梁家也養了一隻寵物貓,同樣是寶貝非常,林徽因將其稱之為全家“愛的焦點”。

這兩家養貓人成了鄰居,本應好生交流,其樂融融。可惜這兩位小寶貝脾氣不合,無法和諧相處,一遇見就總是要打架,而錢家的花花寶貝年紀小又瘦弱,每次打架都要敗陣而逃。

楊先生曾回憶,兩個貓兒打架之時,丈夫就拿著竹竿倚在門框上聽著動靜,如若自己家的花花落了下風,就急忙趕出去用竹竿加以協助。這樣一代文豪,居然愛貓如此,還做出幫貓打架這般幼稚可愛之事。

他愛貓,自然也經常借貓來做文字隱喻。錢老在《貓》中曾極盡全力地毒舌筆下人物李太太,“在一切有名的太太裡,她長相最好看,她為人最風流好爽,她客廳的陳設最講究,她請客的次數最多,請客的菜和茶點最精緻豐富,她的交遊最廣。並且,她的丈夫最馴良,最不礙事。”

文字間一直在明裡暗裡說這位太太愛操縱許多異性朋友,好像變戲法一樣,有本領又拋又接,“兩隻手同時分顧到七八個空中的碟子”。雖然錢老沒明白說,但言下之意很顯然,這個太太交際太過熱切,他不喜歡,順帶著這位太太的伴侶也讓他嘲諷了一頓。

在文章中,這個李太太有才華有品貌,除卻愛辦文化沙龍之外,也沒什麼太大毛病得人詬病。這太太還有個愛好,那便是愛貓。

但這太太的貓老是欺負文中主人公的貓,人們在讀這篇文章之時,總會聯想這位李太太是否暗指林徽因,先生暗指其丈夫梁思成。

梁林二人也沒有對這篇暗諷文章做出過回應,但風言風語不斷,不禁讓人猜測林是否有些不妥當之處。

錢老是個放飛自我的人。同個時代的大亨沒有誰是他看得起的,沒有誰是不被嘲笑的。他的《貓》裡譏諷徐志摩愛慕有夫之婦,說梁思成論文是外國人代寫,有頭有臉例如梁實秋、林語堂、周作人、蕭乾等多位民國大師皆有一一映射,無一不是譏諷……

他的毒舌本色,即使是真誠誇讚一個人,也需得挑出些毛病來,在譏誚之餘說上點好話。

其實他的毒舌是廣範圍的特質,有些時候只對事不對人,雖然說有些情商低亂說話,但是在一片恭維之聲裡能夠如此犀利直接也實屬難事,這般實實在在的真話,也只能由錢老口中說出才不會讓人難受。

錢的毒舌自小就有,在進大學外文系後,吳宓教授對他十分喜愛他。每次上完課,都要專程留下他,與其聊上好一會,詢問他對自己課堂的意見,這個時候錢一點客氣也不講,直接指出“不怎麼樣”。

這般出言不遜恃才傲物,學校教授都不曾生過氣。錢的老師曾這樣說:“他的狂,並不是孔雀亮屏般的個體炫耀,只是文人骨子裡的一種高尚的傲慢。”

自古文人相輕,錢老這般有資本狂妄的文豪出言不遜也能為人理解,能夠堅守本心,始終像個孩子一般無視俗世規則也實在是一件極為難得的事。





納新老師


畢加索、達利、安迪·沃霍爾……一些有名的畫家和雕塑家背後都有一隻愛貓。

有時候覺得藝術家和貓很相似,他們都充滿了神秘色彩。兩者都經常會被認為冷漠又以自我為中心,都適合獨處。

村上春樹與“彼得貓”

村上春樹從小就非常喜歡貓,他有一隻“彼得貓”,甚至以“彼得貓”為名,開了家酒吧。酷吧!他在一本自傳裡,回憶那段時光:“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夜裡,就把貓放在膝蓋上,一邊啜幾口啤酒,一邊寫起我的第一篇小說,這至今都是美好的回憶。 ”

村上春樹與“彼得貓”

荒木經惟與愛貓奇洛

假如沒有貓,“老流氓”荒木經惟可能會多找幾個情人,但是有了貓以後,情人明顯減少。

荒木經惟與愛貓奇洛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它在荒木妻子陽子死後,陪伴了荒木:“我特別留意奇洛偶爾驀然凝望陽臺景緻的時刻——也許是某種醒悟,或是不斷地思考、觀望、聆聽、望向天際等等,就這樣靜止不動地看著外頭。這種背影完全征服了我,其中似乎包含著人生的無奈,向我訴說著許多故事。”

安迪·沃霍爾,與25只愛貓

安迪·沃霍爾出生於一個斯洛伐克移民家庭。沃霍爾與母親關係非常親密,茱莉亞鼓勵他開拓在藝術和流行文化方面的興趣,併為他購買了大量電影雜誌、漫畫書,後來沃霍爾才開始畫畫、製作拼貼畫、收集明星海報。因此安迪·沃霍爾走上藝術道路是受了他媽媽很深的影響。

沃霍爾與母親超級愛貓,在他們住的公寓裡養了25只貓。

沃霍爾愛貓,養了25只貓。

白石老人養貓,也畫貓

齊白石老人養貓,當然也畫貓。他那些水墨畫裡《油燈貓鼠》是情節感最強也最幽默的一幅。畫面裡,老鼠偷油,貓坐在地上守候觀望。最有趣的是他的題字:“昨夜床前點燈早,待我解衣來睡倒。寒門只打一錢油,哪能供得鼠子飽。值有貓兒悄悄來,已經油盡燈枯了。”

齊白石《油燈貓鼠》

法國著名畫家、野獸派創始人亨利·馬蒂斯和他的愛貓

幻覺派藝術家讓·科克託和貓

具象繪畫大師巴爾蒂斯和他的貓

美國新表現主義藝術家讓·米切爾·巴斯奎特和他的貓

墨西哥女畫家弗裡達·卡羅和她的貓


蕭玄衍易


畫家 畢加索(Pablo Picasso)、墨西哥女畫家 弗裡達·卡羅(Frida Kahlo)、法國著名畫家、野獸派創始人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美國塗鴉藝術家 讓·米切爾·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英國畫家、圖書插畫家、彩色玻璃和馬賽克設計師 菲利普·伯恩-瓊斯(Philip Burne-Jones)、美國作家與插畫家 汪達·佳谷(Wanda Gag)、攝影家 弗洛倫斯·亨利(Florence Henri)、老佛爺、John Lennon、安迪.沃霍爾.....











Mandy088


1、老舍先生。在愛貓一族中,老舍先生是個比較有意思的人了。他曾寫過一本以貓為切入點的諷刺小說《貓城記》,此外老舍先生還為自己養的貓寫了一篇散文《貓》,文章中對喵主子的性格和細節描寫非常到位,靈活靈現的。

2、夏衍。據說夏公“文革”前養過一隻貓,後來夏公在“文革”中落難,被囚多年,此貓漸老,昏睡度日,乃至於奄奄一息。終於,“文革”後期,夏公恢復自由,回到家,見到了老貓。老貓仍然識主,興奮親熱,起死回生,非貓語“喵喵”所能盡表。此後數日,老貓不飲不食,溘然歸去。

3、冰心。家裡養著兩隻貓,都是白貓。一為土種,一為波斯種,長毛碧眼。按當今神州時尚,自是後者為尊為寵。偏偏冰心老人每次都要強調,她不喜歡碧眼波斯貓——像個外國人似的。她強調碧眼波斯貓是她的女兒吳青的,土貓才屬於她自己。她稱她的褐眼土貓為“我們家的一等公民”。

4、達芬奇。文藝復興時期的大畫家達芬奇也是愛貓成痴。在他許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喵星人的蹤影,其中又以Study of The Madonna and Child with a cat(聖母子與貓)最廣為人知。據說達芬奇曾說過:無論多小的貓咪,都是完美的藝術品。看來喵星人的魅力,連一代藝術大師也為之著迷啊!

5、美國總統林肯。林肯是第一位在白宮裡養貓的總統,而且還一次養了4只!另外他還有個暖心的傳聞,據說在南北戰爭時,林肯到美國南部的路上看到了3只和媽媽失散的小貓咪,立刻就命令下屬照顧那3只貓咪,其後也數次關心小貓咪的狀況,是個很有愛心的領袖!

6、英國首相丘吉爾。丘吉爾是二戰時期的英國首相,在他88歲時,他的私人秘書約翰·喬克·科爾維爾爵士送了他一隻貓咪,丘吉爾為它取名喬克,十分疼愛。為了怕他死後喬克沒人照顧,丘吉爾還特地立了遺囑,希望喬克可以永遠地在丘吉爾宅邸裡舒適地生活。之後負責管理丘吉爾宅邸的管家,在每一任喬剋死後,都會再安排一隻新喬克進住,以遵守丘吉爾的遺願。


看看雜貨鋪


很多藝術家都喜歡養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據說大師齊白石就喜歡養貓,他的畫《油燈貓鼠》這幅作品就曾因幽默的情節感和趣味的題字,拍賣出了四百多萬元的高價。齊白石不僅畫貓也養貓更愛貓,當他沉浸於創作時,貓咪就會在一旁靜靜的看著陪伴著。


徐悲鴻也是一個愛貓之人,他的畫作多以馬為主題,更多地是為了表明自身遠大的志向,而畫貓更多是為了送給朋友的。他在1930年創作了《貓》這個作品,後來送給了徐志摩。他的作品《牽牛雙貓》也曾以573萬元的高價拍出。



外國藝術大師畢加索愛貓也是毋庸置疑的,貓咪的身影也經常會出現在畢加索的作品中。據說畢加索成年後常去的地方就是當地的4 Gats咖啡廳(加泰羅尼亞語“四隻貓”),現在它也有了一個別名“畢加索咖啡館”,據說這裡的菜單是當年畢加索設計的哦。雖然這家店開在不起眼的小街道上,但如果去到巴塞羅那,也是有必要打卡一下的了。


中國書畫精英網


為什麼會說藝術家們偏愛貓及養貓,是因為他們不只是讓貓咪存在於自己的生活中,也讓貓咪活躍在自己的作品中。

齊白石不僅畫貓也養貓更愛貓,當他沉浸於創作時,貓咪就會在一旁靜靜的看著陪伴著。《油燈貓鼠》這幅作品就曾因幽默的情節感和趣味的題字,賣出了448萬元的高價。

徐悲鴻也愛養貓,作品《牽牛雙貓》也曾以573萬元的高價拍出。

還有張大千、達芬奇,畢加索、達利、杜尚、馬蒂斯……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