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東西是網購貴,線下卻很便宜的?

背手遛達


隨著現代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網購已然成為當代年輕人最為流行的購物方式。最初我們網購是因為網上買東西大部分商品確實比線下實體店便宜,因為它省去了很多中轉商費用,門店租金和人工,成本一下子下降不少,而且還能包郵送貨到家。這種一站式購物體驗剛好也迎合了當今這個快節奏又要講求高效率的社會,所以倍受人們的青睞。

殊不知,儘管網上的大部分商品我是說大部分確實省去了很多經銷商環節,省去了門店租金和導購成本,但是卻增加了一項:運輸!也許,你會問,一般不都是包郵嗎。再說了即使不包郵郵費也不貴,才幾塊,十來塊錢而已,相比前面那幾樣的成本這根本不算什麼。其實你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運輸所帶來的損耗。

其實,還是有一小部分商品,網購比線下實體店還貴呢!比如說各種瓷器,工藝品,生鮮和部分高檔奢侈品。


比如我本人上次就在網上購置了一套廚房餐具,就是各種餐盤,湯碗,湯匙全套的那種,記得當時下單300多,接近400.然後過幾天也收到貨,完好無損,習慣性好評。可是隔天和老婆去樓下逛超市發現和我們網上下單的一模一樣的一套餐具才18塊錢一個,10個也才180來塊錢。

當時身旁老婆就氣的呀,還拍了照又去跟賣家理論,結果賣家卻說這套餐具確實是160塊錢的價格,但是是從景德鎮託運,瓷器的重量暫且不說,託運中途有什麼破損或刮花的,買家都會要求重新補貨.而這些破損的都只能由賣家承擔,說完還發來一張截圖是上一個買家的因中途破損而要求重新補發貨物的兩次清單,賣家也是不得已才這樣提高價錢把這些成本平均加給每一個消費者的。

其實不光是陶瓷,還有各種易碎的工藝品,還有部分水果,生鮮之類的,它們在運輸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有些減稱,壞死,損耗的,它們線上的價格甚至都要比樓下實體店貴一些的,至於高檔奢飾品,名錶名包之類的由於海關稅特別重加之銷量有限所以一般也比那些機場免稅店賣得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