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退房也開始帶走一次性拖鞋、牙刷了”

小時候看到爸媽過分節儉,心裡總是忍不住說一句:“至於嘛!”

如今深知生活不易,自己不知不覺也把媽媽的省錢秘笈熟記於心,並且發揮到極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哪怕去住酒店,也會帶走一次性拖鞋、牙刷,想著家裡來人或許能用上。

“90後退房也開始帶走一次性拖鞋、牙刷了”


在“精緻風”盛行的現在,原來會省錢的年輕人還大有人在。對他們來說,那些曾經覺得丟臉般的行為,如今也變成了習以為常……

“90後退房也開始帶走一次性拖鞋、牙刷了”

生活關鍵詞成了“省錢”

以前覺得沒有什麼是買買買解決不了的,出門旅遊什麼都不想帶,總想著到了再買就行。就連自己也不知道,有一天能變成一個省錢的人。有多少人和小魚兒的消費觀一樣,能省就絕不多花一分錢?

關於旅遊

曾經,幾乎每個人都有被旅遊支配的恐懼,出門前媽媽恨不得讓你把家都搬上:做了點心可以在路上吃;衛生紙,牙刷牙膏,拖鞋,沒必要買,帶上就好。凡是需要花錢的地方,都能帶。

“90後退房也開始帶走一次性拖鞋、牙刷了”


現在的我們,也走上了“持家之路”。出門旅遊,會刻意選擇淡季,機票住宿都能便宜一大半;甚至選擇坐硬座夜火車,坐到骨頭散架;住最最便宜的混合N人間,晚上被一群人吵得睡不了覺。

想出去旅遊,又沒有足夠的錢,就只好選擇低配版出行計劃。

再等等,會更便宜

“再等等吧”,對於省錢專業戶來說,這已經成了一句口頭禪。比如網購會等到過幾天打折,換季期間的衣服一定會更便宜。

“90後退房也開始帶走一次性拖鞋、牙刷了”


至於各個行業的銷售淡季,也被省錢人士瞭然於心:“十月之後眼鏡店的墨鏡會打折,連四月上新價的一半都不到。”“火車上的飯可以不急著買,過一段時間會降價。”

在省錢這件事上,一旦開始了,就很難停下來。

“90後退房也開始帶走一次性拖鞋、牙刷了”


無形中get砍價技能

曾經買東西連問價格的習慣都沒有,如今能少一塊是一塊。無論是買菜還是逛街買衣服,小魚兒與身邊的閨蜜早已掌握了自己的一套殺價技能。只要臉皮夠厚,就會發現:“萬物皆可講價”。

以前總感嘆媽媽的砍價功力,不管多貴的衣服,都能砍下一半的價格。“這件衣服300。”“120塊,不能再多了。”說完,就等著店員叫自己回去,如果對方爽快地答應了,都瞬間覺得自己還是把價錢講高了。

“90後退房也開始帶走一次性拖鞋、牙刷了”


記得某一次在一個景區買礦泉水,聽了價錢我下意識地脫口而出,“這個外面3塊就可以買了……”以前的我明明連價錢都不會問。

“90後退房也開始帶走一次性拖鞋、牙刷了”


無形中get了媽媽的講價技能,我們便也明白:媽媽講價,之所以從來不怕沒面子,是因為她剩下的那些錢都是為了你。

當你懂了之後,也會慢慢在買東西時,學會跟售貨員說,“給便宜點吧,你家我們以後會多光顧的。”

不知不覺,在省錢上,我們還是“真香”了。

“90後退房也開始帶走一次性拖鞋、牙刷了”

我們躲不掉“真香定律”

都說每個人都會逐漸成為自己最不喜歡的人那類人。有多少人,曾經最看不慣爸媽太過省錢?小魚兒現在才發現,省錢本身並不丟臉。

慢慢的你會發現:牙膏擠到擠不出來還可以剪開,管狀護膚品剪開後,會發現裡面還有不少。

“90後退房也開始帶走一次性拖鞋、牙刷了”


記得以前papi醬會吐槽自己的媽媽:每次都會用一個盆把各種水接住,用來沖廁所,拖地……

說起來都是一臉不能理解,覺得麻煩毫無必要。

“90後退房也開始帶走一次性拖鞋、牙刷了”


慢慢會發現,洗澡的時候旁邊放一個水桶,接住淋浴的水,可以用來洗衣服,之後還能沖廁所和洗拖把。甚至洗衣機下水管沒有接入下水道的話,也會接住,將省水做到極致。

長大後才知道,我們越來越像爸媽。即使走遍全國不少地方,到了相似的美食一條街,還是去打了卡。

明知就是一盒炸薯條,鬼使神差走到了100米的隊尾,也會來一句:“來都來了,這麼多人排隊,肯定好吃”。

那些令人猝不及防的“真香”,就這麼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