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該不該買房?官方2個報告,樓市規則或改變,買房者應關注

2020年該不該買房?官方2個報告,樓市規則或改變,買房者應關注

房子到底代表著什麼?這個話題本身具有一定爭議性,同時隨之時間的遷移答案也隨之改變。也許10年前房子象徵著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是安居樂業的體現。也許5年前房子逐漸承載現金流的衝擊,房子的大小和地段彰顯著個人財富的多少。至於當下房子卻體現2面性,從數據上看,居民財富70%都聚集在房產,毫不客氣的說房價和家庭穩定直接掛鉤,而從市場行情來看,房子幾乎都在有錢人手裡,窮人連首付都湊不齊,這就彷彿就是擊鼓傳花的遊戲,但由於社會結構的影響,例如結婚買房,在抱怨高房價的同時你卻不得不入場。

2020年該不該買房?官方2個報告,樓市規則或改變,買房者應關注

事實上最近幾年的樓市發生了本質變化,從最初的的住建部約談,到央行定向降息降準,再到銀保監會強勢表態,從這一點來看至少官媒的觀點很清晰,超400家開發商破產看似很多,但對於全國開發商數量破萬的背景下,這才是剛剛開始。對於購房者來說,感受最為明顯,開發商缺錢,持房者更缺錢,本以為機會成熟準備拋房時,卻發現房子根本賣不出去,不少行內人表示以往一套房交易週期是三個月,至於現在半年能賣出去就算好的。

2020年該不該買房?官方2個報告,樓市規則或改變,買房者應關注

至於今年,在外界因素影響下,無疑是推進樓市拐點將至,商品房銷售、土地市場均大幅度下滑,預計今年上半年都無法恢復,就連曾經預測2020年房價上漲6.1%的中科院也啞口無言。那在這樣的背景下,2020年該不該買房?首先我們得有一個覺悟,買房是為了什麼?如果是剛需,這裡指的是為孩子上學、為了陪伴父母等,恐怕內心糾結的不是房價,而是地段,至於所謂的房價下跌,也許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對於這一類人,我建議把精力放在地段、樓層以及開發商品牌的選擇。

2020年該不該買房?官方2個報告,樓市規則或改變,買房者應關注

至於其他人都可以歸為一類,那就是房子不能貶值,其實也沒有人願意看見自己的房子虧錢。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買房關鍵點在於2點,一是當下直接購房成本即首付,在LPR下調的基調下,按道理房貸利率也會隨之下滑,但前一段時間央行副行長明確表示LPR下行不影響個人房貸利率,銀行可通過加點的形式保持原有水平,也就是短期內來看購房成本是沒有實質下跌的,至於二手房另當別論;二是未來房價風向,在這裡我很明確告訴你,下跌是必然趨勢,連北京跌幅都超9%,更何況其他城市,按照概率學來算,買房後1-2年內是賺不到錢的。

2020年該不該買房?官方2個報告,樓市規則或改變,買房者應關注

從以上2點來看,其實也可以概括為一句話,那就是買房也許你賺不了多少錢,但保本卻難上加難。事實上對於這一點,最近官方給出2個重要報告,一是經濟參考報發佈《中國住房報告(2019年-2020年)》,報告中明確表示堅持“房住不炒”,同時2024年將會是樓市調控一個重要的窗口期,高房價或得到遏制;二是1號文件中明確表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可以通過入股、租用等方式用戶發展鄉村產業,這就是說土地規模迎來重大改革,俗話說地價決定房價,高房價只是表面,高地價才是真相。

2020年該不該買房?官方2個報告,樓市規則或改變,買房者應關注

針對官方這2個報告來看,未來樓市的規則或改變,事實上有些東西現在開始初現徵兆,買房者應關注。在市場低迷背景下,止跌令出臺、限購放開、中小城市落戶限制取消,從這一些動向來看,大家都心知肚明,簡單來說市場允許房價下跌,但不容忍大跌,1年跌10%和2年跌15%這完全是2個概念,政策救市託底這是規則變化之一,其次在外界因素影響下,各地積極響應全方位的救市,例如土地債務可以分期或延期繳納,也就是說今年土地拍賣或有新的方式,如果依然是價高者得,我只能說地方城市敢開價,但開發商不一定能付得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