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草莓土传病害?

feng569661700


问题:如何防治草莓土传病害?



答案:草莓土传病主要有青枯病、黄萎病、根腐病、枯萎病。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两种形式防治。

草莓🍓四病的主要危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定植后期,从幼苗到越冬之间都有发生。发病时整个植株茎叶枯萎死亡,叶凋萎脱落,叶柄基部感染后呈青枯状凋萎,根部感染不会出现青枯。黄萎病使新叶表现出无生气,变灰绿或淡褐色下垂,继而从下部叶片起变成青枯形萎蔫直至整个植株死亡。根腐病主要表现在根上,发病时由细小侧根或新生根开始,出苗红褐色不规则的病斑,颜色逐渐变深变暗褐色,随病害发展,全部根系迅速坏死变褐。地面点的部分先是外叶叶缘发黄,变褐,坏死至卷缩,病株表现缺水状,逐渐向新叶发展至全株枯黄死亡。枯萎病多在苗期、开花至收获期发病。发病初期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缩卷和畸叶,引起植株叶片失去光泽,草莓生长衰弱。老叶成紫红色蔫萎,后叶片枯黄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这四种疾病是草莓常见的土传病害,防治比较困难,特别是感病品种,加上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一旦发病,势毕造成损失。因此草莓定植后,要做好防预工作。

加强田间管理。科学轮作,选择抗病品种,移栽前闷棚,利用太阳光对土壤消毒,土温达到60℃时,可杀死病菌。通过深翻土地,避免大水漫灌,采用高畦栽种,改善通风换气条件,合理密度,降低草莓株间湿度,防止高温高湿,造创良好生长环境。在施肥上,重视生物菌肥,有机肥,中草药制剂,高能量物质和中微量元素的使用,提高根系吸收能力,传导杀菌,营养复壮,促进草莓苗的健壮。


定植前,用青枯立克150倍溶液稀释进行蘸根。缓苗期用青枯立克150~600倍溶液加地力旺300~500倍溶液,又加沃丰素600倍溶液灌根一次。苗期用青枯立克150~300倍溶液,加地力旺300~500倍溶液,又加沃丰素600倍溶液灌根或喷雾1~2次。坐果期使用青枯立克150~300倍溶液,加沃丰素600倍溶液,又加有机硅喷雾2~4次,间隔7~14天,病害高发期复配大蒜油1000~1500倍溶液或其它化学药。

总之,草莓土传病是非常难防治的病害,只有通过农业防治和药物治疗相结合进行防治。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鄂东三农


土传病害现在是每一个种植户都逃避不了的一个问题,且愈发严重,保护地尤甚。

土传病害为什么严重?

1、连年重茬造成有害菌、作物自毒毒素越来越多,土传病害几率增大;

2、偏施化肥,不注重补充有机质和中微量元素导致植株不能健康生长(根系弱、缺素症),抗病性下降。

如何减少土传病害?

任何作物的病害都要以预防为主,做好管理措施让作物健康生长,把病害扼杀在摇篮之中才能最大程度的增产增收创造效益。

1、增施有机肥,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减轻土壤板结,增加透气性,让根系生长更健壮。

2、补充中微量元素,避免缺素症,让草莓更健康,提高抗病性。

3、施肥添加有益菌,通过有益菌占位抑制有害菌,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几率。

4、适时冲施强碱性单硅酸,补充硅元素,提高根系下扎能力。另外,可调节土壤PH值,降酸改土,抑制有害菌繁殖。


贝格农业


草莓土传病是由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残体等病原体,寄生于土壤中,在条件适宜时从根部或茎部侵染草莓,从而引起病害的发生。



草莓土传病在温室大棚发生尤为严重,主要有根腐病,白粉病,立枯病和多种细菌性病害,造成土传病的主要原因有:



1.连作,连作是病土形成的人为因素,主要是草莓连年在一块地种植,使其某些病菌连年繁殖,形成病土,如果草莓连作两年以上,可能会造成30%以上的死苗现象。



2.化肥的连年使用会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尤其是氮肥的大量使用,能刺激土传病中的镰刀菌和丝核菌的生长,从而加强了土传病害的发生。

3.土壤中线虫和真菌病同时发生,线虫可造成草莓根系的创伤,有利于病害侵染而加重病害。



草莓土传病害的防治:

实行轮作,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调整好草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使其草莓植株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对发病的植株及时铲除消毒。



土壤消毒,在夏天利用炎热天气进行闷棚消毒,使棚内土壤中的病菌得以消灭。也可使用80%乙蒜素或多菌灵等进行土壤消毒。



加强管理培育壮苗,草莓苗种植时选用三叶一心的脱毒苗,提高种苗抗病能力,多施有机肥,发现病苗,死苗应及时铲除,并进行灭菌消毒。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观注评论!


赊店有机种植


草莓的土传病害预防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育苗阶段,主要土传病害的根腐和炭疽。露天栽培首选低温高光没育过草莓苗的高山地区,或者避雨栽培,土壤选择有机质高,不易板结的沙壤土。垄面要做成斜面,特别是6.7月份高温多雨时,垄面不能有积水。同时注意压苗,避免使用高氮肥料。定期使用敌百虫和阿维菌素滴灌,农药主要防治高等真菌的药物。

第二,定植阶段,定植初期8.9.10月正是高温天气,定植又需要大量水分,这样的环境利于炭疽和根腐,以及红叶病的爆发,还是从土壤改良来谈,低盐分,高碳氮比的有机质多,土壤透气保水性好利于草莓快速生根。恢复生长,时间越短发病率越低。定植时用高等真菌的药和路富达灌根。后期使用甲霜霜霉威等防治低等真菌的药滴灌,预防红中柱根腐。

总结,预防土传病害的防治主要在土壤改良和水分控制上。千万不要祈求什么神药治病。当你把土壤改良好了,水分控制好了。才能真正做到预防病害。


攀西植保


草莓土传病害是草莓整个生长期主要病害,发病隐蔽,治疗效果差,重在预防为主。下面从育苗期间、草莓定植前后和草莓生长期三个阶段回答这个问题。


一、育苗期

常规大田土壤主要以防治根腐病和枯黄萎病为主,采用土壤消毒或化学药剂杀菌防治。基质育苗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土传病害。




二、草莓定植前后

草莓定植前和草莓移栽后是防治土传病害的关键期。

草莓定植前(草莓种植空闲期)进行高温焖棚消毒处理,预防土传病虫害杂草等效果明显,是目前草莓种植区普遍推广使用的方法。(具体方法请看开沃蓝的“悟空问答”里“如何有效防治土传病害和苗期多种病害?”回答)

草莓苗移栽前后结合草莓苗药剂蘸根、移栽后滴灌微生物菌剂、苗期喷施药剂等综合防治措施。根腐病、枯萎病、黄萎病和青枯病是需要重点预防的土传病害。



三、草莓生长期

1.控制温湿度 大棚保护地内的温湿度影响土传病害的发病,控制温度和湿度是草莓生长期预防土传病害发病的关键环节。

2.养根护根 强壮的根系有利于抵抗土传病菌侵染,草莓生长期根系疲劳期也是病菌的侵入期,养护好根系才能抵抗土传病害。

3.补充中微量元素 钙肥是根系生长的重要元素,硅元素增强叶片功能(被誉为第四元素),镁元素促进钙元素吸收。

4.微生物菌剂 细菌类芽孢杆菌、EM菌、哈茨木霉菌等预防治疗土传病害效果很明显,微生物菌剂结合有机质肥料施用。

5.调节土壤酸碱性 土传病害发病重土壤偏酸性或偏碱性,注重施用肥料过程中调节土壤酸碱平衡,适合草莓生长,减轻土传病害发生。


开沃蓝


1.施肥时,加上重茬剂

2.苗期开始预防,喷施根苗康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